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47章 冯弘固执拒送子 龙城危险难抉择

话说那燕王冯弘,是后燕中卫将军冯跋的亲弟弟。

冯跋早年得罪朝廷,逃亡山林,隐姓埋名。

那时后燕主子慕容熙,荒淫无度,沉迷酒色,国家大事抛诸脑后。

冯跋瞅准机会,联络志同道合之人,趁机起事。

他们推举慕容宝的养子高云为主,杀了慕容熙,为后燕除害。

高云自称天王,却很快被人杀害。

冯跋再次挺身而出,平定国乱,当上燕王,定都龙城,史称北燕。

北魏国主拓跋焘闻讯,派使臣于什门前来,命冯跋称臣。

冯跋心高气傲,拒绝要求,还拘禁了于什门。

于什门宁死不屈,冯跋也不肯放他。北魏和北燕因此产生裂痕,多次交战,互有胜负。

时光流转,冯跋年迈体衰,病倒在床。

他把太子冯翼叫到床前,让他摄政处理国事。

冯跋的妃子宋氏心怀鬼胎,想立自己的儿子冯受居为太子,逼迫冯翼退居东宫。

冯弘见状暗喜,他野心勃勃,趁机入宫,篡夺皇位。

冯跋惊吓过度,一命呜呼。

冯弘当了皇帝,心中不安。

他怕冯翼和冯跋的子弟不服,便杀了太子冯翼和冯跋的百多个子弟,斩草除根。

北魏拓跋焘听闻北燕内乱,再次率军讨伐。

北燕军队连连败退,冯弘焦急万分。

北燕尚书郭渊劝冯弘投降北魏,还送女儿和亲,以保安宁。

冯弘摇头拒绝,说结怨已深,投降也未必能保全性命。

冯弘不肯投降,再次调兵遣将,与北魏对抗。

但北燕军队哪是北魏的对手,战况愈发不利。

且说北魏降将朱修之,本是南朝人,被俘虏到北魏。

他怀念故国,想趁拓跋焘攻打北燕时,联合南人起事,袭击拓跋焘,归顺宋朝。

朱修之在北魏军中寻找同谋,找到了被俘的宋臣毛修之。

他悄悄告诉毛修之自己的想法,希望毛修之能参与。

但毛修之已甘心为北魏效力,不肯相从。

朱修之怕他泄露计划,慌慌张张逃到北燕。

朱修之找到冯弘,哭诉遭遇,请求派他回宋朝求救。

冯弘犹豫不决,但想若能求得宋朝援助,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便答应了。

朱修之满心欢喜踏上回宋朝的路。

然而到宋朝后,却发现彭城王刘义康和领军将军刘湛正自相残杀,冤杀良将,哪有心思去救北燕,再伐北魏?

朱修之在宋朝四处奔走,处处碰壁。

最后无奈回到北燕。冯弘见他空手而归,失望至极,但念在他一片忠心,给了他黄门侍郎的官职,混日子。

拓跋焘听闻南人有谋反打算,率军西还。

北燕苟延残喘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内部又起纷争,引来外敌,导致冯弘自取灭亡。

原来冯弘的妻子王氏生了三个儿子:冯崇、冯朗、冯邈,妾慕容氏生了儿子王仁。

冯弘迷上慕容氏,立她为皇后,封王仁为太子。

王氏和三个儿子气坏了,但敢怒不敢言。

冯崇被封为长乐公,镇守辽西。

他整天守在那儿,心里不痛快,总觉得家里要出事。

冯朗和冯邈私下商议:“哥啊,你看这国家,眼瞅着就要亡了,咱父王还听信慕容氏的谗言,咱哥几个恐怕要先遭殃。

不如咱先逃吧。”

哥俩一合计,偷偷跑到辽西找冯崇。

一见冯崇,哥俩就说:“大哥啊,咱得投降北魏,不然迟早得完蛋。”

冯崇一听,心里犯嘀咕,但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就答应了。

他派冯邈去北魏都城,举郡投降。

冯弘听说三个儿子卖国投降,气得暴跳如雷,派部将封羽去讨伐。

封羽领着兵,浩浩荡荡出发了。

冯崇一看,这哪行,赶紧向北魏求救。

北魏一看,这是好事,立马封冯崇为车骑大将军,还兼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食辽西十郡。

北魏还派永昌王拓跋健、左仆射安原援助辽西,进攻龙城。

拓跋健一到辽西,就探知燕将封羽在凡城驻兵。

他二话不说,派裨将楼勃率五千骑兵攻打。

封羽一看,这哪打得过,不战而降。

凡城被北魏占领。

冯弘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没办法,只好派使臣去北魏,说愿意送女儿和亲求和。

拓跋焘一听,心里乐开了花。

但他说:“行,不过你得把于什门给我送回来,还得让燕太子王仁做人质,我才答应罢兵。”

