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37从北平到南京 > 第98章 老王的回忆

1937从北平到南京 第98章 老王的回忆

作者:半根烟火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10:52:46 来源:小说旗

第九十八章 老王的回忆

在抗日的艰难时局下,龙党的先头侦察部队肩负重任,日夜兼程,此刻已悄然抵达良山镇五里开外的山头附近。这里地势复杂,山峦起伏,四周林木茂密,为部队提供了一定的隐蔽条件。

领头的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老王,全名王振东。他年届45岁,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那一道道皱纹仿佛是他历经风雨的见证。长期的地下工作,让他养成了沉稳、内敛的性格,眼神中透着一种洞察世事的锐利和历经沧桑的坚毅。

老王对北平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这片土地的每一条街巷、每一处村落,都仿佛刻在他的脑海里。在过往的斗争岁月中,他凭借着对北平的熟悉和过人的智慧,多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为党组织传递了许多关键情报。

此时正值下午2点,冬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大地上,却并未带来多少暖意。老王站在山头上,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地望着良山镇的方向。那专注的神情仿佛要穿透层层迷雾,看清镇内日军的一举一动。

他身着一身朴素的粗布衣衫,与当地百姓无异,这样的装扮便于他在敌占区行动,不引起敌人的注意。腰间别着一把驳壳枪,枪身擦得锃亮,在阳光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这是他在战斗中的可靠伙伴。

在他身后,是一支训练有素的侦察小队。队员们个个神情专注,按照老王的指示,分散在山头各处,利用地形隐蔽自己,同时密切观察着良山镇的动静。他们有的手持望远镜,仔细地搜索着日军在良山镇外的哨岗、巡逻路线;有的则在记录着周边的地形地貌,为后续的行动做准备。整个小队秩序井然,没有一丝多余的声响,只有偶尔传来的风声,轻轻拂过山林,仿佛在为他们的行动掩护。

老王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不断思索着接下来的行动方案。此次任务的艰巨性,良山镇内日军兵力众多,防守严密,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整个行动失败。但他毫不畏惧,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战员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为后续的营救行动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

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来晚了错过了一场精彩日军跟张强的精彩对决。就在几个小时前,张强以一己之力在日军阵营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他的勇猛让日军胆寒。

而此刻,在老王的望远镜观察中,日军方向只有炮兵阵地的快要熄灭的浓烟才能说明他们跟龙良山镇的龙国党展开过交战。

老王站在山巅,双手稳稳地端着望远镜,目光透过镜片,此刻,良山镇完全被笼罩在一片末日般的景象之中。滚滚浓烟如黑色的恶魔,张牙舞爪地从镇子的各个角落升腾而起,这些浓烟并非轻柔地飘散,而是带着一种汹涌的气势,不断翻涌、翻滚,显示出下方那场灾难的惨烈程度。从黑烟的浓烈程度和弥漫的范围来看,这场灾难简直如同一场恐怖的风暴,毫无遗漏地席卷了整个镇子。每一处街区、每一条小巷,都未能幸免于难。

老王的目光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在这片混乱的景象中来回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角落。他试图从这片残垣断壁与浓烟烈火中,寻找到良山龙国党与日军交战的痕迹,找到一些能够指引他们下一步行动的关键线索。

“老王,情况怎么样?”身后传来小李轻声的询问,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小李作为侦查班长,年仅26岁,尽管已经在多次任务中锻炼出了一定的沉稳,但此刻面对眼前良山镇这种惨烈的景象,他的心中也难免涌起一阵火山般的愤怒,日军这样做法完全是没有人性,用炮火轰炸良山镇内百姓,这做法跟畜牲有什么区别。这种景象良山镇内死了多少百姓?

