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88章 攸之败逃终自尽 道成论功行封赏

苏烈、王天生他们一群人,已经占领了仓城,和那边的粲军对峙着。

这时候,道成又派了个叫戴僧静的军将,去帮苏烈一起攻打粲军。

粲呢,他派了孙昙瓘出去迎战,和苏烈他们就这么僵持了一晚上。

到了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戴僧静那边发力了,一下子就把府城的西门给攻破了。

刘秉在城东头往这儿一望,看到城西头火光冲天,心里一慌,拉着他的两个儿子,也不管那么多了,翻墙就跑了。

哎,这刘秉,真是靠不住。

粲心里也明白,这城是守不住了。

他走下城楼,对自己的儿子最说:“我早就知道,一根木头撑不起大厦。

但我是因为名分道义才走到这一步的,死了也没什么遗憾的!”

话还没说完呢,戴僧静已经翻墙进来开始攻击了。

对这孩子,真是个孝顺的。

他挺身而出,挡在粲前面,结果被戴僧静给砍伤了。

粲看着嘴,眼泪都流下来了。

他说:“我是个忠臣,你也是个孝子,咱们都不亏。”

说完,他和最一起,又跟敌人拼了几回合,最后都被敌人给杀了。

城里的百姓们,看到粲他们这样,心里都很难过。

他们编了个歌谣,唱的是:“可怜的石头城啊,我们宁愿为了袁粲去死,也不愿意为了褚渊活着!”

这歌谣一传开,大家都感慨万分。

说起来,这粲也是个有志气的人,但他就是少了点本事。

僧静杀害了袁氏父子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马上召集了各路军队,一路狂追刘秉。

他们快马加鞭,一直追到了额檐湖,终于把刘秉父子给逮住了。

僧静二话不说,当即就下令斩首。说实话,刘秉这家伙,也是罪有应得。

另一边,任侯伯等人乘着船往石头城赶,半路上听说粲已经为国捐躯了,心里一凉,立马掉头往回跑。

王蕴呢,他带着几百个壮士,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到石头城下,结果薛渊把城门一关,箭如雨下,把他们射得节节败退。

王蕴没办法,只好往斗场逃,结果还是被抓住了,最后也被杀了。

孙昙瓘这家伙跑得快,捡了一条命。

再说说黄回,他从新亭出发,打算进攻石头城。

走到半路,听说自己的同党都败了,心里一盘算,干脆来个假投降,说是要去帮道成。

道成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黄回这家伙狡猾得很。

但这时候他不想多杀人,就假装相信黄回,还像以前一样安慰他,让他继续驻守新亭。

道成不仅没对黄回怎么样,还大度地把那些跟粲有牵连的人都赦免了,一个也不追究。

这手段,真是高明,既显示了宽容,又笼络了人心。

处理完这些事儿,道成开始安排人事。

他看中了尚书仆射王僧虔,觉得这人挺靠谱,就让他当了左仆射。

新提拔的中书令王延之,成了右仆射。

度支尚书张岱,也被提拔为吏部尚书。

原来的吏部尚书王奂,道成觉得他挺有能力,就让他去当丹阳尹。

在那个时候,朝廷里上上下下的官员,几乎都成了道成的心腹。

道成见状,便主动请缨,要求带兵去讨伐攸之。

皇上呢,也爽快地答应了,还赐给道成一把象征权力的黄钺,让他率军驻扎在新亭。

另一边,攸之也不甘示弱。

他派出了中兵参军孙同等五位将领,率领五万人马作为先锋部队。

又让司马刘攘兵等五位将领,带着两万人马作为后援。

还有中兵参军王灵秀等四位将领,他们则分兵从夏口出发,去占领了鲁山。

攸之觉得自己兵力强大,心里那叫一个骄傲。

他派人跑到郢州去找柳世隆,跟他说:“我可是奉了太后的命令,要暂时回都城去。

你要是也跟我一样忠心耿耿,就该明白我的意思。”

柳世隆呢,就派人回话说:“你那东下的雄师,我早就听说了。

不过郢城地方小,我们只能自保,实在没法跟你一起。”

攸之一听这话,火就上来了,心想:好你个柳世隆,竟然不跟我站一边!

