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8章 方弼方相反朝歌(下)

戏说封神榜 第8章 方弼方相反朝歌(下)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晁田那模样,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一路小跑着进了寿仙宫,见了纣王,腿肚子都还在打哆嗦,结结巴巴地开口奏道:“陛下啊,臣奉旨火急火燎地赶到九间殿,嚯,那场面,文武百官跟蚂蚁似的聚在一块儿,压根儿就没散。可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找了个遍,连二位殿下的一根汗毛都没瞅见。倒是听那帮官员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说二位殿下见着他们,哭得那叫一个稀里哗啦,把满肚子的冤屈一股脑儿全倒了出来。镇殿将军方弼、方相这俩暴脾气,哪能看得下去啊,一上头,二话不说,背着二位殿下反出都城,撒丫子就往东鲁跑,说是要去借兵呢。陛下,您可得赶紧拿个主意,这事儿可闹大了!”

纣王一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暴跳如雷地吼道:“方弼这混账东西反了?你还傻站着干啥,还不赶紧给我把他抓回来,绝不能轻饶,要是让这反贼跑了,我拿你是问!”

晁田吓得一哆嗦,脸上的五官都快皱成一团了,哭丧着脸上奏:“陛下啊,您是不知道,那方弼简直就是个怪物,力气大得能把牛给掀翻,还勇猛得像下山的猛虎,臣这点小身板儿,在他面前跟小鸡崽儿似的,哪能是他的对手啊,根本就抓不住。要想把方弼兄弟拿下,非得您赶紧写手诏,让武成王黄飞虎出马不可,只有他能镇得住场子,也才能把殿下给截住,不让他们跑远喽。”

纣王一听,急得直挠头,不耐烦地大手一挥:“行,行,赶快写手敕,让黄飞虎麻溜儿地去抓人!”得,这下晁田可算把这烫手山芋扔给黄飞虎了。他心里那叫一个美,美滋滋地奉着手敕跑到大殿,跟个大爷似的命令武成王黄飞虎:“黄大人,陛下有令,让您迅速去擒拿反叛的方弼、方相,还得取二位殿下的首级回来复旨,您可别磨蹭,赶紧的吧。”

黄飞虎瞥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讥讽的笑,冷笑着说:“我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晁田摆明了是给我挖坑,想把这麻烦事儿一股脑儿全推我这儿来呢。”说完,他也不含糊,接过剑敕,大步流星地就往午门走去。刚出门,就见黄明、周纪、龙环几人跟小跟班似的围了上来,眼巴巴地说:“大哥,咱们跟着您一块儿去吧。”黄飞虎一摆手,干脆利落地说:“不用你们瞎掺和,我自个儿去就行。”说罢,他身形一闪,利落地翻身上了五色神牛,轻轻一拍牛屁股,这神兽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嗖”地一下蹿了出去,那速度,简直了,两头见日,一天能跑八百里,眨眼间就没影了。

再说方弼、方相,背着二位殿下,脚下生风,跟脚底抹油似的,一口气跑出三十里地,才把殿下放下来。二位殿下眼眶泛红,感激得声音都带着哭腔:“二位将军,您这大恩大德,我们啥时候才能报答啊?”

方弼挠挠头,瓮声瓮气地说:“臣瞅见千岁受这么大冤屈,心里那股火‘噌’就上来了,一时气不过,就反了朝歌。这会儿咱得赶紧商量商量,接下来往哪儿投奔呢。”

正说着呢,就见武成王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跟一阵旋风似的飞奔而来。方弼、方相吓得脸都白了,慌慌张张地对二位殿下说:“末将俩人情急之下,做事太鲁莽,没考虑周全,这下可好,命悬一线了,这可咋整啊?”

殿下赶忙安慰:“将军别这么说,您救了我们兄弟的命,这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们还没报答呢,咋能说这话。”

方弼急得直跺脚:“黄将军可是奉旨来抓我们的,这下肯定凶多吉少了。”

殷郊心里一紧,正着急呢,黄飞虎已经到跟前了。二位殿下“扑通”一声,在路旁跪下,眼巴巴地问:“黄将军,您来这儿,是来抓我们的吗?”

