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 第195章 那段尘不过如此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第195章 那段尘不过如此

作者:工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17:38:26 来源:小说旗

195年

自段尘改变,对这个世界造成的蝴蝶效应也加大了。

这一年,公孙瓒并不是被围困易京城苟延残喘,而是和袁绍仗下打的有来有回,河北爆发了多场重要战役,由于公孙瓒手中骑兵精锐,袁绍每每受挫。

第二波北伐也被迫终止,只能是先行撤军。

同时,其所谓的密信计谋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因为段尘当前和公孙瓒是电报联系,有信息会有直接通讯。

所谓的往来输送信件被公孙瓒抓到根本是不可能的。

一年多来,辽东也多次向着幽州输送武器粮食,一定程度上武装公孙瓒,两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合作非常密切。

公孙瓒当下也明白,如果不是段尘的粮草支援,当以当前幽州能够爆发的战争潜力,实在是不足以支撑的。

也是如此,两方当前互派使者入朝交流,有事直接电报联系互换信息,大汉北方,勉强维持着三方平衡而不至于爆出来。

段尘自擢为破虏将军,消息自然是要先传遍天下的,自然也是天下人讨论。

公孙瓒是第一个得知消息,并且派遣使者前去庆贺的,而后刚刚趁着陶谦身死窃取徐州的吕布也随之派人庆贺,接着是曹操。

这些都算是可以远交的对象,面对袁绍的强势,他们是先天亲近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代刘备的段尘来到辽东,陶谦病重身死之时后继无人,其子上位,却也只能看着吕布将其基业夺去。

下半年,吕布入主徐州之后,先后北收臧霸,南下复广陵,多次东征,和曹操打的火热,势力出道即是巅峰。

河北一年两场大战,双方休养生息,三足鼎立局势稳固,中原同样如此,袁术,吕布,曹操三方大诸侯来来回回同样打的火热。

而在南方,孙策这头猛虎南下,先后吞并吴郡,会稽郡,镇压江南世家大族,称霸一方,掀起不小威势。

一时间,这天下再次热闹了起来,远在关中的小皇,也踏上了东出的路。

·····

许县

为了应对吕布,曹操将驻地迁往了颍川,在此进行集中屯田。

自曹操到来之后,许县也逐渐热闹了起来,逐渐有成为颍川中心之地的声势。

中原各个世家,各地的学子,甚至朝廷的不少有识之士,都相继前往许县,这座小小的县城,像是昌黎一般,不断的扩充。

城墙修筑,内部商贸逐步繁华,各种精美建筑搭建起来,城外军营精兵强将无数,一切都井井有条。

仔细看去,许县之外,田地规整,道路平坦,农庄星罗密布,屋舍俨然。

远看只觉得是平常,拉近看来,却让人不由惊诧。

若有文士将文道凝聚双眼之上,展开望气之术,能看到一道粗壮的民望支柱从许县冲天而起,形成一道护罩,包围方圆千里。

早先各地农庄的田地,此时却好似有金光洒落其中,时至冬季,却见其地冒着热气,农作物已经有些泛黄,竟然是能在冬季成熟,比那常规麦子快了一倍。

曹操和荀彧两人乘车在城外闲逛,遥望麦子长势,不由欣喜:

“多亏文若相助,此屯田才能有如此奇效,我看此地不仅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也不为过了。”

同坐车碾旁的青年文士却是摆摆手说道:

“我只能,只能调动民望,护佑一方;能让着屯田有此奇效,还要看毛阶,此人之天赋,与屯田之道上有大才,主公必要重用之。”

毛阶,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主张屯田,二流文士。

有天赋【归民于田】(可以跳过开垦,直接将田地化为屯田,屯田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得其成熟期变短,产量增多)

(当前可制造屯田100万亩(300万亩),安定百万流民)

如此人才,归于曹操,方才能安置百万青州流民。

“文若不必自谦,但毛阶一人屯田,却也有效,可若无文若之民望调动,却也不能。”

曹操笑着说道,能够得到荀彧,他确实是捡到宝了。

其天赋【王佐之才】作为【国家专属天赋】,相对于【地域专属天赋】有着更高的民望调动能力,不仅仅能够形成民望防护,庇佑一方。

也能利用民望加持谋士天赋,使得其天赋效果升级。

早先毛阶顶天能够开垦屯田百万亩,却在荀彧加持下,直接翻了3倍,达到了300万亩,基本将中原流民安置了下来。

某种程度上来说,曹操手下确实人才无数,地盘看似很小,底蕴却也比段尘要高上一些。

两人车碾入许县,下车来到一处酒馆当中,点上些小酒小菜,也算是日常消遣,每到闲暇,曹操最喜欢和心腹谋士武将一起来到这里放松一番。

往往听这些市民议论,却也能开阔些眼界,特别是提到他的时候,更是让曹操关注。

许县到了现在,有些许活力,城中多是投奔的世家豪族,也有很多书生前来,这些人往往见识非凡,最喜欢讨论这天下局势。

今日,最重要的热点便是段尘自领破虏将军之事了。

却见一学子一口将杯中酒水喝尽,随后大笑:

“这段尘毕竟是生长在那边荒之地的,我看就连这将军是什么等级都不知道,封一个破虏校尉就已经是抬高了,现在自封破虏将军,还要超过四方将军,自比骠骑,实在是可笑。”

此话说完,一众学子也都是哈哈大笑。

中原人士,最喜欢嘲弄那些边疆粗鄙之辈,可真当诸如凉州人的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却又说不出什么话来了。

“这段尘好歹也是立下了些功劳,杀了许多异族,也算是为大汉开疆扩土了,只要是派遣使者上表朝廷,封一个四方将军不为过,这样也好过自立,我本以为其是忠于朝堂之辈,如今看来也就是粗鄙武夫罢了。”

有心向汉室的文士不由叹息,却不知道此时的朝廷早已经威信全无,根本就没有任何封官必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