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119章 杨傅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119章 杨傅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学堂秋收假之后的小考如期而至。

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学堂的窗棂上,学童们便已神色紧张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

夫子一脸严肃地走进教室,将试卷依次发放下去。教室里瞬间安静得只能听到纸张翻动的声音和偶尔的轻咳声。

陈玉轩拿到试卷,眉头微微皱起,开始仔细审题,时而咬咬笔头,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

王路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目光专注地落在试卷上。

曹逸则显得格外淡定,他从容地浏览着题目,嘴角甚至还噙着一抹自信的微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有的学童额头已经冒出了汗珠,有的则开始坐立不安。

随着夫子的一声“收卷”,这场小考结束了。学童们有的如释重负,有的则忧心忡忡,都在心里暗暗猜测着自己的成绩。

王路和陈玉轩却在考试结束后,凑在一起谈论起了题目。

王路一脸懊恼地说:“哎呀,陈玉轩,有一道题我怎么想都觉得没把握,你呢?”

陈玉轩也是眉头紧锁:“我也不确定,感觉这次考试挺难的。”

王路叹了口气:“真不知道曹逸兄是怎么做到那么轻松的,好像对他来说完全没有挑战。”

陈玉轩无奈地摇摇头:“师兄平日里就学得扎实,咱们还得加把劲啊。”

曹逸听到他们的议论,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曹逸看着还在热烈讨论的王路和陈玉轩,说道:“我回去看会书,要午休了。”

王路抬起头,一脸惊讶:“曹逸兄,这刚考完试,你也不放松放松?”

曹逸微微一笑:“学无止境嘛,我想再巩固巩固知识。”

陈玉轩点了点头,说道:“师兄去吧,我们也别聊太久了,不然下午没精神。”

曹逸挥了挥手,转身离开。王路看着他的背影,嘟囔道:“曹逸兄,也太刻苦了。”

陈玉轩笑了笑:“师兄就是这么勤奋,咱们也不能落后太多,赶紧回去休息,下午才有精力学习。”

于是,王路和陈玉轩也停止了交谈,各自回房准备午休。

曹逸看着时间,合上书页,心想:“该回去吃饭了。”他起身,整理了一下书桌,便迈步走出书房。

一路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形成一片片光斑。曹逸的脚步不紧不慢,心中还在回味着刚刚书中的内容。

快到家门口时,远远就闻到了饭菜的香气。他加快了步伐,走进家门,只见二娘和三姐正忙着将饭菜端上桌。

二娘一边摆放碗筷,一边笑着说:“逸儿,快过来,就等你吃饭了。”

三姐则调皮地朝曹逸眨眨眼:“弟弟,今天可有你爱吃的菜哟。”

曹逸走上前,帮着她们把最后的几盘菜放好,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起,准备享用这温馨的午餐。

这日,陈玉轩好奇地问道:“杨师弟,你家在镇上何处?”

杨傅轻描淡写地回答:“就在镇中心附近。”

陈玉轩接着追问:“那你家中都有些什么人?”

杨傅眼神闪烁了一下,说道:“父母健在,还有几个兄弟姐妹,陈师兄,咱们还是多聊聊学问吧。”

陈玉轩见他不愿多谈,便也不再追问,顺着他的话说道:“也好,那咱们来探讨探讨夫子所讲之内容。”

两人就此开始交流起夫子授课的内容,可陈玉轩心中却不禁泛起嘀咕:这杨师弟为何对自家情况如此讳莫如深?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

杨傅看似专注于讨论学问,实则内心忐忑,生怕陈玉轩继续追问下去,暴露了自家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陈玉轩在课后找到曹逸,小声询问道:“师兄,杨师弟和你谈过家里的事情没?”

曹逸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未曾听他提起过,怎么了?”

陈玉轩轻叹一口气:“我之前问过他,可他似乎不愿多谈,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什么隐情。”

曹逸拍了拍陈玉轩的肩膀:“或许他有自己的难处,等他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陈玉轩点了点头,却依旧面露疑惑:“但愿如此吧。”

杨傅回家后,刚迈进院门,就看见娘亲在角落里偷偷哭泣。

他的心猛地一揪,快步走上前去,轻声问道:“娘亲,您这是怎么了?”

娘亲慌忙擦去泪水,强挤出一丝笑容:“儿啊,娘没事,只是眼睛进了沙子。”

杨傅怎会相信这拙劣的借口,他拉着娘亲的手,语气急切:“娘亲,您别瞒我,是不是父亲又......”

