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129章 曹帅回村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129章 曹帅回村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曹帅回屋,看见曹逸还没睡,正睁着眼睛看着自己。兄弟俩的目光交汇,在这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深沉。

曹帅走到床边坐下,轻轻说道:“二弟,怎么还不睡?”

曹逸坐起身来,一脸认真地看着大哥:“大哥,明日你就要走了,我心里有些不舍。”

曹帅拍了拍曹逸的肩膀:“二弟,别难过,咱们兄弟很快就会再相见。”

曹逸咬了咬嘴唇,说道:“大哥,我会努力读书,将来考取功名。”

曹帅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好弟弟,大哥会努力习武,日后辅佐你,用武力为你开路。别忘了我们的约定。”

曹逸重重地点了点头:“大哥,我不会忘。”

兄弟俩相视而笑,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映照着他们充满希望的脸庞。

天亮了,清晨的寒意却未能阻挡曹逸和曹帅练武的决心。

兄弟俩早早起身,穿上略显厚重的棉衣,来到院子里。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迅速消散,他们的手脚有些僵硬,但眼神中满是坚定。

曹帅先活动了下筋骨,对曹逸说道:“二弟,天冷更要把身子练热乎了。”曹逸点了点头,跟着大哥开始热身。

热身完毕,曹帅一招一式地演示起来,动作虽因寒冷稍有迟缓,却依然刚劲有力。曹逸在一旁认真模仿,小脸被冻得通红。

寒风凛冽,吹得他们的衣衫猎猎作响,兄弟俩的呼喝声却在院子里回荡,仿佛要将这冬日的寒冷驱散。

这时,二娘也起来开始做营养早餐。厨房里热气腾腾,二娘熟练地忙碌着,不仅精心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粥、香喷喷的包子,还特意为曹帅准备了一大包糕点,那是给曹帅路上吃的,另外还有一份专门为曹帅祖父祖母准备的精致糕点。

早餐做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桌上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驱散了清晨的些许寒意。

曹逸看着大哥,眼中满是关切,说道:“大哥,路上注意安全。”

曹帅微笑着点头,应道:“二弟放心,你在学堂也要好好用功。”

饭后,曹逸收拾好书本,背着书笈去学堂。

没多久,曹慧揉着惺忪的睡眼和二爷也起来送别曹帅。

曹慧一下子跑到曹帅身边,拉着曹帅的衣角,眼中满是不舍,声音带着一丝哭腔:“哥,我会想你的。”

曹帅蹲下身子,轻轻擦去曹慧眼角的泪花,安慰道:“好妹妹,哥也会想你的,在家要乖乖听话。”

二爷走上前,神色郑重,拍了拍曹帅的肩膀:“一路小心,到了祖父祖母那里,代我问安。”

曹帅背起沉甸甸的行囊,那里面不仅装着衣物和糕点,更装着家人满满的牵挂。

他转过身,深深地看了一眼家人,在他们充满期待和不舍的目光中,坚定地踏上了回村的路。

曹逸午休回来吃饭时,二娘一边给曹逸夹菜,一边心不在焉地说着:“逸儿,多吃点。”可她的眼神却时不时飘向门口,心里想着不知曹帅这一路上是否顺利,有没有挨饿受冻。

三姐则是小口小口地扒着饭,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她心里惦记着哥哥,想着哥哥现在走到哪里了,是不是已经快到祖父祖母家了。

饭桌上的气氛略显沉闷,二娘和三姐都因为曹帅的离开而有些心神不宁。

曹逸看了看二娘和三姐,放下碗筷说道:“二娘,三姐,你们别这么忧心忡忡的。我给你们讲讲学堂里的趣事。”

二娘和三姐微微抬起头,看向曹逸。

曹逸兴致勃勃地说道:“今日在学堂,夫子讲学的时候,有个同窗竟然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把大家都逗得哈哈大笑,夫子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二娘忍不住轻轻笑了一下,三姐的眼睛里也有了一丝光彩。

曹逸接着又讲了几个有趣的小事,二娘和三姐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曹逸看着她们说道:“大哥武艺高强,肯定能平平安安到达村里的,咱们就别太担心啦。”

二娘摸了摸曹逸的头,说道:“还是逸儿懂事,咱们好好吃饭。”

三姐也点了点头,开始大口吃饭,饭桌上的气氛终于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学堂中,李夫子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曹逸的文章,眉头微蹙,心中默默算着曹逸在学堂能够待的时间越来越少。马上要过年了,年后曹逸就要考科举。

