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115章 师傅带新人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115章 师傅带新人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师傅们纷纷行动起来,各自带着自己的新人朝着工作地点进发。

李师傅昂首阔步地走在前面,身后紧紧跟着几个朝气蓬勃、初出茅庐的年轻后生。一路上,他们欢声笑语不断,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待到了酒楼,李师傅的神色瞬间一正,目光凌厉而严肃,大声说道:“从现在起,都给我把心收一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认认真真地学!”

王师傅则步伐轻盈地领着几个青春洋溢的姑娘来到了布店。姑娘们一进店,就被店里五颜六色的布料吸引,好奇地四处张望着。王师傅见状,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高了音量说道:“别只顾着看,从今天起,以后这里就是你们学习手艺、安身立命的地方。”

老杨师傅带着新人缓缓来到田间地头,他双手叉腰,望着眼前广阔无垠的田地,感慨地说道:“孩子们,这就是咱们要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战场,都好好干,亏待不了自己!”

张师傅气势汹汹地踏入肉铺,扯着嗓子大声说道:“都跟紧点,别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瞅!”

杨师傅面带微笑,带着人走进野兔舍。他的声音温和而亲切:“大家注意啦,这里的兔子可都金贵着呢,都得小心谨慎地伺候着。”

师傅们转眼间就迅速进入了角色,而新人们的眼神中也满是期待,摩拳擦掌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李师傅于酒楼中,神色肃穆地说道:“咱曹家这酒楼,规矩甚严。对待来客定要热情恭谨,万不可有半分懈怠。客人点菜之时,需仔细记录,切莫出错。至于工钱,每月按时发放,若表现出色,另有赏钱。逢年过节,亦有福利,夏日有解暑之茶,冬日有暖身之炭。待遇嘛,若能得掌柜赏识,晋升为管事也不无可能。”新人们侧耳倾听,眼中满是向往。

王师傅在布店内,有条不紊地讲道:“曹家布店之规,断不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工钱按月结算,依绩有分成。福利方面,夏日有凉席,冬日有厚袄。待遇上,手艺精湛者,可为店内顶梁柱师傅。”姑娘们听得全神贯注,暗自决心要将手艺学精。

老杨师傅在田亩间,边劳作边说道:“曹家田亩之地,需听从调度,不可擅自妄为。工钱按月发放,丰收之年有红利。农忙时有加餐饱腹,亦会定期补贴农具。待遇上,若成耕种高手,便能掌管更多良田。”新人们望着老杨师傅,目光坚毅。

张师傅在肉铺中,高声言道:“曹家肉铺之矩,务必保证肉品新鲜洁净。工钱每月皆有,稳定无虞。若遇伤病,有补贴相帮。待遇上,刀法精妙者,可为肉铺招牌师傅。”新人们握紧拳头,跃跃欲试。

杨师傅在野兔舍,轻声细语道:“咱们这儿,需怜恤每一只兔子。工钱从不拖欠,表现优良有嘉奖。福利是兔子繁衍旺盛时,会有额外进项。待遇方面,养兔技法高超者,可负责更多兔舍。”众人频频颔首,心中皆是斗志满满。

秋收之后,天气渐凉,师傅们开始悉心教导新人基础。

李师傅在酒楼里,对着新人们说道:“来,先从端茶倒水学起。这姿势要稳,步伐要轻,眼神要机灵,时刻留意客人的需求。”新人们小心翼翼地模仿着李师傅的动作。

王师傅在布店里,拿着一块布料说道:“看清楚了,这量尺的手法要准,裁剪的线条要直。先从简单的布料分类开始记。”姑娘们围在一旁,专注地听着。

老杨师傅在田地里,指着土地说:“秋收完了,正好教你们翻地的技巧。这锄头不能拿得太高,也不能太低,用力要均匀。”新人们跟着老杨师傅有模有样地挥动着锄头。

张师傅在肉铺里,手持屠刀说道:“切肉可讲究了,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切法。先练练磨刀,刀锋利了,切肉才顺手。”新人们认真地磨着刀。

杨师傅在野兔舍,抱着一只兔子说:“养兔子,首先要学会分辨兔子是否健康。看这眼睛、这毛色、这动作。”大家仔细地观察着杨师傅手中的兔子。

这一日,二爷来到酒楼,赵四掌柜赶忙迎了上去。二爷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坐下,问道:“近日酒楼生意如何?”

赵四掌柜恭敬地回答:“二爷,近来生意还算不错,新人们在李师傅的教导下,做事也越来越熟练了。”

二爷微微点头:“那就好,可不能松懈,服务质量要保证。”

离开酒楼,二爷又走进了布店。小姑正在店里忙碌,看到二爷,停下手中的活计,说道:“二哥,你来了。”

二爷问道:“布店这边新人学得怎样?”小姑笑着说:“有王师傅教着,姑娘们都挺用心,进步挺快的。”

二爷满意地说:“不错不错,继续保持。”

过了几日,二爷来到了肉铺。小姑父正在算账,见二爷来了,起身说道:“二哥,你过来啦。”

二爷看了看店里,问道:“肉铺最近一切可都还顺利?”

