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九曜书 > 第89章 夺回

九曜书 第89章 夺回

作者:Citagugu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31 来源:小说旗

刘季带着项梁增派的援兵和自己原本的队伍来到丰县城下。他望着熟悉的城墙,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城中百姓的牵挂,也有对即将到来战斗的紧张。

刘季深知自己兵力虽有所增加,但面对丰县守敌也不可掉以轻心。他想起曾经观战项羽作战时的场景,项羽总是能敏锐地找到敌军防御最薄弱之处,然后如猛虎下山般冲阵,瞬间冲破敌军防线。刘季心中便有了计较,他要效仿项羽的这种战术。

刘季仔细观察着丰县敌军的布防情况,他发现敌军的右侧兵力相对较少,而且防御工事也略显薄弱。于是他把樊哙叫到身边,低声吩咐道:“老樊,你向来冲的快。我看那敌军右侧防御最为空虚,我想效仿项家军冲阵之法。你率领一支精锐小队,悄悄潜行到敌军右侧附近。待我这边正面佯攻开始,敌军阵脚一乱,你便迅速出击,直插敌军右侧,破坏他们的阵型。”

樊哙听后,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握紧手中的兵器,大声回道:“沛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冲破敌军防线。”说罢,樊哙便挑选了几百名精壮的士兵,悄悄地向敌军右侧潜行过去。

刘季将五千士兵与自己带来的人重新编排布阵。他挑选出了几位最得力的五大夫将领,分别带领不同的方阵。其中一位将领,作战经验丰富,刘季让他率领一支两千人的队伍从左侧佯攻,制造出浩大的声势,吸引城中敌军的注意力。

另有一位将领,擅长突击战术,刘季交给他一千五百人,命其悄悄绕到丰县的后方,等待时机从背后冲击敌军。而刘季自己则亲率剩下的士兵,正面列阵,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发起总攻。

战斗的号角吹响,左侧队伍率先出击。他们敲打着战鼓,大声呼喊着冲向丰县的左侧城墙。城墙上的敌军顿时慌乱起来,纷纷调派人手去抵御这股突然出现的攻击力量。一时间,箭矢如飞蝗般在天空交错,喊杀声震天动地。

此时,隐藏在敌军右侧附近的樊哙看到时机已到,他大喝一声:“兄弟们,跟我冲!”然后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敌军右侧。樊哙挥舞着兵器,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他的士兵们也紧随其后,像一把锐利的匕首插入敌军的右侧防线。敌军右侧的阵型瞬间被冲乱,士兵们开始四处逃窜。

后方队伍趁着敌军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左侧之时,迅速而隐蔽地绕到了丰县的后方。他们屏息静气,等待着刘季的信号。

刘季在正面看到城墙上敌军的防御开始出现混乱,知道时机已到。他高举手中的剑,大声喊道:“兄弟们,为了解救丰县的百姓,为了推翻暴秦,冲啊!”说罢,他一马当先,冲向丰县的城门。士兵们受到鼓舞,呐喊着紧随其后。

城墙上的敌军发现正面又有大军压境,顿时阵脚大乱。正在他们手忙脚乱之时,张胜的队伍从后方突然杀出。敌军腹背受敌,防线瞬间崩溃。

刘季的士兵们成功冲破城门,进入丰县城内。城中的百姓看到刘季带着援兵归来,欢呼雀跃,有的百姓甚至拿起家中的农具,加入到刘季的队伍中,一起对抗城中剩余的敌军。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丰县之围终于被解。刘季看着城中欢呼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只是他反秦道路上的一个小胜利,但这个胜利却给了他更多的信心和动力。

随后,刘季开始安抚百姓,重新整顿丰县的秩序。

他让士兵们帮助百姓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房屋,也开始在丰县招募更多的士兵,扩充自己的队伍,为接下来的反秦大业做更充分的准备。

雍齿逃走了,去向了魏国,刘季没有追到他。

刘季率领着他的军队,一路风风火火朝着丰县城中疾驰。

丰县,那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曾经他从这里走出,踏上那充满未知与艰险的逐鹿之路。

如今,他带着胜利的威名与强大的兵力,要重新踏入这片故土。

城外的战场上,刘季的军队刚刚与魏**队激战完毕。魏**队本想凭借丰县这块地盘负隅顽抗,可终究不是刘季大军的对手。刘季骑在战马上,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眼神冷峻而坚定。他知道,丰县就在眼前,他即将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归。

当刘季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丰县城门前时,士兵们整齐地排列着,军旗飘扬,士气高昂。刘季满心期待地等着城门打开,等着乡亲们欢呼着迎接他的归来。他想象着那些熟悉的面孔,那一张张在他儿时记忆里亲切的脸,会带着笑容,簇拥着他,诉说着对他的思念与钦佩。

