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82章 魏主禅位幼子继 宋帝驾崩新君立

话说北魏自从拓跋弘即位以来,第一年就改年号为天安,第二年又改成了皇兴。

皇兴元年,后宫传来好消息,李夫人生了个宝贝儿子,取名拓跋宏。

这孩子一出生,冯太后就喜欢得不得了,直接抱回自己宫里养着。

冯太后把朝政大权还给了拓跋弘,让他开始亲政。

拓跋弘亲政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生母李贵人为元皇后。

原来北魏有规矩,太子册封时生母得赐死,拓跋弘想起这事心里就难受,所以追尊她为皇后。

拓跋弘亲政后,那真是个好皇帝。

大事小事都过问,赏赐公正,刑罚也严明。

罢免贪官,提倡廉洁,还加强边防,百姓们日子越过越安稳。

中书令高允也全力辅佐,有啥说啥,一点不含糊。

皇兴年间,魏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们都夸拓跋弘。

冯太后那时还年轻,一个人守着空房,时间长了心里就寂寞。

这时,尚书李敷的弟弟李奕进宫当了宿卫。冯太后一眼就看上他了,觉得他年轻帅气。

找了个由头,把李奕召进宫里,给了他不少特权。

宫女们心里嘀咕,但谁也不敢说太后坏话。

李奕仗着太后宠信,在宫里进进出出,没人敢拦。这事就瞒着拓跋弘一个人。

拓跋弘特别喜欢佛教和道教。

当了没几年皇帝,就觉得这皇位没意思,干脆把还在襁褓里的儿子封为太子。

时间一晃,到了皇兴五年,太子拓跋宏才五岁。

这么小的孩子,显然不能当皇帝。

拓跋弘琢磨着,要不把皇位传给京兆王拓跋子推算了。

拓跋子推是文成帝的弟弟,按辈分是拓跋弘的叔父。

拓跋弘看他沉稳有谋,觉得把国家交给他,自己就能安心修行养性了。

这天,拓跋弘把公卿大臣们都召来,商量禅位的事。

大臣们一听,都愣住了。这事儿太突然,谁也不敢随便开口。

这时,拓跋子推的弟弟任城王拓跋子云站了出来,直言不讳地说:“陛下,您现在是太平盛世的主宰,怎么能违背祖宗遗愿,抛弃黎民百姓呢?

如果您真想放下俗务,也应该把皇位传给太子,这样才能不乱朝纲啊。”

这拓跋子云,真是个正直的人,不偏心自己亲人。

太尉源贺和尚书陆馛也赶紧附和:“任城王说得对啊,请陛下采纳!”

拓跋弘一听,脸色就变了,好像有点生气。

中书令高允见状,赶紧插话:“臣不敢多说,只是希望陛下能想想祖宗交托的江山社稷,这是多么重大的责任啊。

再想想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那也是权宜之计。

陛下您还是好好选一条路走,别惊动了朝野上下。”

拓跋弘听了,缓缓地说:“听你们这么一说,那还是立太子吧。

不过太子还小,全靠你们这些大臣扶持了。”

高允他们还没来得及回答,拓跋弘又接着说:“陆馛一向正直,肯定能保护好我的儿子。”

陆馛一听,立马磕头谢恩。

拓跋弘当即就封他做了太保,还吩咐他和太尉源贺一起,准备禅让皇位的事。

这边,小太子拓跋宏是个极有孝心的孩子。

记得去年拓跋弘身上长了毒痈,拓跋宏亲口为父亲吸出脓毒。

如今,他得知要接替父亲皇位的消息,却跑到父亲面前哭着推辞。

拓跋弘看着儿子,疑惑地问:“孩儿,你这是为何哭泣?”

拓跋宏擦擦眼泪,答道:“父皇,孩儿还年幼,怎么能接替父皇的大位呢?

我心里实在担忧,所以就哭了。”

你瞧瞧,一个五岁的小孩儿,能说出这样的话,足见这孩子的不同寻常。

拓跋弘听了,叹了口气,说:“孩儿,你能有这份心思,将来一定能做个好皇帝。

我已经决定好了!”

