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所指的是上次郡主小产,祝梧桐被她押到宫里来审问一事,萧知行道:“伯棠没有生气,只怕太后还在气着,不愿意再见伯棠。”
“哀家自然是气过的,一家人哪有隔夜仇。”
“如此,伯棠就先告退,去给陛下请安了。”
祝梧桐行了一礼,准备跟着一起告退,姬太后突然道:“梧桐留下陪哀家说会话吧!”
萧知行:“等拜见过陛下,便带她一起来陪太后。”
这般,她带着祝梧桐一块走了。
太后脸色沉了沉,佳康郡主忙道:“太后莫气,伯棠就是这样的人,我现在都习惯了。”
姬太后叹口气,拍拍她的手道:“委屈你了。”
“繁星不委屈,伯棠开心就好。”
两人叙话的功夫,祝梧桐又跟着萧知行去拜见皇帝了。
路上的时候听他问道:“怕吗?”
“不怕。”天塌下来还有萧知行护着呢,她是真不怕。
两人去面见皇帝的时候殿中有皇后娘娘,也有太子和太子妃。
两人行过礼后,皇帝混浊又不失精明的眼睛落在了祝梧桐身上道:“这就是为你冲喜的那位夫人?”
萧知行说是。
皇帝:“长得倒是挺喜庆的,是个有福之人。”
祝梧桐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和喜庆沾上边了,她看了看自己的衣裳,年三十嘛,她今天穿了一身红色衣裙。
确实挺喜庆。
祝梧桐:“臣妇谢陛下吉言,陛下福泽万民,更是天下人的福气。”
皇帝一笑,太子道:“还是个会哄人的。”
萧知行看了一眼太子,那眼神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皇帝也看了一眼太子,道:“不会说话就闭嘴。”
太子:“……”
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他说祝梧桐会哄人的,这不就是在说皇上不是福泽万民的皇帝了,不是天下人福气。虽然太子也不是这个意思,但他这话听着就不对。
只能说他就不是个会说话的。
君臣聊了几句,有公公进来禀报说官员都已到了,皇帝也就起了身,带着皇后、太子和太子妃一起去了紫微殿。
帝后驾到,百官朝贺,叩见皇帝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千岁。
大年初一,皇宫之中,歌舞升平。
天耀却在这一天点燃了炮火,攻向了北城。
北城
也正是凤王夫妇的藏身之地,到了这里后,夫妇俩就扮成了商人,在此经商。
一起在此经商的还有穆昭的哥哥穆尧。
当天耀的炮火响起的这一天,祝书砚匆匆跑了过来道:“禀王爷,天耀打过来了,还请王爷王妃尽快转移,离开此地。”
自从护送郡主过来后,他就没有离开了,进了北城军营。
凤王爷道:“本王岂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呢。”
来到这里后,他就立了志向要与北城共存亡,也是与自己的儿子共存亡。
在儿子的异梦中,他有这一劫。
这一劫,看来要提前出现了。
凤王爷下令道:“书砚,你立刻回去传信给朝延请求支援,要说得越惨越好。”
他来到北城后,就以普通人的身份投军了,没人可以去查他的身份,也就没人知道他是出生侯府。
少年年轻有为,在军营里得到了上峰的重视。
八百里加急,一天一夜也就到达王都了。
皇宫之内,当歌舞散去,各回各家后,皇帝也终于偷得浮生半日闲,召来宠妃,宠幸一番。
翌日,从北城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就飞向了皇宫。
当皇帝看到信后,那书信写得,简直是声泪俱下了,说天耀如何的军力强胜,他们在天耀面前简直如蚂蚱一样,求朝廷派兵支援,不然,北城就要守不住了。
这信看得皇帝两眼一黑,立刻下令道:“传护国将军觐见。”
萧知行在不久后就匆匆入了宫,看到那封八百里加急后道:“陛下莫急,天耀虽然军力强盛,但北城士兵也都是骁勇善战之辈,一时半会,他们破不了城。”
在他有限的异象里,他记得他是在发生战火的两年后去了北城。
北城经过两年抗战,期间自然也少不了各州前去支援,一旦北城破,天耀就会士气大涨,凤梧士气一旦被削弱,天耀就会一路攻城掠地而来。
各州为了抵挡天耀的大军,也曾团结一心。
到了后来,终究是抵挡不住了,才有了求助于朝延,他便带兵出战了。
士兵再善战,一旦粮草短缺,也只能全城覆灭。
今世,粮草之事,他早有应对之策。
穆家富可敌国,足以支撑下去,又被他早早的派去了北城,有父王在那边坐镇,早已暗中积蓄了粮草。
速战速决吧!
他既想速战速决,便跪了下来,道:“陛下,臣愿出兵。”
“不行,你是朕的护国将军,要留在王都,朕怎能让你冒那危险。”
“正因为臣是陛下的护国将军,朝延危难之时,臣理应冲锋陷阵,保护凤梧国的臣民,为陛下分忧,
还请陛下准臣带着北部的将士去北城支援,若不打败天耀,臣便长驻北城,永不回京。”
长驻北城,永不回京。
皇帝听了这话后突然就松了口气,他起身走到萧知行面前,把他给扶了起来。
“朕前半生有你父王守护,后半生有你保家卫国,咱们萧家的男儿,都是有血性的,朕今天就允了你。”
“还请陛下给臣六万将士。”
六万将士,带走北部军营的六万将士,皇帝同意了,“行,你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