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的检验结果非常重要。
死者的死亡原因是窒息而死,并不是坠楼摔死的。
张玉姣说过,她在漫展的时候,给李乔打过电话,三点钟到达的办公大楼。
而三点以后,张玉姣联系不到李乔,随后到顶楼找人,也未找到。
三点十五,张玉姣下楼寻找,依旧未果。
四点,李乔的尸体从天台坠落下来。
而张玉姣和李乔的通话时间是在两点左右。
所以,死者真正的死亡时间就是在两点到四点之间,比之前说的三点到四点之间扩大了近一个小时。
那么这样一来,存在的可能性又多了些。
甚至杨明怀疑,张玉姣在上天台寻找李乔的时候,李乔就已经遇害了,尸体很可能就在天台某个隐蔽处。
“对!应该就是这样的。”
杨明在心里琢磨了一番,然后有点激动的自言自语道。
叶宁见他这个反应,有点莫名其妙,于是道:“什么就是这样的?我在跟你说只能让你自己调查,你在说什么呢?”
“额,不好意思,刚刚想的有点过于投入了。”
“那你想到了什么?”
叶宁好奇的看着杨明。
一方面,作为法医,自然也很想弄清楚案情,另一方面,她也想知道杨明的想法,看看自己可否从杨明的角度,在提供一些有用的线索。
“根据你给出的死因,我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两点到四点之间。那么凶手就不一定是案发前后一段时间离开的天台了,可能还会再提前一点,所以应该扩大范围,寻找嫌疑人。”
“你的意思是说,案发时候那些所谓的不在场证据其实也可能是不成立的?”
叶宁总结的很到位,立即阐明了杨明的观点。
“没错!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那些跟李乔有过矛盾,当时又有明显不在场证明的人,同样是有可疑的。”
“那我懂了。这样一来,需要调查的人就多了。”
“确实,难度也上升了。”
“不过不要紧,我还有一个发现,或许可以帮到你。”
“哦?说来听听。”
“你看看尸体表面这些细小的勒痕,最开始,我以为是凶手和死者纠缠时,身体被电线之类的丝线拦住造成的,最后因为承受不住力道,丝线断裂,死者才坠楼。现在来看,这些丝线却很有问题。”
叶宁指着尸体上的细痕,认真的分析道。
不得不说,叶宁在检验尸体,分析问题的那种专注特别的有魅力,那种气质,一般人真的达不到。
杨明一听,连忙好奇的追问道:“什么问题?”
“这些细线造成的勒痕颜色很浅,而且勒痕周围,并没有红肿,血液扩散和渗透的情况,且勒痕非常整齐,表面皮肤都未出现摩擦等迹象。”
“你的意思,这些勒痕是死后造成的?”
杨明似乎明白了,当即试探性的问道。
叶宁点头:“聪明!我就是这个意思!一具尸体,生前和死后造成的伤痕其实是有明显的区别的,尤其是死亡时间越靠前,伤痕就越明显。如果是生前造成的,死者会挣扎,所以伤痕会呈现不规则状,甚至还会出现表皮摩擦的现象,因为挣扎会带来血液的加速运行,伤痕颜色也会更深,出现红肿的情况,周围的皮肤也会有颜色的变化。你再看这具尸体,完全没有以上反应。所以我可以肯定,这些勒痕是死者死后造成的!”
“死后造成的勒痕,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听到这里,杨明又疑惑起来。
人都杀了,还在身体上造成一些细小的勒痕,这又是为什么?难道要虐待尸体?俗称的鞭尸泄愤?
“这种可能性很多,但如果是我推断的话,我想凶手极有可能是用细丝来捆绑尸体,目的是把尸体吊起来,方便抛尸。”
“抛尸?这又从何说起?”
“你看这个尸体现在躺在地上的朝向就明白了。”
叶宁没有直接回答杨明的问题,而是让杨明自己观察,像是在卖关子。
“躺在地上的朝向?”杨明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尸体,然后道:“尸体与大楼是平行躺着的,你想说,尸体在坠楼前应该是与上方栏杆平行的,而且还可能是用细丝捆绑在栏杆上。然后剪断细丝,尸体便落下来,朝向与大楼才会平行,是这样吗?”
“对啊!你想想,正常的人,不管是被人推下楼,还是自己跳下楼,基本上都是面对着栏杆,落地时,身子必然是垂直于大楼的。或许中途会有一些阻力,比如风啊,遮挡物之类的,会改变一些方向,但不会形成九十度的变化!而且你再看这栋大楼,周围没有任何的阻拦物,今天也没有刮大风,所以这些因素可以排除。尸体就是被平放在栏杆上捆绑在,然后剪断细丝,推下楼的。”
叶宁的分析能力确实很强,但这也是她自身专业的体现。
根据她提供的这个方向,或许就能从相关的证物入手,比如细丝,剪刀这种,锁定嫌疑人。
“嗯,你分析的很有道理,这确实是个方向。”
杨明也表示认同,立即点头道。
叶宁接着说道:“所以,现在需要寻找的就是捆绑尸体的这一根细丝。根据我的经验,这种细丝应该是属于比较柔软,透明的,方便携带。但它的承受力也是很强的,要承受住一百多斤的力,材质一定很好,市面上有很多常见的鱼线采用的是聚乙烯纤维,就能承受如此重力,也有一些镍钛合金的鱼线也能承受,但这种价格普遍偏贵,不容易买到。”
“你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但是你有没有发现,现场并没有任何鱼线,丝线之类的东西,尸体上也没有,天台上更没有,这是为何?”