他立马就想带兵去攻打郢城。

这时候,功曹臧寅站出来了。

他说:“大人啊,郢城那地方又险又固,攻和守的形势完全不一样。

咱们要想攻下来,可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搞定的。

与其在这儿耗着,不如咱们直接长驱直入,往东去打建康,那才叫速战速决呢!”

攸之听了臧寅的话,觉得挺有道理。

他就决定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攻打郢城,自己呢,则带着大军往东进发。

将要启行的时候,忽然传来消息,说柳世隆带兵到了西渚,前来挑战。

攸之呢,就派了王灵秀去迎击。

可没想到的是,郢州的军队还没开打就退了,王灵秀一帆风顺地推进到了簿城下面。

这时候,郢州的参军焦度站上了城墙,坚守不退。

他对着王灵秀是百般辱骂,那话儿说得可难听了。

王灵秀一听,火儿就上来了,指挥着士兵猛地往上冲。

可城上的箭啊、石头啊,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一下子就把王灵秀的兵打伤了好几百人。

王灵秀赶紧派人飞报攸之,说情况紧急,请攸之赶紧派兵增援。

攸之一听,被王灵秀这么一激,心里也急了,立马改了主意,决定攻打郢州,还亲自督促着各位将领往西行进。

到了郢州城下,攸之就命令筑起长长的围墙,日夜不停地攻打。

可柳世隆呢,他随机应变,有时候出战,有时候死守,应对起来游刃有余。

这一打,就打过了年。攸之攻了好多次,就是攻不下来,反而被柳世隆打败了好几次,伤亡惨重。

这时候,萧赜按照之前的约定,命令军将桓敬屯兵在西塞,给柳世隆做声援。

攸之啊,他平时就不太得人心。

这次出兵,其实也不是真心想打,全是被形势逼着,意气用事。

你看他,攻了这么久,也没攻下来,反而损失惨重。

出发江陵的时候,队伍里就已经有兵士开始逃亡了。

等到大军驻扎在郢城,一个多月过去了,城池还是攻不下来,逃亡的兵士越来越多。

攸之骑着马在军营里四处巡查,从早到晚地安慰士兵们。

可大家的心已经散了,光靠他嘴上说说,根本没人相信,士兵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离开。

攸之心里那个急啊,他把将领们都召集起来。

他生气地说:“我可是奉了太后的命令,仗义起兵,要是大事成了,咱们一起享富贵;

要是不成,朝廷也只会杀我全家,跟你们没关系。

可最近士兵们纷纷叛逃,都是因为你们不肯用心。

从今天起,再有士兵叛逃,军将也要跟着受罚!”

将领们表面上答应了,但心里更觉得不公平。

这时候,又传来消息说,道成派了黄回等人往西偷袭荆州,他们是逆流而上,速度可快了。

这消息一传开,士兵们更是惊慌失措,各有各的打算。

有个叫刘攘兵的,他偷偷写了封信射进城里,说愿意投降世隆,还请世隆上表朝廷给他洗脱罪名。

世隆回信说,只要刘攘兵投降,就按照他说的办。

刘攘兵一看,立马就毁了营寨,带着人走了。

其他军队一看这边起了火,以为出了大事,顿时就乱了套,将领们怎么喊也喊不住。

攸之气得要命,简直是怒火中烧。

他咬着牙,狠狠地把刘攘兵的侄子天赐,还有女婿张平虏抓了起来,当即就处了极刑。

处理完这两个人,攸之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往东回去了。

行至鲁山的时候,大军竟然一下子溃散了,各位将领也都各自逃命去了。

这时候,独独臧寅站了出来。

他一脸坚毅地说:“别人都是得势就跟着,失势就跑,但我可不忍心这么做!”

