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论末法时代的修行之摸着石头过河 > 第154章 匹夫

论末法时代的修行之摸着石头过河 第154章 匹夫

作者:梨棠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11:46:02 来源:小说旗

可眼下落到这种地步,就这么离开她又不甘心。

毕竟那是个和尚,一看就是个得道高僧。

自己和他肯定是清清白白的。

所以,男朋友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只不过对自己的关心也没有错,就是太喜欢吃醋了些。

于是这位朱小姐,在这两个男性面前,小声说了句。“博文,你刚才不是想问一下大师有什么烦心事吗?边走边说也好......”

“好,那就听你的。”

路彦眼睛一跳,随后脸上就笑了起来,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

可是必广却看见了他眼底的那一丝冷漠。

他的眉头就松开了,遇到了陌生人,他终究还是开始隐藏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三个人绕着寺庙开始漫步,各有各的心思。

“大师,我方才看你眉头紧皱,莫不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话头都说开了,路彦为了不在自己女朋友面前丢面子,自然也是维护着来,负责活跃气氛。

果然这句话一出,那朱小姐也看了过来。

必登柔和的脸上也带上了几分僵硬。

“说不上烦心事,最近政策施主也知道,说出来也见笑了,横竖不过是在愁一个前途渺茫,再加上年关将近,又是一年,未免不也有留恋几分光阴之情。”

女孩子的心思最为细腻,她虽然读出了这话语里面的真假,可是摸不清这和尚是什么意思,只好低头不语。

她接受的教育和教养使她明白,两个人不同一阶层的时候,别人说话,你附和就好,你赞同就好,不要去想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你首先应该是要听,明白对方的底细,做到有的放矢。

否则只会说多错多,徒留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虽然说她也很想给这个大师带来一个积极的第一印象,可是这个大师,虽然身居寺庙,但是一身气质超凡,把自己都压得有点喘不过气,心里多了几分自卑,自然也就不敢表现的太过明目张胆。

可男孩子却没这么想,他本来就是为了攀高枝,求偶的孔雀都会开出五彩斑斓的美丽,作为雄性,在异性面前的他自然渴望表现自己的不凡。

这无关教育,而是属于一种累积的教养,就像穷苦人家出生的孩子遇到机会就会紧紧握住一样,已经近似本能。

“大师说这番话,博文可不敢苟同,纵观历朝历代,土地兼并最为严重者,寺庙独当其一,又趁赋税之利,更是暴力敛财,名下良田数不胜数,钱财堆积如山,如今国家政策出台,也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说难听点,不过就是把原来的东西还回去,莫非这也能影响寺庙的生活?”

书生学子,此刻深受外来潮流的影响,自然时常谈天阔地,涉猎政策,抨击朝政。

思想活跃使得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站在的层次上,更加是道德的制高点,颇有一副为国为民的模样,可实际上不过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罢了。

必广一听这些话,就明白这书生对寺庙的印象不太好,恐怕若非旁边这位朱小姐,这家伙是绝对不会跑过来求签的。

看他这副攀财爱富的样子,如今却要向自己心中的封建糟粕低头,倒也不足为奇。

只不过一谈到这些政策方面,文人的清贵清高就掩盖不住了。

就仿佛是发生了一件事情,若不趁机去点评一二,不去指点一下江山,就对不起自己读的圣贤书一样。

可压根就没想过,别人根本就没想要你去评判。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句话用来勉励并没有错,但是倘若你真正的实践起来,累都累死你。

可是这个年代的读书人,正是有这份可爱之心。

哪怕路遇一条野狗抢食,也能给你评判个春秋出来,说到底,文人的通病罢了。

对此,必广也只是笑了笑。

“贫僧是个俗人,自然也不能免俗,钱财之事,虽然是身外之物,可也是不可或缺。凡人因一日三餐而折腰于五斗米,僧人虽是方外之身,果腹之事,也莫非如此。”

“况且路施主话说的也太过绝对,和尚庙并非那藏污纳垢之所,国难当头,也有大好人儿,立身于华夏,为恶之事,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若是论迹,你有可曾听过我寺有什么害人的传闻?”

