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27章 陆修远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第27章 陆修远

作者:所愿皆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8 20:41:25 来源:小说旗

这位儒雅的中年人名为陆修远,乃是燕国的一位大学者。他年轻时曾游历各国,与苏念瑶的父亲吉狄拉莫在求学途中相识相知,结下深厚的情谊。

陆修远在燕国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学说独树一帜,深受学子们的尊崇。他不仅学识渊博,更是品德高尚,乐善好施,常常资助贫困学子,为燕国培养了众多人才。

生活中,陆修远喜爱诗词书画,家中收藏了众多名家之作。他闲暇时常常与友人一同吟诗作对,畅谈古今。他的夫人温柔贤淑,夫妻二人相敬如宾,育有一子一女,家庭和睦美满。

虽身处繁华的燕国,陆修远却始终保持着一颗淡泊宁静的心,不为功名利禄所动,只专注于学问的研究和传承。

苏念瑶站在陆修远面前,神情庄重而略带一丝紧张。她缓缓地从怀中掏出那封父亲郑重交给她的信,双手递向陆修远,声音微微颤抖地说:“陆伯伯,这是父亲让我交给您的。”

陆修远接过信,目光在苏念瑶脸上停留片刻,带着关切与疼惜。

苏念瑶在陆修远接过信的瞬间,仿佛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使命,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陆伯伯,那念瑶先告退了。”说完,她转身离去,脚步匆匆,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

陆修远望着她离去的方向,许久才回过神来,缓缓打开手中的信。

在部落那简陋却温馨的木屋里,苏念瑶的父亲吉狄拉莫面色凝重地坐在榻上。

苏念瑶走进营帐时,看到父亲那严肃的神情,心中不禁一紧。

“念瑶,过来。”父亲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苏念瑶快步走到父亲身边,只见父亲从怀中掏出一封已经封好的信,那信纸微微泛黄,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沉重。

父亲握住苏念瑶的手,将信放在她的掌心,目光中满是不舍与担忧。

“孩子,这封信你要收好,到了燕国,亲手交给你陆伯伯。”父亲的声音微微颤抖。

苏念瑶看着父亲那充满沧桑的脸,重重地点了点头。

“记住,此去燕国,路途遥远,万事小心。这封信关乎你的未来,切不可有丝毫疏忽。”父亲的眼神中充满了殷切的期望。

苏念瑶感受到父亲手中传来的力量和温度,那是父亲深深的爱与牵挂。

“父亲,您放心,我一定会完成您的嘱托。”苏念瑶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父亲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然后缓缓松开,那封信仿佛重若千钧,压在苏念瑶的心头。

陆修远轻轻展开手中那封承载着沉重嘱托的信,目光专注而凝重。他的手指微微颤抖,仿佛那信纸有着千钧之重。

信上的字迹熟悉而亲切,那是老友吉狄拉莫的笔迹。陆修远一字一句地读着,眉头渐渐紧锁。

“修远吾兄,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想必念瑶已到你处。吾深知此番托孤之举,给兄增添诸多烦扰。然吾女念瑶,生性纯良,却身处乱世,吾实难安心。望兄念及旧情,护其周全,教其为人处世之道......”

陆修远的眼神愈发深沉,他仿佛看到了吉狄拉莫写信时那满怀忧虑的神情。读完信,他长长地叹了口气,心中五味杂陈。

陆修远将信仔细叠好,放入怀中,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当初与吉狄拉莫一同求学的时光。

那时的他们,满怀壮志,青春飞扬。一同在书院的烛光下苦读经典,一同在郊外的山林间探讨学问。他们曾为了一个观点争论得面红耳赤,也曾为了彼此的进步而由衷欣喜。

记得有一次,他们一同参加一场学术辩论,面对众多前辈的质疑,两人相互支持,据理力争,最终赢得了众人的赞赏。还有那次,他们结伴游历名山大川,在山顶上畅谈理想,誓言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那些日子,虽然清苦,却充满了希望和欢乐。他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陆修远的嘴角泛起一丝微笑,回忆的画面定格在了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那一日,吉狄拉莫带着他的妻子,满面春风地来见陆修远。吉狄拉莫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修远兄!”吉狄拉莫大老远就高声呼喊,声音中充满了激动。

陆修远赶忙迎上前去,还未开口询问,吉狄拉莫便迫不及待地说道:“兄长,我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喜讯!”

