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上)

戏说封神榜 第四十二回 黄花山收邓辛张陶(上)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先看一首诗:“劫数相逢也很不寻常,各路天神都涉足疆场。任凭他们有奇术也都遭失败,哪怕是神仙凡人全都要受伤。周室正兴隆时运共同安泰,成汤已丧乱日子一同衰亡。黄花山下收了强劲的将领,最终都在岐山的土地里埋葬。”这首诗啊,就像剧透一样,把接下来的故事都藏在里面了。

话说三将怒气冲冲地一起来到闻太师面前,辛环一看这架势,急忙上前制止,大声喊道:“兄弟们别冲动!快下马参拜!这可是朝歌的闻太师老爷!”三将一听“闻太师”三个字,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立马滚鞍下马,拜伏在地,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太师!我们早就听说您的大名了,一直没机会亲眼见见您。今天可算有缘,您大驾光临,我们没能远迎,还多有冒犯,实在是误会啊,希望太师老爷恕罪,我们真是三生有幸啊!”

众将邀请太师上山,闻太师心里也挺高兴,就跟着他们上了山。到了山上,众将请太师上坐,又再次参拜。太师也温言抚慰他们,然后问道:“你们四位尊姓大名啊?今天能相逢,老夫也觉得很荣幸。”

邓忠回答说:“这里是黄花山,我们弟兄四人结义多年了。我姓邓,名忠;第二位是辛环;第三位是张节;第四位是陶荣。现在诸侯纷争,天下大乱,我们暂时借住在这座山上安身,其实这也不是我们的本意啊。”

闻太师听完,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要是肯跟我去征伐西岐,立了功,以后都是朝廷的臣子。何苦做这绿林之事呢,埋没了你们的英雄才能,多可惜啊。”

辛环赶紧说:“要是太师不嫌弃,我们愿意追随您左右。”

闻太师说:“各位既然肯为王室出力,那可是国家的幸事啊。你们山上大概有多少喽啰?”

辛环回答:“有一万多人。”

闻太师说:“你可以告诉大家,愿意随军出征的就跟着去,不愿意去的就放他们回家,再赏赐些财物,也算他们跟你们一场。”

辛环领命,把太师的意思传达给众人。大家一听,有愿意去的,也有不愿意去的。于是把历年积攒的财物都分给众人,大家都挺满意。除去不愿意去的,还剩下七千多人马,粮草有三万。都准备妥当后,一把火烧了牛皮宝帐。

闻太师当天就起兵了,又得了四员大将,心里那叫一个美。带领人马过了黄花山,浩浩荡荡地向前行进,军威那叫一个雄壮。有诗为证:“烈烈旗旛飞杀气,纷纷战马似龙蛟。西岐豪杰如云集,太师亲征若浪抛。”

话说闻太师的人马正走着呢,忽然抬头看到一块石碣,上面写着三个字——“绝龙岭”。太师骑在墨麒麟上,默默地看着,半天都没说话。邓忠看到太师勒住坐骑不走,脸上还有惊恐的神色,就问道:“太师,您怎么停住不说话了?”

太师说:“我当年在碧游宫拜金灵圣母为师的时候,学艺五十年。下山前我问师父:‘弟子日后结局如何?’师父说:‘你一生遇到 “绝” 字就不好。’今天行军,恰恰看到这块石碣,心里有点迟疑,所以不高兴。”

邓忠等四将听了,笑着说:“太师您想太多啦!大丈夫怎么能因为一个字就决定终身祸福呢?况且‘吉人自有天相’,就凭太师您的才德,还怕攻克不了西岐?自古说:‘不怀疑又何必占卜?’”

太师还是不笑也不说话,心里总觉得有点膈应。众将也不敢多问,催促人马赶快前行。一路上刀枪密集得像水流,甲士多得像云彩,一路无话。

哨马跑到中军报告:“启禀太师,人马已到西岐南门,请您下令。”太师传令:“安营。”一声炮响,三军齐声呐喊,安下营寨,扎好大寨。这营地扎得那叫一个讲究,有赞为证:“营安南北,阵摆东西。营安南北分龙虎,阵摆东西按木金。围子手平添杀气,虎狼威长起征云。拐子马齐齐整整,宝纛旛卷起威风。阵前小校披金甲,传枪儿郎挂锦裙。先行官如同猛虎,佐军官恶似彪熊。定营炮天崩地裂,催阵鼓一似雷鸣。白日里出入有法,到晚间转箭支更。只因太师安营寨,鸦鸟不敢望空行。”

不说闻太师在西岐安营,只见报马跑到相府报告:“闻太师率领三十万人马,在南门安营了。”子牙说:“当年我在朝歌,没和闻太师见过面,今天他领兵到这儿,看看他治军到底怎么样。”于是带着众将领登上城墙,众徒弟们也跟着,一起到城楼上,观看闻太师的营地。