老王缓缓放下望远镜,他转过身,面向小李,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镇里的情况很糟糕,到处都是黑烟,看样子遭受了严重的打击。”老王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小李微微咬了咬嘴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他的目光与老王对视,眼神中透露出困惑:“再看下有没有龙国党的人在坚守?还是全部阵亡了?为什么龙国党镇守的良山镇会变成这个样子?还有我们龙党来这里是要帮龙国党的人吗?”他的问题一个接一个,仿佛心中积压已久的疑惑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老王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再次投向良山镇的方向。

“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镇里的情况。”老王缓缓说道,“无论龙国党是否还有人在坚守,我们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苦。至于是否要帮助他们,我们需要更多的情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静与理智,在这混乱的局势中,他依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思考着每一个行动的利弊。

小李点了点头,他明白老王的意思。在这个关键时刻,任何冲动的决定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行动,收集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小李看着老王:“那么我们现在怎么做?”

“现在我们必须潜入良山镇去找人或者其他信息,”老王说。

说完老王目光落在良山镇外一条蜿蜒的灌溉渠上,那渠道早已干涸,两侧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 。“小李,看到那条灌溉渠没?从这儿进去,能直通镇边。荒草能给我们打掩护,只要小心点,不会被发现。”

小李皱着眉头,仔细瞧了瞧,提出担忧:“老王,这渠里虽说有荒草遮挡,但要是敌人顺着渠边巡逻,咱们还是躲无可躲。

老王没有立刻反驳,他的目光在四周逡巡,试图从这片复杂的环境中找到更好的办法。此时,一阵微风吹过,不远处一片玉米地的秸秆沙沙作响,枯黄没有玉米的秸秆在风中摇晃。老王灵机一动,指着那片玉米地说:“小李,咱们从玉米地过去。玉米秸秆长得高,能遮挡我们的身形,而且这片玉米地一直延伸到镇子边缘的一处矮墙附近,只要穿过玉米地,就能很快接近镇子。”

小李顺着老王指的方向望去,脸上依旧带着忧虑:“老王,玉米地是能藏人,可咱这么多人进去,走动起来难免会碰倒秸秆,发出声响,而且这玉米地一望无际,要是敌人在对面设伏,我们进去就是瓮中之鳖。”

老王的目光在四周反复游移。

“小李,”老王压低声音,指着下水管道说道,“瞧见那条下水管道没?它看起来直通镇里。虽然里面肯定又脏又臭,还可能有各种危险,但相对隐蔽,敌人大概率不会想到我们从那里进去。”

小李眉头紧皱,满脸担忧地说:“老王,这太冒险了。下水管道里情况不明,万一有积水或者有毒气体,咱们还没到镇里就出事了。而且空间狭窄,行动不便,要是遇到敌人,连转身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老王眉头紧皱,心想潜入良山镇还得交给小李他们才行,毕竟人家是专业侦查的,眼神中透着焦急与无奈,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平和一些:“小李,咱们这次的任务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只在外面观察,能得到的情报太有限了。上头要的是在良山镇找一个人。

小李满脸疑惑,不禁脱口而出:“一个人?这茫茫镇子,找一个人谈何容易!老王,这人到底是谁啊?为啥非得进镇子里去找?”

老王神色警惕地环顾四周,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确定附近没有可疑人员后,他才微微俯身,压低声音说道:“这个人名字我不知道,只知道这个人年龄不大,大概10岁左右。”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回忆,又带着几分期许。“我在昌平镇跟他见过,是一个小男孩。”

“啥?”小李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老大,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就一个小男孩?难道他有日军的绝密资料?还是日军的某个私生子?”他的语气里满是疑问。

老王郑重地点点头,语气坚定:“对,就是个小男孩。在昌平镇,他一个人救了300多个小孩。”

“他一个人?”小李的声音尖锐得几乎要破音,脸上的惊讶已经变成了震惊,他连连摇头,“这怎么可能?他只是个孩子啊!老王,你是不是弄错了?”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紧紧盯着老王,试图从他脸上找到一丝开玩笑的迹象。

老王神色严肃,目光坚定地回视小李:“我亲眼所见,不会错。”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动摇。

小李皱着眉头,他还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一个人能做到吗?而且还是个小孩。”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似乎在努力消化这个惊人的消息。

老王没有理会小李的态度,接着又问:“你相信一个人能改变一个战场的走向吗?”他的目光紧紧锁住小李,眼神中透着一种让人捉摸不透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