小姑父应道:“二哥放心,有张师傅带着,新人们都能上手了,买卖也没出啥岔子。”

二爷听了,说道:“那就好,辛苦大家了。”

另一边,大爷曹云高高兴兴的朝着田地走去。田地里,老杨师傅正带着新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着。

曹云远远地就喊道:“杨老爷子,辛苦啦!”

老杨师傅闻声直起腰,笑着回应道:“大侄,你来啦!”

曹云走到田边,看着新人们的动作,问道:“这些孩子学得咋样?”

老杨师傅抹了把汗,说道:“大侄,都挺聪明,上手挺快的。”

大爷满意地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便离开了。

曹逸的父亲则来到了野兔舍。杨师傅正给新人们示范如何给兔子喂食。

父亲说道:“存义哥,忙着呢?”

杨师傅回头一看,赶忙说道:“曹三弟,来看新人了呀。”

父亲笑了笑,问道:“这些新人可还听话?”

杨师傅回道:“曹三弟,都挺听话好学的,你放心。”

父亲看了一会儿,也放心地走了。

当曹家正忙碌于招人的事情时,一年一度的羽神祭也悄然来临。

整个镇子都沉浸在一片神秘而庄重的氛围中。街头巷尾张灯结彩,人们纷纷穿上了精心准备的盛装。

曹家人也暂时放下了手头忙碌的事务,参与到这盛大的庆典之中。

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里,曹家一大家人在祖父的带领下,满心欢喜地朝着镇上走去,准备参加那一年一度的羽神祭。

祖母则仔细地为孩子们整理着衣物,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都要整整齐齐的,可不能失了礼数。”女眷们精心装扮,身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年长些的妇人发髻上别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木簪,虽不奢华但也别致,年轻的女子,手中轻摇着蒲扇,彼此轻声交谈着,那眉眼间满是温柔与期待。

孩子们像一群脱缰的小马驹,在队伍中蹦蹦跳跳,欢快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张合扯着兄长的衣角,期待的地问道:“哥哥,羽神祭是不是有好多好玩的呀?”

张辽拍着胸脯保证:“那当然,有好看的表演,还有甜甜的糖人呢!”

祖父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他虽已年逾花甲,但身子骨依旧硬朗。今日他特意穿上了那件压箱底的深蓝色长袍,腰杆挺得笔直,目光矍铄而坚定。他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家人,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大声说道:“都跟紧咯,别落下。”

曹逸紧跟在祖父身后,一身浅蓝色的衣衫显得他格外精神。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心中对羽神祭充满了憧憬。

“听说今年的羽神祭会有前所未有的杂耍表演呢!”

“我更期待那些美味的小吃,不知道有没有我最爱吃的糕点。”

女眷们则轻声细语地交流着。

到了镇上,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惊叹不已。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摊位,摊主们热情地吆喝着。有卖糖人的,那栩栩如生的小动物在艺人的巧手下瞬间成型;有卖风筝的,五彩斑斓的风筝在风中摇曳;还有卖各种小饰品的,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五彩的灯笼高高挂起,将整个镇子装点得如同梦幻仙境。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有手牵手的情侣,有结伴而行的好友,还有一家老小齐出动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祖父笑着对大家说道:“孩子们,今天放开了玩儿,好好享受这欢乐的时刻。”

一家人兴致勃勃地穿梭在人群中。孩子们被一个杂耍表演吸引住了,只见那艺人将几个火球在空中抛来抛去,引得观众们阵阵惊呼。曹相则站在一个捏糖人的摊位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艺人的双手,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小兔子就出现在了艺人手中,曹相满心欢喜地接过糖人,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

女眷们则在一旁挑选着实用的饰品,比如结实的布绳编制的手链、手工绣制的手帕。她们互相比较着,讨论着哪一款更适合自己。

夜幕悄然降临,羽神祭的重头戏——盛大的祭祀仪式在镇中心举行。一座高大的祭祀台矗立在广场中央,四周摆满了鲜花和香果。祖父带领着曹家人虔诚地站在台下,双手合十,闭目祈祷。祖父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羽神保佑曹家风调雨顺、家族和睦、子孙平安昌盛。

在绚烂的烟火中,曹家一大家人度过了一个美好而难忘的羽神祭。孩子们玩累了,趴在大人的背上睡着了;女眷们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谈论着今天的见闻;祖父望着眼前的家人,心中满是欣慰。

夜渐深,曹家一大家人带着满心的欢喜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踏上了回家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