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80章 沈攸败退豫州乱 刘祎无辜遭祸端

这边,魏国在拿下徐州、兖州之后,野心勃勃,又打算攻打青州、冀州。

他们派出了平东将军长孙陵直奔青州,同时让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在后面支援。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占领了无盐,攻破了肥城,还拿下了糜沟。

接着,垣苗两个据点也守不住了,升城也被攻破。

守城的将领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举手投降。

宋国皇帝一听,急得直跳脚,赶紧命令沈攸之等人去收复彭城,想打通通往东北的道路,好去支援青州、冀州。

沈攸之却皱着眉头说:“现在淮泗地区河水正干,行军可不方便啊。”

宋主一听,火冒三丈,非要他立功赎罪不可。

沈攸之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往北走。

同时,萧道成也被派去镇守淮阴,负责接应沈攸之的军需。

沈攸之带着军队走到濉清口,结果被魏国将领孔伯恭给拦住了。

两军一交战,打了半天,沈攸之败退下来。

孔伯恭乘胜追击,宋国的龙骧将军崔彦之不幸战死,沈攸之自己也受了伤,只好狼狈地逃回了淮阴。

一到淮阴,沈攸之就叹了口气说:“这仗打得,真是窝囊。”

萧道成赶紧安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别灰心。”

可这时候,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下邳的守将派人送来急报:“魏军攻势太猛,我们守不住了,准备弃城而逃。”

接着,宿豫、淮阳的守将也纷纷传来消息,都说要弃城遁还。

青、冀两州,天天盼着援军来,可就是不见人影。

崔道固一个人守在历城,那历城就是冀州的治所。

他被围了一年多,实在是顶不住了,最后只好投降了魏国。

再说那沈文秀,他被困在东阳。

东阳就是青州的治所,被围了整整三年。

这三年里,士兵们白天黑夜地打仗,盔甲上都长满了虮虱。

魏国的将领长孙陵带着大军冲了进来,一把抓住了沈文秀,把他捆起来送给了慕容白曜。

慕容白曜一见沈文秀,就大声喝令他下跪。

沈文秀可不买账,他也大声地说:“你是北方的臣子,我是南方的臣子,咱们名位一样,我干嘛要拜你!”

慕容白曜一听,心里反倒有点敬佩沈文秀,就给他酒喝,给他饭吃,

然后又把他送到了平城。

到了平城,魏国的皇帝让沈文秀当了个中都下大夫。

这么一来,青、冀两州也就成了魏国的地盘了。

这时候,豫州那边也不太平。

魏国的大军时不时地就窜过来骚扰。

豫州的百姓和士兵们都心慌慌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魏军又来进犯了,豫州的守将们赶紧组织抵抗。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次要是守不住,豫州可就完了。

所以,大家都拼尽了全力,跟魏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响,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豫州的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坚守阵地。

魏军呢,也是拼尽了全力,想要一举攻下豫州。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豫州的一位勇将挺身而出。

