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今世,为生民立命,吾万死不辞! > 第40章 爆竹声中一岁除

今日便是除夕,杨家村里弥漫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村中的小路上已经有了忙碌的身影。妇女们挎着装满新鲜蔬菜的篮子,匆匆往家赶,准备丰盛的年夜饭。

村头的老井边,挤满了打水的人们,水桶与井绳的碰撞声,人们的谈笑声,交织成一曲独特的晨曲。

孩子们依旧穿着旧的衣服,在巷子里欢快地奔跑着,手中拿着自制的小玩具,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

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炊烟袅袅升起,与淡淡的雾气融合在一起。那炊烟中,带着腊肉的香气,糯米的甜香,让人垂涎欲滴。

红色的春联贴在大门两侧,黑色的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门前挂着的红灯笼,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新年的喜悦。

村里的老人们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晒着太阳,讲述着过去一年的故事,眼中满是对新年的期盼。

远处的田地里,绿油油的蔬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个喜庆的日子欢呼。

曹逸一大家也开始忙碌起来。曹逸和弟弟被父亲叫去打扫庭院,他们拿着扫帚,认真地清扫着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一片落叶。

母亲和大娘、二娘在厨房里忙得不可开交,切菜、洗菜、炒菜,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

曹慧和姐姐妹妹们则在房间里整理被褥,把床铺得整整齐齐。

祖父坐在堂屋里,指挥着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二爷在院子里忙着挂灯笼,曹帅时不时跑过去给他递工具,父子俩配合默契。

大爷则在门口张贴春联,仔细地比对位置,力求贴得端端正正。

一家人忙忙碌碌,虽然辛苦,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意。

祖母看着大家都忙碌着,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可眼神里却透着一丝焦虑,心里想着自己的大小女儿俩家怎么还没到。

她时不时地朝着门口张望,嘴里喃喃自语:“这俩丫头,咋还不来,莫不是路上有啥耽搁了?”

一旁的父亲看出了祖母的心思,宽慰道:“娘,别着急,兴许是孩子们贪睡,起晚了,这就快到了。”

祖母轻轻叹了口气,点点头:“但愿如此,这过年啊,就盼着一家人齐齐整整的。”

说罢,又忍不住往门口瞧了瞧。

快到午时,大姑和小姑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门前。

“娘,我们来啦!”大姑大声喊道,脸上满是喜悦。

小姑也笑着说:“让您久等啦!”

祖母脸上的焦虑瞬间消散,换上了灿烂的笑容,迎上前去:“可算把你们盼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大姑和小姑带来的孩子们也乖巧地向祖母问好,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走进院子。

“一路上累不累啊?”祖母关切地问道。

大姑摆摆手:“不累不累,就是孩子调皮,耽搁了会儿。”

小姑附和着:“是啊,好在没误了这团圆饭。”

曹逸父亲三兄弟赶忙迎了上去,给大姑、大姑父、小姑、小姑父打招呼。

大姑父名叫赵大牛,身材魁梧,为人豪爽仗义。大姑名叫曹秀,性格泼辣直爽,做事风风火火。他们育有一子一女,大儿子赵鹏,女儿赵婷。

大姑父赵大牛那边就兄弟二人,从小相依为命。年轻时候练过武,练就了一身结实的腱子肉和不凡的身手。

赵大牛常常忆起往昔岁月,感慨地对众人说道:“想当年,我和我兄弟在那艰苦的日子里,相互扶持,为了生存没少跟人拼命。还好年轻时练过武,能有几分自保的能力。”

曹秀在一旁插话道:“就你那三脚猫功夫,还整天挂在嘴边。”

赵大牛嘿嘿一笑:“媳妇,这功夫虽不顶尖,但也能派上用场不是?”

赵鹏一脸崇拜地看着父亲:“爹,以后您也教教我。”

赵大牛拍着儿子的肩膀:“行,小子,只要你肯学,爹倾囊相授。”

说起练武的经历,赵大牛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段热血的青春时光。

赵鹏,十五岁的少年,身材高挑,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他平日里喜欢舞枪弄棒,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成为一名英勇的将军,保家卫国。性格开朗的他,在村里也结交了不少好友,大家都喜欢和他一起玩耍。

赵婷,十二岁的小姑娘,生得清秀可人。她心灵手巧,擅长刺绣和女红,绣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性格温顺的她,在家里也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经常帮着母亲操持家务。

