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3章 姬昌解围进妲己(下)

戏说封神榜 第3章 姬昌解围进妲己(下)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且说苏护在城里,一点办法都没有,没地方可去,真的是只能束手待毙了。正在忧愁烦闷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来报:“报告君侯,督粮官郑伦等候命令。”苏护叹气说:“这粮食虽然来了,其实也没啥用。”急忙叫:“让他进来。”郑伦到了滴水檐前,躬身行礼完毕。郑伦说:“末将在路上听说君侯反叛商朝,崇侯奉旨征讨,所以末将心里一直牵挂着,日夜兼程赶回来。但不知道君侯打仗胜负咋样?”苏护说:“昨天去朝见商王,昏君听信谗言,想纳我女儿当妃子;我用正直的话劝谏,结果触怒了昏君,就要问我的罪。没想到费、尤两人将计就计,赦免我回国,让我自己把女儿送进宫。我因为一时暴躁,题诗反叛商朝。现在天子命令崇侯虎讨伐我,我连续赢了他两三阵,损兵折将,大获全胜。没想到曹州的崇黑虎把我儿子全忠抓走了。我想黑虎身怀异术,勇猛冠三军,我不是他的对手。如今天下诸侯八百,我苏护不知道能投奔到哪里去?自己想想至亲不过四个人,长子现在已经被擒,不如先杀了妻女,然后自杀,免得让天下后世的人笑话。你们众将可以收拾行装,投奔别处,各位自己去谋发展吧。”苏护说完,悲伤得不行。郑伦听了这话,大叫说:“君侯今天是喝醉啦?迷糊啦?犯傻啦?为啥说出这种不像话的话!天下有名的诸侯:西伯姬昌,东鲁姜桓楚,南伯鄂崇禹,总共八百镇诸侯,一起都到冀州,也不在我郑伦眼里。何苦把自己看得这么弱?末将从小就跟着君侯,承蒙您提拔,腰上系着玉带,末将愿意使出全力,为您效命。”苏护听了郑伦的话,对众将说:“这个人催粮,路上碰到邪气了,嘴里胡说八道。别说天下八百镇诸侯,就说这崇黑虎曾经拜奇人为师,学到的道术,连神鬼都害怕,他胸中藏着谋略,万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你怎么能轻视这人?”只见郑伦听完,按着剑大叫说:“君侯在上,末将不把黑虎生擒来见您,就把自己脑袋放在众将面前!”说完,也不管军令,转身出了府,骑上火眼金睛兽,拿着两柄降魔杵,放开马跑出城,带着三千乌鸦兵,像一块乌云席卷大地。到了营前,高声大叫:“只叫崇黑虎出来见我!”

崇侯虎军营的探马跑进中军报告:“报告二位老爷,冀州有一员将领请二爷出去答话。”崇黑虎起身:“小弟我去一趟。”调动本部三千飞虎兵,一对旗帜展开,黑虎独自一人冲在前面。只见冀州城下有一群人马,按照北方壬癸水的方位排列,像一片乌云似的。那一员将领,脸像紫枣,胡须像金针,戴着九云烈焰冠,穿着大红袍,套着金锁甲,系着玉束带,骑着火眼金睛兽,拿着两根降魔杵。郑伦见崇黑虎的装扮奇特:戴着九云四兽冠,穿着大红袍,连环铠,系着玉束带,也是骑着金睛兽,拿着两柄湛金斧。黑虎不认识郑伦。黑虎说:“冀州来的将领报上名来!”郑伦说:“我是冀州督粮上将郑伦!你难道就是曹州的崇黑虎?你擒了我主将的儿子,还自以为厉害,赶紧把我主将的儿子交出来,下马受绑。要是敢说半个不字,立刻把你打成碎末!”崇黑虎大怒,骂道:“好个家伙!苏护违反天条,有粉身碎骨的灾祸;你们都是反贼逆党,居然敢这么大胆,胡说八道!”催着坐下的神兽,手中的斧子飞砍过来,直接冲向郑伦。郑伦手中的杵急忙招架还手。两只神兽迎上,一场大战开打。您瞧瞧:

