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九曜书 > 第55章 扶苏之死

九曜书 第55章 扶苏之死

作者:Citagugu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31 来源:小说旗

北方,长城脚下的军营巍峨雄壮,军营内旌旗猎猎,士卒们在晨光中操练,喊杀声震天,整齐划一的队列如同铁流一般划过辽阔的草原。扶苏和蒙恬的监管之下,这里的防线牢不可破,敌匈奴难以逾越,连年边境安定,甚至周边的百姓也被吸引来此安居。粮仓堆满了秋收的谷物,马厩里是高头骏马,军士们虽偶有疲惫,却士气高昂,对扶苏和蒙恬充满了尊敬和依赖。

大帐内,灯火微微跳动,映照着扶苏年轻俊朗的面庞。他的眉宇间透着与生俱来的儒雅与温和,眼神中有一抹隐隐的忧思。他虽生在帝王家,却少了几分秦人的锋利,多了几分楚人的柔韧与内敛。身着一袭素白长袍,腰间系着深色的佩玉,显得端庄儒雅。他的手指修长,却有些不经意间的紧攥,露出内心的不安。他嘴角的微笑带着安抚之意,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眼中透出淡淡的忧虑,像是在承受着一场无声的煎熬。

蒙恬与扶苏截然不同。他身形魁梧,面色刚毅,颧骨高耸,双眉如刀,目光炯炯有神,带着威严与果敢。常年征战让他的肤色微黑,手臂上隐约可见几道旧伤痕,诉说着往日的厮杀与战功。他身披黑色战甲,腰间悬挂着一柄沉重的长剑,战靴上带着些许泥土的痕迹,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他虽身为将军,却从不流露半分自傲,举止间一板一眼,恰到好处地维持着对扶苏的恭敬。他说话时声音洪亮而低沉,如同战鼓敲击,语气中却带着一丝对扶苏的真诚与维护。

二人站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比。扶苏如同一棵风中的白杨,挺拔却略显单薄;蒙恬则如一块巍峨的磐石,沉稳而坚定。一个象征着温和与智慧,一个象征着力量与果断。两人的神态虽各不相同,但彼此间的信任和默契在目光交汇间尽显无遗。

此时,他们正在议事,扶苏的声音温润,却带着思虑的重量:“将军,这里的百姓安置得如何?粮草可还充足?”他的眉头微蹙,目光投向远处,显然对驻军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心。

蒙恬肃然点头,语气坚定:“公子放心,一切均已安排妥当,边境无忧。”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自信与骄傲,仿佛无论何种局势,他都能从容应对。

二人虽然性格迥异,但却在多年共同的责任与信念中找到了交汇点。此刻的他们,依旧是边疆这片土地上的定海神针,支撑着无数人的安稳生活。然而,谁也未曾想到,阴谋的阴影已经悄然笼罩在他们的头顶之上。

风卷着黄沙从北方吹来,长城外的原野上一片苍茫寂静。远远地,一队使者策马而来,马蹄踏碎了地面的积雪,发出沉闷的声响。这支队伍共有七八人,每一人都身披黑色斗篷,斗篷下隐约露出铁甲的寒光。马匹喷着白色的热气,眼中闪动着野兽般的冷光,仿佛对眼前的土地和人们带着无尽的压迫。

他们的领头人坐骑高大,身穿黑金色战袍,脸上罩着铁质面具,只露出一双冰冷锐利的眼睛,目光如刀,扫过驻军大营时,仿佛能将人的骨头刺透。他的背后斜插着一柄宽刃长刀,刀柄上缠绕着黑色的丝绳,随着马匹的晃动微微摆动,像是一条随时准备扑杀的毒蛇。

其他随从一言不发,个个身形高壮,目不斜视。他们的手中持着长矛或盾牌,腰间挂着短刀,透出一股肃杀之气。每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像是用刀刻出来的雕像,没有丝毫多余的表情或动作。他们的气息冰冷而压抑,仿佛带着从咸阳深宫中浸透的阴冷气息,将大营外的寒风都变得更加刺骨。

天色灰暗,远处的山峦在风雪中模糊成了一道沉重的阴影。长城的烽火台上依旧燃烧着象征和平的火光,但当这支队伍靠近军营时,整个驻军仿佛被笼罩在一片无形的寒雾之中。士兵们下意识地停止了手中的动作,远远注视着这群来者,目光中夹杂着疑惑和敬畏。

