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善心
陈掌柜付了钱,小二将他送出了客栈,同桌的几人都各怀心事,酒也喝得不尽兴了。
小二回来时,赵九笙把他唤了过来,问起他那位陈掌柜是做什么营生的。
小二也不卖关子,直接就同赵九笙说了,“陈掌柜开了一家罗裳坊的铺子,咱们这柳叶镇不大,做衣服的铺子统共就两家,陈掌柜开的那家是间大铺子。”
“这陈掌柜生意做得好,还是个善人,平日里也乐善好施,可这样的善人,却一直没有子嗣。”
“听闻陈掌柜的父亲十年前去世时都死不瞑目,就是因为陈掌柜膝下无子,这次也不知怎的,陈掌柜家中接连有了喜事,想来是做了多年善事,老天开眼了,让这好人有了好报吧。”
小二虽爱钱,但也是真心为陈掌柜感到高兴的,平日里陈掌柜来吃酒,也会给他打赏些。
有时闲着他在门外嗑瓜子晒太阳,还能瞧见陈掌柜买了糖葫芦送给路边眼巴巴看着的孩童。
这样的好人有了好报,他自是觉得上天有眼。
小二说完就又去忙活开了,给这桌送菜,那桌倒酒,还要不时跑去后面端菜吆喝两声。
赵九笙方才只是疑心那药有问题,现在从小二那里听来了这陈掌柜是个好人,便想着去一趟陈家,看一看这位陈掌柜家中的夫人们,究竟是怀胎,还是另有玄机。
司晏礼一直在看她,自是也从她的细微神色中猜出了端倪,低声问她,“怎么了?”
赵九笙没打算瞒他,便直接说了自己想法,“我想去一趟陈掌柜家。”
“那我陪你。”司晏礼说完才后知后觉,他其实本意是不想她去的,本想让她在客栈休息,去了陈掌柜家,怕是一时回不来,一早又要赶路,她休息不好。
可又知自己劝不动她,担心一劝说,反倒她不让自己跟着,就嘴一快先说了自己要跟着。
但好在,她答应了。
饭后出门时,小二还以为他们是出去闲逛,热心的告诉他们夜里的集市也很热闹。
赵九笙谢过后,跟路人打听到了陈掌柜家的住处。
两人没有骑马,镇子较之州城是要小些,但走路也要走上一阵。
到陈府时,府外门童正在洒扫门前落叶,见有人过来,便停止了动作,抬眼看去。
门童年纪不大,看到年龄相仿的漂亮姑娘,一时也控制不住表情,整个人呆愣在原地,险些张嘴哇出一声。
司晏礼冷冰冰的看着他,奈何门童根本不朝他脸上看。
赵九笙上前一步,朝他问道:“请问这里是陈掌柜家吗?”
门童脸唰的一下就红了,点着头回答,“是,您是……有事吗?”
赵九笙见他说话结巴,以为是他看到司晏礼配了剑紧张,露出一个笑脸同他温和说话。
“我姓赵,有点事想见一见你家老爷,可以替我通传一声吗?”
门童看了眼赵九笙身后的司晏礼,又看了看他的剑,才问,“你们不是来寻仇的吧?”
赵九笙轻轻一笑,“不是的,听说你家夫人们最近有孕在身,胃口极佳,却又瘦的厉害,我会些医术,可否让我给你们夫人瞧瞧?”
门童将信将疑的说道:“那我进屋跟老爷说一说此事,劳烦二位在此等候片刻。”
门童进屋不多时,陈掌柜就亲自出来了,上下打量了两人后,视线就落在赵九笙身上。
朝赵九笙微微拢了拢手,堆着笑问道:“听闻姑娘行医,又主动上门来要为我家夫人们看诊,可是她们之中有谁请了姑娘来?”
赵九笙回之以礼,“不曾有请,是方才在客栈内听小二说了陈掌柜仁善,家中夫人,姨娘们最近都有孕在身,却又消瘦。我会些医术,听闻这些,便想前来瞧瞧,若是能帮上忙自是最好。”
陈掌柜这些年善事做了不少,平日里镇上的人也没少夸他,他自是心中有数。
他是做的衣料铺子的生意,审人衣着是个习惯。
眼前这姑娘一身衣着不像是个缺钱使的,想来也不是来骗钱的,原本也想着过两日请大夫来给她们把脉瞧瞧,如今有人登门来看,既说有医术,姑且进府给她们瞧一瞧便是。
陈掌柜想通这些,就请他们进了府,然后让人去把夫人,姨娘们给请到正厅。
陈掌柜请赵九笙二人坐下后,命人为他们看茶,然后说了句失礼,就去到门外候着,见着自家夫人来了,就连忙迎了上去。
只见那被丫环,陈掌柜扶着进屋的陈夫人竟似七十岁老妪,那张脸干瘦的厉害,想必之前脸上圆润,忽然瘦的太过厉害,以至于皮肤有些松垮,见着有客就露出一个笑来,只是这一笑,那些松垮的皮肉就变成一道道深深的褶皱,堆在脸上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然而这位陈夫人实际年龄却是四十五岁,一路进府,陈掌柜说她不过有孕两个多月,但眼下瞧着,那倒像五六个月的身子。
身后紧跟着进来的几个妾室,虽比她肚子小点,却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样都是脸上毫无血色,瘦的有些吓人。
不看肚子,只看人,还会被吓着,就像在骨架上面搭了层人皮一样。
府中之人都是一日一日伺候着她们,每日都能看到,因此也不觉得变化多大,都还猜着是多年无孕,一朝遇喜,身子弱了。
陈掌柜对她们说明了赵九笙来意,她们瞧着赵九笙年轻也没有轻视之意。
更不会胡乱猜疑赵九笙是看上陈家富贵,毕竟这姑娘跟她身后站着的人瞧着也不像缺钱的。
陈夫人笑着开口,“姑娘莫不是哪位名医徒儿,出来行医救人,四方游历?”
赵九笙同样微笑回她,“之前我曾帮妇人接生过,又恰好途经此地,听闻几位夫人的情况,便登门拜访了,有些冒昧,还请见谅。”
陈夫人听到接生,顿时讶然的眨了下眼,“你瞧着不过十多岁的年纪,还帮人接生过?”
赵九笙点了点头,陈夫人欣慰一笑,“想来姑娘心善,同我家老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