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论末法时代的修行之摸着石头过河 > 第757章 谁在救谁?

论末法时代的修行之摸着石头过河 第757章 谁在救谁?

作者:梨棠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11:46:02 来源:小说旗

“陈先生,您请到这边来……”

越过走廊、教学楼、花坪、研究室、最后陈森被带进了一栋毫不起眼的高楼里面。

虽说是毫不起眼,但是一踏进去,那股子厚重的金属味道,几乎要将人淹没。

这金属味道里面夹杂着机油等烃类化合物的气味,略微有些呛人。

洁白的瓷砖上,少年步履不停,目不斜视,但心里却在想着:此建筑装潢普通,但实际都是一些表皮,暗地里应该是个金属堡垒,只是在水泥和瓷砖的遮掩下,看上去平平无奇罢了……而且脚下还有微小的震动传来,说明底下恐怕存在一个正在运作的大型机械,这简直就是一个钢铁堡垒。

更关键是,即便自己嗅到了金属的气味,但是却没有感应到金属的气息,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听说华夏官方掌握了一种灭活的方法,若是将这种方法作用在钢铁上,再铭刻上雷道阵法,以雷晶作为驱动能源,辅以建设高楼,那这里时时刻刻就是一个顶尖的金系大阵,只怕自己是一个金丹,陷入其中,也难免会面临被封印甚至是被灭杀的下场。

于现代科技而言,修行者的灵识感应,就好比是雷达;世间万物与自然的气息交互,往往都会传输一定的信息;灵识能够感应到世间万物,正是捕捉到这些交互的气息,传输的信息;就好比是雷达捕捉到了实物一般。

可是灭活技术,却能够断开物质与自然的气息交互,使它们彼此之间不能传输信息,这就导致了灵识感应能力无法捕捉到它们的存在。

就好像是雷达遇上了隐形涂层,没有了信息反馈,所以在屏幕上显示不了物质的存在。

灵识感应失去这些气息的交互信息,就无法在修行者的脑海之中形成相应的画面,无法锁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无法捕捉物体的形态。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人在你的眼前,你往往感觉不出来一样。

因为修行到达一定境界,便可控制全身毛孔,隔绝了大部分身体和自然的交互信息,也就相当于屏蔽了他人的探测,但这种隔绝是有限的。

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断开和自然的信息交流,当然,想要把自己屏蔽在他人的感知中时,也不需要完全断开,只需要在别人灵识感应能够捕捉的最小气息的阈值之下,就可以完全将自身屏蔽在他人的灵识感应下。

灭活技术则是绝对隔绝罢了。

这就是陈森对灭活技术的理解,虽然并不完全,但是管中窥豹,也足见其中一斑之可怕。

感应门打开,房子里面的是一个消瘦的中年男人,头发往后梳起,戴着一双黑框眼镜,面容青隽,身穿着的白大褂,袖口和领口上面绣着棕榈花的图案。

“陈先生,这位是我们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向利,向主任,主任,这位就是来自邯州的陈森,陈先生。”

“你好,向主任!”

“陈先生,久仰久仰!”

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他显得很热情,拉着少年就开始诉说这项目的开发,言谈所部的成就……但并没有那么斐然的效果,使得他的言语总是缺乏魄力。

陈森听他介绍着项目的由来,发展的历史,推进的进程,听得都有些晕乎乎的。

趁他喝茶的时候,这才清醒了片刻,急忙打断道:“向主任,我今天来到了这里,想必你也明白我的意思,过往的事情不必再提,毕竟对你们来说,我的身份也是很敏感的,那么接下来,需要我做什么……请你尽管吩咐就是了。”

咕噜咕噜……

连灌了几口茶水的向主任,听到这话,也是颇为苦笑。

向利放下茶杯,略带为难的说道:“难得先生肯如此合作,但……具体做什么其实我也不清楚……”

“啊?”陈森疑惑。

“实不相瞒,其实在先生到来之前,我们项目也有捕捉到几位僧人……但是想要在他们口中获取本命的传承是很难的,那些僧人长期生活在寺庙之中,深受佛经的感染,自然而然就在脑海里面形成了禁制……”向利脸上神情不知道是带着懊悔还是带着恼怒,他右手指着自己的太阳穴,皱着眉头说道:“如果破解不了这个禁制,我们强行获取里面信息的话,那这个僧人的脑袋就会……碰!”

他用嘴巴模拟了一个爆炸声,随后压低声音说道:“灵海自爆,并且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干扰到周围所有的生物,具体的影响范围取决于该僧人的禅道修为,但无一例外,一旦卷入这个磁场之中,轻则记忆丢失,重则神魂破灭,沦为一个活死人!”

“说实话,我们这个佛道传承项目,是脱胎于华夏各大门派项目中的一个,我们之前已经开发过其他门派的诸多密传,那些和华夏合作的道统传承,已经解密得七七八八,甚至一些进度,还比现任的道统继承人还要开发得多!

这一举措得以让咱们的传承不至于断层,甚至是缺失,同时让诸多道统得以延续,得以更加完整的传承下去,这对大部分道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但是其中设立的禁制却是一件极其让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越位强大的道统传承,想要破解这些传承者脑海中的禁制,那更加是难上加难!

而佛教的传承,作为最古老的一支,我们迄今为止,没有成功破解过任何传承者脑海中的禁制。”

“诸多般佛家典故书籍,还是从邯州那边运来的拓本,我们也只是从中解读一二,无法形成相应的道统传承。这代表着,佛家的传承,虽然是脱胎于书籍典故,但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承接之法,否则的话,为什么相同一本佛经,在僧人的眼里和在普通人的眼里,能运用起来的作用却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以上都是通过一些实践得出的分析结果。

为了对应这些实践所得的信息,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我们还曾经提出过怀疑,佛家的道统传承和禁制,其实是一体的,一旦解开禁制,传承消息也会被毁灭,这就完美地杜绝了他人对佛家的窥探!

