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1章 纣王女娲宫进香(中)

戏说封神榜 第1章 纣王女娲宫进香(中)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话说在纣王统治的第七个年头,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时,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季节里,朝歌城却突然传来了一条令人震惊不已的劲爆消息:远在北海之地的那七十二路诸侯,竟然在带头之人袁福通的煽动下,悍然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此消息犹如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整个朝歌城,引得人心惶惶。

太师闻仲得知此事后,义愤填膺,毫不犹豫地领旨出征,决心要以雷霆之势平定这场叛乱,还天下一个太平。而这边厢,咱们暂且将他的英勇事迹放在一旁不提。

且说某一日清晨,天色尚早,但纣王已经早早地升座朝堂,准备处理国家大事。只见那宏伟壮丽的金鸾宝殿之上,紫气东来,祥瑞之气扑面而来,仿佛预示着今日将会有一番不凡之事发生。而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的纣王,则更是显得威风凛凛、气度非凡。

再看那白玉铺就的台阶之前,祥光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朝中的文武百官们一个个身着华丽的官服,整齐划一地站立在那里,神情肃穆,场面甚是壮观。他们有的手持笏板,有的腰佩宝剑,个个英姿飒爽,尽显朝廷重臣的威严风范。

大殿之中,一座精美的香炉正静静地放置在一侧,炉中缓缓升腾起缕缕沉檀香的烟雾,那淡雅清幽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而那高悬于上方的珠帘,则被轻轻卷起,透过珠帘,可以隐约看到后面那金碧辉煌的屏风和精致华美的装饰。

与此同时,两旁侍立的宫女们手中轻轻地摇动着宝扇,阵阵微风拂过,带来了一丝丝凉爽之意,同时也让那浓郁的兰麝香气愈发地沁人心脾。

就在此时,只见纣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过朝堂之下的众人,然后缓缓开口向当驾官道:“诸位爱卿,如今可有何人手中持有奏章啊?若有事要奏报,便速速上前说来;倘若无事,那么今日这早朝也就到此为止,可以散去了。”

纣王的话语刚刚落下,朝堂右侧的大臣队列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只见一名官员如离弦之箭般从人群中冲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跪倒在台阶之前。此人双手高高举起手中的牙笏,同时口中大声喊道:“启禀陛下,微臣乃是商容!虽身为戴罪之身的宰相,但身负执掌朝纲之大任,有些话不得不讲。明日便是三月十五日,此乃女娲娘娘之生辰,恳请陛下移驾前往女娲宫敬拜一番,并降下香火。”

纣王闻听此言,不禁微微皱眉,面露疑惑之色道:“这女娲究竟有何大功大德,竟能劳烦朕亲自前去参拜?”面对纣王的质疑,商容连忙叩头回应道:“陛下有所不知,这女娲娘娘实乃上古时期的大神啊!想当年,共工氏一时鲁莽冲动,以头颅撞击那不周山,致使天地崩裂、塌陷。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女娲娘娘挺身而出,不辞辛劳地采集五色神石,历经千辛万苦炼制而成补天之物,最终成功拯救了天下苍生。也正因如此,如今咱这朝歌城的黎民百姓无不对女娲娘娘感恩戴德,纷纷设坛祭祀,祈求她保佑我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而,陛下此番亲往女娲宫祭拜,实乃顺应民心之举,势在必行啊!”

纣王一听,只觉那大臣所言甚有道理,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认可,随即便批准了那份奏章。待他返回宫中之后,立即下达了一道圣旨,责令相关人员做好一应准备工作。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在宫廷的琉璃瓦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纣王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璀璨的皇冠,率领着众多文臣武将,组成一支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女娲宫进发。一路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次看似寻常的进香之旅,竟然会引发一场惊天动地的巨变。当他们抵达女娲宫时,只见宫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纣王率众上前叩门,但始终无人应答。正当众人疑惑不解之际,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原本晴朗的天气瞬间变得阴沉压抑,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紧接着,大地开始剧烈颤抖起来,山崩地裂,江河倒流。汹涌澎湃的洪水如猛兽般席卷而来,淹没了无数农田和村庄,百姓们惊恐万分,四处奔逃。一时间,哀鸿遍野,哭声震天。

正如那句俗语所说:“你本在河中悠然自得地撒网捕鱼,却不曾想,一个不小心竟钓上来个巨大的麻烦!”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恰好印证了这句话。不仅如此,更有人为此事赋诗一首以作见证:

