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42章 夏主被擒国已灭 族诛惨剧终难逃

魏国国主一声令下,士兵们就像一群忙忙碌碌的小蚂蚁,开始一锹一锹地挖起深深的壕沟来,泥土四处飞溅;

同时,他们还忙着建造坚固的营垒,木头和石头交错堆砌,把平凉城围了个水泄不通,那架势,明摆着是要打一场持久的硬仗。

日子就像流水一样,一天天悄悄地溜走。

一个多月的相持下来,城里的杜干等人早就累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一点精神头儿都没有了。

他们每天望着城外的魏军,心里那个焦急啊,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个不停。

他们听说赫连定已经战败,逃往上邽去了,没法来救他们了,心里更是拔凉拔凉的,绝望得要命。

大家凑在一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全是无奈。

终于,有一天,他们实在是撑不住了,只好打开城门,向魏国投降。

那城门一开,魏军就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

魏将豆代田一马当先,骑着高头大马,率军冲进平凉城。

他眼睛一扫,就把夏宫里的那些后妃给俘虏了。

接着,豆代田又在监狱里找出了奚斤等人,把他们像拎小鸡一样拎了出来,一并交给了魏国国主。

国主一看,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他大摇大摆地进城安抚百姓,还设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那宴会上,好酒好菜摆得满满当当,香气直往鼻子里钻。

国主端起酒杯,对着奚斤就说:“奚斤啊,你的命可真大!

多亏了豆代田,你才捡回一条命。

来,你应该跪着给豆代田敬酒,才能报答他的恩情。”

奚斤一听,哪敢违抗命令啊?

只好捧着酒杯,颤巍巍地跪在豆代田面前,请他喝酒。

豆代田站起来,豪爽地一饮而尽,那酒香在嘴里回荡,他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国主又命令释放夏国的皇后,让她在宴会上劝酒,还给豆代田斟酒。

那夏后啊,愁眉不展的,泪光闪闪,看起来可怜极了。

豆代田看了,心里暗暗生怜,觉得她也挺不容易的。

他忍不住站起来,对着国主禀告说:“陛下,她也是一位国母呢,您能不能稍稍顾全她的颜面?”

国主一听,微笑着打趣道:“豆代田,你是不是看上她了?

那好吧,我就把她赐给你吧。”

豆代田一听,喜出望外,连忙出座拜谢,那脸上笑得跟花朵儿似的。

酒宴结束后,他就带着夏后离去,享受美人去了。

那夏后跟着豆代田,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但想到能有个依靠,也就安心了许多。

第二天,豆代田又接到诏书,一看,原来是晋封为井陉侯的旨意,还加授了散骑常侍、右卫将军之职。

他拿着诏书,手都抖了,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中了大奖一样。

他既得到了美人,又受到了宠爱和荣耀,走在街上,那腰板都挺得直直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真是喜气连连,前所未有啊!

他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干,报答国主的恩情,也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而赫连定呢,只能无奈地被称作元绪公了。

这称号,对他来说,就像是个讽刺,提醒着他曾经的辉煌已不再。

平凉被攻下后,长安一带又归魏国所有。

国主可没心思管他怎么想,留下巴东公延普镇守安定,镇西将军王斤镇守长安,自己则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返回平城。

