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57章 骑兵和连弩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第57章 骑兵和连弩

作者:工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7:38:26 来源:小说旗

关羽张飞跟着段尘这些天,自然是见识不少的,如今段尘拿出来马鞍马蹄铁已经不足以让他们震惊了。

马蹄铁在这里虽然因为马匹质量高作用不大,但至少能够提升一部分马匹的续航能力。

而马鞍就更不用说了,本身就是为了方便骑兵操作而研发出来的,如此装配更能扩大骑兵规模,提高精英级骑兵的训练效率。

至于说什么隐藏问题,主要有两点,其一段尘本身身处辽东产马地,当前算是整个三国世界除了北方游牧民族之外最适合构建骑兵的地区和势力。

而游牧民族,没有大规模开采铁矿的技术和能力,更少有锻造铁器的方法。

至于说是马鞍,对这些在马背上的民族来说可有可无。

对于中原势力,他们最重要的是缺少马匹,在没有占据养马地之前,他们的骑兵和段尘的辽东军无论从规模还是其它方面来说很快就会拉开差距。

在汉末混了这些时间,段尘现在也算是占据两郡之地的一方诸侯了,甚至现在南下讨董,和可以和这18路诸侯平起平坐。

不过他肯定不凑这个热闹。

随着铁器制造厂配合着匠人手工加工的各式武器相继出现,段尘就又开启了对远程武器的研发。

早先的火药配比来到三国之后会发生变化,因此辽东研究所暂时没有研发出什么成果来,这也在段尘的预料当中。

强大的文士武将规则之下,在早先物质体系下的修修补补可以,诸如什么马蹄铁马鞍这些器具。

但一跃进步到火器时代,那就太过于激进了,哪怕是研发出来,这里的文臣武将是否能够适应热兵器体系还是另说。

不过除了火器,自然还有其它方面,后方的辽东武器研究基地中,仿照诸葛连弩制成的弓弩出现了。

段尘步入到昌黎城内的军营中,此时已经有了不少军中弓箭好手分别拿着弓弩和弓箭进行射击。

“发射!”

一声令下,对着前方的靶子,弓弩手手不停,接连发射十发弩箭,箭箭命中靶心,中间的木靶子直接被打穿。

而弓箭手拉弓发射速度慢了许多,弩手十发的功夫,弓箭手才发出来3发。

但同样是正中靶心,中间靶心同样被打穿。

“很显然,弓箭射速慢,但是威力大,弓弩射速快,但是威力较小。”

专门由探索者总结信息,接连多批测试,详细的数据报告得出。

最终也是这个结果。

关羽却是看到了些什么,跟着道:

“我看弓弩手,一早上测试之后,依然面色如常好似丝毫不费力气,而弓箭手仅仅10发,就已经满头大汗,一早上下来早已经换了不知道几人,可见弩手持续作战能力更强。”

这确实是一个点,关羽经过这一年南征北战下来,统帅已经到了87,接近90点了,相比起来他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于是段尘问道:

“云长,你看这该如何配置?”

弓弩手本身主要在辽东坚兵中配置,本身就在于关羽的统御范围内。

却不知关羽说道:

“我认为首先应该配置辽东铁骑,没人至少安排一支弓弩,配上上百箭矢。”

这话说完,段尘倒是也跟着有了思路。

对于骑兵来说,骑射绝对是最难的操作,除非是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或者精通武艺有一定天赋的,否则真的很难。

而现在需要蓄力的弓箭被弓弩替代,装配上马鞍之后骑兵身体更为稳定,骑射的两大难题被解决掉了,自然就有基础。

“只是不知道这弓弩的生产到底如何。”

关羽再次询问,在大汉如此弓弩恐怕每一个都是珍宝,如今想要装配全军,肯定成本巨大。

却不知段尘只是摇摇头道:

“弓弩问题我能够解决,云长你想要多少直接安排就是,只是相比起来质量上肯定是要差上一点的。”

听完此话,关羽眼神亮了起来,脸上带笑:

“主公,既然如此那便训练5000骑射辽东骑兵,训练5000辽东弩兵吧。”

这可真的是狮子大开口了,上来就要至少一万的弓弩,饶是段尘也有些吃不消。

但是承诺既然许下了,自然是要有所交代的:

“好,云长你就等候我的好消息吧。”

段尘做出交代后便前去安排。

弓弩的生产哪怕有工业机械配合,但需要人工组装构建的成分还是很多,此外如何在三国找到适合的材料也是大问题。

不过这些自然有华夏来去头疼,段尘没有必要管这些。

处理完军队装备的事情,段尘一时间也是闲来无事,想到了今日还没有开启直播,正好带着华夏人来昌黎看看。

这些个月自父亲叮嘱和自己已经不必要隐藏之后,段尘也会偶尔开启日常和工作直播让华夏人查看发展情况。

不过段尘自认为他的生活没有多大意思,可每次开直播,还是整个华夏几千探索者,上百个成规模势力(评分过500势力)中最多人看的。

可能他本身比较带有争议性吧····

开启直播后,段尘也不管不问办着自己的事情,主要就是视察一下各地工业生产,还有基建的项目,另外和华夏沟通武器和部分工业需求问题。

【终于开启直播了,这些天都睡了几天觉了,每次都是这样。】

【算了,段尘能够给你开直播都不错了,正好看看这昌黎城,真的是一天变化一个样子。】

【唉,公开的至少6万以上融合点的投入,但在辽东建设工业的成本还是太高了,昌黎发展确实可以,不过也就这一个。】

【二战秘境到现在才花费的5万融合点,就直接在川蜀地区和西北地区建设了一整套的工业体系,无论是运输还是承接成本都低太多了。】

【我听说华夏直接安排了1个重装合成旅的武装过去,并且派遣专人帮助士兵训练,这也才5万融合点?】

【那能多少,本身就是科技体系的,直接运输装备就可以了,二战华夏自然有资源承接好,这边啥都没有,成本大收益就小了许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