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39章 邺城风雷忠义尽 梁园霜雪孤臣心

却说魏相州刺史元熙,乃是中山王元英的长子。

元英当年攻克三关,立下赫赫战功,可惜回朝不久便病逝了。

爵位自然落到元熙头上,袭封为王。

元熙这人,学问不错,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惜性子急躁,做事冲动。

他爹在世时就常为此发愁,甚至一度想改立元熙的弟弟元略为世子。

好在元略坚决推辞,这事才作罢。

元熙的妻子来头不小,是权臣于忠的女儿。

借着老丈人的权势,元熙一路高升,很快当上了相州刺史。

此外,他和清河王元怿交情匪浅,两人书信往来,关系密切。

这年秋天,元熙刚到任上,怪事就接连发生。

先是狂风暴雨突然袭来,天气骤寒,冻死了几十匹驴马,连随行的兵卒也死了好几个。

没过多久,衙门庭院里竟无缘无故生出一堆蛆虫,让人看了直犯恶心。

一天夜里,元熙做了个诡异的梦。

梦中有人对他说:“任城王快死了。他死后不出三天,你也活不成。

要是不信,就去任城王家看看。”

元熙迷迷糊糊跟着那人走,果然来到任城王府前。

只见府邸围墙全部倒塌,连一堵完整的墙都没剩下。

他正看得心惊,突然被鸡叫声惊醒,这才发现是场噩梦。

第二天,元熙越想越怕,赶紧把梦告诉亲友。

大伙儿都劝他:“梦嘛,都是反的,别往心里去。”

可没过多久,噩耗传来——好友元怿被人诬陷,惨遭杀害。

元熙顿时怒火中烧,拍案而起:“这等奸佞当道,岂能坐视不理?我定要起兵讨伐!”

妻子于氏急忙拉住他:“夫君且慢!你忘了那个梦吗?这恐怕是天意示警啊!”

元熙一甩袖子,瞪眼道:“妇人之见!

元怿含冤而死,我若不为他讨个公道,还算什么朋友?”

于氏苦劝:“可你贸然起兵,万一……”

“没有万一!”元熙打断她,“我意已决!”

说罢,他转身大步出门,当即在邺城集结兵马,竖起大旗,声讨权臣爰腾。

元氏兄弟的末路

黄门侍郎元略和司徒祭酒元纂,都是元熙的亲弟弟。

洛阳城破后,他们一路逃到邺城,想帮兄长起兵反抗。

“大哥,朝廷已乱,太后被废,清河王惨死,幼主无力主政,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理!”

元略握紧拳头,眼中燃着怒火。

元熙点头:“是啊,若不反抗,天下将落入奸人之手!”

然而,长史柳元章表面顺从,暗地里却煽动士兵造反。

一天夜里,府中突然喊杀震天。

“怎么回事?”

元熙刚披衣起身,士兵已破门而入。

“奉朝廷之命,捉拿反贼!”

柳元章冷笑。

元熙和元纂措手不及,被五花大绑,关进高楼。

消息传到洛阳,权臣元爰立刻派尚书左丞卢同带着诏书赶到邺城。

“元熙、元纂谋反,罪不容诛,即刻处斩!”

卢同冷声宣判。

临刑前,元熙悲愤交加,提笔写下绝命书:“我与弟弟受太后厚恩,如今她遭废黜,幼主受制于人,我起兵只为匡扶正义。

可惜智谋不足,功败垂成。

诸位君子,望你们以国事为重,保全名节!”

写完,他仰天长叹:“早知如此,不如隐忍一时……”

刀光闪过,兄弟二人血溅刑场。

他们的首级被送到洛阳,昔日亲友无人敢收尸,生怕惹祸上身。

“一群懦夫!”

前骁骑将军刁整怒骂一声,独自站出来,将元熙的尸首安葬。

百姓私下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义士!”

元略侥幸逃脱,躲进西河太守刁双家中。

“刁大人,朝廷追捕甚紧,我不能再连累你了。”

一年后,元略决定离开。

刁双叹气:“天下之大,你能去哪儿?”

