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戏说封神榜 > 第二十九回 斩崇侯虎托孤(下)

戏说封神榜 第二十九回 斩崇侯虎托孤(下)

作者:阿尼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8 17:08:26 来源:小说旗

刚一进城门,崇黑虎眼疾手快,“唰”地一下拔出腰下佩剑,只听“当”的一声脆响,两边的家将就像听到了冲锋的号角,一拥而上,瞬间就把崇侯虎父子给拿下了,五花大绑,胳膊都被捆得死死的。崇侯虎一下子懵了,大声喊叫:“好你个兄弟,怎么反倒把兄长给绑了,这是要干啥呀?” 崇黑虎一脸严肃,义正言辞地说:“长兄,你看看你,都已经位极人臣了,却不好好修养仁德,整天在朝廷里搅和,迷惑君主,屠杀老百姓,收受贿赂,滥用酷刑,还监造鹿台,干的那些坏事,都传遍天下了。四方诸侯都恨得牙痒痒,都想一起把咱们崇家给灭了。文王写信过来,就是为了帮咱们崇氏分辨贤愚。我可不敢辜负朝廷的信任,宁愿把兄长你拿下,送到周营去定罪。我就算得罪祖宗,那也比得罪天下人强啊,不然咱们崇家可就要面临灭门之祸了。所以,只能委屈兄长你去周营走一趟了,我也是没办法啊。” 崇侯虎听完,长叹一声,知道大势已去,也就不再说话了。

崇黑虎手脚麻利,很快就把崇侯虎父子送到了周营。到了辕门,崇侯虎一抬头,就看见原配妻子李氏和女儿站在那儿,他的眼泪“唰”地一下就流了出来,大哭道:“我怎么也没想到,亲弟弟居然会陷害兄长,这下咱们一家可全完了啊!” 崇黑虎来到辕门下马,探事的小兵立刻跑去中军报告。姜子牙一听,大声下令:“请!” 崇黑虎走进帐里,恭恭敬敬地行礼。姜子牙满脸笑容,迎上前去,说道:“贤侯真是大德之人啊,剿灭了恶党,您可真是天下少有的奇男子!” 崇黑虎连忙躬身道谢,说:“多亏了丞相的恩情,您的手札一来,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的心,我当然得听从您的命令啦。所以,我就把那不仁不义的兄长抓到了辕门,听候您的军令。”

姜子牙又下令:“请文王上帐。” 不一会儿,文王就来了。崇黑虎赶紧进礼,口称:“大王。” 文王看到是崇黑虎,惊讶地说:“呀!原来是崇二贤侯,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崇黑虎回答道:“我那不成器的家兄,逆天违命,坏事做尽,到处施行不仁之举,残害良善。小弟我现在把他解到辕门,请大王下令处置。” 文王听完,心里不太高兴,暗自琢磨:“毕竟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居然这样陷害家人,这也太不义了吧。” 姜子牙在旁边看出了文王的心思,赶紧说道:“崇侯不仁,黑虎奉诏讨伐叛逆,连骨肉之情都不回避,这才是真正的忠贤君子,慷慨丈夫啊!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下人恨崇侯虎都恨得牙痒痒,三岁小孩听到他的名字都咬牙切齿。现在大家都知道黑虎的贤名,人人都高兴得不得了。所以说啊,好人坏人、贤愚之分,可不能一概而论。” 姜子牙说完,立刻下令:“把崇侯虎父子推过来!” 众士卒像押解犯人一样,把崇侯虎父子簇拥到中军,两人“扑通”一声双膝跪下。这边正对着文王,左边是姜子牙,右边是崇黑虎。姜子牙厉声说道:“崇侯虎,你恶贯满盈,今天是你自己犯了天诛,还有什么可说的?” 文王在旁边,心里还是有点不忍心诛杀。姜子牙可不管那么多,大声下令:“赶快斩首,回来复命!” 不一会儿,崇侯虎父子就被推了出去。宝纛旛一展,两人的首级就被斩了,士兵们把首级呈献给中军。文王哪见过这场面啊,猛地看到献上的首级,吓得脸色惨白,魂都快飞了,急忙用袍袖遮住脸,喊道:“吓死我了!” 姜子牙可没受影响,接着下令:“把首级在辕门示众!” 这事儿还有诗为证:

