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期处于边野之地,对大汉多彩还是了解太少了。”
他本以为蓝星除了军事,其它诸如文化和生活水平方面对其它秘境是完全碾压的,今日一看确实有所改观。
早先他还疑惑,自己将蓝星的电影电视,小说等引进,为什么仅仅在民间有所反响,对这些文士影响并不大。
今日一番体验,确实也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不过,段尘并没所谓乡巴佬的羞愧,只要不是文士和武力上的巨大差距,剩下的都是可以弥补的。
这些所谓的享受,将来他要一一尝试,更要上到世家豪族,下到民间百姓都能体验到。
“主公果然志向高远,奉孝不如也。”
看着段尘的表现,郭嘉难得拍一次马屁。
真正的强者从来是以中有足乐,而不会自思口体之奉不若他人。
在他看来,段尘是有赤子之心的。
“哈哈,你我埋在案牍之上多日,现在这昌黎楼刚刚开设,自然是要好好体验一番。”
段尘并没有为此消磨兴致,拿起酒和郭嘉一饮而尽。
“接着奏乐接着舞!”
······
同样是在这座新开业不久、宏伟壮观的昌黎楼里,其中最大最奢华的那间包房之中,正端坐着来自北境的众多世家大族的代表人物们。
他们按照各自家族在当地的地位和辈分,井然有序地依次就座。
而处于众人中心位置的,正是甄家的张氏。
此时,只见管宁之子——管家现任的家主管伯率先开口笑道:
“甄家现今可为官商,瞧瞧这昌黎楼被经营得如此出色,当真令人赞叹不已!”
他一边说着,一边环顾四周,眼中满是赞赏之意。
紧接着,北境王家的家主也随声附和道:
“是啊!依我之见,这昌黎楼丝毫不逊色于洛阳邺城那些声名远扬的大酒楼呢。就算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的九州楼,也仅仅只有七层而已。可咱们眼前的这昌黎楼,居然高达十二层,稳压它一头啊!”
说罢,他微微仰头,望向窗外整个昌黎夜景,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若再仔细观察一番,便会发现这些人无一不是在辽东地区世家豪族的族长家主。
此番齐聚一堂,显然并非只是单纯地前来欣赏歌舞表演或是品鉴这座名楼那么简单……
等待着一番客套吹捧结束之后,自然也该聊些正事了。
管宁之子管伯先行说道:
“段将军待我等确实宽容,如今辽东书院已经办好,好亲自前去观礼,足见其重视了。”
不时有几位家主向后吹捧,而后就又引导到了其它:
“听说简太守已经前去辽东郡谈判,等待辽东归附之后,还不知段将军要如何处置呢?”
“能够如何,估计也就是迁移到北境了,段将军自是一贯不喜兼并土地的。”
“休要胡说,段将军让我们在北境开荒也非坏处,如今又有大批粮食支援过来,我看那化肥用下去之后,今年的收成能够和中原良田齐平了。”
“唉!只是段将军今日所强调兼收并蓄,显然是对这辽东书院另有安排,等待那些辽东世家过来,恐怕留给我们的就少了些许。”
“那又能如何呢?段将军自从主治辽东之后,处事也算稳定了许多,不再像是以往那般····”
话题很快转向到了这些中原世家最担忧的事情上,早先段尘所统治的辽东本土,早先的世家豪族要不是被赶走,要不是被压制。
等待中原世家豪族迁移过来之后,虽然土地都被移去北境,但却极快的增加政治影响力,如今书院建成之后,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渐深厚。
辽东的几个本土豪族,根本就不足为惧,甚至想要融入他们的圈子。
但等待收拢辽东郡后就不一样了,那里是辽东的核心地区,也是辽东豪族影响力最强的地区,一旦收拢之后,这些北境世家会担心自己现有的影响力受到压制。
甚至害怕段尘要来一些大动作。
“可惜,袁绍和公孙瓒已经把事情做绝了,北境的土地已经开荒种植,未来我等与这辽东算是牢牢绑定住了。”
“当初走出中原,我等心中还很忐忑,如今看来,情况已经好了许多,只是段将军对我等态度总归是让人不安的。”
北境世家能够感受到,段尘对他们很冷淡,连带着整个辽东对他们都不算太亲近。
无论是安置地方,还是对核心官员的任用,段尘用的都是寒门嫡系,或是那些家族子弟也就是探索者和蓝星人。
如何和段尘深刻绑定,如何能够与段尘组建利益共同体,这是让这些世家最忧虑的。
“如今,甄家加入商部,配合段将军重构商路,发展商会,经营产业,倒是彻底与辽东建立稳固联系;可我等除了北境的土地外,实在有心效力,却得不到信任啊。”
北境范家族长叹息一声说道,望着张氏满脸羡慕,接着说道:
“如今谁不知道段将军是位雄主,年刚过弱冠,却已然雄霸辽东,虎视中原,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啊!”
另一位家主也跟着吹捧过后,叹息:
“可惜我族中子弟不算争气,但我听说段将军尚未婚配,我有一女,年方二八,如果能够送入府中,充当一妾室,也无憾啊!”
他好似随意感慨,但却好似提醒到管伯了。
这位管家族长,同为文士,官居北境督邮,不算太大,但其父管宁,却是辽东书院院长,怎么说也算是名士,北境代表人物。
连带着其,在众多北境世家中,也极有影响力。
只见他望向张氏,故作叹息之后道:
“段将军确实尚未婚配,如果我北境各家,能够有女儿送入府中,不需其能稍稍说上话,我等的新也能安定下来的。”
说完后,他望向张氏,接着道:
“可惜,我管家人丁稀薄,一脉单传,尚无嫡女,身份卑贱,自是无此等机遇了。”
这是,旁边的王家抓住机会说道:
“我家中嫡女正适龄未嫁,如果能被段将军看上,赏做妾室,那自是极好的,可惜无人引荐。”
说着他望向管伯和张氏,在场一众,也就这二位能直达天听了。
却不等张氏说话,一众豪族皆是相继发言:
“我家中女子也可以,愿意为各位嫁与段将军。”
“我女儿年芳14,不求嫁去,只能做个婢女,也心满意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