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49章 过年了(五)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49章 过年了(五)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吃过馄饨之后,长辈带着孩子们去村里拜年。

一路上,孩子们兴奋地蹦蹦跳跳,像是一群欢快的小鸟。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对即将到来的拜年充满了期待,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会收到什么样的礼物和祝福。

祖父走在前面,精神矍铄,腰杆挺得笔直。他满脸笑容,热情地跟遇到的每一位乡亲打招呼:“老张啊,新年好哟!”

“王嫂,家里过年热闹吧!”那亲切的问候声在村里的小道上回荡。

他们来到了村里最年长的李爷爷家。还没进门,孩子们就乖巧地齐声喊道:“李爷爷,新年好!幸福安康!”

李爷爷听到声音,连忙从屋里迎了出来,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像盛开的菊花。他一边说着:“孩子们来啦,新年好新年好!”

一边从兜里掏出一把果脯蜜饯,塞到孩子们手中:“乖孩子们,新年好啊,都快长大哟!”孩子们接过果脯蜜饯,纷纷道谢,那甜滋滋的味道仿佛一下子甜到了心里。

祖父和李爷爷聊天,两位老者脸上都挂着和蔼的笑容。

祖父拱手道:“李老哥,新岁吉祥,身体可还硬朗?”

李爷爷笑着回应:“托福托福,还算康健。你家今年过年可是热闹非凡呐!”

祖父爽朗地大笑:“孩子们都孝顺,这日子自然是越过越有滋味。”

他们谈论着村里的变化,回忆着往昔的岁月。祖父感慨道:“想当年,咱们一同在田间劳作,那时候的日子虽苦,却也简单快乐。”

李爷爷点点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想当初你刚来村,什么都不会。”

祖父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怀念的神色,缓缓说道:“可不是嘛,那时初来乍到,对这村里的一切都陌生得很,干啥都摸不着头脑。”

李爷爷接着道:“还记得你第一次下田插秧,歪歪扭扭的,把大伙儿都逗乐了。”

祖父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那时候真是让大家看了笑话,多亏了乡亲们的指点,我才慢慢上了道。”

“后来你学得快,没几年就成了种地的一把好手。”李爷爷眼中满是赞许。

祖父感慨地说:“这都多亏了大伙的帮助和包容,要不然哪有今天。”

祖父问:“李老哥,你孩子孙子没在家呀?”

李爷爷叹了口气,说道:“孩子们在城里谋生计,孙子也跟着去读书了,过年都忙,没回来。”

祖父拍了拍李爷爷的肩膀,安慰道:“他们在外打拼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等空闲了自然就回来看您了。”

李爷爷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念和无奈:“但愿如此吧,只是这家里啊,没了他们的吵闹声,总觉得冷清了许多。”

祖父说道:“咱们老哥俩今天能聚在一起聊聊过往,也算是热闹热闹。”

说到兴起处,祖父的声音愈发洪亮,李爷爷也不时抚掌大笑,那融洽的氛围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祖父说道:“李老哥,别想那么多,咱得多活几年,好好享享福。”

李爷爷苦笑着摇摇头:“我这一把老骨头,享啥福哟。”

祖父连忙说道:“可别这么说,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以后的福还多着呢。孩子们在外面有出息,咱们在家也得把自己照顾好,等他们回来看到咱们健健康康的,那才叫高兴。”

李爷爷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微微点头道:“嗯,你说得对,得多活几年,说不定还能看到孙子成家立业呢。”

祖父笑着说:“那是肯定的,咱们还要看着村里越来越兴旺呢。”

接着,他们又去了好几户人家。每到一家,大人们就互相拱手作揖,说着吉祥话。主妇们则热情地把大家迎进屋里,端上糕点。

孩子们则会乖巧地拜年:“表叔表娘,新年好,吉祥如意!”这家的表叔会拿出几个红包,那家的表娘会拿出新做的点心,塞到孩子们的手里。大人们相互寒暄着,谈论着过去一年的收成和新一年的打算。

“我家去年那庄稼收成还算不错,就是雨水少了点。”

“今年可得多种点蔬菜,听说行情好。”话语间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憧憬。

时间来到中日,祖父领着一大家人去了一个院子。

刚迈进院子,杨奶奶就热情地迎了出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们呢!”