黄飞虎瞅见二位殿下跪在那儿,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从神牛上下来,也跟着跪下,愧疚地说:“臣有罪啊!殿下快起来。”

殷郊红着眼圈问:“将军来这儿到底有啥事儿?”

黄飞虎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奉命行事啊,天子赐了龙凤剑,让我来请二位殿下自行了断,臣这才能回旨。可不是臣敢逼迫杀害储君,臣也是没办法啊。”

殷郊兄弟俩听完,哭得更惨了,跪着求告:“将军,您心里明镜似的,知道我母子有多冤。母亲惨遭酷刑,冤魂都没处申诉;要是再杀了我们年幼的兄弟,这一家可就绝后了。求将军可怜可怜我们这含冤的孤儿,发发慈悲,给我们指条活路吧。要是能有个安身之地,我们活着感恩,死了也铭记您的大恩大德,这辈子都不敢忘啊!”

黄飞虎也跟着跪下,眼眶湿润,哽咽着说:“臣咋能不知道殿下冤枉呢,可君命难违啊,臣要是放了殿下,那就是欺君卖国的大罪;要是不放,又实在辜负了这深冤,臣心里也不忍啊,这可咋整?”

双方你一言我一语,商量来商量去,都没个主意。殷郊心里一琢磨,知道这一劫怕是躲不过去了,咬咬牙说:“也罢,将军既然奉了君命,不敢违法,我还有个不情之请,不知道将军能不能帮这个忙,给我们周旋出一条活路?”

黄飞虎赶紧说:“殿下有啥事儿?但说无妨。”

殷郊吸了吸鼻子,强忍着悲痛说:“将军可以把我殷郊的首级带回都城复旨。可怜我年幼的弟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要是有一天他长大了,说不定能借兵报仇,为母亲洗刷冤屈。我殷郊就算死了,也跟活着一样。求将军可怜可怜我们!”

殷洪一听,急得冲上前,死死拉住殷郊,带着哭腔阻止:“黄将军,这可不行啊。皇兄是东宫太子,我不过是个郡王。再说了,我又年幼,没啥大本事,将军要是非得交差,就把我殷洪的首级带回去复旨,让皇兄去东鲁或者西岐,借一支军队。要是能报母亲和弟弟的仇,我死也值了!”

殷郊一把抱住殷洪,兄弟俩放声大哭:“我咋忍心让年幼的弟弟遭受这惨刑啊!”

二人哭得昏天黑地,你推我让,谁也不舍得。方弼、方相在旁边看着,心里跟刀绞似的,也跟着哭起来,眼泪跟决堤的洪水似的,哗哗地流。黄飞虎瞧着方弼这份忠心,心里也不落忍,眼眶泛红,凄惨地说:“方弼别哭了,二位殿下也别伤心了。这事儿就咱五个人知道,要是走漏了风声,我全族都得遭殃。方弼,你过来,保护殿下往东鲁去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说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了,让他两路调兵,铲除奸邪,洗刷冤屈。我黄飞虎到时候自有安排。”

方弼一抹眼泪,着急地说:“我兄弟俩今儿早上上朝,哪知道会出这档子怪事啊,上朝保驾,身上一分钱都没带,这会儿要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可咋整啊?没路费咋赶路啊?”

黄飞虎也皱起眉头,犯愁地说:“这事儿我也没想到啊。”他低头沉思了半天,一拍脑袋说:“有了,把我内衣里挂着的宝玦拿出来,在路上卖了,权当路费。这宝玦上面还有金镶边呢,值不少钱,起码能卖个百金。二位殿下,前路保重。方弼、方相,你们兄弟可得上点儿心,这功劳可不小。臣得回宫复命了。”

说完,黄飞虎骑上神牛,回朝歌去了。进城的时候,天色已晚,百官还在午门那儿眼巴巴地等着呢。黄飞虎下了马,比干赶忙迎上来,焦急地问:“黄将军,事儿办得咋样了?”

黄飞虎一脸无奈,耸耸肩说:“没追上,只能回来复旨了。”百官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可脸上还得装出一副惋惜的样子。

且说黄飞虎进宫等旨。纣王不耐烦地问:“逆子叛臣,抓到了吗?”