扶苏的军帐外,两名副将正低声商议军务,见到这支队伍靠近时也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话语。他们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读出了一丝不安。这不是普通的信使,这些人身上的肃杀气息和武器的锋芒,绝不像是单纯为了传递圣旨而来。

马蹄声渐渐停止,使者队伍在大帐外整齐地勒马停下。为首之人翻身下马,动作如行云流水,却带着一种令人难以忽视的压迫感。他掀开斗篷,露出黑色战甲上的秦国纹章,冷冷地扫了一眼周围的人群。

“奉始皇帝之命,传旨!”那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不可置疑的威严。

扶苏和蒙恬闻讯从军帐中走出,扶苏一身素白将袍,眉宇间带着儒雅与庄重,蒙恬则身披黑甲,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二人走到使者面前,拱手行礼:“皇命当前,不敢怠慢。”

为首的使者从怀中掏出一道黑封诏书,封面上用红色蜡印刻着“秦皇密诏”四个大字。那蜡印鲜红如血,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圣旨亲启,无人得窥。”使者冷声说道,随即将诏书递上,目光却牢牢锁定扶苏的动作,似在防备他有任何异动。

扶苏伸手接过密诏时,指尖触碰到蜡封,竟感到一阵刺骨的凉意。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使者,发现对方眼中没有丝毫情感波动,如同一具行走的铁皮尸体。身后的蒙恬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警觉,但并未多言。

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中,扶苏缓缓退回军帐,打开那封黑色的诏书。他的手微微颤抖着,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因为隐约感受到的危险。他的副将们站在不远处,目光复杂,有的透着担忧,有的却隐约带着几分探究与冷漠。

整个军营安静得只剩下风雪拍打营帐的声音。这支使者队伍带来的,不只是皇帝的密诏,更是一片如乌云般沉重的压迫感,笼罩在扶苏和蒙恬的头顶,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扶苏缓缓展开那封黑色的诏书,手指依然能感觉到红色蜡印上微凉的触感。他略一抿唇,深吸口气,想平复心头的隐隐不安。可当目光落在诏书文字上时,他的瞳孔陡然收缩,呼吸也随之急促。

他迟疑了一瞬,最终还是开口,一字一句地读出来,声音虽不算洪亮,却在寂静的大帐中格外清晰:

“奉始皇帝旨……赐扶苏蒙恬自裁……从速正法,以免牵连家属亲信……”

在他读出“赐扶苏自裁”的瞬间,帐内所有人都仿佛被一道惊雷劈中,一片死寂。火光投在扶苏的面庞上,更显他面色煞白。他的嘴唇抖动着,却倔强地将余下的语句也读完,声音颤抖却不曾停顿。直到最后一个字吐出,扶苏手中的黑封诏书无力垂下。

读毕,扶苏紧紧攥住那黑色诏书,他原本平日里儒雅的眼眸,此刻盈满了震惊与悲痛,脸上再也没有半分往日的从容。额角的青筋隐隐跳动,仿佛随时可能爆发。他咬着牙,似想说什么,却一时语塞。

“这……这是父皇的旨意?”他的声音里透着自我怀疑,甚至还带着一丝近乎绝望的希冀。“蒙将军,你……你再看看,是否真是父皇……所写……”

他的话音里透着无助与茫然,眼神中闪过的苦涩与悲恸宛如利刃刺痛着所有在场人的心。那一刻,他的脊背似乎承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击,整个人有些摇晃,仿佛随时会倒下,但扶苏依然紧咬牙关,不让自己失态。

另一边,蒙恬早已走到扶苏身边,一把抓过诏书,飞快地浏览了一遍文字。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可看完后也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公子!”蒙恬猛地抬头,一只手死死抓住扶苏的臂膀,“这不可能是始皇帝的本意!陛下对您虽有责备,可还没到要赐死您的地步,何况如今陛下病情如何,尚无确切消息……”

他努力保持镇定,声音却微微发颤,显然也在极力压制内心的震惊与愤怒。那一双常年征战沙场的眼睛,此时却布满了血丝,仿佛随时可能燃起愤怒的火焰。

“公子不可就此自尽!此诏一定有假……我们先派人回咸阳询问,或者联合北疆将士自保,等真相大白……”蒙恬语速加快,话音里透出焦急和决断。

周围几位副官也被这一消息震得愣在原地,或是瞠目结舌,或是瞪大眼睛,神色中有震惊、有恐惧、也有踌躇不安。有人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公子为陛下之长子,手握重兵,陛下岂会轻易赐死?”