堂屋里的大圆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祖父和杨奶奶寒暄着坐下,孩子们也乖巧地坐在一旁。

杨奶奶的儿子笑着给大家倒上茶水,说道:“叔,今儿可得多吃点。”

祖父笑着点头:“好,好!”

午饭时,在杨奶奶家,祖父满是感激地说道:“嫂子啊,当年若不是大哥和您照顾着我,我在这村里怕是站不住脚哟。”

杨奶奶一边给祖父夹菜,一边说道:“都是过去的事儿啦,你这人心善又勤快,能立足也是你自己的本事。”

祖父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回忆:“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要不是大哥带着我熟悉村里的情况,帮着我开垦田地,哪有如今的光景。”

这时,杨奶奶的儿子也开口道:“叔,我父亲生前常念叨您的好,说您重情重义。”

祖父动容地说:“大哥对我的恩情,我这辈子都忘不了。嫂子,这些年您一个人操持这个家,辛苦了。”

杨奶奶笑了笑:“都过来了,现在看着你们都好好的,我也就知足了。”

祖父放下筷子,神色郑重地看着父亲几兄弟,说道:“孩子们呐,咱们家能有今天,杨家大哥大嫂功不可没。如今大哥不在了,你们几个要多和存义往来,相互帮衬着,可不能忘了这份情谊。”

父亲几兄弟连忙点头应道:“父亲,您放心,我们都记着呢。”

祖父又看向杨奶奶的儿子,说道:“存义,以后有啥难处,尽管来找你这几个弟弟,别跟他们客气。”

杨存义说道:“弟弟们帮了很多了。”他的脸上满是感激之色,“平日里家里有个大事小情,几位弟弟总是第一时间赶来帮忙,我心里都记着呢。”

祖父微笑着点头:“存义啊,这都是应该的。咱们本就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杨存义接着说:“前段时间我家屋顶漏雨,若不是两位弟弟帮忙修缮,这下雨天可就遭罪了。”

父亲连忙说道:“存义哥,这算啥,咱们邻里之间不就该互相照应嘛。”

杨存义眼中泪光闪动:“这份情,我杨存义永远不会忘。日后弟弟们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定当全力以赴。”

这时,大爷也开口道:“存义哥,咱们不说这些见外的话,往后的日子还长,大家相互扶持,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祖父微微颔首,接着说道:“这情谊啊,就得靠走动才能越来越深,咱们可不能断了联系。”

临走的时候,祖父还拉着孩子们的手,温和地说道:“娃儿们,以后要多跟存义表爷的孩子玩耍,相互照应着,可不许欺负人家。”

孩子们乖巧地点头应道:“知道啦,祖父。”

杨存义也笑着对自家孩子说:“你们也要和弟弟妹妹们好好相处,别闹别扭。”

孩子们纷纷保证会和睦相处,然后挥手道别。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仿佛也在见证着这份延续的情谊。

在拜年的过程中,孩子们看到了乡亲们之间真挚的情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情和温暖。他们知道,在这个村子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大家都会相互帮助,共同度过。这种温暖的氛围,让孩子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曹逸看着眼前这一幕幕热闹温馨的拜年场景,心里满是感想。

他想着,在这村落里,拜年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延续。大家虽不常相见,但在这新年之际,互道的一声声祝福,饱含着对彼此生活的关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看着长辈们脸上真挚的笑容,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欢乐,曹逸感受到了一种纯粹而深厚的情谊,在这看似平凡的交流中,流淌着的是家族的温暖和村落的凝聚力。

他暗自思忖,这样的传统要一直传承下去,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浓浓的乡情都不能被遗忘。

刚进家门,孩子们就像脱缰的小马驹,撒欢地跑向各自的房间,把今天收到的礼物一股脑儿地倒在床上,兴奋地摆弄着。

祖父坐在堂屋的太师椅上,轻轻捶打着自己的腿,脸上却满是满足的笑容。父亲和兄弟们围坐在祖母身旁,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今日拜年途中的见闻。

母亲和妯娌们则赶紧走进厨房,准备晚餐。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夹杂着她们的欢声笑语,让整个家充满了烟火气。

不一会儿,饭菜的香气就从厨房飘了出来。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大人们互相斟酒,孩子们大口吃着饭菜,屋子里弥漫着温馨和幸福的味道。

夜渐渐深了,屋里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院子里,形成一片片昏黄的光晕。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轻声细语地交流着,笑声时不时地响起,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温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