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门外风肆一早就等着了。
见到门开了,立刻闪身出来。
“姑娘。”他拱手一礼。
赵九笙颔首一礼,风肆掀开半角车帘,赵九笙刚准备上去,就看到里面还坐着凌言叙。
“二皇子。”上车后赵九笙客气的唤了一声。
她坐在左侧,凌言叙来这一路虽已在内心反复想过措辞,但见到人,却干巴巴说了一句,“昨日多谢了。”眼神都不自然的没有去看赵九笙。
“二皇子客气了。”赵九笙坦然回道。
听到她平静的声音,凌言叙内心也静下来了,斟词酌句道:“你昨日说,你父母不在人世,是因病过世的吗?”
赵九笙看了他一眼,随即淡淡收回目光,凌言叙被她忽然看一眼,心头猛然一跳,那一眼虽没带有什么情绪,却让他心中有些不安起来。
“不是。”她淡淡回了两个字,声音里听不出喜怒。
凌言叙下意识接话,“那是……。”
“被人所杀。”赵九笙闭上眼,将杀意跟恨意掩下,声音里极力隐忍,才使得没有暴露情绪出来。
凌烁入宫之日,便是她父皇母后被杀之日。
她绝不会忘记那一日,太傅告假,她在月宫温课练字,司晏礼忽然闯进来,对她说,宫里出事了,她要赶紧出宫。
没有任何时间给她思考,直到见到她祖母,告知她皇帝,皇后被害,凌烁入宫了,而她们从今往后要开始逃亡生活了。
凌言叙惊讶于她竟然还身负血仇,何人杀了她父母,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长大?
“何人杀害?”
他想知道是谁杀害了她的父母,若她大仇未报,他定当倾尽所有为她报仇雪恨。
赵九笙睁开眼看向他,“这件事跟二皇子无关。”
不知是她此刻的眼神,还是话语,凌言叙只觉心口一滞,呼吸都有些发紧。
“我虽然不得父皇宠爱,但很多事我都能查出来,你若需要,信我,我可以安排人去查。”
赵九笙严肃的望着他,眼神没有丝毫温度,没有往日的客气,此时此刻,也没有视他为皇子。
“二皇子,微臣的事,请你不要插手,无论你如何帮助,微臣也不会感激你。”
因为即使不是凌家人所害,却也有他们的间接导致。
他查,查出来了难道会大义灭亲吗?
不会。
成王败寇,胜者为王。
凌烁登基为帝称为尊,她父皇母后惨死那便是功败,史书也只会简要略过,就连死因都会隐去。
凌言叙注视着她,判断她是否出自真心在说这些话。
亦或是,她担心自己给他带来麻烦,所以才这样说。
但显然继续说下去,她也不会透露更多,反而会招来厌烦,他也干脆沉默不言。
赵九笙面无表情的垂眸,让自己心情平复下来,现在还有段路程,给凌言叙把脉看过后,就可以直接去太医院,也就不用去凌言叙府上耽搁了。
今日也还要去寿康宫。
马车在凌言叙府前停下,云肆早在门外等候,凌言叙进了府内,风肆送赵九笙去了太医院。
去太医院处理了一些手头上的事,给凌言叙把早上把脉情况,以及用药留下医案,便带着药箱前往寿康宫。
到的时候,苏琉璃着一身素衣正在院中侍弄花草,头上珠翠未戴,一头黑发随意散开,只插着一支桃木簪。
身后不远处的张固面色苍白,站在那里低眉臊眼,似乎没什么精神。
赵九笙过来行礼问安,苏琉璃见她来了,亲切的唤了句赵太医,将手中剪刀随手递给了身后宫人。
“赵太医,过来陪哀家喝一杯茶。”苏琉璃一边说,一边招呼她去院中坐。
“是。”
宫人为她们备下茶点,苏琉璃邀请赵九笙同坐。
苏琉璃谈笑间眉眼温柔,没有丝毫威严,说话声音也柔柔的,“哀家要谢你治好了言叙。”
她实在不像是太后,倒像是一个温婉妇人,没穿往日那繁复的太后着装,一身素衣倒衬得她更为年轻几岁。
宫人们都退至廊下,方便二人谈话。
“叙白是哀家的第一个孙儿,一出生就备受宠爱,哀家跟皇后精心养育,呵护他,盼望他健康长大。”
“后来有了言叙,言叙母妃是医女出身,早些年在军营重地奔走,劳碌奔波,生活艰苦,身子也不大好,又是从外面一路坐马车颠簸回来的,孩子在腹中也受了些累。”
“言叙生下来身子就弱,他母妃也怪自己没有给他一副好的身子,哀家怕她伤身,便养在哀家身边。”
苏琉璃比划着,“这么大一点,哀家抱着都不敢呼吸重了,看着那孩子,哀家是心疼。”
“哀家就盼着他身子好些,将来有了封地,去了外地身子也能好些。”
皇帝子嗣多,皇子们封王后也会给他们封地,去了外地,都各自歇了心思,也好安心辅佐凌叙白。
这也是凌烁的意思,他不喜欢看到子孙们为了皇位兵戎相见。
苏琉璃不知不觉便已说的眼角泛红,“好在你来了太医院,言叙有救了,他如今好了,哀家也可放心了,哀家再过半月要去皇陵小住一段时间,唯有言叙放心不下。”
苏琉璃停顿了,赵九笙适时接话,“太后放心,二皇子继续用药便能无碍。”
苏琉璃身子往前轻靠,握住了赵九笙的手,赵九笙心里有一瞬不怎么舒服的感觉想抽出手来,又忍下了。
“哀家想把言叙的身体安康托付于你,你治好了他,他信你,哀家也信你,交给你,哀家才放心。”
她满目央求之色,赵九笙垂下眼睑不去看她,“微臣治好二皇子后,会隔一日去请平安脉。”
苏琉璃握着她的手轻晃,她的手微凉,赵九笙的手温热,那种滑腻的触感让赵九笙感觉那双手像蛇的触感。
“那麻烦赵太医了。”苏琉璃说完这句话就放开了赵九笙的手。
赵九笙不着痕迹的把手隐入袖中,淡去那方才的触感,“太后去皇陵小住,微臣可为太后配一些药包随身带着,夜里也能睡得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