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冬没说的还有很多,两棵枣树苗,三棵杏树苗,三棵桃树苗,两根葡萄枝,六棵柿树苗,三棵梨树苗,五棵木槿苗,五斤麦子种,一些小米,高粱种,一些甜菜根苗。
这些里面有些是刘小冬早先就问宋若梅要的,比如树苗和种子一类,也有宋若梅自己添的,比如米面糖油肉和十匹布。
刘家哪里见过这些东西,本来以为眼前的这些布匹就已经精贵无比了,再一听刘小冬说完,当场就被震惊住了,一时不知道该说啥了。
他们知道宋若梅是县令夫人,可是哪有县令夫人给他们送东西的道理?按说不该是他们给县令家送礼嘛不是?
刘家人已经惊呆了,宋若梅见这些东西,却觉得有些不够,因为她来这里不光光是看两个女儿和自家堂叔,她还有最重要的事呢。
宋若梅道:“你们不要看着多,其实没多少,这些布匹都是我家铺子里的常货,除了这四匹云锦好一些,其余六匹我特地选的棉布,就是考虑到你们要时常做活,穿些棉布才不心疼。”
“那些吃食,不过都是口欲,就是我不带过来,你们也是要买的,况且我带这些来,也是看在你们照顾我家女儿和堂叔的面子上。”
“要不是带不了那么多,我肯定还要再带一些的。”
王冬麦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眼瞅着,拒绝是肯定拒绝不掉的了,宋若梅说的清楚,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的。
好吧,虽然看着是她占便宜,实际上就是她占便宜。
杜贞念和杜冬云两个人,完全是为了跟刘小冬做生意,这事刘小冬一早就跟家里几个长辈说得一清二楚了,刘家以后要抱紧宋家大腿跟着他家赚钱,所以对待杜贞念两姐妹,老刘家是欢迎都来不及。
而宋留竹就更不用说了,作为房家洼聘请来的夫子,自当一切待遇都要好一些,这是本分,哪里还需要宋家亲自来感谢啊。
而且刚才宋若梅还送了刘小月一个金镯子,这怎么看宋家都是贴得多的。
老刘家是占了大便宜的。
宋留竹又非常适当地说了几句话,刘家几口人听完也就并没有二话了,那还能怎么办,给就拿着呗,就是看着给得太多了。
杜婆婆便对宋若梅说:“那余下的什么时候送?”
宋若梅便请刘树带着宋守沣杜元杉和一众家仆把给房家洼各家准备的东西都送去。
刘家这下彻底见识到了,原来不止是给了他家啊。
好吧。
宋若梅都说了,给房家洼各家东西是为了答谢各家对宋夫子的照顾。
这话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那就送吧。
于是房家洼各家都得到了一匹棉布,一包点心和一斤糖。
这下宋家在房家洼子就炸锅了,布就不说了,这一出手就是 一斤糖,可真是大手笔啊。
于是宋家这头刚给房家洼各家送完东西,那头,家家户户都带着东西跑来了刘家。
众人围在刘家院子里一通吵,都说不要,宋夫子嘴巴都说麻了,还是说不过这群老实人,最后还是老刘头出来说话,大家才接受的。
然后宋若梅就被这群人夸上了天,此起彼伏地道谢声淹没了刘家的院子。
等到众人一哄而散,宋留竹好歹喝了一口水,刚才讲道理讲的嗓子都冒烟了。
他水还没喝完,一哄而散的村民又跑来了,各家都挎着篮子端着盘子来给宋若梅送东西。
有米,有面,有菜,有肉。
这是他们最能拿的出手的了。
宋留竹已经不想说话了,最后还是老刘头出马,众人才没有强硬地要求宋若梅收下,只是众人一转头就把这些东西送到私塾去了,还加了许多。
刘娘子不得不苦口婆心地劝他们不要一下子给这么多,天气越来越热,她主仆两人根本吃不掉,于是众人只得商量过后,以后每家隔几天就送一次,送完为止。
这一通折腾下来,众人全都疲惫不堪,宋留竹觉得比讲课还累,一连喝了两壶茶水,又吃了两个蛋黄酥才稍微缓过来。
午饭是王冬麦带着刘小秋做的,杜婆婆和刘娘子一起帮忙,四个人做了两桌子的好菜。
宋留竹,宋守沣,杜元杉,老刘头刘振,刘树,刘小夏一桌子;宋若梅,杜贞念,杜冬云,杜婆婆,王冬麦,赵来英,刘小秋,刘小冬,刘小月,带一个刘小小,一桌,
刘娘子,两个武婢,以及一众车夫,又重新做了一份饭菜,保管没人吃的好又饱的。
带来的粽子也热了一些,那些糯米已经被杜婆婆吩咐泡了下去,准备今天晚上就把粽子包上,煮一夜,明天端午节正好可以吃。
一顿饭,吃的个个欢喜,尤其是刘小小,好多他没吃过的菜,今天的小肚子直接撑成了小西瓜。
饭毕,王冬麦带着宋若梅去后院,给她布置了一间房间出来。
一众仆人住的厢房,也是各个都有房间住。
刘家现在就是房间多,前后两院的厢房基本全都空着。
后院的西厢房存了两间做好的腐乳和咸鸭蛋,其余空着,前院的西厢房就住一个刘小夏。
哪怕宋若梅一众主仆住进来,还是没住满。
趁着晌午休息,杜冬云便把这段时间在房家洼的经历都说给宋若梅听。
宋若梅听得认真,仔细,生怕错过女儿的生活。
母女只有母女三人在,宋若梅将自己此行来的真正目的说给了两个女儿听。
“娘想要收小冬为义女?”杜贞念完全没想到自家娘亲竟有这样的打算,先是震惊不已,再一想,便觉得好事一桩,“娘,其余不说,我和杉弟是双生,冬云和小冬一样大,若是收了小冬为一女,以后她俩也可算作双生了。”
杜冬云小脑袋转来转去的看着娘和姐姐,说道:“娘,这是你想到的吗?还是爹,还是外祖父啊?”
宋若梅说道:“是我跟你爹商量来的,自去年得了小冬的两个方子,与她接触,你爹又允了她开荒,小冬这姑娘,做事周到,细致,眼光长远,格局远大,又建私塾,可见是个顶难得的聪慧孩子,我喜欢不说,你爹也对她颇为欣赏,常和我说,若她是个男子,就这一番作为,已经能看到日后家族鼎盛的姿态了。”
“我上次借着腐乳一事,让你跟她做谈合作,也是存了一些心事,后来见她想合办作坊,这些浅显的心思便也去了,于是我就想着,趁着她还年轻,将她收做义女,我们给她一个靠山,不日,她或能带着我宋家甚至杜家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