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在蒙古西征的一系列行动,段尘也没藏着掖着,关键的都直播了出来,给华夏同胞看看这些战斗,并没有什么坏处。
如今回归之后,很多人还是流连忘返,甚至观看直播的人数都比往日要少上许多。
【李凯之开始北伐了,我看那边华夏直接派出了500辆专用货运车开始运输,甚至有的已经开始在前方清路了。】
【段尘厉害,这把蒙古人全部抓到三国了,李凯之不趁着这个机会北伐,实在是亏了】
【对啊,真猛,我感觉今年的总评,段尘估计能够到第一了吧。】
【肯定第一了,蒙古西征说什么也是史诗级上等的,还是世界级规模,你可以看看,西方那些探索者被蒙古人打成什么样了,段尘就这样把他们给灭了!】
【又是一个史诗级秘境,我估计李凯之北伐成功之后,又能进入前十了】
【现在都不错,南边那个什么宋国,真的是让我难绷,之前看李凯之的战斗,气的的头脑发昏。】
【哈哈,别气别气,这不是好起来了,现在段尘去哪个秘境,哪个秘境就能有根本好转,一年一个世界前十秘境,等到以后仔细一看,排行榜上全部都是华夏国!】
【别畅想了,我嘴角已经咧起来了,听说西北部的镇国区条件很好,而且有大批的珍稀资源,我现在想着要不要移民过去。】
【我家已经准备过去了,东边太挤了,西边正好,马上就要融合点测试了,华夏的实力肯定再次增强,到时候不仅西部,估计南部,北边都有新据点。】
【早先是资源土地太少,没法开发,现在资源土地太多,人又没法开发,都是烦恼啊!】
【哈哈,我看倭国都快羡慕疯了,前年被我们打残之后,去年镇国区缩减了几百万平方,今年很可能又要缩减。】
【人家本来国土那么小,肯定维持不起来啊!】
····
一众谋士到场,段尘仔细一想时间,不禁感慨其过的确实快。
马上就又到了新的一年融合点总评和国战擂台了,不过现在他担忧的还是蒙古人的安置问题。
“20万蒙古人,全部都是战兵,如何安置?”
段尘不废话直接询问。
出乎意料,这次是管宁先行发言:
“主公,这些蒙古人既然全部都是战兵,而且妻子都未曾带来,心不安定,就不能放到辽东,不如安排在草原之地,也能为辽东充当与鲜卑的屏障。”
管宁是有才能的,这确实也是个好办法,不过简雍却一眼看出其中弊端,上前道:
“蛮族心性不稳,没有土地捆绑绝对难以归心,如果放到草原,将来就很可能分散开来,成为我大汉心腹大患,我认为还是需要严格看管和其它异族一样。”
邴原说道:
“这些蒙古人毕竟是不是大汉人士,本身所修炼体系也完全不同,留在辽东只会格格不入,想要他们屯田,虽然能够填充劳力,可是如此多的战兵,不彻底废了。”
“此外,蒙古人没有妻子过来,如何给让他们能够安心成家立业,如何让本土汉人高句丽人放弃隔阂与他们结合,这些都是问题。”
“最后,蛮族生性凶残,此不是辽东异族,早已经被征服,或是对大汉尊崇,此等蛮夷绝对无法安心屯田。”
一连三条理由,有理有据,邴原作为辽东的人才观察使,整个招贤馆都是他负责的,也为段尘察举不少人才。
如今也练就了毒辣的眼光。
段尘听后,点点头表示认可:
“蒙古人凶残,而且不是一个世界,确实短时间内无法同化,本身为战兵,安排生产太过浪费,如果能将其分化,挑选精兵组成军队,挑选弱兵与辽东融合,或许也是可以的。”
段尘在辽东5年多,这些年异世界人和本土人结合的例子也数不胜数,基本上生出的都是三国本土人。
可能因为三国本土体系强大,能够将其它世界体系给平衡了一般,如今第一代长成,并不比完全本土生出的差。
简雍好似有所领悟,上前回道:
“主公英明,我认为,选择融合的蒙古人可以安置在松嫩两郡,必须要与本土女子结合,早先我们征伐高句丽,有大批高句丽男人战死,造成男少女多,正好可以用来和蒙古人结合,但是其中关键,还需要专人来看着。”
简雍的能力点主要点在外交和做事上面,真正谋划不全面,但一旦有了思路,思考是非常不错的。
段尘望向众人,都没有意见。
“选用何人?”
问题到了,松嫩两郡局势复杂,先前安排简雍和徐庶过去先行建设,不过如今两人肯定是要回归中央的,那就需要另外安排人才。
“主公,我推荐通辽王烈,其人安抚鲜卑,建设通辽,政绩卓着,经验丰富,有治世之才,松嫩两郡局势复杂,当派遣专业人才前去才是。”
管宁说道。
王烈是北境派的二流文士,早先迁移过来,一直被段尘安置在通辽郡,如今确实也该换换位置。
其能力很强,主要偏向的就是地方治理,天赋能够收拢民望,安定民心,对于异族治理很有经验。
却在此时,阳仪也上前说道:
“主公,我推荐北境太守王恒,其人最早追随主公,经验丰富,在多地治理,北境发展多归于王恒,其人之才,治理松嫩两郡绝对可行。”
王恒某种程度上是辽东本土人,也代表辽东派,阳仪此次确实是想要争上一争的。
至于说如何角逐,还是需要段尘来决断。
北方松嫩两郡基本涵盖整个松嫩平原,往后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其会成为辽东最重要的人口迁移基地。
如今能够一起统领两郡之地,不仅代表政绩,也代表其在辽东的地位上升。
两者都是非常不错的人物,段尘很矛盾。
“辽东派现在眼看喘不过气了,把王恒调动一下最好;但管宁说的有道理,王烈是当前最合适的人选。”
很快,他便不再迟疑,在辽东,出现派别之争是客观的,这是整个大汉的弊病,甚至是政治的弊病,不可能根除。
但在段尘麾下,效率优先,一切放后,无论什么事情,他都能顶住。
“王烈更为合适,就先安排王烈任松嫩总督,兼管松嫩两郡吧。”
此话说出,阳仪面色难掩失望,管宁则是面带微笑。
虽然其也算是高风亮节之辈,但某种程度上压制别人,还是有些爽感的。
(兄弟们,小手点点后面的屎黄按钮,我会更有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