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士兵们来到村庄前,喊道:“里面有人在吗?”这时,忽然走出一位老大爷,看到是一群残兵败将,赶忙问道:“各位到我这小村子有什么事儿呀?”士兵们回答说:“我们可不是一般人,我们是跟着成汤的闻太师的。因为奉了皇命去讨伐周国,和姜尚打仗,结果失利了往回走。想跟您借顿饭吃,让大家充充饥,以后肯定会报答您的。”
老大爷听了,赶忙说道:“快请太师老爷过来。”士兵们回去,向闻太师禀报说:“前面有个老人家,专门请老爷您过去。”闻太师没办法,只能慢悠悠地走到庄前。老大爷赶紧倒身就拜,嘴里说着:“太师,小民有失远迎,希望您能饶恕我的罪过。”闻太师也很客气地回礼。老大爷赶忙弯腰把闻太师迎进屋里坐下。接着,老大爷急忙去收拾饭菜,摆了上来。闻太师吃了一顿,之后才把饭菜收拾好给士兵们吃。大家在这儿歇了一晚。
第二天,闻太师向老大爷告辞,问道:“你们姓什么呀?昨天打扰你们家了,以后好来感谢你们。”老大爷回答说:“小民姓李,叫李吉。”闻太师吩咐手下记住了。然后,他就带着这些士兵朝着青龙关的大路走去,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闻太师让士兵们停下来,看看东南西北的方向。忽然听到树林里有伐木的声音,看到一个樵夫。闻太师赶忙让士兵上前去问那樵夫。
士兵上前问道:“樵夫,跟你打听个事儿。”樵夫把斧头扔在地上,走上前躬身说道:“各位有什么事儿要问我呀?”士兵说:“我们是奉皇命西征的,现在要去青龙关,请问哪条路近些?”樵夫伸手一指,说:“往西南方向走,不过十五里,过了白鹤墩,就是去青龙关的大路。”士兵谢过樵夫,回来报告给闻太师。闻太师就带着大家往西边走,一路缓缓前行。其实啊,这个樵夫是杨戬变的,他故意把闻太师往绝龙岭引呢。
且说闻太师走了有二十里,渐渐来到绝龙岭。这绝龙岭可真是险峻啊!只见:
山岭巍峨高大,峰峦险峻突兀。溪水又深,山涧又陡,那石梁桥天生就险恶无比;峭壁陡峭,悬崖高悬,虎头石看起来雄伟威严。奇松怪柏像巨龙盘绕,湛蓝天空下的丹枫犹如翠绿的车盖。云雾缭绕,山顶仿佛直通九重云霄;瀑布奔腾而下,潺潺流水一泻千百里。真的是连鸦雀都难飞过去,更别说人得避开这险恶之地了。烟岚遮住了视线,采药的仙童都害怕这险峻;荆棘塞满了山野,打柴的樵夫都难以通行。胡羊和野马像穿梭一样跑来跑去,狡兔和山牛像在布阵。正是:荒草迷漫四野,仿佛有精灵出没,奇险的地势令人惊叹,还有很多凶猛的野兽。
话说闻太师走到绝龙岭,刚要进岭,看到山势这么险峻,心里就很疑惑。一抬头,看见一个道人穿着水合道服,认出是终南山玉柱洞的云中子。闻太师急忙上前问道:“道兄在这儿做什么呢?”云中子说:“贫道奉了燃灯的命令,在这儿等你好久啦。这里是绝龙岭,你已经到了绝地,为什么还不归降呢?”