说完,他就吩咐陆馛等人,赶紧准备禅让的诏书,决定就在今天把皇位传给拓跋宏。

诏书大意是:从前尧舜传位给别人,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不成才。

你虽年幼,却有君主的风范,一定能发扬光大帝王之道,造福万民。

现在朕派太保建安王陆馛、太尉源贺,奉上玉玺,把皇位传给你。

你登上皇位后,要扩展基业,光耀祖宗,让朕能安心养性。

五岁的太子,还是个奶声奶气的小娃娃,却已经要被册封为帝了。

这天,他穿上皇帝的衣裳,小小的身子坐在那宽大的御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大家齐声高呼,改年号为延兴元年,那场面热闹极了。

礼毕后,小皇帝回到宫里。

这时,公卿大夫们又凑上来了,说:“想当年汉高帝尊奉太上皇的故事,咱们也可以学学嘛。”

于是,他们就提议让拓跋弘做太上皇帝,但还是掌管着国家的大事。

拓跋弘一听,心想这主意不错,就答应了。

于是,他就搬到崇光宫去住。

那崇光宫啊,简陋得很,房子的椽子都是原木,土台阶也没抹白灰。

拓跋弘在宫里待着,也没闲着。

他听说西印度有个鹿野浮图,觉得挺有意思,就让人在宫苑里也建了一个,还特地请来了一些禅僧,和他们一起住在那里,研究佛学。

这拓跋弘啊,看来是真心喜欢佛学呢。

有一天,大臣们有事情要奏报,就去找拓跋弘。

拓跋弘说:“除非是国家的大事,否则就别来烦我了。”

大臣们一听,心里都嘀咕:这拓跋弘,心思真是难以捉摸啊。

且说北朝禅位之后,派了使者去告诉宋朝。

宋朝也派了使者回访,南北两边又和好如初,暂时不再打仗了。

只是这宋朝的皇帝,身体一直不太好,骨瘦如柴。

大家都知道,这是因为他太贪恋女色了。

他的身体啊,是一天不如一天。

他心里想:万一我哪天突然没了,我儿子昱还小,没法亲自处理朝政,那皇后肯定得出来主持大局。

王景文是皇后的哥哥,到时候肯定得当宰相,大权在手,说不定就会起什么坏心眼。

于是,皇帝就亲手写了份诏书,派人送给王景文。

那时候,王景文正跟客人下着围棋呢。

见有诏书来,就打开看了看,然后不慌不忙地放在棋盘旁边。

等棋下完了,他把棋子收起来,这才拿起诏书给客人看,说:“皇上下诏让我自己去死呢。”

客人一听,吓得脸都白了。

可王景文却跟没事人一样,还自己写了封感谢的信,然后从容不迫地喝了毒药,就这么死了。

送诏书的人拿着那封信回去复命,皇帝这才松了口气。

可这天晚上,皇帝又做了个梦。

梦里有人告诉他:“豫章太守刘愔要谋反了!”

皇帝一惊,猛地就醒了。

等到天亮,他立马就派了个使者,带着符节,快马加鞭地赶到豫章。

那使者一到豫章,二话不说,就把刘愔给杀了。

从此,皇帝的心病一天比一天重,精神也越来越恍惚。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就仿佛看到无数冤魂围在他的床榻旁边,争先恐后地要来索他的命。

他也没办法,只好把泰始八年改成了泰豫元年。

他又下令在湘宫寺里,日日夜夜都进行忏悔祭祀,祈求神佛保佑,消灾解难。

可谁知道,神佛好像根本不灵验,那些鬼魂反而逼得更紧了。

休仁、休佑的冤魂索命索得越来越急。

皇帝常常在梦里胡言乱语,一会儿说“司徒恕我”,一会儿又喊“骠骑宽我”。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说了好几天,人才稍微清醒了一点。

一清醒过来,他就赶紧下旨,任命桂阳王休范为司空,褚渊为护军将军,刘佑为右仆射。

他还嘱托尚书令袁粲、镇东将军蔡兴宗、镇军将军沈攸之去辅佐太子。

褚渊等人领命后就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褚渊又回来,向皇帝保荐萧道成。

他说萧道成这个人很有才干,可以担当大任。

皇帝就下旨加授萧道成为右卫将军,和大家一起掌管朝廷大事。

那天晚上,宋国的皇帝病重,没多久就驾崩了,年仅三十四岁。

他在位期间改了两次年号,总共统治了八年。

皇帝一死,太子昱就登上了皇位,大赦天下,让尚书令袁粲和护军将军褚渊一起辅佐他处理朝政。

新皇帝一登基,就给先帝追封了个谥号,叫做明皇帝,庙号定为太宗。

同时,他还把自己的嫡母王氏封为皇太后,生母陈氏封为皇太妃。

小皇帝昱,才不过十岁出头,还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呢。

这孩子虽然小,但已经有个妃子了,名叫江氏。

皇帝一继位,这江氏也跟着水涨船高,被正式册封为皇后,成了后宫之主。

皇帝、皇后,这一对小孩夫妻,能管理朝政吗?

朝堂上,手握大权的阮佃夫、王道隆等人指手画脚,把朝纲搅得一团糟。

这宋国到底何去何从,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