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九曜书 > 第137章 扫清诸侯王

九曜书 第137章 扫清诸侯王

作者:Citagugu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31 来源:小说旗

未央宫的夜,依旧深沉,刘邦坐在龙椅上,回想着这一系列的谋划,心中五味杂陈。这时,殿外传来通报:“陛下,皇后求见。” 刘邦微微一怔,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往昔岁月。他与吕后分别已久,这些年各自为战,彼此的生活轨迹早已悄然改变。

吕后步入殿内,身姿依旧挺拔,眼神中却多了几分岁月的沧桑与精明。她盈盈下拜,轻声道:“陛下,许久未见。” 刘邦看着眼前的妻子,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有久别重逢的欣喜,更有对她这些年所作所为的审视。“起来吧。” 刘邦声音平淡,“这些年,你辛苦了。

吕后缓缓起身,目光与刘邦对视,似要从他眼中探寻出什么。“陛下在外征战,妾身虽身处后方,却也时刻为陛下和大汉担忧。” 吕后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又隐隐透着掌控欲。

刘邦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看着吕后:“我知你在后方也做了不少事,只是这后宫与前朝,终究要分清界限。” 吕后心中一凛,她明白刘邦这话的深意。这些年,她在后宫培植势力,与朝中大臣也多有往来,她的野心早已不止于后宫之主。

“陛下所言极是,妾身自当恪守本分。” 吕后垂下眼帘,恭敬地说道。但刘邦从她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不甘。

刘邦盯着吕后,目光如炬,心中明白若强硬打压,吕后必定心生怨恨,日后恐生变故。思索间,他突然双膝一软,“扑通” 一声跪在了吕后跟前。吕后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搀扶,急切问道:“陛下这是为何?这是做什么呀?”

刘邦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声音低沉却带着诱导:“这些年,我在外征战,风霜满面,这天下虽已平定,却如同一盘散沙,稍有不慎便会崩塌。你在后方操持一切,铲除隐患,我知你非寻常女子。你既有心机又有手段,我今日跪你,是求你助我一臂之力。后宫之事,你已驾轻就熟,可这朝堂之上,我更需你替我执掌风云,替我推行意志。你可愿与我同谋,共定这大汉江山?”

吕后闻言,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阵狂喜。她未曾想到,刘邦竟会主动将朝政大权托付于她。她扶起刘邦,语气中难掩兴奋,却仍试探道:“陛下,妾身不过一介妇人,朝堂之事向来由男子执掌,陛下真愿让我介入?”

刘邦缓缓起身,拍了拍吕后的手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妇人又如何?你之才干,不逊于朝中任何一位大臣。我在外征战,内有诸侯隐患,外有强敌窥伺,若无你替我坐镇后方,我如何放心?你只管放手去做,若有人不服,我自会为你撑腰。这大汉的棋局,你我夫妻联手,方能稳操胜券。”

吕后眼中光芒一闪,她垂首片刻,掩饰住内心的激动,随后抬起头,郑重道:“陛下既如此信任妾身,妾身自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托。朝堂之事,凡陛下所愿,妾身必倾力执行。”

刘邦点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心中暗道:“吕雉啊吕雉,你既有野心,我便给你这舞台。替我扫清障碍,替我震慑四方,这大汉的江山,咱们一同来守。” 他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从明日起,你可常入未央宫议事,与萧何、陈平等人共商国策。韩信之事,你也多留心,务必让诸侯人人自危,不敢轻举妄动。”

吕后微微一笑,恭声道:“谨遵陛下旨意。” 她退下时,步履轻快,心中已开始盘算如何利用这天赐良机,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

刘邦建立汉朝后,深知这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千头万绪的复杂棋局,每一步都关乎着大汉王朝的兴衰存亡。

大汉初立,未央宫的宫墙在日光下散发着冷峻的气息,刘邦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这天下虽已平定,可那些异姓诸侯王犹如芒刺在背,让他难以安枕。

一日,刘邦屏退左右,只留韩信一人在殿内。刘邦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韩信呐,如今这天下初定,诸侯王势力却尾大不掉,我大汉江山恐难稳固啊。” 韩信微微皱眉,心中已然猜到刘邦的意图,单膝跪地,抱拳道:“陛下圣明,臣愿为陛下分忧。”

刘邦目光落在韩信身上,眼神复杂,有信任,亦有无奈:“我欲削弱诸侯王势力,以固皇权。只是这第一步,便要从你开始。我欲诈称你谋反,将你贬为淮阴侯,再设法让你‘身死’,你可愿意?” 韩信听闻,心中一震,短暂的沉默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陛下,臣自追随您起,便将生死置之度外。今为大汉江山,臣心服口服,愿听从陛下安排。”

数日后,刘邦依计行事,伪游云梦泽,趁韩信前来迎接之机,将其擒获。韩信被捕时,高声呼喊:“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这番话,既是演给众人看,也是韩信心中的感慨。刘邦念及 “旧情”,将韩信贬为淮阴侯,带回长安。

回到长安后,韩信表面上低调行事,深居简出。暗中,他与刘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商讨下一步计划。吕后得知韩信被囚,与萧何商议,欲除之而后快。萧何设计将韩信骗入长乐宫钟室,这一切都在刘邦与韩信的预料之中。

钟室内,气氛凝重。韩信孤身一人,面对吕后派来的武士,神色平静。武士们一拥而上,将韩信擒住。此时,韩信突然低声说道:“动手吧,记住,一切为了大汉。” 为首的武士微微点头,手中长刀一挥,寒光闪过,韩信缓缓倒下,鲜血在地上蔓延开来。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众人皆以为韩信已死,却不知这是刘邦与韩信精心策划的一场 “假死” 之计。刘邦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了异姓诸侯王的势力,让他们人人自危。

彭越在梁地,听闻韩信身死,心中惶恐不安。他对中央的诏令愈发敷衍,称病不随刘邦出征。刘邦趁机将彭越逮捕,贬为庶人流放蜀地。彭越途中向吕后哭诉冤屈,吕后却担心他日后生变,劝说刘邦将其处死,并将尸体剁成肉酱分赐诸侯,以此震慑四方。

英布见韩信、彭越接连 “丧命”,惊恐万分,遂起兵反叛。刘邦不顾年迈体弱,亲率大军出征。战场上,刘邦看着英布的军队,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一系列的权谋布局,虽充满了血腥与残酷,但为了大汉的长治久安,却不得不为之。

历经苦战,刘邦最终平定了英布之乱。经此数役,异姓诸侯王势力被大幅削弱。刘邦顺势将大量同姓子弟分封各地,期望借宗室力量拱卫中央,构建起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的格局。

而韩信,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虽 “身死” 却完成了使命。他隐姓埋名,在暗中关注着大汉的局势,随时准备在关键时刻,再次为刘邦效力,为大汉江山的稳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央宫的夜,依旧深沉,刘邦坐在龙椅上,回想着这一系列的谋划,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为了这大汉的天下,他已踏出了关键的一步,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待着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