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140章 李博宇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140章 李博宇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又是一年的春节快来到,天水镇相比往年要冷清点。

沉重的税收让一部分人没有多余的钱财来镇上采买,往昔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显得有些寂寥。

那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只能在自家小院里简单地准备过年的物件,脸上少了几分往年的喜悦,多了几分忧愁。

富裕的家庭依旧热闹非凡。他们的马车在街道上穿梭,仆从们拿着长长的清单采购着各种珍稀的年货。

布店里,富家夫人们挑选着华丽的布料,为家人定制新衣;首饰店里,璀璨的首饰吸引着她们的目光;酒楼中,富商们聚在一起,高谈阔论,商讨着新一年的生意。

街边的小摊贩们望着这些富贵人家的身影,心中满是羡慕与无奈。他们眼巴巴地盼着能多几个客人光顾自己的摊位,哪怕只是买上一点微不足道的小物件,也好让这个年过得不那么艰难。

学堂也迎接来了今年年底的学堂考试。这一日,天空阴霾,寒风瑟瑟。夫子们那严肃的面容和他们手中的戒尺,昭示着考试的庄重与严肃。

学童们早早便来到学堂,一个个神色紧张,正襟危坐。学堂夫子在讲台上正襟危坐,目光威严地扫过众人,沉声道:“今日之考,关乎尔等学业进益,务必用心应对。”

考场上,笔墨纸砚摆放整齐,却无一丝声响。学童们埋头作答,不敢有丝毫懈怠。偶尔有风吹过窗棂,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更添几分紧张氛围。

夫子们在堂间踱步,时而驻足观看某个学童的答卷,微微点头或轻轻摇头。众人皆屏气凝神,唯恐稍有差错。

这场考试,不仅是对学童们一年所学的检验,更是他们未来前途的一道关卡。在这学堂中,每一个人都深知此次考试的重要性,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奋力一搏。

曹逸从容地走进考场,气定神闲地坐下,目光扫过试卷,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已有成竹。

旁人都在抓耳挠腮、苦思冥想之时,曹逸却提笔如飞,墨汁在纸上流畅地游走,答案如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他的思绪清晰无比,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有序排列,任题目如何变化,都能应对自如。

夫子们在考场中巡视,看到曹逸这般泰然自若,心中也不禁暗自赞许。

考试结束的尚未到达,曹逸已然搁笔,轻轻吹去纸上未干的墨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静候交卷时刻的到来。

好友王路,师弟陈玉轩,师弟杨傅考完试便迫不及待地围在了曹逸身边。

王路一脸钦佩地说道:“曹兄,此次考试于你而言想必是信手拈来,真叫我等望尘莫及啊!”

陈玉轩也忙不迭点头,眼中满是羡慕:“师兄,我在考场上那叫一个抓心挠肝,你却如此轻松,快给我们讲讲答题的诀窍。”

杨傅则在一旁眼巴巴地望着曹逸,说道:“曹师兄,日后还得多提点提点我们。”

曹逸看着他们急切的模样,笑着说道:“诸位莫急,其实也无甚特别的诀窍,不过是平日里勤加用功,将所学融会贯通罢了。”

陈玉轩提醒师弟杨傅:“师弟,你莫要只顾着请教,师兄日后不会来学堂了,过完年就去科考了。”

杨傅一听,脸上顿时露出惊讶与不舍:“啊?我忘了曹师兄要去科考了,那往后在学堂里就少了曹师兄的身影。”

王路在一旁也感慨道:“曹兄此去科考,定能金榜题名,只是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聚。”

曹逸微笑着看向他们:“诸位莫要这般伤感,即便我去科考,咱们情谊不变,日后总有相见之时。”

曹逸看着眼前的好友和师弟们,心中满是温暖,开口说道:“明日学堂放榜后,诸位都来我家中做客,咱们好好相聚一番。”

王路欣然应道:“那是自然,定要去沾沾曹兄的喜气。”

陈玉轩也点头道:“师兄相邀,怎能不去。”

杨傅则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曹师兄,我还从未去过你家呢。”

曹逸笑着拍了拍杨傅的肩膀:“那明日正好让你好好瞧瞧。”

“曹逸,你来书房一趟。”李夫子的声音传来,沉稳而有力。

曹逸赶忙应声道:“是,夫子。” 说完便向好友和师弟们示意,匆匆跟着李夫子去了书房。

王路、陈玉轩和杨傅面面相觑,心中猜测着夫子找曹逸所为何事。

书房中,李夫子看着曹逸,目光中满是温和与期许,缓缓开口讲述对曹逸的看好。

“曹逸啊,为师一直对你寄予厚望。观你平日在学堂的表现,勤奋刻苦,聪慧机敏,此次考试,想必你定能名列前茅。”李夫子轻捋胡须,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