被这和尚一通反驳,路彦脸色瞬间倒是铁青了。

和文人辩驳本来就是一个与牛角力的事情,书生意气一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遏制住的了。

“此言差矣!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判,我等读书人,读史明鉴,一颗昭昭之心,自然是爱国,倘若遇到损害国家利益的事情而不敢发声,岂非读书人所为?若论为恶,六鸣寺插手民生多年,百姓愚昧无知,自然不懂其厉害之所在,可偶有听闻,倾家荡产办法事,病儿疾女请法师,这不是寺庙的罪孽吗?”

先是大义凛然的说一番为国为民的话,然后再举例子,证明自己并非假大空,路彦的辩论力道,自然是一句强过一句。

“疾病**,乃白帽医师之所职,红白喜事,乃一片诚心之所呈,什么时候心诚和钱财挂了勾?什么时候和尚与青囊是为一家?”

“这也是其一,其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不可磨灭寺庙的付出,难道我们的人民战争你就看不见吗?若论功绩,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寺庙又能算几分?拿着民膏民脂做点实事,还要来邀功?这还要脸吗?”

“其三,华夏文明中,各族子弟皆亲如兄弟,号统一家,是为中华,唯你佛家子弟,自称释门,实则为外道,此方政策一下,居然勾结外人,将我大好文物搬出,这与卖国何异?难道这也是为了一日三餐吗?这也是为了五斗米吗?”

对于童氏集团插手邯州事务,许多文人早就不满了,毕竟深受过爱国思想教育的他们,明白当时的强盗思维,如今再次看到这种将自己国家的东西搬到国外的情况,自然是愤愤不平。

这义正言辞的样子,使得路彦身上仿佛铺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此刻的他不再是吃软饭的奶油小生,而是为国为民的有志青年。

看得旁边那个朱小姐双眼都迷离了,这个时代的人都喜欢那些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哪怕自己半桶水,也希望能够接触到那些文人雅士,日后增加几分谈资。

特别是闺中小姐,对于这些知识青年,更加是有着一层朦胧的浪漫,谁不喜欢自己的男朋友是一个救国救民,心系苍生的男儿?是一个学富五车,读万卷书的才子?

必广被当面数落这么一顿,心中虽然不悦,但面上却没有太多的变化,薄唇微动。

“阿弥陀佛,施主莫要激动。”

“施主说的话自然是有自己的见解,可我泱泱大国这么多年,顽疾非一朝一夕而成,亦非一朝一夕能解,你只见得百姓愚昧,和尚贪婪,可曾想过如何解决?”

“按照施主所说,我等做法与自掘坟墓无异,可事实上,到今天,施主看到的百姓,果真是如此吗?”

“如今利之当头,可曾想过若不是倭国人出手,有多少佛家遗迹毁于小人之手,贫僧并非是危言耸听,若是让你安排,施主又有几分能耐能够保存下来?”

路彦被问到如何解决的时候,已经是哑口无言。

积弱百年,百姓愚昧,唯有大兴教育,使人人自强,可这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可教育二字,说出来容易,做出来难。

一方面是成本问题,另一方面是生源问题。

成本问题上面,这就是个无底洞,当前根本不可能得到补贴甚至收益。

至于在面对的对象,穷苦人家里,小孩子本来是家里的劳动力,有哪个家庭愿意放弃这么一个劳动力而去博取这么一个机会?

如果要回答必广的第一个问题,教育二字就足够了。

可关键是后面的问题。

自己真的清楚那些底层人员想要的是什么吗?

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如果真的办教育的话,自己又能做什么呢?

更关键是利字当头,自己能够了解那些当官的心思吗?

心里虽然是这种想法,可嘴巴上却不服气。

“子非鱼,大师又何必操心他人,门前雪都没扫干净......”

必广没有惯着他,反到是直接打断。

“那就说一下门前雪,施主,你的门前雪扫干净了吗?”

路彦听到这句话,看了一眼朱小姐,又恰好这个时候,朱小姐看向必广,眼中带着些许倾慕之色。

他沉默了。

说到底,自己就是个不得意的书生,妄图攀龙附凤,想要找一个好出路,现在这条路还不知道能不能走下去。

可是却张口闭口国家大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处境相对之下,未免就尴尬得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