黄飞虎不慌不忙地说:“臣奉手敕,追出去七十里,到了三叉路口,见人就问,可都说没看见。臣怕耽误回旨,就赶紧回来了。”

纣王气得直翻白眼,摆摆手说:“追不上,就让那逆子叛臣跑了!你暂且退下,明天再议这事儿。”

黄飞虎谢恩出了午门,和百官各自回府。

这边刚消停,妲己又在纣王耳边煽风点火:“陛下,今天殷郊、殷洪跑了,要是投奔了姜桓楚,那可不得了,大军说不定啥时候就杀过来了,祸患无穷啊。况且听说太师远征,不在都城,咱这儿没个能镇得住的人。不如赶紧命令殷破败、雷开,点三千飞骑,连夜去抓人,斩草除根,省得留下后患。”

纣王一听,觉得有理,急忙传手诏:“命令殷破败、雷开点飞骑三千,迅速抓住殿下,不得延误,否则军法处置!”

殷、雷二将领了诏,屁颠屁颠地要去黄飞虎府内,领发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正坐在后厅,愁眉苦脸地想:“这朝廷乱成一锅粥,歪风邪气盛行,将来百姓肯定得遭殃,忧愁满天,老天都得怨恨,万民惶恐不安,四海分裂,八方动乱,这可咋整啊?”

正寻思着呢,军政司进来报告:“老爷,殷、雷二将听令。”

黄飞虎回过神来,说:“让他们进来。”

二将进了后厅,行礼完毕。黄飞虎纳闷地问:“刚散朝,又有啥事儿?”

二将报告:“天子手诏,让末将领三千飞骑,连夜追赶殿下,抓方弼等人以正国法,特地来请发兵符。”

黄飞虎心里一合计:“这二将要是真赶过去,凭他们那本事,肯定能抓回来,我之前给殿下留的那点儿方便,可就全白费了。”于是,他装作若无其事地吩咐殷破败、雷开:“今天晚了,人马还没齐整,明天五更,再来领兵符,赶紧去抓人。”

殷、雷二将虽然心里不情愿,可不敢违抗命令,只能退下。毕竟黄飞虎是元帅,他们是部下,哪敢强辩啊,只能乖乖回去。这事儿暂且不提。

且说黄飞虎扭头对周纪说:“殷破败来领兵符,调三千飞骑,追赶殿下。你明天五更,把左哨那些生病的、衰老的、懦弱不堪的,给我点三千出来交给他。”

周纪领命。第二天五更,殷、雷二将雄赳赳气昂昂地来要兵符。周纪去教场,按照吩咐,让左哨点了三千飞骑,发给殷、雷二将领走。二将一看,傻眼了,这都是些啥人啊,老弱病残,走路都费劲,还怎么抓人啊?可又不敢违抗命令,只能硬着头皮领人马出南门去了。一声炮响,催促三军,那些老弱病残的士兵,跟蜗牛似的,怎么走得快啊?急得二将抓耳挠腮,没办法,只能随军慢慢前进。有诗为证,诗里说:

三千飞骑出朝歌,呐喊摇旗敲鼓锣。队伍不齐叫 “难走”,行人拍手笑呵呵。

不说殷破败、雷开追赶殿下;且说方弼、方相保护二位殿下走了一两天,方弼皱着眉头,对弟弟说:“咱和你保护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光顾着跑路了,行囊空空,一分钱路费都没有,这可咋整啊?虽说黄老爷赐了玉玦,可咱咋好用啊,万一有人盘问,反倒惹麻烦。到这儿正好是东南两个方向,咱得给二位殿下指好路,然后咱兄弟再投奔别处,这样才能两全其美。”

方相点点头,说:“这话在理。”

方弼走到二位殿下跟前,客客气气地说:“臣有句话,得跟二位千岁说清楚。臣等就是一介武夫,脑袋瓜不太好使,昨天瞅见殿下背负这么大冤屈,一时冲动,反了朝歌,没想到这路途远得没边,还一分钱盘缠都没有。现在想把黄将军留下的玉玦卖了当路费,又怕被人盘查出问题,不方便。再说了,咱这是逃亡避祸,得低调点儿,隐藏好行踪。刚才臣琢磨出个主意,得分路各自悄悄走,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希望二位千岁好好考虑考虑,不是臣不想一直陪着。”

殷郊懂事地点点头:“将军的话没错。可我兄弟年幼,不认路,这可咋整啊?”

