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 第61章 中舍小儿郎

农家少年郎之平步青云 第61章 中舍小儿郎

作者:有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09:34:02 来源:小说旗

王青云回到草堂的时候,石山已经到了,和李皓在屋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青云,你又去白掌柜那了?”

“嗯,我娘让我给师父带一些山货作为拜师礼”

“你学医都学了什么啊?”

“还没开始学呢,先熟悉熟悉,我师傅给我的书我还没看呢”

石山好奇的向王青云问道。

“你们明天就去中舍了,就我一个人去下舍”说着说着石山有点失落。

“你加油,你看最近你背书不是都快了吗?三百千背完就能一块进入中舍了”

“可是我三字经才背了一半”

“你看三字经你都背了一半了,百家姓字数那么少背背就会了,千字文就一千个字一天背一百个十天就背完了,你再加把劲,一个月差不多就可以找我们了”pua王青云是专业的。

毕竟前世可没少吃上级的大饼。

吃完饭,时间还早,王青云今天不想抄书,感觉有点烦躁,时间完全不够用啊,这时间紧凑的王青云都有点着急了。

还是想想怎么给白果搞几幅兔子图样,画什么王青云已经想好了。

前世兔子形象最经典的莫过于兔八哥了,不过兔八哥确实不太适合作为绣样,还是流氓兔和彼得兔比较合适。

流氓兔痞痞的样子还是很受女孩子喜欢的,而彼得兔则是色彩丰富, 姿态多样,形象逼真,更适合作为图样。

不过颜料王青云却是不知道去哪里找。

“李皓,你知道哪里可以买到颜料吗?”王青云还是打算问问家境不错的李皓。

“颜料?你要那玩意干嘛?那玩意都挺贵的”

“贵?有多贵?”

“你见过有人用颜料作画吗?”

“这倒是没见过”

“这就是了,颜料都是皇家贵族用的,普通书生都是水墨画,现在知道多贵了吧?”

“这么贵?”虽然不知道具体有多贵但是肯定不是目前的王青云所能承担的起的。

这可有点尴尬了,这王青云也没有办法了。

这可是打了包票的,这可咋整。

王青云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从哪里能找到替代品。

突然王青云想到了一种可以替代的东西,栀子果。

就是前世经常泡茶的东西,这玩意泡的水黄的很,应该能提取一点色素。

蓝色就比较容易了,因为这一世的衣服大多都是蓝色,黑色,灰色,白色等,蓝色是其中的一大类,应该在染坊能搞到。

今天天色太晚,看哪天放课早的话,去找找看。

王青云又跑到回春堂要了一些栀子。

这东西也是一味药。

回来的时候正好吃晚饭,这提取也是一个技术活。

王青云也有自己的计划,捣碎加一些石灰就硬煮,然后过滤再煮,再过滤再煮,王青云也只能这么做了。

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搞点颜料是真的难。

不过研磨,煮,过滤,王青云都能自己解决,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搞来蓝色染料。

得找机会找找。

吃晚饭,王青云几个早早地就睡了,因为明天就到中舍了,所以最好得好好养精蓄锐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王青云三人又和往常一样,站桩,练字,背书。

逐渐固定下来以后,已经逐渐成为了一项习惯。

站了一个月,王青云已经能够稳稳地站满一刻钟了,其实是已经可以练拳了。

不过王青云没有着急,毕竟基础越扎实越好。

所以王青云也没有纠缠着石山学拳,王青云不急,李皓自然也不着急。

上课,王青云三人在堂屋依依惜别。

初入中舍。

有些错愕,屋里最前边三张书案没有人做,后边大多都是两个人,最中间的一个座位大咧咧的只做了一个。

后来王青云才知道原来,上舍一人一张书案,即便人不到也没人做。

中舍头名一人一张书案,其余人两人一张。

加上新进的四人,中舍一共11人,头名是一个名叫温疏桐的少年,坐在第二排的中间,单独一张桌案。

其余十人二人一张,王青云和李皓自然的坐在了最后边,两人一张书案。

除过王青云两人,中舍最小的就是刚刚进入的杜守一和姜成都是九岁,而李皓只有六岁,王青云只有五岁。

他二人自然引起了众人的目光。

王青云二人但也没有露怯,个子小,胆子可不小,两人大大方方的穿过一个个书案走到最后坐了下来。

中舍一共九张书案除过上舍的三张其余六张已经坐满了。

王青云众人坐好,也没人说话,就这样等了一小会,崔夫子就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看得出来,崔夫子还是很高兴的。

崔夫子也没有废话,先给进度较快的三人布置了作业,又给几个老生讲了孟子,而王青云几个新生则是提着耳朵努力听着。

因为进度不同,所以王青云几人听得比较费力,王青云倒是每一句话都懂,但是连着就有点抓下了。

内容太多,脑子不够用。

轮到王青云几人的时候,在预料之中,教的是论语,从头领读,读了好多,也就是王青云几人基础不错,所以几人跟读的时候,也是毫无差错。

大家兴致很高,跟读的声音不是一般的大。

虽然只有四个人,但是声音可是不小,一个个都相当亢奋,即便是李皓,经历过老生的鄙视后,心中的不忿已经快要积满了。

所以,跟读的时候总是格外的认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几人读的都很认真。

就这样,王青云几人跟着崔夫子读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样子,直到崔夫子喝茶喊停,几人仍然意犹未尽。

这种不思考跟读的感觉实在是太爽了。

又当了一回小学生的王青云同样乐在其中。

跟读完,上学的课就完了,崔夫子又去上下舍的课了。

仔细想想崔夫子也挺累的,这么多人的课都是崔夫子一个人上,请假都不能请。

好在崔夫子可以调节每节课讲什么,讲多少。

所以崔夫子才没有累垮,要是像前世一样的课表,王青云感觉崔夫子肯定坚持不了三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