“皇帝老儿坐凤城,出巡队伍亮晶晶。

龙光剑闪风云变,日月精华在旗旌。

女娲宫前惊天地,祸水横流百姓惊。

可怜苍生遭涂炭,皆是君王一念兴。”

河堤上的柳树,清晨时分就像是分到了仙人的露水,变得格外精神;小溪边的花儿也闪耀着光芒,仿佛是给那翠绿的裘衣镶上了金边,清新得不行。要说这到底是为啥呢?还不是因为皇上要出来巡游啦!你想啊,那场面得有多大,各国的使臣、百姓都穿着节日的盛装,排排跪好,就为了瞻仰一下皇帝老儿的风采,感谢他的圣明。

纣王的大部队浩浩荡荡地从朝歌南门出发啦!沿途的老百姓们,家家户户都焚起了香,点起了火,彩带飘飘,毡毯铺地,那场面,简直比过年还热闹!

三千铁骑,八百御林军,再加上武成王黄飞虎亲自保驾,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也都跟在后头,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女娲宫。纣王下了车辇,大步流星地走上大殿,香炉里的香很快就烧了起来。文武百官们也跟着排班拜贺,仪式搞得那叫一个隆重。

纣王开始打量起这女娲宫的华丽来,只见:

大殿前那叫一个金碧辉煌,五彩金妆,简直闪瞎眼!金童玉女们成双成对,金童们举着幢幡,玉女们捧着如意,那叫一个般配。玉钩斜挂,新月如钩,宝帐婆娑,彩鸾们朝着斗星的方向飞去,仿佛在跳一场神秘的舞蹈。碧落床边,舞鹤翔鸾,沉香宝座上,龙飞凤舞,简直是艺术品啊!

整个行宫里,奇彩飘飘,跟平常见到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金炉里冒着瑞霭,银烛辉煌,紫雾缭绕,祥瑞之气腾起,简直就像仙境一般。

纣王正看得入迷呢,突然,一阵狂风刮来,吹得他直打哆嗦,心里头那叫一个透心凉啊!

纣王这家伙,正瞅着这宫殿楼阁,觉得真是整齐又气派!结果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把帘子都给吹飞了,露出了女娲娘娘的圣像。哎呀,那叫一个漂亮啊,容貌端庄秀丽,瑞彩翩跹,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子下凡,月宫里的嫦娥降临人间嘛!

古人说得好啊:“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国之将亡,必有妖孽。”纣王这一看,魂儿都快飘走了,心里头那个痒痒啊,淫念一下就起来了。他心想:“我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后宫佳丽三千,也没见过这么美的啊!”

于是,他就喊:“来人,给我把文房四宝拿来!”侍驾官一听,赶紧屁颠屁颠地送来了。纣王拿起紫毫笔,在那行宫的粉壁上,唰唰唰地写了一首诗:

“凤鸾宝帐真是美,泥金巧样妆得醉。远山翠色飞曲曲,舞袖霞裳映翩翩。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妍。要是这美人儿能动动,我就把她带回长乐宫,天天陪着我!”

话说那天子纣王作完诗后,首相商容便上前启奏了:“女娲娘娘啊,那可是上古的正神,咱们朝歌的福主。老臣我恳请陛下前去拈香,祈求福德,让咱百姓们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国家太平。可陛下您倒好,在那作诗亵渎神圣,这哪儿有一点虔诚的样子啊?这可是得罪了神圣啊,根本就不是天子巡幸祈请的礼数。陛下啊,您还是赶紧用水把这诗给洗了吧,万一让百姓们看见了,传出去说陛下您没德政,那可咋整啊?”

纣王一听,摆摆手说:“朕看那女娲长得漂亮,就作了首诗赞美赞美她,哪儿有别的意思啊?你就别瞎操心了。朕是万乘之尊,这诗留着给百姓们看看,让他们也知道娘娘有多美,也知道朕的文采嘛!”说完,他就回朝了。

那些文武百官们呢,一个个低着头,谁也不敢说啥,都夹着尾巴回去了。这事儿啊,还有诗为证呢:

“凤攀龙车出帝京,香厘祝祷女中英。只盼祈福黎民乐,谁料吟诗万姓惊。眼下狐狸成太后,眼前彩凤尽失宠。上天垂象皆如此,英雄看了也只能叹不平啊!”

天子驾回宫后,升了龙德殿,百官们朝贺一番就散了。那天正好是十五,三宫的妃子们——中宫的姜后、西宫的黄妃、馨庆宫的杨妃,都来朝见天子。朝见完了,她们就各自回宫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