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左砍右杀,如入无人之境。

魏军的将领们一看,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后退。

这位勇将乘胜追击,一口气斩杀了魏军的好几位将领。

魏军一看大势已去,只好灰溜溜地撤退了。

豫州的百姓和士兵们欢呼雀跃。

他们知道,是这位勇将保住了他们的家园。

豫州刺史刘勔,刚上任没多久,就听说魏国司马赵怀仁带兵侵犯武津。

他可不含糊,立马派了龙骧将军申元德去拦截。

申元德也是个猛将,一去就把魏兵给打退了,还斩了魏国一个叫做于都公阏于拔的大将,缴获了运粮车一千三百辆呢。

魏军一看形势不妙,就转移目标去攻打义阳了。

刘勔又派参军孙台瓘去,把魏军给赶跑了。

豫州这才算是太平了下来。

刘勔心里想着,这常珍奇在魏国那边,说不定能拉过来呢。

于是他就给常珍奇写了封信,劝他反省。

常珍奇一看信,心里也犯嘀咕,想着自己在魏国也没啥前途,不如投奔宋朝算了。

于是他就一个人骑着马,跑到寿阳去了。

魏国一看常珍奇都跑了,也不敢再往南侵了。

宋朝呢,虽然想收复失地,但也没那个实力,就只好在徐、兖、青、冀这四个地方,虚设了些官吏。

徐州的治所在钟离,兖州在淮阴,青州和冀州呢,就设在郁洲。

说是设了郡县,其实也就是摆个样子,招揽些流亡的百姓。

可那些地方的百姓啊,早都被魏国给控制住了,想往南迁也迁不过来。

再说那宋朝的皇帝宋主彧,经过这么一出,本该好好治理国家,振兴朝纲的。

可他倒好,不但没这么做,反而越来越放纵自己了。

他刚即位的时候,立了王氏为皇后。

这王氏啊,是仆射王景文的妹妹,性格温柔贤惠,和宋主彧感情也挺好的。

可后来呢,宋主彧就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开始纵欲享乐了。

他选了好几百个美女,充实到自己的后宫里,渐渐地就把王皇后给冷落了。

王皇后也是个明白事理的人,她知道皇帝的心已经不在自己身上了,也不抱怨,就随遇而安,过着自己的日子。

可王皇后心里也有个遗憾,那就是她只给宋主彧生了两个女儿,没能生个儿子。

其实啊,后宫里那些嫔妃们,也都没能生出个男孩来。

寡欲才能生儿子,**太多可就难了。

说起这事儿,宋国的皇帝啊,他太好色了。

时间一长,自己都没法儿再跟妃子们亲热了。

怎么办呢?他居然想了个歪主意,把宫里的一个叫陈妙登的宫女,送给了自己宠信的大臣李道儿。

这陈妙登啊,本来就是个屠夫家的女儿,也没什么廉耻之心。

一到李家,就跟李道儿天天腻歪在一起,享乐不停。

你猜怎么着?

不到一个月,陈妙登就怀上了。

这么随便就怀上的孩子,能是什么好种儿吗?

这事儿啊,不知怎么的就传到了宋国皇帝的耳朵里。

他呢,也不嫌事儿大,又把陈妙登给接回宫里了。

你说这,泼出去的水还能收回来吗?

陈妙登在宫里十月怀胎,最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慧震。

宋国皇帝还硬说这是自己的种。

他啊,心里还不踏实,生怕这孩子活不长,于是就开始偷偷打听各位王爷家里的姬妾,看谁怀孕了。

一旦发现有孕妇,他就把人接到宫里来。

要是生了个男孩儿,他就把孩子的妈给杀了,只留下孩子。

再找个得宠的妃子当妈,把孩子当自己亲生的来养。

就这么着,慧震长到三岁了,开始牙牙学语,可爱得让人心疼。

宋国皇帝一高兴,就册立他为太子,还给他改了个名字叫昱。

册封太子的那天,宫里大摆宴席,热闹得不得了。

大家吃啊、喝啊、乐啊,都围着小太子转,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

到了夜里,皇宫里又热闹起来。

宋主把后妃们,还有所有的公主和命妇们都召集到一块儿。

大家挨着坐下来,开开心心地赴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主突然下了个怪命令:不管是宫里的还是外面的女眷,都得露出身子,一块儿嬉笑玩耍。

这命令一下,可把众人都惊到了。

王皇后一听,心里头不愿意,就拿扇子遮着脸,既不笑也不说话。

宋主瞧见了,不高兴地呵斥道:“你娘家向来寒酸,今儿个有这么好的乐子,你还拿扇子挡着脸,这是啥意思啊?”

王皇后不慌不忙地回答:“想找乐子,法子多了去了。

哪有姑姑、姐姐、妹妹都聚在一起,反倒要赤身露体找乐子的?