两阵战鼓咚咚响,五彩旗帜在空中飘舞。三军呐喊助威,善战的儿郎手持弓弩。两位将领都骑着金睛兽,四只胳膊一起举着斧和杵。这一个怒发冲冠像生起烈焰;那一个从小生来性情鲁莽。这一个脸像锅底红胡子长;那一个脸似紫枣红霞吐。这一个在蓬莱海岛斩杀蛟龙;那一个在万仞山前诛杀猛虎。这一个在昆仑山上拜明师;那一个在八卦炉边跟老祖学习。这一个学成武艺去整治江山;那一个秘授道术来修补乾坤。从来也见过将军打仗,不像今天杵对斧。

两只神兽相交,只杀得红云惨惨,白雾茫茫。两家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来来往往打了二十四五个回合。郑伦看到崇黑虎脊背上背着一个红葫芦,郑伦心里想:“主将说这人有异人传授秘术,估计就是这葫芦是他的法术。常说:‘打人就得先下手。’”——郑伦也曾拜西昆仑的度厄真人为师。真人知道郑伦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特意传授给他窍中二气,能吸人魂魄。凡是和将领对敌,碰上就擒住。所以让他下山投奔冀州,挣一条玉带,享受人间福禄。——今天会战,郑伦手中的杵在空中一晃,后面三千乌鸦兵一声喊,行动如同长蛇的阵势,人人手里拿着挠钩,个个横着拖着铁索,像飞云闪电一样冲过来。黑虎一看,像是擒拿人的样子。黑虎不知道咋回事。只见郑伦鼻子里一声响像钟声,鼻孔里两道白光喷出来,吸人魂魄。崇黑虎耳朵听到声音,不知不觉眼睛昏花,摔了个金冠歪倒,铠甲脱离马鞍,一对战靴在空中乱舞。乌鸦兵把他生擒活捉,用绳子绑住两条胳膊。黑虎过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定睛一看,已经被绑了。黑虎生气地说:“这贼子好厉害的手段!怎么不明不白,就把我擒住了?”只见两边敲着得胜鼓进城。有诗说:

海岛名师传授神奇本领,英雄勇猛世间少有。神鹰十万都没用上,才显男儿说话算数。

且说苏护正在殿上呢,忽然听到城外鼓声响起,叹气说:“郑伦完蛋啦!”心里特别犹豫。只见探马飞奔报告进来:“报告老爷:郑伦生擒了崇黑虎,请您下令决定怎么处理。”苏护不知道咋回事,心里暗想:“郑伦不是黑虎的对手,怎么反倒把黑虎擒住了?”急忙下令:“让他们进来。”郑伦到了殿前,把擒住黑虎的经过说了一遍。只见众士兵把黑虎簇拥到台阶前。苏护急忙下殿,喝退左右的人,亲自给黑虎解开绳子;跪下说:“我如今得罪了天下,是没地方能容下的犯罪之臣。郑伦不懂事,冒犯了您的天威,我罪该万死!”崇黑虎回答说:“仁兄和我,是拜过把子的交情,不敢忘了义气。现在被您的部下擒住,我羞愧得没脸见人!又承蒙您这么厚待,黑虎真是感恩不尽!”苏护请崇黑虎上座,命令郑伦等众人来拜见。黑虎说:“郑将军的道术神奇精妙,今天被他擒住,让我终身服气。”苏护下令设宴,和黑虎两个人开怀畅饮。苏护把天子想要纳他女儿的事一五一十对黑虎说了一遍。黑虎说:“小弟我这次来,一是因为兄长您作战失利,二是为兄长您解围,没想到您儿子年纪小,自己逞强,不肯进城请兄长您去答话,所以被我擒回了后营,我这可都是为了兄长您啊。”苏护道谢说:“这份恩情和德行,我哪敢忘记!”