独霸朝歌仗着自己强大,迷惑君主贪婪残酷残害忠良。谁知道恶孽终究会有报应,在辕门斩首是自取灭亡。

斩了崇家父子,还有崇侯虎的原配李氏和女儿,崇黑虎赶紧请姜子牙发落。姜子牙说:“你兄长作恶,和原配可没关系,况且女儿都嫁到外姓了,能有什么恶呢。君侯你把令嫂和令侄女安排在别院,衣食住行这些,就由君侯你负责,可别让她们缺了啥,这事儿就拜托你了。现在曹州可以派人把守,你坐镇崇城,就相当于一国之主啦,保管万无一失。” 崇黑虎听了,马上释放了嫂嫂,一切都按照姜子牙说的办。他还请文王进城,清查府库,清点户口。文王推辞说:“贤侯的兄长既然已经死了,就由贤侯你掌管吧,何必让我来呢。姬昌就此告辞回去。” 崇黑虎再三挽留,可文王去意已决,怎么也留不住。姜子牙也带着兵回营了。这也有诗一首:

自从出了磻溪做了首相,报答恩情铲除暴虐讨伐崇城,一封书信抓到崇侯虎,才显出飞熊一向的名声。

文王和姜子牙辞别了崇黑虎,就回西岐去了。可自从文王看到斩了崇侯虎的首级后,整个人就像丢了魂似的,神魂不定,身心不安,整天郁郁不乐。一路上,吃饭也不香,睡觉也不踏实,一合眼就感觉崇侯虎站在面前,吓得他一惊一乍的。好不容易到了西岐,众文武赶紧迎接文王进宫。可文王在路上就生病了,赶紧请大夫用药调理治疗,可吃了药也不管用。

再说崇黑虎把兄长献给周营,文王把崇侯虎父子斩首示众后,崇城就归崇黑虎了,而且北边的地方都不再服从朝歌。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到了朝歌城。文书房的微子看到奏本,得知崇侯虎被文王诛杀,崇城被崇黑虎占据,他心里那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崇侯虎这家伙罪大恶极,死有余辜;忧的是,担心崇黑虎独占崇城,终究不是个良善之辈,而且姬昌擅自专权征伐,肯定是想灭商。他心想:“这件事可不小,我得赶紧上奏。” 于是,就抱着奏本去奏纣王。

纣王一看奏本,火冒三丈,怒声说道:“崇侯屡次为朕建立大功,居然一下子被叛臣诛杀了,实在是可恨!” 马上传旨:“点兵派将,先去讨伐西岐,把曹侯崇黑虎等人抓回来,治他们不臣之罪!” 这时,旁边的中大夫李仁赶紧进礼称臣,上奏说:“陛下,崇侯虎虽然对您有大功,可实际上他残害万民,在诸侯中结下了大恶,人人都对他切齿痛恨,个个都伤心不已。如今被西伯消灭,天下人没有不拍手称快的。况且,现在大小臣子都在说陛下宠信谗佞之人,要是现在诸侯再生事端,这话可就说到诸侯的心坎里去了。希望陛下还是从长计议。要是急着行动,文武百官会觉得陛下只宠爱宠幸的人,而轻视诸侯。侯虎虽然死了,其实就像疥癣之疾,天下东南的事儿,才是真正重要的。还请陛下裁决!” 纣王听完,沉思了好久,才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且说文王的病是一天比一天严重,只见加重,不见好转,眼看病危了。文武百官都来请安,一天又一天。这天,文王传旨:“宣丞相进宫。” 姜子牙赶紧进入内殿,来到龙榻前,跪着上奏说:“老臣姜尚奉旨进入内殿,问候大王,您的贵体怎么样了?” 文王有气无力地说:“我今天召你进来,也没啥别的事儿。我住在西北,坐镇兑方,统领二百镇诸侯,承蒙圣恩不浅。如今虽然天下混乱离散,但君臣名分还在,还没到背离的地步。我讨伐侯虎,虽然杀了叛逆回来,可表面上放松,心里其实害怕得很。乱臣贼子,虽说人人都可以诛杀,可现在明君在上,不向天子请示就自行诛杀,这是自作主张啊。况且我和侯虎爵位一样,自行专权,这可是大罪。自从杀了侯虎之后,我每晚都能听到悲泣的声音,一合眼就感觉他站在榻前。我想我是活不长了。今天请你进来,我有一句话,你千万不要违背:倘若我死之后,纵使君王罪恶满盈,你也千万不要听诸侯的唆使,以臣子的身份去讨伐君主。丞相要是违背我的话,咱们在阴间可就不好相见了。” 说完,泪流满面。