他身旁的妻子,也是一脸幸福的笑容,轻轻挽着吉狄拉莫的手臂。

吉狄拉莫紧紧握住陆修远的手,兴奋地说:“我妻子有孕了!”

陆修远先是一愣,随即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连声说道:“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那一刻,三人的笑声在庭院中回荡,喜悦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这幸福的时刻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吉狄拉莫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滔滔不绝地说着他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划。陆修远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心中也为好友感到无比的高兴。

思绪如轻烟般飘回了当初分别的场景。

那是一个秋风瑟瑟的日子,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吉狄拉莫带着苏瑶和年幼的女儿,缓缓地向他走来。

吉狄拉莫的脸上写满了离愁别绪,却又强装出一抹微笑。苏瑶的眼中含着泪光,牵着女儿的小手微微颤抖。

小苏念瑶还不明白这分别的意味,只是睁着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四周。

吉狄拉莫紧紧握住陆修远的手,声音有些沙哑:“修远兄长,此去不知何时再见,望你多保重。”

陆修远重重地点了点头,目光看向苏瑶和孩子,说道:“你们也是,一路小心。”

苏瑶努力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修远兄长,日后有缘再聚。”

小苏念瑶扯了扯吉狄拉莫的衣角,奶声奶气地问:“父亲,我们为什么要走?”吉狄拉莫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说道:“宝贝,父亲要带你们去一个新的地方。”

说完,吉狄拉莫站起身来,再次看了一眼陆修远,然后带着妻女,转身踏上了那未知的旅途。他们的身影在秋风中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陆修远模糊的视线里。

陆修远静静地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心中满是惆怅与不舍。

陆修远沉浸在回忆中,想着尽管他们民族不同,但彼此之间的情谊却深厚无比。

当初相识,语言和习俗的差异并未成为阻碍,反而是相互交流学习的契机。他们分享着各自民族的故事、传说,惊叹于彼此文化的独特与魅力。

一起求学的日子里,面对旁人对这种跨民族友谊的质疑和不解,他们从未动摇,坚信真心可以跨越民族的界限。

他们在学术上相互启发,在生活中彼此照顾。无论是庆祝节日还是面对困难,都携手并肩,不分彼此。

陆修远感慨万分,民族的不同又如何?真正的情谊能穿越一切障碍,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陆修远的心情愈发沉重,想到如今吉狄拉莫生死未卜,自己手中仅有这一封饱含托孤之意的信,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和痛楚。

这封信仿佛是吉狄拉莫在黑暗中伸出的一只求助的手,可自己却无法确切地知晓对方究竟遭遇了怎样的艰难险阻。陆修远眉头紧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去与吉狄拉莫相处的点点滴滴。

他多希望能有更多的消息,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好过这般毫无头绪的担忧。然而,现实却是如此残酷,只有这薄薄的一封信,承载着吉狄拉莫最后的期望和信任。

陆修远再次打开信,仔细研读每一个字,试图从中找到一些隐藏的线索,或是一丝能让他稍稍安心的暗示。可每读一遍,心中的焦虑便增添一分。

他暗自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都要照顾好苏念瑶,不辜负好友的重托。同时,他也在心底默默祈祷,希望吉狄拉莫能够平安无事,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他也盼着有一天能与老友再次重逢,把酒言欢,共叙旧情。

陆修远神色凝重,来到苏念瑶的住处,轻轻敲了敲门。

苏念瑶打开门,看到陆修远,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陆修远温和地说道:“念瑶,我来问问你离开部落时的情况。”

苏念瑶请陆修远进屋坐下,眼中流露出悲伤:“陆伯伯,部落当时正面临着被最强大部落统一的危机。父亲他坚决不想开战,他说战争只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和痛苦。”

陆修远微微点头,问道:“那你父亲可有什么应对之策?”

苏念瑶低下头,声音有些哽咽:“父亲试图与对方谈判,寻求和平的解决方式,但对方态度强硬,根本不给我们机会。”

陆修远长叹一口气:“你父亲心怀仁慈,只可惜……”

苏念瑶咬了咬嘴唇:“后来,局势越来越紧张,父亲担心我的安危,便让我带着这封信来找您。”

陆修远轻轻拍了拍苏念瑶的肩膀:“孩子,别太伤心,相信你父亲会做出他认为正确的选择。”

苏念瑶眼中含泪,坚定地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