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怀疑,没有足够的事例去证明!”

陈森听他说的这么多,但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想要获取佛教的传承,就要破开僧人脑中的禁制;想要破开僧人脑中的禁制,就会引爆僧人脑中的灵识。

“那这个项目持续下去的意义是什么?为了祸害更多的僧人吗?”陈森听完都觉得有些头皮发麻,但又好像觉得哪里不对。

向利假装没听出这话语里面的不满,缓缓解释道:“为了应对那不可预测的一天。”

“什么意思?”

“末法既降,佛魔难分……即便我们国家具有强大的手段,多样性的传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佛道和魔道的因果关联深重。

我们只怕有那么一日,全国沦为魔土之际,却没有一个佛子能够再造乾坤。”这位研究主任脸上带着难言的恐惧,仿佛曾经见过那番的末日一样。

陈森失笑:“那你们又怕这个,又要全力去打压佛寺?”

“我不是一个政客,不会和你聊政治,但是作为传承项目的科室主任,就传承而言,这是为了生存……

佛法的霸道你是知道的,要是以佛庙为主导,只怕诸多道统,早已被灭绝在历史之中了。

我们想要的是百花齐放,而不是独尊一术;

当年佛陀降生之后说出了那一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就证明佛道不可入世间之主,否则引发的尊位之争,只怕要尸横遍野,生灵涂炭。

与其说我们是在打压佛教,不如说我们也是在救佛教……

只有让四大佛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在外,彼此之间才不会生出太多的杀戮,即便有着一些龃龉,也不会大举屠刀,自相残杀。

也是借着打压佛教,保障了我们生存的同时,也保障了佛教的生存,才得以将各大道统传承下来,延绵至今。”向利说到这里,言辞恳切。

陈森初听这一段话,一开始只觉得荒谬,冠冕堂皇;可是越听越以为然,到最后也忍不住点头:“我在佛寺里面,也见过诸多的龃龉,论争端,僧人的偏执,确实要比世家可怕……只是归咎为名为利,倒也未尝不可。”

“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若只为名为利,终究不过是自取灭亡!像佛家这般的传承,外人想要灭绝是很难的,即便历史上存在诸多灭佛的风波,最后该落下的还是会落下,历史不会遗忘,只凭人力,更加难说。”向利此处说的历史只怕是归咎于气运之类的,因此和人力区分开来,以此来自圆其说,形成逻辑闭环。

“是这个道理,但是没有时间去论证……所以今天,您的意思是,先要破解我脑海里面的禁制?”

“对!”向利点头:“首先就是要把它找出来,然后再想办法破掉。

想要找出来就必须要触及核心,触及核心就会引动禁制,只有引动了我们才能破解……”

“有相应的仪器吗?还是需要我做些什么?”陈森没有提出其他的意见,或者说就连他自己也想知道,他脑袋里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炸弹。

要知道,如果每个僧人的脑袋中都有这么一个禁制,万一这个禁制的主动触发方式,被哪个寺里的和尚知道了,那简直就是一个灾难。

“麻烦的就在这里,佛光虚无飘渺,不是像灵气真气一般容易捕捉,我们只能利用二次介质,然后采取嫁接的方法,这才可以捕捉到,但是在这种方法下面,我们能够利用的仪器几乎没有,只能靠人去摸索……”

“二次介质?”

“对,正常的仪态监测,真气灵气甚至是妖气,我们都有专门的机器能够探测到,但只有佛光,我们只能用真气,灵气去捕捉,单纯的仪器是无法捕捉的。

即便是高僧开光过后的法器,除了能够查出里面有一个强大的磁场,里面的佛光也难以用仪器检测出来。”向利说到这里拍了拍手,紧接着从侧门又进来了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白大褂上面盖着一个灭活标识。

那几个人头戴口罩和眼镜,使人看不清他们的样貌,只是身上散发的气息斐然,有淡淡的意境流转,只怕是一个个宗师,但对比起宗师,他们身上散发的真气频率却比宗师要弱……

这给陈森的感觉就好像是掌握了意境的化劲武者。

可是这类的武者没有足够的真气去支撑,那么真意对身体的压迫是不是太强了一些。

“这就是我为您准备的辅助检测人员……请移步到咱们的检测室,具体情况我再为你细说……”

向利倒也不拖沓,把陈森拉起来,带他进入了隔壁的侧门,里面是衣帽间,存放着各种各样的白大褂,工作服装,进入衣帽间换好服装之后,又进入了风淋室,消毒室……

七拐八弯的一路上还有重重的检测线路,陈森经过都看得头皮发麻,这尼玛主任的办公室连接着研究场所,时不时跑过来视察一下,这里面的研究人员得多难受啊?

好一会儿,几人到了一个类似书柜的房间面前,透明的玻璃罩后面,是一重重像书柜一般的格子,有三列下来,数量大概有七八个,除了一侧的入口之外,大部分格子都有配备的仪器……

那‘书架’里面所配备的仪器之间有着无数的管道连接,圆形的管道如同血管一般,将各种金属器械连接在一起,大大小小的管道有软有硬,有直有弯,也不知是什么材质做成,连接的方式更加是千奇百怪,它们纵横在几个格子中,明明看上去摆布整齐,但是要是细细看上去,却发现是杂乱无章……

井然有序和杂乱无章同时存在于这片透明玻璃的后面,叫陈森看得瞠目结舌,心中不由的感叹工业技术的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