曹逸恭敬地站在一旁,微微低头说道:“夫子谬赞了,学生不敢有丝毫懈怠,皆是夫子教导有方。”

李夫子摆了摆手,继续说道:“为师相信,以你的才学和心性,此次科考你定能有所斩获。日后若能金榜题名,当要心怀天下,造福百姓。”

曹逸郑重地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学生谨记夫子教诲,定当不负所望。”

曹逸满心好奇,神色恭敬而疑惑地询问李夫子:“恩师,学生心中有一事不明,实在困惑不已。明年乡试这般重要之机遇,您为何选择不参加呢?”

李夫子微微一怔,随即叹了口气:“曹逸啊,并非为师不愿,实是不忍家里母亲操劳。为师和学堂商议过,在此教书几年贴补家用,再去科考。”

曹逸闻言,面露敬佩之色:“夫子高义,学生惭愧。”

李夫子轻轻拍了拍曹逸的肩膀:“你有远大抱负是好事,但也莫忘了孝道与责任。”

曹逸郑重地点头:“夫子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李夫子看曹逸这么好奇自己,目光温和地看着自己最喜欢的学生,轻声询问:“曹逸,你可愿意听听为师的故事?”

曹逸连忙拱手作揖,一脸诚恳地说道:“学生愿闻其详,还请夫子赐教。”

李夫子微微颔首,轻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为师本是一心向学,踌躇满志,奈何命运多舛。先是家中突逢变故,父亲离世,我不得不回乡守孝。那漫长的守孝时光,我虽满心悲痛,却也未曾荒废学业,日夜研读经典,只盼着守孝期满能再次踏上科考之路。”

曹逸静静地听着,神情专注而凝重。

夫子顿了顿,接着说道:“然而,守孝期满,看着家中日益操劳的娘亲,那原本挺直的脊梁渐渐弯曲,脸上的皱纹愈发深刻,为师心疼不已。我深知娘亲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太多,自己又怎能忍心看着她继续受苦受累。”

曹逸忍不住说道:“夫子一片孝心,令人敬佩。”

夫子苦笑着摇了摇头:“于是,为师经过深思熟虑,与学堂的负责人商议,决定先留下来教书几年,以贴补家用。我怀着满心的愧疚与无奈,对学堂的负责人说道:‘我本志在科举,一展抱负,但如今家中情况如此,实不忍心让母亲独自操劳。还望能在学堂任教几年,待家中稍有好转,再去追求科考之路。’”

“学堂负责人见我言辞恳切,又念及我的才学,便欣然应允。就这样,为师收起了科考的行囊,拿起了教鞭,开始了这教书育人的生涯。”夫子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无奈与感慨。

曹逸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夫子的经历让学生深受触动。”

夫子拍了拍曹逸的肩膀:“曹逸啊,人生之路充满变数,为师只望你能坚定信念,莫要被困难所阻。”

曹逸郑重说道:“学生定当铭记夫子教诲。”

这时,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吹动了桌上的书页。

李夫子凝视着窗外,继续说道:“这一年多教书,看着你和玉轩、杨傅成长,为师心中也有了别样的满足。只是偶尔夜深人静时,那未曾实现的科举之梦,仍会在心头萦绕。可人生总有取舍,为师如今只盼着你们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也算不枉为师的一番教导。”

曹逸神色动容,说道:“夫子,您的教诲学生没齿难忘。您虽暂时搁置了科举之梦,但您所传授的知识和品德,已然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学生相信,日后夫子定能得偿所愿。”

李夫子微微一笑,目光中满是欣慰:“但愿如此吧。曹逸,你聪慧过人,又有志向,此次科考可要全力以赴,莫负了这大好时光。”

曹逸郑重地点头:“夫子放心,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李夫子想着刚收曹逸为徒的时候,心中满是感慨。那时候的曹逸还是个青涩稚嫩的孩童,眼神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和懵懂。

没想到才一年多就要离去,时光匆匆,竟如此不待人。李夫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曹逸啊,为师还记得初收你为徒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日。”

曹逸也陷入回忆,说道:“学生也记得那时的自己,承蒙夫子悉心教导,才有今日。”

李夫子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不舍:“只是这分别来得太快,往后的路,你可要自己走稳了。”

曹逸望着李夫子,诚恳地说道:“夫子,明日放榜后,学生想邀请您去府上做客。王路和两个师弟也会去,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李夫子略作迟疑,而后微笑着应道:“难得你有这份心意,那为师便去。”

曹逸闻言,脸上顿时绽放出欣喜的笑容:“那学生明日在家中恭候夫子大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