冯弘没办法,只好把于什门送回去了。

于什门在北燕待了二十一年,始终不屈服。

拓跋焘佩服他,把他比作苏武,还拜他为治书御史。

可是冯弘迟迟不肯送王仁去北魏。

拓跋焘一看,这不行啊,就派使臣去征召。

冯弘疼爱小儿子疼得要命,犹豫不决。

再加上宠后慕容氏从中阻挠,哭得梨花带雨。

冯弘一看,更心疼了,宁可亡国,也不肯割爱。

散骑常侍刘滋一看,这哪行,赶紧进谏:

“陛下啊,你看从前那蜀后主刘禅,依山为固,吴末帝孙皓,据江为城,后来呢,都成了晋朝的俘虏。

这强弱不同,终究是难以幸免的事啊。

如今北魏比晋朝强大太多了,咱们连吴蜀都比不上,实力悬殊。

陛下,若是不听从北魏的命令,恐怕咱们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

大臣刘滋一脸忧虑地说道。

这计划听起来挺合理的,刘滋满心以为冯弘会听取他的建议。

没想到,话还没说完,冯弘就猛地一拍桌子,大怒道:“你也有父子情谊,难道叫朕送儿去死么?

朕怎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去北魏做人质,说不定就此丧命!”

刘滋也毫不退缩,他大声说道:“陛下,送子去北魏,子未必死,国家却可保得一时安宁。

否则,危亡在即,不但失一太子,整个国家都将陷入乱局啊!”

冯弘听了更加大怒,他吼道:“逆臣!你竟敢咒诅朕躬,罪不可赦!

左右,快将他绑出朝门,斩首报来!”

左右的侍卫一声“遵旨”,便如狼似虎地冲上来,把刘滋绑了出去。

刘滋虽然被杀,但他的忠心和勇气,却让人敬佩,可与古代的龙逢、比干共传不朽。

冯弘叱退了魏使,心中却并未安定下来。

他另派使臣到建康,向宋朝称臣求救。

宋朝皇帝听闻后,称他为黄龙国主,并诏封冯弘为燕王。

然而,宋朝并未出兵相救,只是给了冯弘一个空头的封号。

冯弘料想不能依靠宋朝,心中更加慌乱。

他思来想去,又派部将汤烛去北魏进贡,托词说太子有病,所以不能去做人质。

拓跋焘是何等聪明之人,一听便知这是借口,于是下诏逐客,将汤烛赶了回来。

接着,拓跋焘先派永昌王拓跋健等伐燕,割取庄稼,以削弱北燕的国力。

又派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带领骑兵四万,直捣龙城。

冯弘听说后,吓得魂飞魄散,他急忙准备牛酒,想要犒劳魏军,以求得一时安宁。

魏将屈垣先到城下,冯弘派部吏牵着羊、担着酒去犒劳魏兵,并派太常卿杨崏前去求和。

杨崏来到魏军营中,见到屈垣,恭敬地说道:“屈将军,我国君深知罪孽深重,特派我来求和。

望将军高抬贵手,放我国一马。”

屈垣冷哼一声,说道:“你们不送侍子来,所以我们才来攻打。

如果你们悔罪投诚,就赶快把侍子献出来,不得迟延!”

杨崏唯唯诺诺地答应了,连忙赶回城中向冯弘禀报。

冯弘听了,心中更加纠结。

他既舍不得儿子,又怕魏军攻破龙城,自己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屈垣在城下等了一天,没见回音,心中大怒。

他下令纵兵大掠,魏军如狼似虎地冲进城中,俘虏了男女六千多人。

城中一片哀嚎,哭声震天。

不久,拓跋丕也率军赶到了。

他见屈垣已经攻破了龙城的外围,心中大喜。

他率军直捣龙城中心,冯弘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冯弘坐在龙椅上,既忧外患,又舍不得儿子,害得他彷徨失措,昼夜不安。

他茶饭不思,只是呆呆地看着前方,心中乱成一团麻。

这时,太常卿杨崏又走了进来。

他见冯弘如此模样,心中也十分难过。

他轻声说道:“陛下,事已至此,只有送出侍子,才能求得魏军退兵啊。”

冯弘听了,长叹一声,说道:“朕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朕实在舍不得儿啊。”

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无奈和痛苦。

杨崏劝道:“陛下,国家兴亡,在此一举。

若再不决断,只怕龙城不保,陛下也将成为魏军的俘虏啊。”

他的话字字诛心,让冯弘心中一震。

冯弘听了杨崏的话,心中终于有了一丝决断。

他咬了咬牙,说道:“好吧,朕就再派你出城,限期送入侍子,求魏军退兵。”

他的声音虽然低沉,但却透露出坚定。

杨崏领命而去,他来到魏军营中,向拓跋丕表达了冯弘的意愿。拓跋丕听了,总算应允了。

他给了一个月期限,让冯弘在这个时间内送出侍子。

杨崏连忙赶回城中向冯弘禀报。

冯弘听了,心中稍安。

为了表示诚意,拓跋丕率四万骑兵,带着所掠人口从容退去。

然而,冯弘真的能在限期内送出侍子吗?

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