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没有系统,但我有榔头 > 第1200章 沼泽

我没有系统,但我有榔头 第1200章 沼泽

作者:耿小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8 12:35:33 来源:小说旗

不过还没等我多观察几眼,一道来自上空的电子提示音,便响彻了整个出生点,其内容更是让所有人脸色一震…

“我宣布,此刻天命者竞技比赛,正式开始,希望各位能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

话音刚落,我就眼前一花,下一秒便出现在了出生点外,周围也是惊呼声不断,似乎跟我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短暂的缓神后,我转头看向出生点,当发现其位置离自己仅有三米不到时,便试探性的凑上前去查看情况,紧接着就一头撞在了透明的能量罩上…

妈的…

吃痛之下,我下意识的远离了透明能量罩,却恰巧看到了里面正在捂嘴偷笑的二哈,脸色立马变得无奈,因为自己根本听不见她的笑声,换句话说…

我们不仅进去不了出生点,而且根本没办法与里面的人建立联系…

不过规则说过,执行者可以送食物进去供给指引者,也就是说…

我随手在地上抓了一把泥土,吐了口痰揉捏成泥球,便朝着出生点扔了过去…

意料之中的,它被挡在了外面…

果然,食物的概念不是能吃或者长得像食物,而是必须被判定为食物才行…

我看了眼自己完整的小拇指,稍稍犹豫了一瞬,还是放弃了拿它做实验的想法…

这时二哈也注意到了能量罩的问题,仅皱眉思索了一瞬,便极为熟练的开始比划起人类的国际手语…

(别研究了,快去找食物吧!)

见之前教的国际手语派上了用场,我会心一笑,立马比了个(你就在这等我),便开始沿着能量罩的边缘,向任务区的中心方向走去,顺便在路上收集材料…

没错,七人组成立之初的第一课,就是一定要学会国际手语,这东西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手语好学,也更容易表达和交流…

毕竟国家手语都是以自身的文字体系为基础创立出的,而国际手语却容纳了更多的现实动作,所以拿来当做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交流方式,再合适不过了…

只是我原本设想的,都是为了满足像暗中埋伏敌人,水下沟通,远距离交流等等特殊场景下的沟通需求,属实没想到,现在竟成了主用交流方式,真是有意思…

事实上,让我高兴的还不止这一点…

没错,过去的路上,我遇到了许多或认识或不认识的天命者,不同于我习惯性的未雨绸缪,这些人要么和队友大眼瞪小眼,要么就只能拿小石子在地上写写画画…

恰巧有意思的点就在这里,一方面,出生点与任务区的连接处是一片土质区,先不谈遍布其中的杂草,就光是这松软的地质就决定了,这地面根本没办法拿来写字…

另一方面,天命者之间的交流,其实就是文明与文明之间的交流,所以我们几乎都依赖于翻译芯片以及交流藻,只有极少数比如造物主与被造者文明,才会出现双方文明的文字是相通的情况,换句话说…

他们之间的交流,无异于硬邦邦的一遇到了便秘的零那般,狗屁不通…

这导致我一路走来,就宛如逛了一圈动物园一样,到处都是或手舞足蹈,或抓耳挠腮,或唉声叹气,或皱眉思索的参赛者,根本没什么人把焦点放在我身上…

甚至还有人极为奢靡的使用了每天仅限两次的沟通机会,不知道是迫切的想和队友建立联系,还是单纯的进行测试…

约莫拉个屎顺便吃干净的功夫,我已经来到自己的第一个目的地…

新手湖泊!

别看名字很中二,但这里却是我早就想好了第一站,远离丛林,物质丰富,视野开阔,最重要的是岩石非常多!

打火石,也称为燧石,是一种原始时期被大量应用的常见石英…

它的用途很多,除了被做成最基本的工具以外,还会被打磨成刀或者矛,原始部族也会以打火石相互敲击创造火花的方式来生火,这也是为什么燧石是火字旁的原因…

当然偏旁部首不是重点,重点是当你在野外没有任何趁手的工具时,一定要学会如何寻找打火石,因为它几乎能提供你所有的生活便利,以及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如何寻找打火石?

没错,由于燧石有耐风化,耐侵蚀的特点,所以当不耐腐蚀的岩石被风化后,燧石就会露出并集中形成在一个富集区域…

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了一块燧石,你差不多就等于找到了它们的老巢!

同理,我们也可以得出,石头越多的地方,就越容易找到天然燧石…

即淡水海岸,或河床,或湖泊,或海滩等水域,含有大量砂岩石,灰石,或泥岩的原始森林和旷野,以及山洞或地洞…

注意,水域,旷野,山洞,这是我按照优先等级排列出的顺序…

因为大多数人没办法分辨泥岩层,砂岩层,石灰石的区别,而山洞地洞之中又有大量历史悠久的沉淀物,虽然存在燧石,却也有可能存在粉尘窒息的危险,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水域都是你最好的选择…

抵达水域附近后,先寻找岩石密集的区域,再在这之中确认面向风或者水流拍打的岩石位置,最后用你的火眼金睛寻找颜色偏黑,偏深灰,且棱角分明的燧石即可!

由于其颜色比周围岩石偏暗,且大多数都透着自然的玻璃光泽,所以找到它并不麻烦,但是多点耐心总是好的,毕竟它没有特定的识别颜色,以及固定的大小形状…

接下来就是根据燧石的硬度,来区分其材质,以及之后的用途…

没错,燧石是比较常见的硅质岩石,致密,坚硬,敲碎后具有贝壳状断口,且含有大量类似玻璃碎片的曲线和锐利边缘,而矿物质含量的不同,表现出的硬度和锐利边缘也就不同,所以如果不区分其特性,很容易出现使用没几次就断裂的情况…

区分的方法很简单…

由于燧石在破裂之后所显现的光泽,会有种枯燥和蜡质感,所以你得先擦拭它的沙皮层,让其表面透露出更多的光泽和锐利边缘,这样才能开始接下来的测试…

找一块表面光滑的鹅卵石,和一块表面光滑的竹干,后者找不到也可以用普通的树枝代替,再用燧石锐利的一面,分别对这两样测试物,以相同的力度刮蹭十秒,十秒之后,开始观察两者表层的刮痕…

如果竹干的刮痕深度大于鹅卵石,就说明这是一块合格的中硬质燧石,可以打磨成长矛或弓箭等尖锐武器…

如果两者表面的刮痕深度相当,那么恭喜你,这是一块合格的高硬质燧石,可以打磨成石斧或石刀一类的生活工具…

而如果刮痕深度只停留于竹干,鹅卵石上几乎不存在刮痕,那么很遗憾,你得到了一块低硬质燧石,它的唯一用途就是帮你生火,当然也不排除你得到了其他岩石的可能性,所以当你发现它没办法打出火花后,就赶紧把它扔掉去寻找下一块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