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论末法时代的修行之摸着石头过河 > 第123章 才华天赋之文道

陈森舔了舔嘴唇,脸上露出了几分复杂之色,心里一番权衡过后,手上佛光乍现,猛的按在了男人的心脏之处,在这濒危之际,险而又险的吊住了他这一条命。

男子本来是弓在地上冒着冷汗正抽搐,此时只觉得胸部一阵暖洋洋的,就连呼吸也顺畅了几分,不免得低头看去,发现一条暗金色的手臂正压在自己胸前,沿着这手臂往上看去,是一个面容隐藏在黑暗中的碎发青年。

男子打量起了救下自己的青年,顺势一拱手,问道。

“在下碑林子弟崔杼,多谢兄台出手相助,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陈森用另一只手摸了摸鼻子,苦笑道:“咳咳,我叫陈森,不是你们文教中人,所以不用跟我扯文,刚才……也是来晚了一步,你自己也知道,我就算出手救你,你也活不过今天晚上。实在担不起这一句谢。”

听到这话后,崔杼脸色一变,似乎回想起了自己睡梦前的那一幕,巨大的屈辱感传来,一时间咬牙切齿。

陈森见这个模样,脸上的苦笑更甚了。“呃……崔老哥也没必要这么动怒吧?我也只是实话实说,毕竟,唉……”

崔杼听到这里就知道他误会了,连忙摇头解释:“不是,这位兄台,既然你唤我一句老哥,那我便斗胆称你一句兄弟吧,陈兄弟,我没有怪你的意思,我只是恨自己学艺不精!恨那贼子卑鄙无耻!一时间情难自禁,倒是让你见怪了!”

“啊……那倒是我误会了,只是不知道崔老哥你和那人到底有何种恩怨,居然要下这种死手,我刚才替你诊断了一番,目前不止寒气入肺,更加因为夜色阴寒,一路驰骋,寒气越深,使得崔兄你的心脉都被冻结了——也怪我医术浅薄。”

说到最后,陈森也叹出了一口气。

崔杼再次听到这个事实,心情就没有那么激动了,可也许是因为受伤颇为严重的原因,脸色也好看不到哪里去,额头一直在冒汗。“这也不能怪你,陈兄弟你并非文教子弟,所以也不清楚文气墨意,这二者造成的伤,绝非寻常医术可以治疗。只是……陈兄弟,可否告知在下,在下还有多少时间?”

陈森看着那双略带凄迷的眼睛,心底也是一颤,不得不说,这些读书人在勾动人心弦的方面,有着强悍的能力。

“如果我手不放开的话,大概还有一个小时不到……”

佛光又不是什么灵药,只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身体的潜能,护住目前的生命状态而已,并不能延续人的生命。

“半个时辰……”崔杼轻轻吐出的这几个字后就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他有没有留意到,他刚才说出这几个字时,吐出的口气在空中凝结成了霜,然后缓缓落下。

陈森原本还想提醒他是不到半个时辰,可见他这副模样,只能在心底默默的叹了一口气。

“半个时辰也够了,陈兄弟,我是碑林子弟……生,不能精通文墨,可死,却不能对不起宗门!我书信一封,听我交代如何?”

崔杼短短时间内作出了莫大的决策,他艰难地吸入一口气,面露痛苦之色看着陈森,语气里多有恳求,人之将死,诸多执念。

陈森看到这种情景还能拒绝吗?

他只好点了点头。

“崔老哥吩咐就是了,我虽然不清楚文教之内的恩怨,但是也了解碑林的教化之功,平日里对圣地多有敬佩。

圣地其内,书法碑帖任人揣摩,此胸怀之大,莫大善也。说实在的,若不是人心不古,今日文教怎会如此落魄呢?”

这话说的不差,陈森虽然是个佛家子弟,和文教也不算友好,但是碑林圣地的大功德却是全天下受益的,如果没有碑林圣地不求回报的往外人展示自家的好东西,恐怕很多上古典籍,功法神通,圣贤真意,都不能在当代得到阐释。

就好比是一门语言,平时你不觉得它有多重要,可日常的交流离了它,想要表达自己意愿,或者接受别人消息的时候,就会显得困难重重。

同时碑林的教化之功,和文宗孔家的儒家理念恰好相反。

这也是两家别苗头的所在吧。

“好!”崔杼点头,不知在什么地方掏出一片泛黄的纸张,指尖凝墨,以指代笔,书写其上,一边书写,一边和陈森交流了起来。

“陈兄弟可曾听过文教之事?”

陈森皱着眉头想了想,摇头说道:“没有,文教传承隐秘,文道气运比其他气运尚且要飘渺,天下无人能够捕捉,唯有大天才之人,方可窥得门径,我虽然有所耳闻,可里面具体的事情……愿闻其详!”

六鸣寺里面的历史记录都是在说之前的佛家有多么牛批,比如坑蒙拐……度化了多少人之类的……

崔杼听到这里微微点头,脸上多了几分得意的殷红,只不过很快又变得蜡黄:“如此……那崔某便简略概述吧!自孔圣人开创文教以来,文道气运便和中原的气运彻底纠缠不清了,其实在孔圣人之前,天底下也有文道横溢之辈,留下了无数不为人知的瑰宝,只不过在历史的长河里,尽皆化为土灰。

只有文道气运与中原的气运纠缠以后,以文道气运的延绵不断,孔圣人留下的着作,这才有机会流传下来,虽然中原气运几经沉浮,可香火千年,未曾断绝,因此传承虽然有缺有漏,可依旧可以按图索骥,能见前人之贤名。”

“所谓文道,其实我们也不清楚,只是前人所说才华天赋,此乃天之馈赠,天意所赋,虽然语言荒谬,经不起推敲,可这也是唯一能够解释得通的。在历史上,西汉董家一派的天人感应,便是对此作出的进一步阐述……咳咳!”