那队伍,长得一眼望不到头,旗帜飘扬,马蹄声震天响。

此时,夏国国主赫连定仅据守上邽,大部分故土已经失去。

他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里明白,东方是难以收复了。

但他不甘心,打算开辟西方领土,以图东山再起。

陇西地区有个西秦国,是鲜卑种族的后裔。

这西秦国,起初是苻秦政权的一部分。

苻秦败亡后,乞伏国仁就占据了凉州、临洮、河州等地,自称大单于,还兼任秦、河二州牧,那威风,可是一时无两。

乞伏国仁去世后,他的弟弟乞伏乾归继位。

乞伏乾归可是个厉害角色,他占领了陇西地区,自称秦王,历史上都称之为西秦。

他坐在宝座上,望着臣子们,心里满是雄心壮志。

可好景不长,乞伏乾归后来被侄儿乞伏公府刺杀。

虽然乞伏公府也是个狠角色。

但他做梦也想到,他很快又被人杀了。

刺杀他的不是别人,正是乞伏乾归的儿子乞伏炽磐。

这乞伏炽磐,的确是有能力的君主,他吞并了南凉的秃发氏部落,势力更加壮大。

不过,当乞伏炽磐传位给儿子乞伏暮末后,西秦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乞伏暮末真是个苦命的君主,他继位后,西秦与北凉多次交战,军队疲惫不堪,财物也匮乏得要命,众叛亲离。

终于,乞伏暮末走投无路了,只好向魏国乞降。

他写下降书,派使者送去魏国,心里满是无奈。

魏国国主一看降书,笑得见牙不见眼,立即派遣将领前往迎接。

乞伏暮末焚毁了城池和宝物,火焰烧得天空都红了。

他率领一万五千名部民,向东行进。那长长的队伍,人们脸上充满疲惫和无奈。

当他们经过上邽时,正好遇到想要向西扩张的赫连定。

赫连定一见,心里大喜,立即出兵拦截。

他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指着乞伏暮末的队伍大喊:“给我拦住他们!”

乞伏暮末哪敢交锋,只能退守南安。

南安城,城墙斑驳,看起来就有些年头了。

赫连定命令叔父赫连韦伐率军逼近,并将南安城围住。

那军队像铁桶一样,把南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城里无粮,人们开始自相残杀。

秦国的侍中出连辅政、乞伏国祚,以及吏部尚书乞伏跋跋等人,见势不妙,纷纷翻越城墙,投奔夏国。

乞伏暮末走投无路了,他坐在宫殿里,望着空荡荡的屋子,心里满是绝望。

最后,他只好走出城门,向赫连定投降。

于是,夏将赫连韦伐押着乞伏暮末,一路尘土飞扬,将他们送往上邽。

乞伏暮末面色黯然,身后的乞伏氏宗族五百余人,个个被绑得结结实实,眼神中满是绝望。

到了上邽,赫连韦伐将这些俘虏全部献给赫连定。

赫连定看着这些曾经的敌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下令对他们施以严刑,那场面,惨不忍睹。

哀嚎声、求饶声此起彼伏,但赫连定却不为所动,全部屠杀,一个不留。

鲜血染红了土地,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

赫连定却似乎并不在意这些,他还有更大的计划。

他驱使着秦国的十余万百姓,从治城渡过黄河。

那黄河水汹涌澎湃,百姓们被赶入河中,哭声、喊声震天响。

赫连定意图夺取北凉的领土作为根据地,他认为只要有了这片土地,就能东山再起。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就在他满心欢喜地计划着未来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措手不及。

吐谷浑王慕璝,竟然发动三万精骑,前来袭击!

说起这吐谷浑,也是鲜卑的一个分支。

他们的远祖名叫谷吐浑,是晋初鲜卑都督慕容廆的庶兄。

原本居住在辽西地区,后来迁徙到阴山,再传到孙子叶延时,便用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因此国号也叫吐谷浑。

吐谷浑的国力在叶延之后逐渐壮大,又经过三代,传到了阿豺手中。

阿豺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占据了并州、氐族和羌族居住的地方,面积有数千里之广。

他自称骁骑将军、沙州刺史,那威风,可是一时无两。

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他们个个身强力壮,英勇善战,在吐谷浑国里那是出了名的。

阿豺看着这么多儿子,心里明白,对他们的教育可不能马虎。

他琢磨着,得想个办法让儿子们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眼瞅着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阿豺知道时候不多了。

于是,他把儿子们都叫到跟前,让他们每人献上一支箭。

儿子们虽然心里犯嘀咕,不知道老爹这是要干啥,但还是纷纷从箭筒里抽出一支箭,递了上去。

不一会儿,阿豺面前就堆了二十支箭。

阿豺又唤来了同母的弟弟慕利延,让他过来折断一支箭。

慕利延走过来,轻轻松松地就把那支箭折断了,脸上还带着一丝笑意,好像在说:“这有啥难的?”