“去梁国!”元略咬牙道,“只要活着,总有报仇之日!”

他一路南下,投奔梁朝。

梁武帝萧衍封他为中山王,兼任宣城太守。

消息传回北魏,元爰冷笑:“区区丧家之犬,也敢投敌?”

他派使者前往建康,假意修好。

梁武帝心知肚明,淡淡一笑:“魏国这是怕我们扶持元略反攻呢。”

使者恭敬行礼:“我主愿与梁国永结盟好。”

“甚好。”梁武帝敷衍几句,当天就把使者打发走了。

这场闹剧,就此收场。

魏主元诩很久没去探望母亲了,心里过意不去,便向权臣元爰提出要去请安。

元爰勉强答应了。

这天,胡太后正在西林园。

魏主带着文武百官前来朝见,场面十分隆重。

太后心情不错,当即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大臣们兴致高涨,纷纷起身献舞助兴。

右卫将军奚康生跳的却是力士舞。

他在阶下腾挪翻转,眼神时不时瞟向太后,举手投足间,竟像是在比划斩杀罪人的动作。

太后何等聪明?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暗示,心中暗喜,但面上不露声色。

这奚康生和元爰本是拐着弯的亲戚。

康生的儿子娶了侯刚的女儿,而侯刚的儿子又是元爰的妹夫。

当初元爰幽禁太后,康生也参与其中。

可这人性格粗莽,和元爰共事时,常因言语冲突闹得不愉快,久而久之,两人便结了仇。

此刻,康生借着舞蹈,向太后传递了诛杀元爰的意图。

天色渐晚,太后忽然开口:“皇上今晚就留在北宫吧。”

侯刚立刻反对:“陛下已经朝见完毕,何必再留宿?”

康生冷笑一声,高声道:“至尊是太后的亲儿子,太后的命令,岂能不遵?”

胡太后不等众人反应,直接起身,一把拉住魏主的手臂,快步走下台阶,扬长而去。

进了宣光殿,北宫之内,灯火幽暗。

胡太后拉着魏主坐上高位,左右侍臣屏息分立,殿内静得连呼吸声都听得见。

康生仗着酒劲,正要传令捉拿元爰,却不知对方早有防备。

只听殿门“砰”地一声被撞开,一群军士冲了进来,七手八脚地按住康生,硬生生将他拖了出去。

阶下侍臣顿时哗然,胡太后脸色骤变,手指微微发抖。

光禄勋贾粲快步上前,低声道:“太后,侍臣们惊慌失措,请陛下出殿安抚。”

胡太后不疑有他,起身向外走去。

谁知刚迈出殿门,贾粲便一把扶起魏主,飞快地往东侧偏殿奔去。

太后回头一看,龙椅上早已空空如也。

“糟了!”她猛然醒悟,自己竟被贾粲骗了!

可等她再想追回魏主,贾粲已与刘腾等人围了上来,冷声道:“请太后回北宫。”

殿门重重关上,锁链声“哗啦”作响,仿佛连最后一丝希望也被掐断。

另一边,康生被押到门下省,十余名官员早已候着,个个面色阴沉。

“康生,你可知罪?”侍中黄门冷冷问道。

康生怒目而视:“我何罪之有?元爰才是谋逆之人!”

“放肆!”仆射拍案而起,“证据确凿,还敢狡辩?”

众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不过半个时辰,罪名便草草定下——康生斩首,其子难当绞刑。

元爰在内宫假传圣旨,改判难当流放安州。

天色已暗,刑官催促道:“时辰到了,上路吧。”

难当扑通跪下,抱住父亲双腿,哭道:“爹!”

康生却仰天大笑:“我一生忠君,今日竟死于奸人之手!

儿啊,莫哭,死有何惧?”