闻太师听了大笑道:“云中子,你别把我闻仲当成小孩子。怎么能说我到了绝地,用这话来唬我呢。咱们对五行之术,在道上都是知晓的。你现在这么戏弄我,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能制住我!”云中子说:“你敢到这个地方来吗?”闻太师还真就往前走。云中子伸手发雷,平地上突然长出八根通天神火柱,有三丈多高,一丈多粗,按照八卦方位排列:干、坎、艮、震、巽、离、坤、兑。
闻太师站在中间,大声喊道:“你有什么本事,用这几根柱子就想困住我?”云中子又发雷,把柱子震开,每一根柱子里都现出四十九条火龙,烈焰腾腾。闻太师又大笑道:“离地的法术,人人都会;火中的法术,个个都能掌握。就这点法术也敢来唬我!”说着,他掐定避火诀,站在里面。这火到底有多厉害呢,有一段火赞描述:
这火可不是一般的火,是由三家会合才形成的厉害玩意儿。这火就像英雄独占了离地之精,又如同九转旋风般厉害。炼成了这通中的火柱,里面藏着几条神龙,神龙口内喷烟吐焰,爪子和牙齿一动,周围就一片通红。这火能把苦海都煮干,碰到山能把石头烧空,遇到树木立刻化为灰烬,碰到金属也能化作长虹。燧人氏刚出现时就定下了它的位置,它从木中生出却不见踪迹。石头里的电火是稀奇宝贝,这三昧金光能穿透九重云霄。在天上它就是太阳,能照亮天地;在地上它生出烟火,能影响百姓生活;在人身上它主宰五脏中的心脏,这火内的玄功可大不一样。就算你是神仙的身体,碰到我这火也难逃厄运。
话说闻太师掐定避火诀,站在火中大声喊道:“云中子!你的道术也就这样了!我不会在这儿久留,我走啦!”说完,往上一升,驾着遁光就想跑。可他不知道,云中子早就用燃灯道人的紫金钵盂把上面封住了,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盖得严严实实。闻太师哪里知道这事儿,往上一冲,把九霄烈焰冠都撞落到地上,头发也都披散下来。闻太师惨叫一声,摔了下来。云中子在外面继续发雷,四处雷声霹雳,火势更加凶猛。可怜成汤的首相,就这么为国捐躯了!他的一缕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有清福神只拿着百灵幡来接引太师。太师忠心不灭,一点真灵借着风直接到了朝歌,来见纣王,向他诉说情况。
这时,纣王正在鹿台和妲己喝酒,突然一阵昏沉,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恍惚间,看到太师站在旁边,劝谏道:“老臣奉皇命西征,多次作战都失利了,白白辛苦却没有功劳,如今已经死在西土。希望陛下能勤于修行仁政,招揽贤才辅助国家;不要再肆意荒淫,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不要觉得祖宗留下的社稷不重要,不要觉得别人的话不可信,不要觉得天命不用畏惧,希望陛下能改正以前的过错,这样或许还能挽回局面。老臣还想再诉说更多的心里话,可恐怕马上就要进封神台了。臣走啦!”说完,径直往封神台去了。柏鉴把他的魂魄引进封神台内安置好。
且说纣王猛然惊醒,说道:“奇怪啊!真是奇怪!”妲己问:“陛下为什么这么惊异呢?”纣王就把梦中的事儿跟妲己说了一遍。妲己说:“梦都是由心而生的。臣妾常听陛下担心闻太师西征的事儿,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梦。想来闻太师怎么会是失利的人呢。”纣王说:“爱妻说得对。”随后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
且说姜子牙收兵,众门人都来报功。云中子收起神火柱,和燃灯二人回山去了,这事儿就先不说了。
再讲申公豹知道闻太师在绝龙岭身亡,对姜子牙那是恨得牙痒痒。他就跑到五岳三山,到处寻访仙客去讨伐西岐,想为闻太师报仇。有一天,他骑着老虎来到夹龙山飞龙洞,忽然看见山崖上有个小孩在蹦蹦跳跳玩耍。申公豹下了老虎去看,这个小孩原来是个小矮子,身高不过四尺,脸色像土一样。申公豹问:“那个小孩,你是哪家的呀?”土行孙看到一个道人叫他,就上前施礼说:“老师从哪儿来呀?”申公豹说:“我从海岛来。”土行孙问:“老师是截教的,还是阐教的呀?”申公豹说:“是阐教的。”土行孙说:“那您是我师叔呀。”申公豹又问:“你师父是谁?你叫什么名字呀?”土行孙回答说:“我师父是惧留孙。我叫土行孙。”申公豹又问:“你学艺学了多少年啦?”土行孙回答:“学艺一百年了。”申公豹摇摇头说:“我看你呀,恐怕没办法修炼成道成仙,只能在人间享受点富贵。”土行孙好奇地问:“怎样才算人间富贵呢?”申公豹说:“依我看,你可以穿上蟒袍,腰间佩玉,享受君王给的荣华富贵。”土行孙问:“怎么才能做到呢?”申公豹说:“你要是肯下山,我写封信推荐你,马上就能成功。”土行孙问:“老师推荐我去哪儿呀?”申公豹说:“推荐你去三山关邓九公那儿,大事就能成。”土行孙赶忙道谢:“要是真能有点成就,我对您感恩不尽。”申公豹又问:“你有什么本事呀?”土行孙说:“弟子我擅长地行术,能日行千里。”申公豹说:“你施展一下给我看看。”土行孙把身子一扭,一下子就不见了。申公豹大喜。不一会儿,只见土行孙从土里钻了出来。申公豹又说:“你师父有捆仙绳,你要是去的话,带上两根,肯定能立大功。”土行孙说:“我知道了。”于是,土行孙偷了师父惧留孙的捆仙绳和五壶丹药,就朝着三山关去了。也不知道这一去是胜是败,咱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