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尘与父亲分开了···
华夏国的第一批投资也大概结束,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在整个昌黎城外建造了一座和原先三国城市差别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工业区。
单就这座工业区,加上各种配套设施整个占地就超过了早先整个昌黎城,华夏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这一刻显露了出来。
面前这座源源不断来回输送物资的传送门终于关闭,大批的资源,大量的人才落地辽东开始了进一步的建设。
段尘向着最后一批离去的服务基地战士敬礼,而后回到昌黎城,打开了两片地区隔离的大门。
自此之后他与这座有着古代风貌和现代风格相互混杂的小城割不开了。
折腾了一个月,当这座大门打开之后,王恒在内昌黎出城所有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已经围在了这座园区大门口。
他们或是透过铁门向内观望,或是抚摸这与昌黎早先石板路完全不同的水泥大道,又或是猛的一用力,将这块从蓝星建造的水泥给掰碎了。
“好了,这是我家族给我建设的一个后勤基地,走,我们详细说。”
段尘对着围上来的众人简单解释,安排一批人严密看守。
随后带着一批昌黎城的心腹走入府衙内详细交谈。
这些天如此大的动静,城内百姓自然不可能不察觉,对于段尘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遮遮掩掩的机密,只是说现在还要给百姓一个接受的时间。
府衙内,小小的会议厅此刻挤满了人,上到简雍王恒这批文士,下到周边县令还有各部小吏。可以说整个辽东国的治理班底全部都到了。
段尘等人到齐之后,随即便详细解释了这个工业区的原有和一部分的效果,华夏亲手将体系送了过来,但是如何合理的运转,还需要他带着辽东人亲自操作。
“各位,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的疑问,接下来我会专门成立一个工业部,并且向各部门派遣一些向导,大家还有什么操作上的问题,都可以向他们询问。”
段尘最后以此收尾。
下方一众官吏仍然一脸迷茫之色,显然是听的云里雾里。
他并不意外,从物质科技的角度来说,三国的体系也就是封建科技,这个时代的人一下子跳跃到了工业化,自然是很难理解的。
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华夏专门派出一批熟练操作人员和专家驻留昌黎,并且短时间内不会离开,就是为了帮助辽东迅速接手。
送走大批官吏之后,段尘仅仅留下了王恒、简雍还有华夏各地的几位县令探索者。
王恒简雍自不必说,这批早先帮助他掌控地方的探索者,如今自然是最合适操守工业化建设的人才。
段尘有时候也不由庆幸,好在华夏在三国还有些底子,要不然单单他一个现代人操守整个三国的工业,那绝对能够把头给撑爆了。
至于说蓝星外派的人才,因为不是本土探索者,也会处处受到掣肘。
“这是我准备好的第一份工业计划,大家可以看一下。”
段尘望向几人,将一份被简化无数的工业方案分发给了几人在。
简雍王恒两人这个月都在恶补知识,以他们的文士天赋,至少能够保证理解了。
而其剩余的这6位探索者,就更不用说了,每一位都是有多年辽东基层治理经验的人才。
这份工业计划是华夏辽东研究所专门根据这些天的实地探查和多年研究设计出来的方案,其主要是在辽东搞搞基建,提高一下辽东国生产力的。
对于段尘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紧抓住神话三国的体系,组建精锐强军,从而争霸天下的。
但也是无奈,华夏国的资源就集中在工业方面,在辽东地区的投资会很困难,不过硬着头皮也只能是顶上去了。
所谓的工业计划并不是在神话三国搞什么飞机大炮,也不是制造各式精密机械,其实说白了这些精密工业都不能本土生产。
而哪怕是从蓝星生产出来运送到了这里,也并不能起太大的效果,两个世界体系本身就不一样,不可能上来就硬搞。
但在其它方面,诸如炼铁、造纸、石灰水泥制造,还有最重要的对辽东矿物的开采,这些都还是可以的。
探查发现,辽东国地区矿产资源还算可以,重要的煤炭和铁矿这些差量很大,石油也有一些发现,不过并不算多。
但是单单这些资源,也足够在这里建立的小工业运转了。
等待众人大概看完之后,段尘接着解释:
“这肯定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干成的,但是确实也到了需要一部分人力先行开挖周边矿藏和维持工业的时候了,这些我认为是可以办的。”
肯定不可能一上来就搞大工业,但通过小规模开采矿产,加上自身的开发,能够将华夏这套小工厂运转下来,那便就很好了。
“主公,这份计划确实是可行的,如果能够运转下来,绝对能够造福百姓,但是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没有那么多支撑计划的人。”
王恒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关键问题,无论是开挖矿产,工厂的工人,单单就初期计划,至少需要几万的体量,这些人到底从哪里来。
“我当前的计划是,先前不是俘虏的几千乌桓人,放牧问题暂时不急,不如就暂且安置他们在周边开矿。”
“此外工厂当下工人需要的并不多,只需在城内先行招募,就暂时可以满足。”
随后段尘又详细交代了一些计划安排后,终于是送走了众人,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等待这批简单工业运转过后,整个辽东的基建就可以安排上,此外如果钢铁厂能够正常运转,真正的三国本土重甲骑兵的组建就可以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