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九曜书 > 第40章 文伐

九曜书 第40章 文伐

作者:Citagugu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31 来源:小说旗

张良缓步行走在下邳的大街上,身旁的随从小心翼翼地跟着。他一袭青衣,袖口微卷,眉目间一片平静,仿佛与这熙熙攘攘的街景融为一体。然而,他的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街边人群,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尽收眼底。

忽然,前方一抹身影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个高大的男子,披着破旧的斗篷,帽檐压得很低,似乎在刻意躲避周围的视线。他的脚步带着些许慌乱,时而回头张望,额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

张良的目光轻轻一顿,眸中微微闪过一抹锐利。他没表现出丝毫异样,只是脚步稍稍放缓,目光像随意一样掠过那男子的面庞——粗犷的轮廓,黝黑的皮肤,眼中藏着掩饰不住的警惕和疲惫。

“是项伯。” 张良心中顿时明了。他并未显露惊讶,而是微微一笑,走向了街边的一个果摊,佯装挑选着货品,静静观察着项伯的动向。

项伯显然没注意到张良的存在。他低着头,穿梭在人群中,最终走向一个偏僻的小巷,消失在了拐角。

张良轻轻将一颗果子放回摊上,对随从低声道:“留在这里,我去去就回。”

随从愣了一下,还未反应过来,张良已迈步离开。他的动作轻巧无声,像一缕穿梭于大街小巷的风,悄然无息地跟上了项伯的脚步。

巷子深处,项伯靠在一面墙上,大口喘着气。他的手紧握着斗篷的边缘,目光不安地扫视着四周。突然,他听到轻微的脚步声,心中一惊,猛地抬头,眼中露出警觉。

“项将军。”张良的声音温润如水,带着几分淡淡的笑意,“怎么会在下邳见到您?”

项伯的目光落在张良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认得这个人——韩氏的遗孤,张良。传闻此人智计百出,虽未有兵权在手,却是秦廷视若大敌的人物。

“张公子。”项伯的声音略显沙哑,带着几分警惕和疲倦,“我只是路过,与公子无干。”

张良走近几步,动作温和,语气更是透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关切:“将军的脸色不太好,怕是有什么难处吧?不妨到寒舍一叙,或许我能帮得上一点忙。”

项伯本想拒绝,但张良目光如炬,话语间却没有半分威胁之意,只有礼貌与真诚。他沉默了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张良将项伯带回了自家宅院。他的住所虽不豪华,却收拾得整洁雅致,庭院中种着几株梅树,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项伯一进门,便感觉到与外界截然不同的安定气息。他低头看了一眼满是泥尘的鞋,不由得有些不安:“张公子,这地方……我怕污了您的清静。”

张良微微一笑,弯腰倒了一杯茶递到项伯手中:“将军言重了,天地宽广,您来这里,不算打扰。”

项伯接过茶杯,有些拘谨地喝了一口。他的眼神始终游离不定,似乎在担心什么。张良看在眼里,却不点破,反而换上了一副温和的神情,主动问道:“将军似乎有些不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这话戳中了项伯的痛处。他的目光闪烁了一下,终于开口:“秦廷的人在追我。我……杀了他们的人。”

张良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一丝波澜。他的目光像秋水般平静,却似乎洞穿了一切。

“将军能以大义为民,的确令人敬佩。”张良轻轻放下茶杯,语气中透着一丝惋惜,“只是秦廷的手段非比寻常,这样下去,将军恐怕会腹背受敌。”

项伯沉默了片刻,语气中透着几分愤慨:“我只是看不惯秦狗在我们的土地上作威作福!张公子若不愿收留,我马上离开!”

张良轻轻放下茶杯,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他的声音低而平静,仿佛在轻轻拨动琴弦:“将军的行为,正是义士风范。我也一直觉得,若没有像将军这样嫉恶如仇的人,这天下早已被不义之人侵占殆尽。”

项伯的眉头稍稍舒展开了一些,他看了一眼张良,眼中流露出一丝警惕之外的松动:“张公子,你不觉得我太鲁莽了吗?”

“鲁莽?”张良摇了摇头,声音依旧如春风般温和,“将军若是鲁莽,那又有谁能挺身而出,为那些受害的百姓主持公道呢?您拔刀那一刻,怕是已经有许多人将您视为豪杰了吧。”

张良在给他心里种念头。

项伯闻言,不由得挺直了脊背,目光中多了几分自豪。他沉声说道:“那些人是欺人太甚,百姓们若没有人替他们出头,那还能怎么办?”

