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72章 村里不平静了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72章 村里不平静了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为了防止夜里有黄鼠狼或者其他野兽来偷袭兔子,孙爷爷决定让儿子们晚上住在兔舍。

孙福作为长子,率先承担起了第一晚的守夜任务。每到夜幕降临,他就抱着一床薄被来到兔舍。夜里,他不敢睡得太沉,稍有动静就会起身查看。虽然条件艰苦,但他心里想着兔子的安全和一家人的期望,便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二日夜晚,轮到了二儿子孙禄。孙禄也如孙福一般,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他紧握着一根木棍,以备不时之需,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

第三日,小儿子孙寿接过了守夜的担子。孙寿年纪虽小点,却也有着不输兄长们的担当。他在兔舍里点上一盏昏暗的油灯,借着火光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就这样,三个儿子轮换着守护兔舍,在他们的努力下,兔子们一直都安然无恙,健康成长。

孙爷爷此举,曹逸一大家人看在眼里。曹云对娘子感叹道:“孙叔一家真是尽心尽力,咱们的兔子能这般平安,多亏了他们。”娘子点头称是,眼中满是感激。

孩子们也把孙爷爷一家的付出记在心中,玩耍时都念叨着孙福、孙禄和孙寿叔叔们的好。

为了表达对孙爷爷一家的感激,曹云决定给他们加工钱。当他把这个决定告诉孙爷爷时,孙爷爷连忙推辞:“这可使不得,咱们都是一家人,帮忙是应该的,哪能多要大哥家的钱。”

曹云态度坚决:“孙叔,您就别推辞了,这是你们应得的。您和弟弟们这么用心,这点工钱不算什么。”最终,孙爷爷拗不过曹云,只好收下。

杨家村依旧过着往日平静的生活,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田间辛勤耕耘;女人们则操持家务,缝补浆洗,照顾一家老小。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云层,男人们就已经扛着锄头,走向那片广袤的田野。他们的身影在金色的晨曦中显得坚定而有力,每一次挥锄都带着对丰收的期盼。

女人们在鸡鸣声中起身,生火做饭,炊烟袅袅升起,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烟火气。饭后,她们坐在门前,飞针走线,缝补着一家老小的衣物,嘴里还念叨着家长里短。

孩子们在村里的小路上嬉笑玩耍,时而追逐着蝴蝶,时而蹲在地上观察着蚂蚁搬家。

午后,阳光炽热,田间劳作的男人们汗流浃背,却依然不肯停歇。女人们则趁着这个时候,将洗净的衣物晾晒在院子里的竹竿上,五颜六色的衣物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庄染成了橙红色,男人们扛着农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女人们早已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一天中难得的温馨时光。

夜渐渐深了,村庄陷入了沉睡,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这夜的宁静。

曹逸家最近育秧和建兔舍,贩卖野兔的事情让村里慢慢不平静起来。

平日里安静祥和的村庄,如今处处弥漫着躁动的气息。村头的老银杏树下,不再只是老人悠闲地乘凉谈天,而是聚集了一群群议论纷纷的村民。

“这老曹家咋就想到育秧和卖野兔的?这能挣几个钱?”张婶子撇着嘴,满脸的怀疑。

“就是啊,咱村可从来没人干过这营生,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李大叔跟着附和,眉头紧锁。

而年轻一些的村民则心思活泛起来。“我看呐,曹逸家有胆量尝试新事物,说不定能闯出条发财的路呢。”

那些家中田产较多的大户,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琢磨着是不是也该跟着搞育秧,可又担心风险太大。

村里的孩子们也受到影响,不再只是单纯地玩耍,而是围着曹逸家的院子好奇地张望,幻想着自己也能参与其中。

一时间,杨家村因为曹逸家的新举动,平静被打破,人们的心思都被搅动起来,或期待,或质疑,或观望,整个村子陷入了一种微妙的不安与躁动之中。

最初曹逸家送野兔去镇上酒楼的时候,村里的人还以为是曹逸家去打猎来的。

那日清晨,大爷早早地收拾好了几只肥美的野兔,装在笼子里,赶着牛车往镇上的酒楼去。村里的人瞧见了,纷纷围拢过来。

“哟,曹云,这是昨儿个上山打的?”王大爷眯着眼问道。

曹云笑着摇摇头,却也不多解释,只赶着牛车匆匆离去。

众人便在那猜测起来。

“我看呐,准是在山上设了陷阱,碰巧抓到这么多。”杨二叔言之凿凿。

“说不定是运气好,遇到了野兔窝。”赵大哥也跟着说道。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曹逸家是靠打猎得了这些野兔。