先不说这两位侯爷在城里喝酒,单说报马跑进辕门来报告:“报告老爷:二爷被郑伦擒住了,不知道是凶是吉,请您下令决定咋办。”侯虎自己琢磨:“我弟弟自己有道术,咋会被擒呢?”这时候略阵官说:“二爷和郑伦正打仗的时候,只见郑伦把降魔杵一挥,三千乌鸦兵一下子就来了;只见郑伦鼻子里冒出两道白光,像钟声一样响亮,二爷就从马上摔下来了,所以就被擒住了。”侯虎听了,吃惊地说:“世上咋还有这种奇异法术?再派探马,去打听清楚真假。”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报告:“西伯侯派官员在辕门下马。”侯虎心里不高兴,吩咐:“让他进来。”只见散宜生穿着素服系着角带,上帐行礼完毕:“在下散宜生拜见君侯。”侯虎说:“大夫,你主公为啥偷懒安逸,竟然不为国家着想,按兵不动,违抗朝廷的旨意?你主公太不像臣子的样子了。今天大夫你来,有啥要说的?”散宜生回答说:“我主公说:‘战争是凶器,君主不得已才用。’现在因为这点小事,劳民伤财,惊扰千家万户,所经过的州府县道,调用所有的钱粮,路途艰难跋涉,百姓有征收租税的困扰,军将有身披坚甲手拿利刃的辛苦,所以我主公让我来送一封信,来平息战火,让苏护把女儿送进王宫,大家都停战,不失去作为朝廷重臣的意思。要是苏护不答应,大军一到,剿灭叛贼铲除奸臣,罪当灭族。到时候苏护死了也别后悔。”侯虎听了,大笑说:“姬伯自己知道违抗朝廷的罪,特意用这种推脱的话,来给自己开脱。我先到这,损兵折将,恶战了好几场;那贼人哪会因为一封书信就献出女儿啊。我倒要看看大夫你去冀州见苏护会怎么样。要是不答应,看你主公怎么回旨?你走吧!”散宜生出了营帐上马,直接到城下叫门:“城上的,报告给你们主公,说西伯侯派官员来送信。”苏护和崇黑虎喝酒还没结束,苏护说:“姬伯是西岐的贤人,赶快下令开城,请他进来相见。”不一会儿,散宜生到殿前行礼完毕。苏护说:“大夫今天到我这地方,有啥指示?”散宜生说:“在下今天奉西伯侯的命令,上个月您愤怒地题了反诗,得罪了天子,天子当即下令起兵问罪。我主公向来知道您忠义,所以按兵没敢侵犯。现在有信呈给您,希望您仔细查看并照着做。”散宜生从锦囊中取出信,献给苏护。苏护接过信拆开。信上说:

“西伯侯姬昌恭敬地向冀州君侯苏公您致敬:我听说:‘四海之内,都是王的臣民。’现在天子想选美女,凡是公卿士庶的家里,哪能隐瞒。现在您有女儿品德美好,天子想选进宫,自然是好事。您竟然和天子对抗,是您违抗君主。而且在午门题诗,想干啥?您的罪,已经不可赦免。您只知道小节,为了爱一个女儿,却失去了君臣的大义。我向来听说您忠义,不忍心看着不管,特意进言一句,可以转祸为福,希望您听听。而且您要是把女儿送进王宫,实际上有三个好处:女儿受到后宫的宠爱,父亲享受后宫的尊贵,当官成为国戚,享受千钟的俸禄,这是一利;冀州永远安定,全家没有惊吓,这是二利;百姓没有遭受困苦,三军没有杀戮的悲惨,这是三利。您要是固执糊涂,三个害处马上就来了:冀州失守,宗庙社稷不存在,这是一害;骨肉有被灭族的灾祸,这是二害;军民遭受战火的灾难,这是三害。大丈夫应当舍弃小节保全大义,哪能效仿那些无知的家伙来自取灭亡呢。我和您都是商朝的臣子,不得不直言冒犯,希望贤侯留意。草草送信,等着您的裁决。敬启。”

苏护看完,半天不说话,光点头。散宜生见苏护不吭声,就说:“君侯您别犹豫啦。要是答应,一封信就能停战;要是不答应,我回去回复我主公,再调兵马来。无非是上顺应天命,中调和诸侯,下免除三军的辛苦。这是我主公的一番好意,君侯您为啥闭着嘴不说话呀。求您赶快下命令,好照着办。”苏护听了这话,对崇黑虎说:“贤弟,你来看看,姬伯的信,确实有道理,果然是真心为了国家和百姓,真是仁义的君子啊。哪敢不听命!”于是让人摆酒在馆舍招待散宜生。第二天写信送金银绸缎,让他先回西岐:“我随后就送女儿去朝歌赎罪。”散宜生拜别走了。真是一封信抵得上十万大军啊,有诗为证,诗说:

口才好比滔滔江河汇聚百川,才知道君主仁义臣子贤良。几行书信就改变了苏侯的心意,哪用得着三军枕着兵器睡觉?

苏护送散宜生回西岐,和崇黑虎商量:“姬伯的话很好,得赶紧收拾行装,好去朝歌,别拖拖拉拉,又生出别的变故。”两人都很高兴。不知道他女儿怎么样了,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