我娘家虽寒酸,可我也不愿意这么找乐子!”

宋主还没等王皇后说完,就火冒三丈,骂道:“你这个贱骨头,真是不识抬举,给我滚出去!”

王皇后一听,二话不说,站起来就走,捂着脸回了宫。

宋主这下也不高兴了,索性散了宴。

第二天,这事儿就传到了王景文的耳朵里。

王景文赶紧跟他舅舅谢纬说:“舅妈在娘家的时候,挺温柔的一个人,没想到这次这么刚强,真是难得啊!”

谢纬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赞不绝口:“是啊,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王皇后这次的表现,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两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对王皇后的刚正不阿是越发地敬佩了。

从来那些荒淫昏庸的掌权者,没有一个不是好色又爱听谗言的。

女子和小人,就像影子跟着身形,总是连在一块儿。

宋主刘彧选了不少美女进宫,那自然也跟着有一帮小人得势了。

游击将军阮佃夫,中书舍人王道隆,散骑侍郎杨运长,这几个人都掺和进了朝政,权力大得很,就差没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要说这里面最嚣张的,还得是阮佃夫。

他收贿受贿,作威作福,那宅子、园子,在都城里都是顶呱呱的。

他吃饭,桌子上菜摆得满满当当,侍妾好几百人,金玉锦绣堆成山,他都不看在眼里。

“阮大人,您这日子过得可真是滋润啊!”有人羡慕地说。

阮佃夫得意洋洋:“哼,这算什么?

我的仆从、附属,想升官就升官。

车夫都能当中郎将,马夫也能混个员外郎当当。”

朝中的官员,不管职位高低,都得去他家门口候着,巴结奉承,生怕得罪了他。

以前那二戴一巢也算有权有势,可跟阮佃夫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儿火候。

“阮佃夫这家伙,原本只是个小吏,因为管主上的衣服,才混进了内监的圈子。”

有人私下议论,“就因为参与了废立皇帝的事儿,一下子就被封为建城县侯,现在更是嚣张得不得了。”

王道隆、杨运长这些人,跟阮佃夫那是一伙儿的,经常拉帮结派,排挤跟他们不一样的。

他们最忌讳的就是皇室宗亲,因为没有宗亲阻碍,他们就能更随便地摆弄皇帝,永远把持国家大权。

“那些宗亲,都是咱们的绊脚石,得想办法除掉他们。”阮佃夫恶狠狠地说。

宋国的皇帝刘彧,本来就多疑,再加上身边有阮佃夫这些人天天煽风点火,他就更觉得那些至亲骨肉都是祸根了。

皇八兄庐江王刘祎,就撞上了这个枪口。

他和河东的柳欣慰挺投缘,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

“刘祎兄,你说咱们这日子,过得是不是太憋屈了?”柳欣慰抱怨道。

刘祎叹了口气:“唉,谁说不是呢?

可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柳欣慰私下里和征北谘议参军杜幼文勾结,打算扶刘祎上位。

可没想到,杜幼文竟然背叛了他们,把密谋的事儿给抖了出来。

这下可好,柳欣慰被抓起来杀了,刘祎也被贬为了车骑将军,还被赶到宣城去镇守。

皇帝还特地派了杨运长去管着他。

杨运长到了宣城后,就开始四处打听,还和朝里的官员勾结。

“刘祎心里不满,有怨言,这可怎么办?”

杨运长跟朝里的官员商量。

“那还能怎么办?当然是除掉他了。”

那官员冷冷地说。

就这样,刘祎的官爵也被夺了,朝廷的使者还逼着他自杀谢罪。

“刘祎啊刘祎,你也没想到会有今天吧?”

朝廷的使者冷笑着对刘祎说。

刘祎苦着脸,心里五味杂陈:“我这一生,也算是完了。”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就这样,刘祎在朝廷的逼迫下,不得不选择了自杀。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