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37从北平到南京 > 第44章 昌平镇

1937从北平到南京 第44章 昌平镇

作者:半根烟火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46 来源:小说旗

第四十四章 昌平镇

张强放缓脚步,边走边在心中梳理着现有的线索。从李二柱口中得知,鬼子抓人行动神出鬼没,村里试图跟踪的人都被发现抓走,这意味着对方有着严密的监视和反侦察手段。要想不打草惊蛇,必须万分谨慎。

首先,决定从周边村庄入手。下波村只是其中一个受影响的村子,或许其他村子也有类似遭遇,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目击者或了解到更详细的情况。张强打算趁着夜色,悄悄走访附近村落,避开大路,选择山林小径前行,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要是百锻刀在就好了。”张强心里忍不住这样想着,那把刀还没用几次就没了,如果有它在,心里总归会多几分底气,可如今刀不见了,多少还是有些遗憾呢。

就在张强沉浸在对百锻刀的怀念与遗憾之中,正暗自抱怨着时,突然,脑海里响起了一阵清脆的提示音,紧接着,系统发布的任务信息便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任务:昌平镇解救无辜小孩。”看到这几个字,张强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那一双眼眸中仿佛燃起了两团火焰,原本因为丢刀而有些低落的情绪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那些无辜的小孩此刻正深陷危险之中,正等着有人去拯救呢,既然接到了这个任务,那便义不容辞。

再往下看,“任务奖励:锻体六层,灵品镇魂刀”。当看到这丰厚的奖励时,张强先是一愣,随后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忍不住欢呼起来:“人品爆发啊!”我兴奋地挥舞着手臂,那模样就像个得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锻体六层,这意味着我的实力又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到时候面对敌人,就能有更强大的力量去与之对抗了。而那灵品镇魂刀,光是听名字就觉得不凡,想必一定是把威力惊人的好刀呀,有了它,又能在战斗中如虎添翼了。

冷静下来的张强回忆,如果没记错的话,现在是11月份,南口战役已经结束,日军取得了胜利。回想起南口战役,那真是一场惨烈的厮杀。8月8日至8月26日,龙国党军队据守长城防线,与日军在北平昌平周边居庸关的南口一带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日军凭借着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疯狂地向中国守军阵地发起进攻。中国守军虽然英勇抵抗,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但由于兵力悬殊、装备落后等原因,最终南口还是失守了。

如今,日军在占领南口后,正沿着平绥铁路继续西进南下,妄图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侵略范围。华北大地笼罩在一片战火和硝烟之中,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好在,这系统在发布任务的时候,还挺贴心地给出了任务路线指引。那路线指引就像黑暗中的一束亮光,清晰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每一个转弯,每一段路程,都标注得明明白白,仿佛是有一个无形的向导在耳边轻声细语地告诉我该往哪儿走。

张强看着那脑海里的路线,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些。默默在心里顺着路线规划了一下行程,想着只要沿着这指引一步步走,总能顺利到达昌平镇,找到那些被抓走的无辜小孩,然后凭借自己的力量将他们解救出来。此刻,张强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握紧了拳头,朝着那系统指引的方向,毫不犹豫地迈了出去,哪怕前方是重重危险,也无所畏惧,一心只想着尽快完成任务,给这片被战火肆虐的土地带来一丝希望,让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能少一些悲伤。

得益于如今达到的练体五层境界,张强施展起基本步法来,身形速度比以往快了一大截。轻踏地面,脚尖微微发力,整个身体便如离弦之箭般弹射而出。周围的树木、山石飞速向后退去,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仿佛在为我的前行呐喊助威。

张强的身影在山林间时隐时现,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巧妙地穿梭在蜿蜒曲折的小径上。遇到湍急的溪流,我毫不畏惧,看准溪中的石头,几个跳跃便轻盈地横跨而过,带起的水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面对陡峭的山坡,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扎实的步法,如履平地般迅速攀爬而上,每一步都踩得稳稳当当,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拖沓。

一路上,张强时刻保持着警惕,双眼如鹰隼般敏锐,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在这乱世之中,危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靠近日军势力范围的区域,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即便如此,心中的信念从未有过一丝动摇,解救无辜小孩的决心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给予源源不断的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强距离昌平镇越来越近。我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的紧张与压抑气息愈发浓重,那是战争带来的阴霾。

曾经热闹繁华的昌平镇,如今因战争变得破败不堪。在战前,昌平镇人口较为密集,镇内常住居民有万余人,加上往来的商贾、过客,平日里可谓是熙熙攘攘。

然而,日军的侵略改变了一切。自南口战役爆发,昌平镇便陷入了战争的阴影。大量的青壮年为了保卫家园,拿起武器投身战场,其中很多人再也没有回来。而留在镇上的老弱妇孺,也未能幸免于战争的迫害。日军的一次次扫荡,使得许多无辜百姓惨遭杀害,或屠村,如老峪沟村,张家村,等等…

为了躲避战乱,更多的人选择背井离乡,踏上了逃亡之路。原本充满烟火气的街道变得冷冷清清,曾经人头攒动的集市也已不复存在。如今,我眼中的昌平镇,人口已锐减至不足战前的一半,曾经热闹的城镇变得萧条冷落,只剩下残垣断壁和为数不多的百姓,在战争的阴霾下艰难地生存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