小姑父名叫张华,身形清瘦,看起来文质彬彬。小姑名叫曹玉,温柔娴淑,说话轻声细语。他们的孩子是两个儿子,大儿子张辽,小儿子张合。

小姑父这边有个姐姐嫁在本村。张华读过学堂,自觉科举不成,也不忍家里父母太过辛劳,便毅然选择从商。

张华常与人提及那段过往:“想当初在学堂,我虽日夜苦读,却深知自己并非科举之才。看着父母为我操劳的身影,我实在于心不忍,索性投身商海,倒也凭借几分头脑,谋得些生计。”

曹玉在旁温柔地说道:“夫君能有这般决断,也是咱家的福气。”

他姐姐也附和道:“是啊,弟弟这脑子,做生意是把好手。”

张华微笑着说道:“往后还得继续努力,让家里人都过上好日子。”

张辽和张合这两个小表弟,一个七岁,一个五岁。

七岁的张辽虎头虎脑,十分机灵,一双大眼睛总是滴溜溜地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他嘴巴很甜,见人就打招呼,很是招人喜欢。

五岁的张合则还有些懵懂天真,胖嘟嘟的小脸总是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他总是跟在张辽身后,像个小跟屁虫,对哥哥十分依赖。

曹逸的父亲笑着说道:“大姐,大姐夫,小妹,妹夫,你们可算来了,一路上还顺利吧?”

大爷也热情地招呼着:“快进来歇歇脚,这一路奔波辛苦了。”

二爷跟着说:“是啊,咱们一家人总算聚齐了。”

大姑父笑着回应:“顺利顺利,就是想着赶紧过来,心里着急。”

小姑父也应声道:“没错,就盼着这团圆的时候呢。”

曹逸父亲三兄弟把大姑父和小姑父让进屋后,纷纷劝说起来。

曹逸的父亲满脸兴奋地说道:“大姐夫,妹夫,咱们可是很久没这么齐全地一起喝酒了,今天必须好好喝个痛快。”

大爷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啊,平日里各忙各的,难得聚到一块儿,今儿个可得不醉不归。”

二爷紧接着说:“没错,这么好的机会,咱们可不能错过了,一定要尽兴。”

大姑父豪迈的说:“今日喝个痛快”

小姑父有些犹豫地说道:“这……会不会喝太多了?”

曹逸的父亲大手一挥:“妹夫,别想那么多,今天高兴,就放开了喝。”

大爷也劝道:“咱们兄弟之间,还顾虑啥,痛痛快快喝一场。”

二爷笑着说:“妹夫,你就别推脱了,咱们好好叙叙旧。”

在三兄弟的热情劝说下,小姑父终于笑着点头应下。

祖父笑着说道:“中午都少喝点,晚上还要祭祖,留着肚子晚上喝个痛快!”

众人听了,纷纷应是。

父亲点头道:“爹说得对,中午咱们意思一下,晚上再好好畅饮。”

大爷也附和:“听爹的,祭祖可是大事,不能马虎。”

二爷笑着说:“那咱们中午就先小酌几杯,晚上再放开了喝。”

大姑父和小姑父也都表示赞同:“行,都听长辈的安排。”

于是,大家又继续热热闹闹地聊起了家常。

大姑和小姑一进屋,便放下手中的东西,挽起袖子就去厨房帮曹逸母亲她们做午饭。

曹逸母亲赶忙说道:“大姐,小妹,你们一路赶来辛苦了,快歇歇,这午饭我和大嫂她们能行。”

大姑爽朗地笑道:“咱们都是一家人,说啥客气话,人多干活快!”

小姑也笑着说:“嫂子,你就别推辞了,多个人多个帮手。”

曹逸母亲见推辞不了,只好笑着说:“那行,咱们一起动手,争取早点开饭。”

于是,厨房里更加热闹起来,切菜声、炒菜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大表哥赵鹏带着表弟表妹们一起来找曹逸兄弟姐妹。

“逸表弟,带我们一起帮忙呗!”赵鹏大声说道。

曹逸他们正忙着,听到声音抬头一看,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好呀,正好人手不够呢!”曹逸应道。

于是,赵鹏他们纷纷加入,有的帮忙搬东西,有的帮忙整理杂物,干得热火朝天。

赵婷乖巧地跟在表姐妹身边,递这递那。

张辽和张合两个小家伙也不闲着,虽然年纪小,但也努力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大家一边干活,一边有说有笑。

很快做完了活,大家聚在一起开心地聊天。

赵鹏兴奋地讲述着村里最近发生的趣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曹逸则分享着在学堂里的见闻,让表弟们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姐妹们凑在一起,讨论着新衣服的样式和刺绣的技巧。

赵婷眨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偶尔插上几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