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91章 求学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91章 求学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在这古色古香的学堂里,学子们的身影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有的学子身着朴素的长衫,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专注。他们手中紧握着毛笔,在泛黄的宣纸上笔走龙蛇,一撇一捺都倾注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还有的学子面容青涩,带着几分稚气。他们在先生的教导下,摇头晃脑地诵读着经典诗文,那清脆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前的圣贤对话。

也有三五成群的学子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书中的道理,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会心一笑,彼此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窗边的那位学子,托着下巴,望着窗外的蓝天白云,陷入了沉思,或许是书中的某句话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思绪飘飞。

而角落里的学子,正埋首于厚厚的书卷之中,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努力攻克着书中的难题,那认真的模样让人不忍打扰。

这些学堂学子们,无论是勤奋刻苦的,还是活泼灵动的,都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为了梦想和未来努力拼搏着。

当王博被抓入狱、王家彻底完蛋的消息在学堂中传开,学子们顿时炸开了锅。

有的学子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反复向旁人确认消息的真实性,直到得到确切的答复,才长舒一口气,喃喃自语道:“王家也有今天,真是天理昭昭。”

一些曾被王博欺负过的学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握紧拳头,咬牙切齿地说:“王博那家伙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王家也垮了,真是大快人心!”

平日里就看不惯王家作派的学子,则是面露快意,毫不掩饰地嘲笑起来:“王家平日里嚣张跋扈,鱼肉乡里,这就是他们的下场!”

还有些谨慎的学子,虽然心中也暗自高兴,但表面上仍保持着冷静,只是微微点头,说道:“多行不义必自毙,王家落得如此结局,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而那些与王家有过些许交情的学子,此刻则是面色苍白如纸,惶恐不安的情绪如同乌云般笼罩在他们脸上。他们的眼神飘忽不定,不敢与旁人对视,仿佛周围每一道目光都能看穿他们与王家那点不为人知的关联。

几个人悄悄地聚在学堂一个偏僻的角落里,身体紧紧地靠在一起,脑袋凑得极近,压低声音窃窃私语。

“这可如何是好?王家倒了,会不会牵连到咱们?”一个身材瘦弱的学子声音颤抖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我也不知道啊,但愿不会……”另一个学子眉头紧锁,不停地搓着手,满脸的焦虑。

“要不咱们去找夫子帮忙出出主意?”有人提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盼。

“不行不行,万一被夫子知道了咱们和王家的关系,恐怕更麻烦。”立刻有人反对。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声音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却始终商量不出一个可行的对策。

更多的学子则是看着这一幕幕,心中充满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曾经威风凛凛的王家,转眼间就落得如此下场,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当王博被抓的消息传来,王路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放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双手因为兴奋而微微颤抖。

“太好了!这个恶霸终于被抓了!”王路忍不住大声说道,声音里满是解脱后的畅快,“以前被他欺压得都快喘不过气来,多亏了曹逸兄挺身而出,我才少受了许多委屈。”

一旁的陈玉轩听到这个消息,眼眶瞬间红了。他咬着嘴唇,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泪水还是忍不住夺眶而出。

“终于……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陈玉轩哽咽着说,“那段被王博欺压的日子,简直就是噩梦。要不是师兄仗义相助,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熬过来。”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对过往的痛苦回忆,以及对未来不再受欺压的憧憬,同时,心中对曹逸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王路和陈玉轩在激动与兴奋的驱使下,迫不及待地迈开脚步,急切地去寻找曹逸。

王路的步伐又大又快,他的衣角在风中翻飞,额头上因为激动而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却丝毫没有减缓他的速度。他的眼神坚定而急切,仿佛前方就是希望的灯塔。

陈玉轩紧紧跟在王路身后,他的呼吸略显急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心中的急切让他时不时地催促着王路:“快些,快些,真想快点见到曹逸兄!”

