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的提议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何丽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那敢情好!李白之诗,豪放洒脱,意境奇妙,每一首都如同璀璨明珠,让人陶醉其中。”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马俊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虽不如夫人那般精通,但对李白的诗作也是心怀敬仰。”
周文爽朗一笑,宛如一阵春风拂面,“那咱们就从《蜀道难》开始,‘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开篇之句,便如洪钟大吕,震人心魄。”他的语调激昂,仿佛已置身于那险峻的蜀道之中。
何丽微微颔首,轻启朱唇:“是啊,这一句不仅道出了蜀道的艰险,更将诗人的惊叹与敬畏展现得淋漓尽致。再看后面‘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对蜀道景色的描写,何其壮观,何其磅礴!”她的双手随着话语轻轻舞动,仿佛在描绘着那惊心动魄的画面。
马俊听得入神,忍不住插话道:“还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句更是写出了蜀道之险要,让人仿佛能看到那雄伟的剑阁矗立在眼前。”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低声沉吟,书房里的气氛热烈而又充满诗意。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长,仿佛时间也为这诗意的探讨而驻足。
周文越说越兴奋,他起身踱步,双手不停地比划着,“李白的诗,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壮丽描绘,更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就如《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与豁达!”
何丽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被诗歌深深触动的真情流露,“公子所言极是,李白的诗总能在人低谷时给予力量,让人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马俊感慨地长叹一声:“能与二位在此共论李白之诗,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
此时,书房外的微风轻轻吹过,带着淡淡的花香,似乎也在倾听着他们对李白诗歌的赞美与感悟。
何丽、周文公子和马俊三人,仿佛沉浸在李白诗歌的浩瀚海洋中,一首接一首地讨论和赏析,如痴如醉。他们的思绪如同纷飞的彩蝶,在诗意的花丛中翩翩起舞;他们的声音好似灵动的音符,在文学的乐章里跳跃起伏。
何丽的脸庞因兴奋而泛着红晕,宛如春日里绽放的桃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等豪迈之语,真叫人热血沸腾!”她的目光中充满了对诗歌的狂热。
周文公子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似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不错!再看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傲骨铮铮,令人钦佩!”
马俊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手臂,激动地说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此句孤独中透着洒脱,妙极妙极!”
他们的兴致愈发高涨,时间在他们的激情中悄然溜走,如同隐匿在暗夜中的精灵,无声无息。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晚霞如锦,已是吃晚饭的时间了。
管家轻缓地敲了敲门,那敲门声仿佛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打破了屋内热烈的氛围。“公子,老爷回来了,特吩咐您与二位贵客一同用晚餐。”
周文公子听闻,兴奋地拍手叫好,那声音清脆响亮,如同一串欢快的铃铛声,“甚好甚好!我正想让父亲也领略一下今日这场精彩的诗会。”他转身看向马俊和何丽,热情地邀请道:“二位,请随我一同前往,家父定能与你们相谈甚欢。”
何丽和马俊欣然答应,眼中满是期待与感激。何丽微微欠身,声音温柔如丝,“能得公子与老爷的盛情款待,实乃我二人的荣幸。”
马俊也拱手作揖,“多谢公子,我们定当珍惜此番机缘。”
于是,三人怀着愉悦的心情,朝着餐厅走去,去迎接那未知却充满期待的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