然而,时间一点点过去,城门依旧紧闭着,城墙上也没有出现迎接的人群。四周安静得有些可怕,只有风卷着军旗猎猎作响。刘季的心中渐渐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失落。

他身边的谋士张良轻声说道:“沛公,或许是乡亲们还未从战乱的惊恐中缓过神来。”

刘季摇了摇头,他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他朝着城墙上喊道:“我是刘季,丰县的乡亲们,魏**队已被击败,你们无需害怕,快快打开城门吧。”

可是,城墙之上毫无动静,仿佛这座城已经成为一座死城。刘季的眉头紧紧皱起,他不明白,为何自己带着胜利归来,却遭受如此冷遇。

过了许久,才有一个颤抖的声音从城墙上传来:“刘季,你如今虽打败了敌人,可你带来的也是无尽的战争。你走之后,丰县饱受战乱之苦,我们不知你这次回来又会带来什么。”

刘季听到这话,心中一阵刺痛。他原以为自己是丰县的骄傲,是带着荣耀回归来保护乡亲们的,却没想到乡亲们是这样看待他。他缓缓下马,朝着城门走去,边走边说:“乡亲们,我刘季本就是丰县之人,我回来是想让丰县不再受欺凌,过上安稳的日子啊。”

但城门依然没有打开的迹象,刘季站在城门前,望着那冰冷的城墙,心中满是苦涩。曾经对故乡的眷恋和此刻遭受的冷遇相互交织,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刘季站在紧闭的丰县城门前,心中满是被冷遇后的苦涩。这股苦涩如同一股暗流,渐渐将他的思绪拉扯向远方的沛县。

沛县是一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地方。他还记得当初在沛县的情景,自己不过是振臂一呼,那些沛县的好儿郎们,眼睛里就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们眼神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怯懦,有的只是对改变命运的渴望,对他刘季的信任。

当时的他,站在沛县的大树下,酒肆里,讲述着天下的大势,讲述着平民百姓也能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的可能。

沛县的人们紧紧地围在他的周围,像一群被点燃的火苗,他们呼喊着,叫嚷着,纷纷拿起简陋的武器,毫不犹豫地站到了他的身后。

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任与热血啊,他们一起出征,每一个沛县子弟都奋勇当先,在战场上如同猛虎一般。

而如今,他回到了丰县,这个他同样生长的地方。这里的人却如此冷漠,他刚刚打败了丰县里魏国的军队,本以为自己是拯救者,是带着希望与荣耀归来的游子。可是,丰县人却没有像沛县人那般欢迎他,他们躲在城墙之后,似乎他不是归来的英雄,而是带来灾难的瘟神。

刘季不禁对着身边的将士们感叹道:“沛县之人,性如烈火,只需一言,便能与我同生死、共患难。而丰县之人,却如此冷漠,仿若我是外人。我本以为故乡皆同,如今看来,却大相径庭。”

他身旁的一位将领说道:“沛公,或许丰县人被战乱折磨太久,已失了那份热血。”

刘季微微摇头,他知道,这其中定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望着丰县的城墙,暗暗下定决心,不管丰县人如今如何对他,他都要让丰县重新焕发生机,就像他对沛县的期许一样。只是,这心中的落差感,却如同一根刺,深深地扎在他的心头,让他久久难以释怀。

刘季站在丰县城下,望着那紧闭的城门和冷漠的城墙,心中思绪万千。他的目光中带着一丝落寞,脑海里不断闪过曾经在沛县和丰县的种种经历。

“原来如此……”刘季在心中暗自思忖,“在沛县,我是亭长,有一官半职,受人敬重。那些时日,我能与沛县的兄弟们喝酒吃肉,谈天说地,他们视我为能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生活之人。我一声令下,兄弟们就愿跟我赴汤蹈火,那是因为我在沛县建立起了威望,他们信我、敬我。”

刘季微微抬起头,望着天空,嘴角泛起一抹苦笑。“可在丰县,我曾经不过是个无人待见的无业游民。这里的人对我只有鄙夷与忽视,从未把我当作可成大事之人。难怪今日我带着胜利之师归来,他们也依旧如此冷漠。”

他心中泛起一阵酸涩,夹杂着被忽视多年的不甘与对往昔的自嘲。“想我刘季,也曾渴望得到丰县人的认可,可他们看不到我的志向,只看到我落魄的表象。如今我已非昔日,本以为能衣锦还乡,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可他们却依旧将我拒之门外。”

刘季握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沛县人的热血和对我的支持,让我得以踏上这争霸天下的道路。而丰县,这生我之地,却始终未给我一丝温暖。罢了罢了,既然如此,我也不必强求他们的欢迎,但我定要让丰县在我的治下,不再有贫穷与战乱,哪怕他们依旧不待见我。”

刘季深吸一口气,心中的惆怅逐渐被坚定所取代,他知道,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管丰县人如何对待他,他都要向前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