方弼耐心地解释:“这条路往东鲁,这条路往南都,都是大路,沿途有人烟,顺着走就行。”

殷郊又问:“既然这样,二位将军打算去哪儿啊?啥时候能再见面?”

方相拍着胸脯保证:“臣这一去,不管在哪个镇诸侯那里暂且安身,等殿下借兵杀回朝歌的时候,臣肯定来投奔殿下,给您当先锋,冲锋陷阵!”

四人说完,眼眶泛红,各自流泪分别。

不说方弼、方相和殿下分别,走小路去了;且说殷郊对殷洪说:“兄弟,你走哪条路?”

殷洪乖巧地说:“都听哥哥的。”

殷郊想了想,说:“我往东鲁,你往南都。我去见外公,把这冤屈一五一十地哭诉给他听,舅舅肯定会调兵。我派官员通知你,你到时候或者借几万的军队,咱们一起讨伐朝歌,抓住妲己,给母亲报仇。这事千万不能忘了!”

殷洪流泪点头:“哥哥,从此一别,不知啥时候才能再见面?”

兄弟二人说完,放声大哭,拉着手难分难舍。有诗为证,诗里说:

旅雁分飞实在令人伤心,兄往南弟往北苦苦思量。思念亲人痛有千行泪;迷路忧愁增添万结肠。

横笛几声催促傍晚的雾气;孤云一片追逐沧浪之水。谁知道国家破败人离散,才相信倾国倾城在于女子。

话说殷洪上路了,眼泪止不住地流,凄凄惨惨,满心忧愁。这殿下打小在宫里长大,娇生惯养,哪懂得长途跋涉的辛苦啊。走走停停,前思后想,肚子又饿。你想啊,在深宫里的时候,殿下想穿绫罗绸缎,伸手就有;想吃山珍海味,张嘴就来,哪用得着跟人讨饭啊!

这天,他看到一个村庄,村里的人家大大小小正围在一起吃饭呢。殿下走上前,也不客气,张口就说:“拿饭给我吃!”

众人一抬头,瞅见殿下穿着红衣,相貌不凡,赶紧起身,客客气气地说:“请坐,请坐,有饭。”说着,急忙取饭放在桌上。殷洪狼吞虎咽地吃了,起身道谢:“承蒙送饭,打扰你们了,不知啥时候能报答这份恩情。”

乡人好奇地问:“小哥,你这是去哪儿啊?从哪儿来的?姓什么?”

殷洪抹了抹嘴,挺直腰板说:“我不是别人,纣王的儿子殷洪是也。现在去南都见鄂崇禹。”

那些人一听说是殿下,“扑通”一声,忙跪在地上,口称:“千岁!小民不知道是殿下,有失迎接,望请恕罪。”

殿下摆摆手,问:“这里是不是去南都的路?”

乡民赶紧回答:“这是大路,没错。”

殿下离开村庄,继续赶路,可他哪走过这么远的路啊,一天走不到二三十里。

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没处歇脚,心里着急。又走了二三里,嘿,只见一片松树阴凉茂密,道路清晰,还有一座古庙。殿下眼睛一亮,大喜过望,径直奔到前面。看到庙门一块匾,上面写着 [轩辕庙]。

殿下进庙,恭恭敬敬地拜倒在地,念念有词:“轩辕圣主啊,您制定衣裳,制定礼乐冠冕,规定中午交易,那可是上古的圣君啊。殷洪是成汤三十一代的子孙,纣王的儿子。现在父王无道,杀子杀妻,殷洪逃难,借圣帝的庙宇安睡一晚,明天早上就走。望圣帝保佑!要是能有一小块安身之地,殷洪自会重新修建殿宇,再为您重塑金身。”

这时,殿下一路走来,身体困倦,在圣座下和衣睡倒。不说这个。

且说殷郊沿着去往东鲁的大道,吭哧吭哧地一路走,天色渐渐暗下来,这一天下来,满打满算也就走了四五十里地。正走着呢,眼瞅着路旁有一座气派的府第,门上牌匾写着“太师府”三个大字。殷郊心里一合计,乐呵了:“嘿,这儿看着就是当官的人家,肯定宽敞,我去借宿一晚,明儿个一早再赶路,妥妥的。”