杨明再次发出疑问,皱着眉头说道。
叶宁的分析没有问题,她提供的线索也很有用。
但现场确实没有鱼线之类的东西,这勒痕又是实打实存在的,那这种鱼线丝线又去哪里了呢?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我只是向你提供一个参考方向,你可以尝试着去调查。丝线也好,鱼线也罢,消失的原因很多种。凶手将其推下来时抽走了,又或者鱼线采用的是滑轮的原理,落地后,自动解开,然后收了回去。又或者有什么装置在,尸体在落地的瞬间,自动将鱼线收回,然后销毁,比如腐蚀掉,烧掉之类的。”
“滑轮?烧掉?难道说……”
杨明忽然灵光一闪,好似想到了什么。
叶宁看到了杨明的反应,于是连忙问道:“怎么?你有发现?”
“我刚刚在天台发现了一根快烧完的蜡烛,地上还有一堆烧的黑漆漆的残胶一样的东西,难道说,其实就是那根丝线?可是既然凶手已经把人杀了,直接扔下楼不就行了吗?为何要多此一举,捆起来,然后又要烧掉捆绑的丝线呢?”
越想,杨明是越发想不通,感觉问题越来越多了。
叶宁则是拍了拍杨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原因有很多,你只是这样想,肯定是想不出来的。还是先撤吧!等明天再好好研究一下案情。现在嘛,该干嘛干嘛,杨大侦探,别忘了你今天还要请大伙儿吃饭呢!我先去上个卫生间。”
说完,叶宁拍了拍手,活动了一下肩膀,便走向了办公大楼。
“也是,查案也不急在一时,收工吧!”
杨明也站起身来,微微叹息一声。
这时,林海等人也从天台走了下来。
“杨队,上面我们已经采集完了,你说的蜡烛和那一堆烧焦的东西也收集起来,带回去一并化验,另外,在蜡烛上方的铁盒子里面,我们发现了一个滑轮装置,暂时不确定有什么用,不过也拆了下来,准备带回去,看看上面能否采集到指纹。”
林海走上前来,连忙向杨明说了一些情况。
其实这种事情大可不用说的,不过林海觉得可能有用,就先提了出来,这样以后化验出结果,可以和杨明调查的线索进行匹配,说不定有更好的效果。
在格局这一块上,林海比侯建要大太多了。
“滑轮装置?”
杨明果然还是关注到了林海说的重点。
刚刚就是在和叶宁讨论可能性,其中就有提到滑轮,丝线。
现在看来,还真的说中了。
“嗯,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发现,我们也会根据这一点进行调查。那就辛苦海哥了!”
“行,就先这样,我带证物回去,明天见!”
“明天见!”
杨明点点头,也不多说什么,目送林海离开。
随后又等了一会儿,负责运送尸体的警车终于来到现场,杨明众人帮忙将尸体抬上车,这才离开。
离开现场,杨明和叶宁先回了一趟宿舍,各自洗了个澡,然后才与秦雪一起,前往今晚的聚餐地点。
当来到聚餐地点时,杨明忍不住又是一阵吐槽:“怎么又是清江蟹都?你们真的就这么喜欢吃海鲜吗?”
徐莉则是得意洋洋的说道:“这次是王大爷请客,你干嘛这么激动,难得宰他一顿,当然往贵的吃,不是吗?”
杨明一阵无语,这小妮子自己喜欢吃海鲜还拉上众人,真是的。
走进包房,人很快就到齐了。
杨明,叶宁,秦雪,刘风,徐莉,邓达志,赵强,张刚,廖洪九个人围着一张大桌子,倒是空前的热闹。
随后叶宁好奇的问了一下服务员,这里上班的袁小凤去了哪里。
毕竟消失的尸体案已经破了,袁小凤并没有牵扯在里面,叶宁也是表示一下关心。
服务员却说袁小凤辞职了,回乡下给她哥办理身后事。
听说她找到了个好的工作,在心理健康中心里面当助理。
在心理健康中心当助理?
杨明瞬间就联想到了萧清颜。
看来这个结果也是挺好的,她们一个人没了弟弟,一个人没了哥哥,也算是同病相怜,在一起互相取暖也挺好的。
而且,在萧清颜那里当助理确实要比在餐厅当服务员好点。
待服务员离开,秦雪拉着杨明讲了关于消失的尸体那件案子,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在听完故事之后,秦雪又发出了一个疑问:“对了姐夫,案子虽然破了,但我有一点还是不太明白。”
“哪一点不太明白?”
杨明好奇的看着秦雪。
其实秦雪平时虽然有点野蛮任性,说话有时候也不分轻重,不经大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可认真起来的时候,还是非常可爱的。
“就是那几份dNA图谱,你不是说女尸的dNA,萧清华身上的血迹dNA,以及在烟若澜家里发现的头发dNA都是吻合的吗?可是萧清华身上的血迹不应该是烟若澜的吗?又怎么会和尤碧莲的dNA吻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