说罢,他挺直脊背,大步走向刑场。

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难当含泪收殓父亲尸首,在家中守了百余日,才被迫启程流放。

临行前,老仆低声劝道:“少爷,路上小心……元爰不会放过你的。”

难当苦笑:“我早知活不成,只是不甘心父亲冤死。”

果然,他刚离京不久,元爰便密令行台官员:“半路解决他。”

夜黑风高,难当被推下悬崖,连一声惨叫都未及发出。

一道孤魂飘向冥府,寻他那枉死的父亲去了。

刘腾当上司空。

一个太监竟位列三公,这在北魏可是头一遭。

每天天不亮,八座九卿就挤在他家门口,等着看他脸色。

刘腾慢悠悠地发话,这些大臣才敢去衙门办事。

“大人,这是下官的一点心意,您看这事……”

“放这儿吧。”刘腾眼皮都不抬,“明天给你答复。”

公事私事,全看银子说话。

一年下来,他捞的钱数都数不清。

更可笑的是,不少小官争着认他当干爹,就为攀上这棵大树。

车骑大将军崔光,整天跟着刘腾屁股后头转,屁都不敢放一个。

老百姓背地里都说:“这不就是汉朝的张禹、胡广吗?”

可人家偏偏升官了,当上了司徒。

江阳王元继是权臣元爰的老爹,本来也挂着司徒的头衔。

这老头精得很,怕父子俩权势太大招人眼红,主动要把司徒让给崔光。

“爹,您这是?”元爰有些不解。

“儿啊,树大招风。”元继眯着眼,“咱们得留条后路。”

元爰跑去跟皇帝说这事。

皇帝心里门清,嘴上却说:“爱卿忠心可嘉。”

于是崔光当上了司徒,元继改任太保。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换了个名头。

太保和司徒,还不是一回事?

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把戏罢了。

不久,北魏又出了元爰贪金之事,还牵扯到对柔然用兵。

柔然先前被北魏赶跑,逃到漠北。

但贼心不死,屡次南下侵扰边境。

结果每次都被北魏守军打得抱头鼠窜。

到了魏宣武帝正始元年,柔然的库者可汗又派兵进犯北魏的沃野和怀朔镇。

北魏朝廷大怒,派车骑大将军源怀巡视北疆,增筑九座城池,加强防守。

柔然人这才老实了,不敢再来骚扰。

不久,库者可汗死了,儿子佗汗可汗继位。

佗汗可汗多次向北魏求和,可北魏朝廷根本不搭理他。

“魏人傲慢,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佗汗可汗愤愤地对大臣们说。

“可汗,不如先养精蓄锐,再图后计。”

一位老臣劝道。

然而,佗汗可汗还没等到复仇的机会,就被高车人杀了。

他的儿子伏跋可汗继位。

此人勇猛善战,颇有谋略。

他一上台,就发誓要为父报仇。

“高车人杀我父亲,此仇必报!”

伏跋可汗握紧拳头,眼中燃起怒火。

他率军突袭高车,大获全胜,不仅击溃敌军,还活捉了高车酋长弥俄突。

伏跋可汗恨极,竟把弥俄突的头颅砍下,涂上漆,做成尿壶。

“看谁还敢与我为敌!”他冷笑着宣布。

此后,伏跋可汗东征西讨,扫平叛乱部落,柔然国力迅速强盛。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伏跋可汗最疼爱的小儿子祖惠突然失踪了,怎么找都找不到。

伏跋可汗心急如焚,整日愁眉不展。

就在这时,一个叫地万的女巫求见。

“可汗不必忧心,小王子现在天上,我能把他召回来。”

地万神秘地说道。

“当真?”

伏跋可汗半信半疑。

“若不信,可在大泽设帐祭祀,天神自会显灵。”

伏跋可汗立刻命人在大泽张设帷帐,地万开始作法。

她喃喃念咒,手舞足蹈,折腾了一天一夜。

忽然,帐幔无风自动,祖惠竟从帐中走了出来!

