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长者
但旁人不会这样想,尤其是于贵妃。
毓秀宫里,于贵妃满头珠翠晃着在大发雷霆,平日里美艳的面容也扭曲着在发怒。
“病了这么多年还没放弃,还想治好了跟我的儿子争夺太子之位吗?”
在她气头上蔓霜也不敢靠近安慰,只能在一旁低声劝道:“娘娘别生气,二皇子的病太医院都束手无策,一个医女还没那么大本事。”
于贵妃厉声道:“他病了这么多年都没死,还长到如今这般年岁,当初说他活不过十岁,如今都快二十了,本宫怎么能不着急。”
“人人都想碍着我儿的路,凌叙白占了个长字,太上皇向着他,太子之位不争不抢就落到他头上,他可真是命好。”
蔓霜轻轻劝道:“娘娘,七皇子还年幼,太子只要一天没有找到赵明姝,他这太子也就一日不稳。”
“您想想,太子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说不得她早就不在人世了,太上皇的旨意在,也限制了他。而且前朝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继承人是女子,皇帝又体弱多病,子嗣是头等大事啊。”
蔓霜见她听进去几分,靠近道:“即使找到了也不怕,太上皇让他娶赵明姝,倘若那赵明姝是个不能生的,臣子们还会拥护这样的主子吗?”
“娘娘您且放宽心,水来土掩,总是有法子的,二皇子哪怕治好了,这些年身子懈怠了,哪里比得上其他皇子,更何况咱们英明神武的七皇子。”
于贵妃经她一顿吹捧,也觉得言之有理,听得身心舒畅,缓缓坐下欣赏起自己的蔻丹。
“明日那医女回太医院后,你去太医院一趟,说本宫身子不适,让赵医女来一趟。”
蔓霜面露难色,这前脚去医治二皇子,后脚她一个贵妃就把医女叫走,明眼人瞧着其中也有猫腻呀,“娘娘……。”
于贵妃睨她一眼,“怕什么,一个小医女,纵然救了镇国侯夫人的命,那日认出事后必然给了重谢,若是挟恩要求什么,反而惹得镇国侯府不满。”
“本宫让她来瞧瞧也是想知道她是否看出凌言叙是中了毒,以往那个治法自是不必放在心上,若是朝着治毒走,本宫自然得提防些。”
于贵妃晃了晃指甲鲜艳的蔻丹,“能为己所用自是好,若是要治好那病痨子鬼,区区一个医女,本宫还治不了她吗?”
蔓霜见自己主子已经有了盘算,还是不好的盘算,心中不免紧张起来,想来想去,还是要劝上一劝的。
“医女入太医院一事毕竟是太傅提出的,若是出了事,太傅怕是要彻查,太傅跟其他臣子不一样,软硬不吃,就算找个替死鬼,太傅也不会信。”
搬出苏砚尘,果然于贵妃面色敛了几分,也在认真思考起来。
思索良久,于贵妃挥了挥手,“罢了,等再过些时日再叫那医女来。”
“是。”蔓霜面带微笑应下。
就让那医女再瞧几日,让她自己决定自己生死了。
赵九笙来来回回往返于太医院跟凌言叙府上五日后,已经在开始施针了。
第六日自凌言叙府上回来,一名太监来太医院,说是太后近日胃口不佳,一直给太后照看身子的孙太医今日告假,需得一名太医去寿康宫去瞧瞧。
转了一圈,在闻思语跟赵九笙身上一转,目光便落在赵九笙身上,让她前去寿康宫给太后诊脉。
赵九笙带着她的药箱跟随太监前往寿康宫,一路上那太监也同她说话,问她在太医院是否习惯,可有人欺负她。
亦或是问她家中可还有人,进了太医院父母可舍得放人。
赵九笙都一一做出了回答。
太后住的是从前她祖母住的寿康宫,里面陈设基本未改。
太后苏琉璃在宫宴上赵九笙已经见过,保养得当,再加上她只生育一子,她当年是皇后,后宫无嫔妃,后来太上皇退位她是太后,一直受人尊敬,没有受过气,瞧着不过四十来岁,面上带着慈爱的笑,温婉又温柔。
“医女赵九笙参见太后。”
赵九笙这是许久以来行的一个跪拜礼,今后也会有,她不能表现出丝毫不耐,她如今确确实实不是公主了。
“免礼。”苏琉璃温声道。
赵九笙起身,“谢太后。”
苏琉璃请她坐下,然后屏退了左右,殿里只留下她们二人。
但赵九笙还是察觉出殿内除了她们还有人在,气息虽微弱。
苏琉璃缓缓道:“哀家这些年唯一操心的也就这些子孙们了,这几日哀家心情起起落落的,觉得浑身乏闷,心里总是不太舒坦。”
赵九笙起身去到她身边给她把脉,苏琉璃则是温柔看着赵九笙。
赵九笙把完脉后,收起脉枕,“太后身子无碍,微臣开些凝神养气的方子喝两副即可。”
苏琉璃叹了口气,“哀家身子无碍,二皇子身子又如何了?他自幼就体弱,贤妃从前也是医女,即使细心照料也不见效,太医院来来回回给他看过就是只能这般养着,医女可瞧出什么来了?”
赵九笙望着苏琉璃,在太后问话时,方才察觉的那道气息重了些。
赵九笙恭敬回道:“回禀太后,二皇子虽常年饱受病痛折磨,但他平日里也有锻炼,因此才扛住了这些年的病痛。”
苏琉璃急忙追问,“那你治得好他吗?”
赵九笙回视着她,“得花很长一段时间。”
苏琉璃眼神一亮,“你的意思是你能治好他是吗?”
赵九笙点头,“是,微臣能治好二皇子。”
苏琉璃连说了几个好字,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激动。
“哀家这些孙儿们除了言叙,其他皇儿公主各个都身子好,哀家唯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言叙了,那孩子常年饱受病痛折磨,这些年与哀家都生分了。”
苏琉璃话音一转,还带了几分哽咽,“哀家知道他是怕过了病气给哀家,但哀家更心疼他,因着这病,自幼那些弟弟妹妹们都不跟他一起玩耍,他总是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看书。”
“炎热天气,其他孩子们都是扇不离手,他还穿着狐裘大衣,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手都还是冰冰凉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