也有人缩着身子,小声嘀咕:“若这真是陛下遗旨,若公子抗旨……那咱们是不是要遭连坐?会不会……会不会所有人都要跟着一块儿死……”

显然,秦朝严苛的连坐制度如同一道巨大的阴影,压在每个人心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有人看着地上沉默的扶苏,一脸为难。有人则蹙眉沉思,眼中闪烁,似在衡量自己的安危得失。也有人低头不语,握紧自己的兵器,却并不想先发言表态。大帐内,空气宛如凝固,只有火把在噼啪作响。

扶苏望向副官们,眼中流露出苦涩与歉意:“你们……你们不必说了。这是父皇……的诏令,就算有假……也不敢冒险去违逆他。谁若忤逆圣旨,必将株连九族。若因我一己生死,让你们家破人亡,我岂能再活下去?”

他的声音被痛苦与无力感拉得沉重,却依旧透着一股生而为人的仁爱与善良。他知道,若自己拒绝执行此“旨意”,北疆三十万将士必定会陷入牵连与镇压之中,副官、兄弟、朋友、以及他们的家眷都将无处可逃。如此一来,他这长子不但救不了谁,反倒会把所有人拖进炼狱。

“若我死……或许能换你们一线生机。”扶苏缓缓站直身子,声音在颤抖,眼神却渐渐透出一种决绝的光。

“父皇……若真的怪我无能……”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剑,“那我便陪着他,再……再无负担……”

蒙恬忽然大吼一声:“公子三思啊!”他双手用力按住扶苏的肩膀,声音嘶哑,“这是篡改的诏书!公子怎能就此束手就擒?我蒙恬可以率领北方军,自保一时!等到查明真相,再向陛下说明。”

可是扶苏轻轻推开蒙恬的手,神色带着深深的歉意与痛苦:“蒙将军,我知道你对我……对大秦都赤胆忠心。可这样做,必然牵连更多无辜的人。秦法之下,哪有异议者的生路?”

他猛地抽出腰间宝剑,剑锋闪烁着冰冷的寒芒。大帐内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想要上前阻拦,但目光触及到他那绝望与坚决的神色时,不禁心生怯意。一名副官咬牙想上前,却被另一个副官死死拉住。“别啊!公子意已决,若你违背诏令,他日也难逃连坐!”

一切似乎都在瞬间凝固。扶苏看了看手中的剑,喃喃自语:“父皇……我终究……辜负了您……”

话音未落,他猛地将剑刺向自己的胸膛,鲜血瞬间涌出,在昏暗的火光下分外刺目。

“公子!”蒙恬发出撕心裂肺的吼声,伸手去接住扶苏的身体,但终究慢了半步。扶苏缓缓倒在他怀里,嘴角溢血,面容却恢复了些许平静,像是放下了沉重的枷锁。

大帐内的副官们惊呆了,有人愣在原地,有人低头落泪,有人脸色煞白,却没有半个敢去指责、阻拦,或者公然抗旨。他们眼中,对秦始皇之命的畏惧,对秦律之威的恐惧,远远超越了对扶苏之死的愤慨。只余蒙恬独自抱着扶苏的尸体,痛苦得几乎要嘶声哀嚎。

大帐外,使者们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幕,冷漠得像一群没有灵魂的影子。他们忽然大步上前,将愤怒的蒙恬按住,反拧他的双臂。蒙恬一声怒吼,拳头绷紧,却瞬间被铐住。副官们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不敢行动,只能眼睁睁看着蒙恬被带走,走出大帐,消失在风雨弥漫的夜色中。

一切来得快,去得也快。扶苏的尸体仍在血泊里,副官们驻足不前,彼此对视,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助和懦弱。那严酷的法律如同一只巨大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人的咽喉。谁都知道有蹊跷,却也都怕连坐的残酷,选择沉默地看着这悲剧发生。

大帐里再无言语,只剩风声和血腥气充斥其间。秦始皇用苛法建起的庞大帝国,如今在这场无声的杀戮中,展现了它最冷漠、最冰冷的面孔。扶苏之死,蒙恬被囚,成为这场悲剧中最深重的一笔讽刺。无人能逃,亦无人敢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