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那些位高权重却心怀不轨之人便对金钱有着近乎痴迷的贪恋。他们整日里绞尽脑汁地谋划各种阴险狡诈的阴谋诡计,只为将那白花花的银子源源不断地纳入自己的囊中。而对于忠臣义士,他们则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些权臣奸臣们,心中唯有金钱二字,为了敛财不择手段。只要能让财富堆积如山,哪怕是丧心病狂之事,他们亦在所不惜。至于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黎民百姓的生死存亡,于他们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
为了满足自身贪婪无度的私欲,他们肆意妄为,无所顾忌。全然不顾其卑劣行径将会给国家招来多少深仇大恨,只图一时之快。待到东窗事发之时,留给后人的往往只是一片狼藉不堪的局面。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依旧不知悔改,继续沉醉在纸醉金迷之中,丝毫未曾意识到自己种下的恶果终有一天会反噬自身。
可叹这世间诸事变幻莫测,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也许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曾经作威作福的他们便会遭到应有的惩罚。那时,纵使悔恨交加,亦是为时已晚,唯有独自品尝那苦涩难咽的恶果,承受无尽的痛苦与折磨。
咱们再来好好说道说道西伯侯姬昌吧!想当年,这位德高望重、备受民众爱戴的侯爷竟遭奸人所害,被囚禁在了羑里城中。要知道,这羑里城啊,就在如今河北省相州汤阴县那个地界儿呢。
且说姬昌被困于此地后,每日里大门不敢出,二门也不敢迈,只能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待着。他心中唯一期盼的事儿呀,便是能够安然无恙地熬过这一场劫难。毕竟,家中老小都还眼巴巴地等着他回去呢!
不过呀,这人呐,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不然日子可太难熬咯!于是乎,在这闲来无事之时,姬昌便一门心思地扑到了对伏羲八卦的钻研上头。嘿,您别说,经过日复一日的苦心琢磨,他还真就让他给研究出了新名堂哩!原本简简单单的八卦,愣是被他整出了个八八六十四卦。不仅如此哦,他还顺带着捣鼓出了整整三百八十四爻呢!
这里头的学问可大着呢,那都是依据着阴阳此消彼长的关键所在,以及周天划分度数的奇妙规律而来的哟!而姬昌这番呕心沥血的成果,后来就慢慢演变成了大名鼎鼎的《周易》啦!这部经典之作,可是蕴含了无尽的智慧和奥秘,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推崇与敬仰呐!
有一天,姬昌正烦闷着呢,就想着弹弹琴解解闷。谁知道,刚弹了没一会儿,琴的大弦突然发出一阵让人心里发毛的杀声。姬昌心里“咯噔”一下,暗自寻思:“这杀声是啥预兆啊?该不会要出啥大事儿吧?”他越想越慌,赶紧停下弹琴,拿出金钱占卜了一卦。这一占,他心里“哇凉哇凉”的,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喃喃自语道:“我的儿啊,你咋就不听爹的话呢,这下遭了这么大的灾祸,粉身碎骨啊!现在这情况,要是我不吃儿子的肉,肯定逃不过这杀身之祸;可要是吃了,我的心都要碎了,这让我怎么忍心啊!我心里就像被刀绞一样,还不敢哭出声,要是让人知道了我心里的想法,我这条命可就保不住了。”姬昌只能强忍着悲痛和泪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他心里实在难受,就作了首诗来感叹:
独自一人怀揣着忠诚和义气,不辞辛劳地奔波数万里之遥,只为探视那一场突如其来的灾祸。尚未踏入羑里城的大门,却率先登上了殷纣那高耸入云的楼台。
只见他轻拂琴弦,试图以悠扬的琴声除去那心如蛇蝎的恶妇。然而就在这一瞬间,心中的愤怒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将他原本平静的心绪彻底推翻。只可惜这位年轻的客人啊,最终未能逃脱命运的劫难,其魂魄如同风中残烛一般,在劫后的灰烬之中无助地游荡徘徊。
姬昌吟罢此诗,站在一旁的众人面面相觑,全然不知他内心深处究竟在思索些什么。于是乎,大家都只能静静地陪伴在他身旁,谁也不敢轻易打破这片沉寂,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话尚未落音,便见远处有一群人匆匆而来,为首者正是那身负使命的官员。他们一路行色匆匆,转眼间已至近前。只见那使命官身着华丽朝服,手持圣旨,神情严肃而庄重。
姬昌见状,心中一紧,赶忙换上早已准备好的白色丧服。他整理好衣冠,神色肃穆且恭谦地跪地接旨,口中念念有词道:“犯臣姬昌罪该万死,请陛下恕罪!”