张良微微颔首,露出几分认同的神色:“正是如此,将军的义举令人钦佩。只是,这天下的不平事太多,若要真正让正义长存,怕是光靠一个人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什么意思?”项伯皱起了眉,隐隐感到张良话中有话。

张良起身走到窗边,望向外面漆黑的夜色,语气轻柔却深远:“将军的刀锋所指,是那一刻的敌人。但真正的不平,不仅在于眼前的一城一池,还有整个天下的制度、规则。要让这些改变,或许需要的不只是刀,更需要像将军这样的人联结起来,汇成滔天巨浪。”

项伯听得一怔,似乎从未想过这样深远的问题。他犹豫了一下,低声问道:“公子是说,我要联结其他人?和谁联结?”

张良转过身,目光温润,嘴角微微一扬:“和所有像将军这样有义气、有勇气的人联结。让每一把刀都指向同一个目标,让每一个人的力量都能汇聚在一起。这样一来,天下的正义才能真正降临。”

项伯听得若有所思,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张良看着他,眼中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他轻声说道:“将军,我愿意为您提供一个避风的地方,让您养精蓄锐,等待机会。只要您愿意,这天下之间的许多有志之士,我都可以为您引荐。”

项伯的眼神终于亮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动容:“张公子,您真是仁义之人。若有朝一日,我能重振旗鼓,必不忘您的恩情!”

张良微微一笑,嘴角的弧度恰到好处,温和得令人心安:“将军严重了。只是我相信,像您这样的人,才能让这天下重新焕发生机。”

他转过身,目光温润如春风,但语气中透出的理性却如刀锋般冰冷:“留在这里,我可以为您安排一处安全的藏身之地。将军只需暂避风头,待到时机成熟,再做打算。您看如何?”

项伯低头沉思,拳头紧握又松开。他从未喜欢过这样被安排的感觉,但此刻,他已无路可走。

“张公子。”他最终点了点头,语气里带着复杂的情绪,“您说得对。”

张良微微一笑,那笑容温和而真诚,但隐藏在其中的锋芒,足以让人胆寒。他知道,项伯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已经在他的手中。

“将军放心,我自会安排妥当。”张良举杯相敬,目光深邃得像望不见底的深渊。

项伯端起茶杯喝下,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他不知道自己是被救赎了,还是踏进了一张无形的网。

张良的微笑从未让人感到危险,反而像春风一样和煦,轻易让人卸下防备。然而在那温润笑容的背后,却藏着一张密布天下的无形之网。

这不是他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找到那些被秦廷追杀的亡命之徒,对他们进行关于“义”与“起义”的深刻洗脑。他深谙人性,知道这些人或许力量惊人,却大多如漂泊的孤舟,渴望方向,渴望归宿。而张良,便是他们的灯塔。

项伯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他曾找到那些秦廷的余孽、逃亡的勇士,甚至连大力士刺秦的行动,也是他一手策划。那不仅是一次刺杀,更是一次精心布置的思想塑造。张良深知,刺秦这一刀,不是为了杀死始皇,而是为了种下天下人心中的那颗反抗的种子。

这便是张良的“文伐”。他并不需要千军万马,只需用思想编织出一张网,将天下的勇士、义士和不满之人都吸引到网中。这些人或是胆敢与强权抗衡的亡命之徒,或是对乱世愤懑不已的仁义之士,无论他们心怀仇恨还是满腔热血,只要进入他的网,便难以挣脱。

张良如蜘蛛一般静静盘踞在这张无形的网中央,耐心等待时机。他不需要亲自动手,却能牵动局势,推动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逐渐显现。他明白,改变天下的不是武力,而是人心的觉醒。

对他而言,这些人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他会用温和的态度、诚挚的言辞,让这些人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命。而他的礼貌与善意,不过是一层温暖的面纱,遮住了那张冷静而理性的脸。

“秦廷以武力征服天下,我便用思想摧毁它。”张良常在心中这样告诫自己。他知道,他的网越织越大,蛛丝遍布每一个角落,最终会编织出一个全新的未来。只是,这张网也像是一张无声的囚笼,囚住的不仅是那些被引导的人,还有他自己那颗冷硬而孤独的心。

在张良的眼中,这天下从未有真正的主宰,每一个权力的兴衰不过是新的轮回。而他,便是那个推动轮回的操盘者。

张良确实是个聪明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切都是无谓的轮回,他能做的只是为自己的君王尽忠。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权力更替来了又去。

确实是这样。

但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历史不是轮回。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项伯,项梁,项羽,他们是带来螺旋的人。

霸权,统治,只会被推翻和在被推翻的路上。

但是一定会有人站出来,把历史抬高一个层次,他们是带来上升的人。

现在这个吃晚饭的时间他应该正在和兄弟们吃今天卖剩下的狗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