阿豺没说话,又让慕利延把剩下的十九支箭捆成一束,再试着折断。

慕利延这下可犯难了,他双手握住那束箭,使出吃奶的劲儿,憋得脸红脖子粗,额头上还冒出了汗珠,可那束箭就是纹丝不动。

阿豺看着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可要好好看看,这些箭啊,孤单的时候,容易折断;

但聚集在一起,就难以摧毁了。

这就像我们吐谷浑的国力一样,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保卫国家!”

儿子们听了阿豺的话,都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了老爹的用心。

阿豺欣慰地笑了笑,然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就这样,一代枭雄阿豺便去世了。

吐谷浑国王的位置,由他的大儿子慕璝继承。

慕璝也是一位善于变通的、有能力的君主。

他继承王位后,继续与宋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他隔三差五地就向宋朝进献奏表,宋朝皇帝一看,心里高兴,就封他为陇西公。

这陇西公啊,可不是个小封号,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才能得的。

慕璝心里明白,光与宋朝交好还不够,他还得跟其他势力拉拉关系。

于是,他又派遣使者,带着厚礼,去魏国建立联系。

魏国国主一看吐谷浑的使者来了,心里也是乐开了花。

他知道吐谷浑的国力不弱,能与他们交好,对魏国来说也是件好事。

于是,魏国也封慕璝为大将军,还赐给他不少好东西。

慕璝得到魏国的封号后,心里那是美滋滋的。

他想着,有了宋朝和魏国的支持,他的吐谷浑一定能更加壮大,以后谁也不敢欺负咱们了。

这天,慕璝在吐谷浑的王宫里,正跟大臣们商量事儿。

突然他听到一个震撼的消息:夏国国主赫连定竟然向西进军了!

慕璝一听,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立刻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

最后决定派遣慕利延等人,率领着三万铁骑,沿着黄河风驰电掣般赶去拦截。

黄河边,夏军正在渡河。

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划着船,河水哗哗作响,溅起一片片水花。

突然,慕利延一声令下:“冲啊!”

三万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发起猛攻。

夏军毫无防备,顿时乱成一团。

有的士兵被汹涌的河水淹死,有的被骑兵砍杀,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赫连定也狼狈不堪。他在水中挣扎着,好不容易爬上了岸,却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他环顾四周,只见敌军骑兵已经越过黄河,追了上来。

他心里一紧,转身就跑。

可是,他哪里跑得过那些身经百战的骑兵?

不一会儿,就被七手八脚地活捉了。

慕璝看着囚车里的赫连定,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心想:“哼,看你还这么嚣张!”

随即,他派遣侍郎谢太宁,押送赫连定到魏国。

魏国国主拓跋焘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

他下令将赫连定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同时,为了嘉奖慕璝的功劳,他加封慕璝为西秦王,还赐给他无数珍宝和土地。

慕璝心里那个美啊,觉得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然而,这赫连定的弟弟赫连昌,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背叛了魏国,向西逃跑。

很可惜,他跑得再快,也逃不过河西军将领的追杀。

最后,他被击杀在荒郊野外,子弟们也被一一捕获,全部诛杀。

夏国,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国度,经历了三代国主后,至此彻底灭亡。

赫连勃勃的子孙,也几乎被诛杀殆尽,无一幸免。

夏的政权已经灭亡了,上邽这个地方却被氐族的首领占据了。

他自称是雍州、凉州、秦州三个地区的军事都督,并且还派兵去窥探汉中,想和宋朝挑起事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想要了解具体情况,且待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