待使命官宣读完圣旨后,姬昌小心翼翼地双手接过旨意。他缓缓展开那张金黄绸缎制成的圣旨,定睛一看,原是纣王提及昨日外出狩猎时,收获颇丰,猎得了鹿、獐等诸多猎物,并将其精心制作成美味的肉饼,特地下旨赏赐于他。
使命官随即将一只雕刻精美的龙凤膳盒摆放在桌案之上,微笑着说道:“主上深知贤侯您在此羑里之地被囚禁已久,心中着实不忍。故而特意派遣下官前来,送上这一份饱含主上关怀之情的肉饼。望贤侯您能感受到主上的隆恩浩荡啊!”
姬昌跪在案前,揭开膳盒,心里虽然清楚这是儿子的肉,但还是强装镇定,说道:“圣上为了打猎,鞍马劳顿,还想着赐给犯臣鹿饼享用,愿陛下万岁!”说完,他咬咬牙,连着吃了三个饼,然后把盒子盖上了。
使命官看着姬昌吃饼,心里直犯嘀咕:“都说姬伯能算出先天神数,啥吉凶祸福都能提前知道,今天一看,自己儿子的肉摆在面前都不知道,还吃得这么香,看来那些传言都是假的啊!”
姬昌心里苦啊,明明知道吃的是儿子的肉,却只能强忍着痛苦,装作没事儿人一样,还勉强打起精神对使命官说:“钦差大人,犯臣没办法亲自去谢恩,麻烦您帮我转达给圣上,我就在这儿谢恩了。”说着,姬伯倒身下拜,“承蒙圣上的恩光,又普照到羑里。”
使命官走了之后,姬昌心里对儿子的思念就像决堤的洪水,怎么也止不住。他又作了首诗:
“一别西岐来到这里,曾说不必渡过江关。只知道进贡昏庸的君主,不理解迎君会冒犯龙颜。
年少忠良白白凄惨,泪多如雨只是潸潸。游魂一点归向何处,青史留名也是等闲。”
作完诗,姬昌心里更郁闷了,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就这么在羑里煎熬着。
另一边,使命官回到朝歌复命。这时候,纣王正在显庆殿和费仲、尤浑下棋呢。左右侍驾官赶紧启奏:“使命官在外面等着复命呢。”
纣王头也不抬,随口说:“宣他到殿廷回旨。”
使命官进来后,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臣奉旨把肉饼送到羑里,姬昌谢恩说:‘姬昌犯了大罪,本该死,承蒙圣恩赦免,能活下来已经是意外之喜;如今皇上为了打猎这么辛苦,还赏赐犯臣鹿饼,这圣恩浩荡,我感激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然后跪在地上,揭开膳盒,连着吃了三个饼,还叩头谢恩。他还跟我说:‘犯臣姬昌不能当面拜见皇上。’又拜了八拜,让我转达他的谢意。现在臣回来复命。”
纣王听了,把手里的棋子一放,对费仲说:“这姬昌一直名声在外,都说他擅长推演先天术数,算吉凶祸福那是百发百中。可今天看他,连自己儿子的肉都吃了还不知道,那些传言能信吗?朕看他在羑里被关了七年,怪可怜的,想着赦免他,让他回国,你们觉得咋样?”
费仲一听,赶紧上奏:“陛下,姬昌的术数肯定不差,他肯定知道那是儿子的肉。他之所以吃,肯定是怕不吃就会被杀,没办法,只能忍着吃下去,这就是他想脱身的计策,陛下可不能被他骗了,得小心啊。”
纣王皱了皱眉头,说:“姬昌要是知道是儿子的肉,肯定不会吃的。他可是大贤之人,哪有大贤能忍心吃自己儿子的肉呢?”
费仲哪肯罢休,又接着说:“陛下,这姬昌表面上看着忠诚,其实内心奸诈,好多人都被他骗了。依臣看,还是把他继续关在羑里吧。他现在就像掉进陷阱的老虎,被困在笼子里的鸟,虽然没杀他,但也能磨磨他的锐气。再说了,现在东南二路都反叛了,还没平定呢。要是把姬昌放回西岐,那不是又多了一个祸患吗?请陛下三思啊。”
纣王听了,点了点头,说:“爱卿说得对。”
唉,这也是西伯侯的灾难还没到头,所以才有费仲、尤浑这些奸臣在旁边进谗言。有诗为证:
羑里城中灾难未满,费尤在旁进献谗言。若没有在西地适宜的生计,怎能让文王返回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