第二日老曹家请人去山里捕捉野兔和买荒地让村民们更是惊讶不已。

“这老曹家是铁了心要在养兔这事上大干一场啊!”有人咂舌道。

“可不是嘛,又是捕野兔又是买荒地,这得花多少银子啊。”另一个人附和着,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村里的李大爷摇着头说:“太冒险了,太冒险了,万一有个闪失,可就亏大喽。”

也有年轻人觉得:“说不定人家有自己的盘算,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呢。”

就在大家众说纷纭的时候,曹逸一家却不为所动,坚定地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他们深知,要想把养兔的事业做大做强,就必须有足够的兔子和合适的场地。

后面又请人建大兔舍,这一举动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曹逸家是疯了吧,折腾个没完没了!”一向看不惯他们的王二麻子在村口大声嚷嚷着。

“建了一个又一个,也不怕把家底儿掏空咯。”刘婶子撇着嘴,满脸的不看好。

兔子数量稳定后,二爷那边每天需要的兔子也提高了一点。这让曹逸一家既感到高兴,又有些压力。

高兴的是,需求的增加意味着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压力则在于,要保证稳定的供应,就需要更加精心地照料兔子,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祖父召集家人商量对策,他说道:“老二那边需求量涨了,咱们可不能掉链子。”曹武点头回应:“是呀,得想办法把兔子养得更好。”

于是,一家人更加用心地投入到养兔的工作中。孩子们帮忙割草,孙爷爷和杨存义加强对兔舍的巡查,曹云则四处寻找更好的草料。

在他们的努力下,兔子们一只只长得肥壮,顺利地满足了曹文增加的需求,曹逸家的养兔事业也越发红火起来。

曹云一日送野兔和曹文聊起草料的事,曹文笑着说:“我已经打听到了。”

曹云急切地问道:“快说来听听,是怎样的情况?”

曹文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说道:“邻镇的李大户家有一批上好的草料,价格也还算公道。只是他家路途稍远,运输起来可能要费些功夫。”

曹云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只要草料好,远点倒也无妨。咱们得好好盘算盘算怎么运回来。”

曹文点了点头,接着说:“我还听说,他们家的草料是新收的,质量上乘,兔子吃了肯定长得更壮实。”

曹云脸上露出了笑容:“那真是太好了,若是能长期从他家购进草料,咱们的兔子就不愁没得吃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继续忙碌着手中送野兔的活计,心里却已经开始谋划着购买草料的事宜。

时间正值立夏,天气渐热,万物繁茂。李大户本就是靠着卖草料发家的。他家有大片肥沃的农田,去年庄稼收成不错,他留下部分庄稼秸秆当作草料。

早在初春时节,他更是颇具远见地在自家山地种了不少也适合兔子食用的牧草,精心打理,悉心照料。

多年来,李大户在草料生意上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他熟知各种草料的特性,能根据不同需求提供优质的产品。

他将自家的土地规划得井井有条,小部分用来种庄稼,以保障自家的粮食供应,而大部分则种上了牛羊草料,因为草料的市场需求更大,利润也更高。

曹云和曹文听到这个消息后,对李大户的精明能干不禁暗暗佩服。

曹云说道:“这李大户果然名不虚传,难怪能在草料生意上做得如此出色。”

曹文也点头应和:“是啊,看来咱们这次是找对地方了。”

曹云和曹文决定和李大户谈长期合作。

这日,他们二人精心准备后,来到了李大户家。李大户热情地将他们迎进屋内,彼此寒暄一番。

曹云开门见山地说道:“李大户,我们此次前来,是想和您谈一谈长期合作的事宜。您家的草料质量上乘,我们非常满意。”

李大户笑着点头:“能得你们赏识,那是我的荣幸。”

曹文接着说道:“我们家的兔子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对草料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若是能与您长期合作,对我们双方都有益处。”

李大户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长期合作倒是可以,不过这价格和供货量可得好好商量商量。”

于是,三人开始就价格、供货时间、质量标准等细节展开了一番热烈的讨论。曹云和曹文据理力争,李大户也寸步不让,一时间气氛有些紧张。

在双方的互相妥协和让步下,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离开李大户家时,曹云和曹文长舒了一口气,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但总算迈出了长期合作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