于是,殷郊走上前,清了清嗓子喊:“里面有人吗?”喊了一嗓子,等了半天,愣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殷郊心里犯嘀咕,心一横,抬腿就往里走,进了一层门,又喊:“有人吗?”这时候,就听见里头传来一声长叹,紧接着,有人吟诗:

“几年戴罪掌管政务,一片丹心岂会埋没。辅佐有心知道为国家,坚持却无处等待私人。谁知道妖孽生在宫中,致使百姓化作鬼魂。可惜我这野臣心怀朝廷,求神却没办法叩拜宫门。”

殷郊听完这首诗,好奇心爆棚,又扯着嗓子喊:“里面有人吗?”里面那人听到声音,反问道:“是谁啊?”这时候天色已晚,黑灯瞎火的,影影绰绰根本看不清。殷郊赶紧搭话:“我是路过这儿,投奔亲戚的,这不天色晚了,想在府上借住一晚,明儿一早我就走,绝不添麻烦。”

里面那老者一听,声音提高了几分:“你这口音,听起来像是朝歌人?”殷郊忙不迭地回答:“正是,正是。”老者又追问:“你是在乡下住,还是城里住啊?”殷郊不假思索地回道:“在城里。”

“哦,你既然在城里,那就进来,我问问你。”殷郊依言迈步向前,这一瞧可不得了,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脱口而出:“呀,原来是老丞相!”

可不是嘛,商容就在里头呢。他瞧见殷郊,赶忙下拜,一脸愧疚地说:“殿下,您怎么到这儿来了?老臣有失迎接,实在罪过,还望殿下恕罪。”起身后,商容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又道:“殿下您可是国家的储君啊,怎么会孤身一人走到这儿来?这肯定是国家出大乱子的征兆啊。殿下快坐下,跟老臣细细讲讲。”

殷郊眼眶一红,泪水像决堤的洪水,“哗哗”地就流下来了,把纣王怎么杀子杀妻的事儿,一五一十、添油加醋地说了个遍。商容听得直跺脚,扯着嗓子大叫:“谁能想到那昏君竟然残暴到这地步,简直灭绝人伦,把老祖宗的三纲五常全给败光了!我这把老骨头,虽说隐居山林,可心里一直惦记着朝廷。哪成想,平地里就起这么大波澜,出了这等怪事,娘娘惨遭毒手,二位殿下也流离失所。我就纳闷了,那帮百官平日里咋咋呼呼的,这会儿怎么都哑巴了?怎么就不敢冒犯龙颜,使劲儿劝谏呢?这下可好,朝政全乱套了!殿下您放心,等明儿个,老臣就跟您一道进朝歌,直接找天子理论,非得让他改邪归正,把这祸乱给挽救回来不可。” 说完,商容扭头吩咐左右:“赶紧的,去准备好酒好菜,好好款待殿下,明儿我还得写奏章呢。”

咱先把殷郊在商容府里吃香喝辣这事儿放一边,再瞧瞧殷破败、雷开这边。这俩哥们儿,领着三千人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去追二位殿下,本以为手到擒来,可到地儿一看,傻眼了,这三千人,不是老胳膊老腿儿,就是病恹恹的,走起路来比蜗牛还慢,一天顶多也就走三十里,这哪能叫赶路啊,简直是散步。就这么晃晃悠悠走了三天,统共也就走了一百里左右。

这天,眼瞅着走到一个三叉路口,雷开一拍脑门,跟殷破败说:“大哥,咱这么慢悠悠地走,啥时候是个头啊?我看这样,先把这些老弱残兵在这儿安顿好,咱俩各领五十个精壮小伙儿,分头去追。你往东鲁方向,我往南都方向,这样说不定还能快点儿。”

殷破败一听,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兄弟,这主意妙啊!不然,天天带着这群老弱病残,走不了几步路,迟早把人给急死,事儿全耽误了。”

雷开又补充道:“要是大哥您先追上了,可得回来在这儿等我。要是我运气好,先把人截住了,我也在这儿候着您。”殷破败连连点头:“那肯定,就这么说定了。”

二人说干就干,把那些老弱士兵安置妥当,各自带着挑选出来的五十名精兵强将,撒开脚丫子,分头就追了下去。至于二位殿下能不能逃过这一劫,性命如何,咱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