“父汗!”祖惠扑进伏跋可汗怀里。

“孩子,你去哪儿了?”伏跋可汗又惊又喜。

“我被天神带走了,现在才放我回来。”

祖惠天真地说道。

伏跋可汗大喜过望,当即封地万为“圣女”。

地万从此自由出入王帐,她姿容妖艳,媚态横生,很快就把伏跋可汗迷得神魂颠倒。

“圣女真是天赐神女啊!”伏跋可汗赞叹道。

起初,他还装模作样地保持尊敬,可没过多久,就忍不住动手动脚。

地万也不拒绝,反而主动迎合。

两人夜夜笙歌,地万的枕边功夫远超后宫妃嫔,伏跋可汗如获至宝,对她宠爱至极。

“我要立你为可敦!”伏跋可汗宣布。

地万嘴角微扬——这正是她想要的。

在柔然,国王称“可汗”,王后称“可敦”。

伏跋可汗对她大加宠爱,言听计从。

祖惠的谎言与地万的阴谋

日子一天天过去,祖惠渐渐长大了。

有一天,他偷偷对母亲说:“我是凡人,怎么可能上过天?

都是地万把我藏在家里,逼我说谎的。”

母亲一听,脸色大变:“地万竟敢骗可汗?”

她立刻跑去告诉伏跋可汗。

伏跋正沉迷于地万的“神力”,根本不信:“地万能预知未来,你们别嫉妒她!”

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打发走了妻子。

地万得知祖惠揭穿了她,又惊又怒。

她眼珠一转,立刻向伏跋进谗言:“祖惠母子心怀不轨,想动摇您的威信!”

伏跋信以为真,竟下令处死了祖惠。

祖惠的母亲悲痛欲绝,哭着去找伏跋的母亲侯吕陵氏:“太后,地万害死了我的儿子,您要替我做主啊!”

侯吕陵氏早就看不惯地万,趁伏跋外出打猎,她立刻派人抓住地万,交给大臣具列:“绞死这个妖女!”

伏跋回营时,地万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他暴跳如雷,拔出刀怒吼:“谁杀了地万?我要他偿命!”

具列站出来,冷静地说:“可汗,地万蛊惑您,害死王子,罪有应得!”

伏跋正要发作,突然传来急报:“阿至罗人打过来了!”

他只得带兵迎战,结果大败而归。

侯吕陵氏见时机成熟,召集众臣商议:“伏跋昏聩无能,不配再做可汗!”

群臣纷纷附和:“对!该换人了!”

当晚,伏跋被乱刀砍死。

他的弟弟阿那瓌被推上了可汗之位。

又过了十天,伏跋可汗的族兄示发突然发兵攻打阿那瓌。

阿那瓌仓促应战,却寡不敌众,最终大败。

他带着弟弟乙居伐一路南逃,投奔了北魏。

北魏朝廷对此十分重视,派京兆王元继亲自迎接,设宴款待。

酒席上,元继笑容满面,举杯道:“阿那瓌可汗远道而来,我大魏自当厚待。

今日封你为朔方公、蠕蠕王,望你安心休养。”

阿那瓌感激地一拜,却眉头紧锁:“多谢陛下恩典!

只是国内叛乱未平,我日夜难安。

恳请朝廷发兵助我讨逆,夺回汗位!”

元继沉吟片刻,转头看向群臣:“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

这一议,就是数月。

阿那瓌滞留洛阳,心急如焚。

他暗中打探,得知权臣元瓌能左右朝政,便咬牙凑了百斤黄金,亲自登门拜访。

“元大人,若能助我回国,必有重谢!”

阿那瓌将金箱推上前。

元瓌眯眼一笑:“可汗客气了。为国分忧,理所应当。”

果然,没过几日,朝廷便调集一万五千兵马,命怀朔镇将杨钧率军护送阿那瓌北归。

消息传出,尚书右丞张普惠立即上书反对。

“陛下!”

张普惠跪伏在地,言辞恳切,“蠕蠕屡犯边境,如今内乱正是天意。

阿那瓌穷途来投,不如趁机收服,以绝后患。

若派兵送他回去,岂不是养虎为患?”

然而,奏折递上去,却如石沉大海。

元瓌冷笑一声,对杨钧催促道:“速速整军,三日后出发!”

临行前,北魏朝廷又赐给阿那瓌大批兵器、粮草和牲畜。

阿那瓌跪谢皇恩,眼中却闪过一丝野心。

“大魏厚恩,我永世不忘!”

他高声说道,随即翻身上马,率领大军向北疾驰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