他深知此次科举对于曹逸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李夫子轻轻放下文章,起身踱步,喃喃自语道:“这孩子天赋极高,是我三个弟子中的翘楚,定要助他金榜题名。”

学堂上,李夫子格外用心,将自己所学都毫无保留地教给曹逸。他目光专注地看着曹逸,讲解着文章的精妙之处,分析着科举的要点。

“曹逸啊,为师对你寄予厚望。你要知道,别人几年才能有所成,你仅仅一年多就融会贯通,这是你的天赋,更是你的机遇。切不可骄傲自满,要更加勤奋努力。”李夫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曹逸恭敬地站在一旁,认真聆听着夫子的教诲,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回应道:“夫子放心,学生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

李夫子时刻关注着曹逸的进展,不断给予指导和鼓励。

这一日,李夫子将曹逸单独叫到书房,面色凝重地说道:“逸儿,为师当年科考,也是历经波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心态要稳。考场上切莫慌张,需沉着冷静,看清题目再作答。”

曹逸微微点头,目光专注地听着。

李夫子继续说道:“答题时,思路要清晰,条理分明。文章要有起承转合,观点要独到新颖,却又不可过于标新立异。为师当年便是因文章太过激进,险些名落孙山。”

他轻拍曹逸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还有,书写务必工整,莫因字迹潦草而丢分。这些都是为师的经验之谈,你可要牢记在心。”

曹逸郑重地说道:“夫子的教诲,学生定铭记于心。”

李夫子有时望着曹逸那专注刻苦的模样,不禁感慨万分。他看着曹逸在书卷中畅游,思绪敏捷,见解独到,心中满是赞叹:“这孩子,真是天赋异禀啊!无论是诗词文章,还是经史子集,他总能迅速领悟其中的精髓,举一反三。如此聪慧的头脑,若能持之以恒,未来必是前途无量。”

在某些静谧的夜晚,当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李夫子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静坐沉思时,那些过往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想起自己出生在那偏远的小村庄,家境贫寒,父母为了供他读书,日夜操劳,节衣缩食。他自幼便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发愤图强,日夜苦读。

那些年,他孤灯相伴,寒冬腊月里,冻僵的手指仍执着地握着笔,呵出的白气在眼前缭绕,可他的眼神却依旧坚定,专注地在纸上书写着自己的梦想;炎炎夏日中,汗流浃背也不曾放下书卷,蚊虫在耳边嗡嗡作响,他只是随手一挥,便又沉浸于书中的世界。每一个清晨,他是最早起来诵读的那个人;每一个夜晚,他总是在家人都睡去后,还在微弱的烛光下苦思冥想。

好不容易考中秀才,本以为是迈向辉煌的第一步,却未曾想,前方的道路竟是如此崎岖坎坷。他满心欢喜地准备着进一步的考试,却发现竞争之激烈远超他的想象。那些富家子弟,有着优渥的条件,请着名师指导,还有着丰富的藏书可供参阅。而他,只能依靠自己那几本翻得破旧的书籍,和一颗永不言败的心。

时间慢慢过去,曹逸风雨无阻的过着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清晨,他早早起身练武,一招一式都倾注着他的专注与热情。阳光洒在他矫健的身姿上,映出他坚毅的轮廓。

学堂里,他全神贯注地聆听夫子的教诲,奋笔疾书,积极回答问题,展现出过人的聪慧和勤奋。

每逢休假日,曹逸都会回村里看望家人。长辈和兄弟姐妹总是满心欢喜地迎接他的归来。

二爷会根据曹逸的学武进度,仔细观察他的动作和技巧,然后认真地为他制定更为合理的习武计划。若是发现曹逸在某些招式上还有不足,二爷便会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导,直至曹逸掌握为止。

二娘则会根据曹逸练武的消耗,精心调整用餐计划。她会去集市挑选最新鲜的食材,为曹逸烹制营养丰富的饭菜。看着曹逸吃得津津有味,二娘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三姐也没闲着,她心灵手巧,总会给曹逸做衣服。她仔细地挑选布料,一针一线地缝着,每一个针脚都饱含着对弟弟的关爱。有时为了在衣服上绣出一个精美的图案,三姐会熬到深夜,眼睛都熬红了,却丝毫不觉得辛苦。当曹逸穿上三姐做的新衣服时,那合身的剪裁和细腻的做工,让他心里暖暖的。

在家人的关爱与支持下,曹逸的武艺日益精进,身体也越发健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