说完,他纵身一跃,投进了河里,就这样自尽了。

攸之身边只剩下几十个人骑着马跟着他。

他心里那个慌啊,但还是赶紧在军中下令:“大家听好了,荆州城里还有很多钱呢,咱们为啥不一起回去拿,当路费呢!”

这命令一出,那些散了的士兵开始慢慢聚拢过来。

再加上郢州那边没有追兵,他们就这么慢悠悠地往江陵回。

这一路上,竟然又聚集了两万士兵。

你说这兵将,没希望的时候就跑,有希望的时候就回来,这样能靠得住吗?

可谁曾想,半路上接到一封急信,说好好的江陵城,已经被张敬儿给夺走了!

攸之心里那个苦啊,真是没办法。

前进不是,后退也不是,他只好转向华容方向走。

这一走,随行的士兵又开始溃散。

等走到栎林的时候,只有儿子文和跟随着他。

攸之下了马,长叹了几口气,心里那个绝望啊。

他解下腰带,往树上一挂,就要上吊。

文和一看,也明白了父亲的心思,他也跟着上吊了。

这时候,村里的几个村民路过,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他们议论纷纷,说这两个人肯定是大军里的头头。

于是,他们鼓起勇气,把攸之和文和的尸体放下来,然后砍下了他们的头,决定拿去江陵献功。

原来啊,张敬儿打探到攸之正忙着攻打郢城,江陵那边就空虚了,于是他马上带兵偷偷地去袭击江陵。

江陵城里呢,是攸之的儿子元琰,还有长史江某和别驾傅宣一起守着。

那天晚上,城里人听到外面鹤叫的声音,心里害怕,以为是敌军来了。

江某和傅宣俩人一合计,吓得开门就跑了。

这一跑可不得了,城里的官吏和百姓也跟着纷纷逃命,元琰也慌里慌张地往宠洲跑,结果半路上被人给杀了。

这时候,张敬儿还在沙桥呢,一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快马加鞭往城里赶。

一进城,他就下令抓了攸之的两个儿子和四个孙子,还有攸之的那些亲信,一个都没放过。

另外,他还搜刮了城里数十万的财物,全都装进了自己的腰包。

后来,张敬儿经过栎林的时候,村里的百姓竟然把攸之父子的首级献了上来。

张敬儿一看,就把首级放在盾牌上,上面还盖了把青伞,然后就在城里游行示众。

游行完了之后,张敬儿心里想,这首级得送到建康去啊。

于是,第二天他就找了个盒子,把首级装进去,派人送往建康了。

留府司马边荣,之前被府里的录事给羞辱了一番。

这事儿,攸之看不过眼,替边荣出头,一鞭子就结果了那录事的性命。

后来,敬儿带着人马进了城,边荣不幸被抓了。

敬儿见着他,还挺客气地问:“边公啊,你咋不早点来投靠我呢?”

边荣一脸正气地回答:“我受了沈公的大恩,让我留守这儿,我咋能一走了之呢!

我本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你还问啥?”

敬儿听了,笑了笑说:“死还不容易嘛!”

接着就吩咐手下把边荣拉出去斩了。

边荣呢,一脸坦然地往外走。

这时候,他的朋友程邕之冲上来抱住他,哭着说:“我和边公是好朋友,我实在不忍心看你去死,你先杀了我吧!”

兵士们一听,又跑进去跟敬儿汇报。

敬儿摆摆手说:“想死还不容易,我成全你们!”

于是就先让人杀了程邕之,接着再杀边荣。

旁边围观的人,看了都忍不住掉眼泪。

主簿宗俨之、参军孙同这些人,也都没逃过一劫,都被杀了。

再说那荆州平定之后,萧道成回到了他的镇守之地,开始论功行赏。

他那些功臣们,一个个都得了封赏,心里别提多美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