这一看,子牙心里暗自赞叹:“闻太师果然名不虚传,这营地扎得严整有序,人们说的还真没夸张。”有赞为证:“满空都是杀气,一川都是铁马兵戈;片片征云飘荡,五色旌旗若隐若现。千枝画戟,豹尾上描金的五彩旛随风招展;万口钢刀,像能诛龙斩虎的青铜剑一样闪亮。密密麻麻的钺斧,旗帜像大小水晶盘;一对对长枪,枪杆像盏口粗细的银画杆。幽幽的画角声,好像东海老龙在吼叫;灿灿的银盔,像滚滚冰霜、雪白的丝绢。穿着锦衣绣袄的将士,簇拥着走马先行;系着玉带的兵卒,在中军元帅身边听令。拿着鞭抓的将士都是英雄,打阵的儿郎凶得像老虎。不亚于轩辕黄帝大破蚩尤,一座像山一样的兵营从地上冒出来。”

子牙看了很久,感叹道:“闻太师平时就有大将之才,今天看他营地如此严整,人们说的还没能完全体现出他的本事。”随后下城回到相府,和门下大小众将一起商议退兵的策略。

黄飞虎在一旁说:“丞相不必担忧,魔家四将都被我们收拾了,正所谓国王洪福齐天,大恶之人自然会消散。”

子牙说:“话虽如此,但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军队要遭遇恶战,将领们鞍马劳顿,都不是安宁太平的景象啊。”

正商议着,报告说:“闻太师派官员来下战书。”子牙传令:“让他进来。”不一会儿,城门打开,一员大将来到相府,把战书呈上。

子牙拆开战书观看,上面写着:“成汤太师兼征西天保大元帅闻仲,写信给丞相姜子牙:听说臣子叛乱,这是大逆不道,违背天理。如今天王在上,威风赫赫。你们西岐之地,竟敢做出无道之事,不遵守国法。自立为王,有损国家体统。又接纳叛逆之人,公然无视法律。天子多次兴兵问罪,你们不但不低头认罪,还敢肆意猖獗,抗拒朝廷官员,杀害军士、覆灭将领,竟敢发号施令、张扬威风,王法在哪里!就算把你们食肉寝皮,也不足以抵偿你们的罪过;哪怕迁移你们的宗庙,削减你们的疆土,还是不足以补偿你们的过错。如今我奉诏前来征讨,你们要是怜惜一城百姓的生命,就赶紧到我军营辕门投降,等班师回朝后依照国法处置;如果抗拒,就像大火烧了昆仑山,你们都将化为齑粉,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战书送到之日,尽快自我了断。不多说了。”

子牙看完信,问:“来将叫什么名字?”邓忠回答:“末将邓忠。”子牙说:“邓将军回营后,多向上闻太师问好,原书已批,三日后在城下会战。”

邓忠领命出城,回到营地向闻太师回复,把子牙的话重复了一遍。不知不觉就到了第三天,成汤营中炮声响起,喊杀声震天。子牙传令:“把五方队伍调遣出城。”

闻太师正在辕门,只见西岐南门打开,一声炮响,有四杆青旛飘扬展开,旛下有四员战将,按照震宫方位排列:“身穿青袍骑着青马,全身都青色,步兵层层排列在骑兵旁边,手持挡牌的士兵像猛虎,短剑长枪组成的队伍像铁城。”

二声炮响,四杆红旛招展,旛脚下有四员战将,按照离宫方位排列:“红袍红马配上绛红色的缨子,收兵的铜锣带着角声鸣响,将士们雄赳赳地跨着战马,窝弓火炮排列在营中。”

三声炮响,四杆素白旛招展,旛脚下有四员战将,按照兑宫方位排列:“白袍白马配着烂银盔,宝剑昆吾闪耀着日光,火焰枪和金装锏,大刀挥舞起来像白龙飞舞。”

四声炮响,四杆皂盖旛招展,旛脚下有四员战将,按照坎宫方位排列:“黑人黑马穿着皂罗袍,斩将的飞翎箭更加厉害,有宣花斧和酸枣槊,虎头枪配着雁翎刀。”

五声炮响,四杆杏黄旛招展,旛脚下有四员战将,占据戊己宫方位:“金盔金甲衬着杏黄旛,将领坐在中央守住一方,杀气腾腾笼罩着战马,冲锋的精锐士卒在辕门等候。”

闻太师看到子牙把五方队伍调出来,两边大小将官一对对排列得整整齐齐:哪吒蹬着风火轮,手提火尖枪,和杨戬、金咤、木咤、韩毒龙、薛恶虎、黄天化、武吉等侍卫分列两旁。宝纛旗下,子牙骑着四不相,右手边有武成王黄飞虎骑着五色神牛出来。

再看闻太师这边,在龙凤旛下,左右有邓、辛、张、陶四将。太师面色如淡金,五柳长髯在脑后飘扬,手里提着金鞭,那叫一个威风凛凛:“九云冠上金霞缭绕,绛绡衣如同仙鹤飞舞、云彩飘飞,阴阳绦束在腰间,朝履与玄机相应。坐下的麒麟像墨染一样黑,金鞭摆动闪耀光辉。他拜在通天教主门下,三除五遁等法术都会施展。胸中包罗天地,运筹帷幄有万斛珠玑。一片丹心可与白日相比,忠贞之名万载留传。龙凤旛下排列着旌旗,太师行军自有不凡之处。”

两边人马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这正是:“棋逢对手难藏幸,将遇良才好用功。”不知道这一战会鹿死谁手,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