姜子牙跪着,连忙说道:“臣承蒙大王恩宠,身居相位,怎敢不接受命令。要是违背您的话,那就是不忠啊。” 君臣俩正说着,忽然殿下姬发进宫请安。文王看到姬发来了,一下子来了精神,高兴地说:“我儿来啦,正合我意。” 姬发行礼完毕。文王接着说:“我死之后,我儿还年幼,我就怕他随便听别人的话,肆意征伐。纵使天子无德,也不能乱来,落下个臣子杀君主的坏名声。你过来,拜姜子牙为亚父,早晚都要听他的教导。现在听丞相的,就跟听我的一样。你去请丞相坐下,接受你的拜礼。” 姬发赶紧请姜子牙转过来,恭恭敬敬地拜为亚父。姜子牙在榻前叩头,哭着说:“臣受大王重恩,就算肝脑涂地,粉身碎骨,也不足以报答国恩的万分之一啊!大王千万不要为臣担忧,您一定要保重龙体,过不了多久就会痊愈的。” 文王又对姬发说:“商虽然无道,可我是臣子,一定要恪守职责,不要越权,不然会被后世讥讽的。你要和睦友爱兄弟,怜悯体恤万民,这样我死也没有遗憾了。” 接着又说:“见到善不要怠慢,行义不要犹豫,远离错误不要停留,这三点是修身的道理,也是治国安民的大略。” 姬发再次拜谢,把这些话都记在了心里。文王最后感慨道:“我承蒙纣王非凡的恩宠,以后再也不能看到天子的面容,向他直言劝谏了,也不能在羑里演八卦教化民众了!” 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享年九十七岁,后来谥号为周文王。当时是商纣王二十年仲冬。

赞美文王的品德,在诸侯中高大出众。遭遇昏君的时候,小心翼翼地寻求。

在商都三次劝谏,在羑里被囚七年。卦象揭示先天的秘密,易经的传承从后周兴起。

飞熊入梦带来人才,丹凤出现在鸣州。仁风继承后稷,德业继承公刘。

始终坚守臣子的节操,不施展讨伐商的谋略。万古在岐山之下,难以有能与西伯相比的。

西伯文王死了之后,在白虎殿停丧。百官们聚在一起,商量着继位的事儿。太公望率领群臣,尊奉姬发继位西伯之位,后来谥号为武王。武王安葬父亲完毕,尊姜子牙为亚父,其余百官也都各升一级。君臣齐心,继承先王的志向,遵循先王的政事。四方附庸的国家,都来朝贡西土,二百镇诸侯也都遵循王化。

且说汜水关总兵官韩荣看到边报,得知文王死了,姜尚立世子姬发为武王,他大吃一惊,急忙写奏本,差遣官员往朝歌奏事。使者很快就进了城,把奏本交给了文书房。当时上大夫姚中看到奏本,就和殿下微子一起商议。姚中说:“姬发自立为武王,他这志向可不小啊,分明就是想谋叛,这件事不能不奏啊。” 微子皱着眉头说:“姚先生,天下诸侯看到当今朝廷如此荒淫,进用奸臣,排斥忠臣,各自都有不把君主放在眼里的心。现在姬发自立为武王,恐怕不久就会有山河动荡、乾坤扰乱的时候。现在就算把奏本面呈君主,那昏君也肯定不把这当回事儿,没什么益处。” 姚中却坚持说:“老殿下,话虽这么说,但咱们也得尽臣子的职责啊。” 于是,姚中抱着奏本,到摘星楼等候旨意。这到底是凶是吉呢?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