一路上,他们顾不得与旁人打招呼,也无暇欣赏周围的景色。两人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尽快找到曹逸,与他分享这份喜悦,当面向他表达内心的感激。

终于,他们在学堂的后院看到了曹逸的身影,王路高声呼喊着:“曹逸兄!曹逸兄!”声音中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

王路和陈玉轩兴奋地找到曹逸后,王路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一个箭步上前,那速度快得带起一阵微风。

他紧紧握住曹逸的手,激动的情绪让他的手微微颤抖,声音都因为兴奋而变得有些尖锐:“王博那恶霸终于被抓了,我们再也不用受他的欺压了!”

王路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眶中甚至因为激动而泛起了点点泪光,他的呼吸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陈玉轩也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的脸上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眼中满是感激之情,仿佛那感激就要满溢出来。他望着曹逸,嘴唇微微抖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因为太过激动而一时间语塞。

曹逸微笑着看着两人,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两人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

他的目光柔和而坚定,缓缓说道:“王博作恶多端,平日里嚣张跋扈,欺凌同窗,如今被抓也是罪有应得。这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往后咱们只管安心求学,将心思都放在学问上,莫再被这等恶人扰了心思。咱们要努力进取,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更好地面对这世间的善恶是非。”

曹逸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在王路和陈玉轩的心间,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李夫子站在讲堂之上,手中拿着书卷,目光扫过曹逸和陈玉轩。

“陈玉轩,如今恶徒已除,你当安心读书,莫再被外事所扰,心定方能学业有成。”

李夫子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接着,他转头看向曹逸,眼中满是期许:“曹逸,你天资聪颖,更要多专研更深的学问。科举之路漫漫,需得下足功夫,不可有丝毫懈怠,为师盼着你能金榜题名,为吾等争光。”

李夫子顿了顿,继续说道:“世间之事,变化无常。但知识之积累,德行之修养,乃立身之本。望你二人能专心致志,在这书海之中求得真章,日后或能有所作为,造福一方。

曹逸和陈玉轩皆恭敬地起身作揖:“学生谨遵夫子教诲。”

曹逸在经历了王家之事后,便如同一颗投入静水的石子,在短暂的波动后,又迅速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问之中。每日晨曦微露,他便已端坐在书房之中,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和各类典籍。他轻手翻开书卷,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与眼前的文字。

师弟陈玉轩和王路也深受曹逸的勤奋与专注所感染,对学问的追求愈发热切。他们经常怀揣着各自的困惑和思考,急切地前来向曹逸请教。

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陈玉轩脚步匆匆,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他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一本泛黄的古籍,来到了曹逸的课桌。还未站定,他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师兄,我读这书中的这段论述,反复琢磨了许久,实在是困惑不解,如坠云雾之中。还望师兄能为我拨开迷雾,指点一二。”说着,他双手将古籍递到曹逸面前,眼神中满是期盼。

曹逸轻轻放下手中正在批注的笔,接过陈玉轩递来的古籍,目光立刻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他微微皱起眉头,仔细阅读起来,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审视一件稀世珍宝。片刻之后,他缓缓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为陈玉轩耐心地讲解:“师弟,你看此处,作者之意并非表面这般简单,而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每一个观点都阐述得清晰明了,旁征博引,深入浅出。

又过了几日,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王路手里紧紧握着自己的笔记,神色兴奋又略带紧张地来到曹逸课堂。

“曹逸兄,我对这几日所学有一些新的想法,想与您讨论讨论。”王路一进门,便急切地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强烈光芒,仿佛藏着一团燃烧的火焰。

曹逸微笑着点头,示意王路坐下。王路赶忙打开笔记,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地说了出来。曹逸认真倾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而后也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两人你来我往,各抒己见,有时因为观点的不同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有时又因为彼此的启发而恍然大悟,相视而笑,笑声在书房中回荡。

在这样频繁而深入的请教和讨论中,三人的学问日益精进,对知识的理解也愈发深刻。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共同成长,彼此之间的情谊也在思想的碰撞和交流中愈发深厚,如同那陈酿的美酒,愈发香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