娘亲别过头去,泪水再次涌出:“傅儿,莫要怪你父亲,他......”

杨傅紧紧咬着牙关,眼中满是愤怒与无奈:“娘亲,孩儿定要争气,让您不再受这般委屈。”

屋内的气氛压抑而沉重,杨傅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杨傅独自一人在庭院中踱步,心中烦闷不堪。他有时真的很想找人倾诉一番,将心中的苦楚和无奈统统倒出。

他望着天空中的明月,想起在学堂里的同窗们,陈玉轩和曹逸的面容在他脑海中浮现。可他又觉得他们无法真正理解自己家中那些错综复杂的烦恼。

他也曾想过向族中的长辈们吐露心声,可那些长辈们平日里要么忙于家族事务,要么对他的遭遇漠不关心。

身边的朋友?那些所谓的朋友大多是冲着杨家的权势而来,又怎会真心倾听他内心的声音。

杨傅深深地叹了口气,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座孤岛上,四周是茫茫的大海,找不到那一艘可以带他脱离困境的小船,找不到那个能真正懂他的合适之人。

晚饭时,父亲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兄弟姐妹们也都沉默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杨傅低着头,尽量不去看父亲那严厉的目光。这时,大姐杨琴忍不住开了口:“父亲,近日家中产业的账目似乎有些混乱。”

父亲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我自会处理,轮不到你操心!”

杨琴吓得不敢再吭声,二哥杨辉则在一旁偷笑,幸灾乐祸的样子让杨傅心中一阵厌恶。

二姐杨悦小心翼翼地给父亲夹菜,试图缓和气氛:“父亲,您别生气,气坏了身子可不好。”

父亲冷哼一声,并不领情。杨傅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烦闷更甚,匆匆扒了几口饭,便借口身体不适离开了饭桌。

杨傅离开饭桌后,回到自己的房间,心情愈发沉重。

饭厅里,父亲见杨傅离开,更是怒不可遏:“看看他那没出息的样子,整日愁眉苦脸,能成什么大事!”

杨辉趁机附和道:“就是,父亲您别为他烦心,我定会为家族争光。”

大姐杨琴心中不满杨辉的谄媚,反驳道:“都少说两句,一家人何必如此。”

这场晚饭就在争吵与不快中结束。

杨傅在学堂里依旧如往常一般,认真听夫子讲学,积极回答问题,与同窗们探讨学问。

尽管家中的烦心事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心头,他深知学堂是自己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地方,所以从不会将那些负面情绪表现出来。

陈玉轩有次打趣道:“杨师弟,你整日都这般精神饱满,难道就没有烦恼?”

杨傅只是淡淡一笑:“专心学业,何来烦恼。”

只有在无人的角落里,杨傅才会偶尔露出一丝疲惫和忧愁,但只要有人靠近,他又会迅速恢复常态,继续投入到学习之中。

燕国边关,凛冽的寒风呼啸着掠过营帐。战士们紧握着手中的兵刃,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他们的内心也有着无尽的烦恼。

南蛮部落秋收之后,小股兵力如鬼魅般出没,烧杀抢掠,让边民苦不堪言。他们行踪不定,作战方式诡异,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突袭,又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给燕国战士们的防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燕国战士们不得不时刻保持警觉,哪怕是一丝细微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神经紧绷。

赵国的军队在边境蠢蠢欲动,其兵力雄厚,装备精良。那一排排整齐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一只伺机而动的猛兽,随时准备扑向燕国的领土。燕国战士们日夜巡逻,不敢有丝毫懈怠,眼中布满了血丝,却依旧坚守着岗位。

楚国也不甘示弱,试图从燕国的边境分一杯羹。他们派出的奸细在燕国境内四处活动,这些奸细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收集情报,试图寻找燕国防线的破绽。燕国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明处的敌人,还要提防暗处的冷箭。

燕国的战士们深知,一旦防线被破,身后的家园将遭受灭顶之灾。他们在这荒凉的边关,忍受着孤独与寂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一个日落时分,他们望着家乡的方向,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他们的脚步从未退缩,只为守护燕国的安宁。

他们对国内税收的变化知之甚少,心中所想的,只有如何抵御外敌,保卫国土。

军中的将领们在营帐中商讨战略时,偶尔也会听闻这一消息,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在于保家卫国,税收之事并非他们所能左右。

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下,燕国的未来充满了未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