陈森听到这里似乎可以理解为什么当代文教不行了,儒家思想和皇权,纠缠太深了,如果当代文道崛起,那就少不了挂上一个帝国复辟的名头了,这个名头,因果太大……

不过说起来也是一起一落,各有定数。

文道气运和中原皇权纠缠的太深,因此可以传承千年不断,维持了长久的体面,已经把福给享完了,崛起了这么久,到了今天没落,倒也不算是吃亏。

“不管如何,文道的崛起便是来的如此玄乎其玄,可人有不同人,天就有不同天,孔家圣贤一脉,自认为文道一家,乃是圣人一家之学,其他人得了文道眷顾,所以都是圣人之徒,因此……自成体系,以为夜郎!”夜郎二字一出,崔杼眼中便流露出几分轻蔑,他一边书写,一边继续说道。

那一家子的事情,陈森也听说过一些传闻,却没想到野心如此之大。

自成体系,以为夜郎……这就是第2个皇帝呀!只是从来天无二日,哪怕阴阳日月,也是昼夜难见,孔家……有这个能力吗?

“只是圣人门下弟子众多,各自理念不同,其中文之一字,便有书、礼、乐、颂等诸多不同,武之一字,骑射更加无双。因此,仅仅继承了文之一字,礼之一道的孔家,根本代表不了整个文教,只能退建文宗、偏居一隅。

同时也因为这个野心,文教彻底分崩离析……最后还冒出个理学……呵,天人之道又岂是那么简单的理解?若作为天子,便是上天之子,若天下是一家之天下,那孔圣人又是什么地位呢?”

说到这里,崔杼眼里的嘲讽之色,已经掩饰不住了,同时他手中也停下了继续书写。

“我碑林继承的是文之一字,书之一道,其理念,便是认为,这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记载着知识传承的文字书籍,是天下人的文字书籍。

我们手握着文道的知识,不是为了敝帚自珍,不是为了高人一等,而是为了让学问传播下去,让天下更多人得到教化,让天下更多的人学到知识,让天下更多的人传承下去。

我们认为,学到的知识不是自己的,而是先人的,这些知识,由先人传给了我们,我们有责任把它传下去!

这就如同人族的薪火传承,一代又一代手与手交接,口与口相传,这才有了我们的今天……这是祖辈的遗泽,也是祖辈给我们的教训。

积财吝赏之人,自视清高之辈,便是我辈中人的败类,更是忤逆了先贤理念的不孝之徒!此等败类……”

崔杼在赞扬自家传承的时候,还不忘记贬低孔家,而且语速还越来越快。

陈森感觉放在崔杼胸前的那个手掌起伏的很是惊人,由此也能判断得出崔杼的情绪有多么的激动。

“文道一途,往前走虽然是才华天赋,但也是有迹可循,只不过到了近代,一切都飘忽不定了,比如各州属的文科状元,甚至是全国的文科状元,也不一定能入文教门下。

如果说他们是因为匠气太重,文道不眷,可天下才子甚多,为什么头筹倒是落在了一个区区中专生身上,年纪轻轻的怎么能够得此机缘?

那闻丛,不过是一毛头小子,不识四书五经,不懂君子六艺,闲时不过看了几本杂书,却能够得到天地之青睐。我等穷经皓首二十载,苦研字帖真义半青春,却只能落得一个庸才的称呼……这叫我如何甘心?”

崔杼身上的书卷气本来挺浓的,可是随着他的话越说越离谱,眼睛也开始蒙上了一层浓浓的浊气,灵性皆失。

身上浓浓的墨香味也变成了酸臭味……如同是把一瓶10年老醋浇在了身上一般。

陈森鼻子一动,才发现崔杼已经是出气多入气少了。

这男子颤颤巍巍的举起手中的纸张,晃晃悠悠的递了过来,呼吸沉重的说道:“此信……还望陈兄弟,前往山海关,交于总兵的手里,此乃文教大事,旁人……未必知晓其……”

话还没说完,那拿着写满了泛黄纸张的手,已经无力的掉到了地上。

陈森感受着那冰冷的胸襟,便知道一条生命在自己的怀里失去了,可不信邪的他又唤了几句。

“崔大哥?崔大哥?……”

良久无人回话,陈森这才黯然把人放下,他拿起掉在地上的纸张,上面用简体字工工整整的写了一封信,信上的每个字他都认得,可是拼凑在一起就很难理解了,想来这应该是每个文教子弟,或者是碑林子弟自己的一套密语吧!

反正看也看不懂,今晚……人没救到,信息没了解到,情况也不清楚,但是可以判断的是——闻丛现在还活着,安不安全另说,毕竟孔家人收到了消息,很难确保……

陈森甩了甩头,把这些想法都甩掉,将纸张收入怀中。

现在想这么多东西也没用,还是先把人给安葬了,然后回去看看尤凤那边怎么样……

天已经快亮了,他不想再次经历那些被坑的日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