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爹现在已经交给村里的老头子们看顾了,反正他的药好煎,老头子们没事帮着煎一次药,到饭店的时候再给他端一碗饭过来,还能陪他在茅草屋里说话解闷儿。
可比以前舒服多了。
许秀才、严秀才、代秀才以及老秦秀才结伴来到房家洼的时候,村里众人分别在腐乳作坊和蜡烛作坊里忙得热火朝天呢。
一大半的男人继续在外村购买乌桕子,还有鸡蛋鸭蛋一类的东西。
村长石大,刘树,陈牛,王冬粮,这几个准备参与谈生意的留在家里。
其余的全体妇人们也在。
腐乳作坊里,刘礼秋和陈田田带着几个男人在清点即将卖出去的夫妇和变蛋。
蜡烛作坊里,杜贞念,石小年,刘笑跟一众妇人,在给蜡烛包装。
包装蜡烛的纸,是刘小冬和刘礼夏头两天刚做出来的芦苇纸。
原本刘小冬打算把上半年做的构树皮拿出来做纸的,但考虑到蜡烛是薄利多销的货,就改用芦苇纸包装了。
这回蜡烛做出来,应该会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停,于是他跟刘礼夏把春季准备好的芦苇全部做出来了。
现在两个院子都还晾着纸呢。
这裁剪的活就交给了祖母赵来英和外祖母徐明康。
蜡烛六根一包,露出烛心麻绳,底部折实,用浆糊沾牢固。
再定量地铺在竹筐里,一层蜡烛一层芦苇席,一筐最多铺六层,铺好再用麻绳上下系四道,筐外再钉一个木框起到保护作用。
这样,有了木框的保护,就可以多堆几筐蜡烛,也能同时杜绝每筐蜡烛直接接触,压坏筐内的蜡烛,导致蜡烛挤压变形,没有好卖相。
石大和刘树将四位老秀才请到作坊观看,并让杜贞念和石小年给他们讲解这些包装的作用。
几个老秀才做了一辈子的生意,又是读书人,也算是见多识广的,可饶是如此,也没见过房家洼作坊这般情况。
包装的人在院子里排成一条流水线,从拆模具捡出蜡烛开始,几个人同时拆下来,放在边上的芦苇大席上,后面的人就坐在席子边上,将蜡烛数好,归类,放在一个木筒子里,然后下一人便把这些木筒子端过去,用纸把排列好的六根蜡烛包起来。
蜡烛从木筒子里抽出来,木筒子就会被再次回收,有人将它们再拿回去,继续装蜡烛。
包装好的蜡烛,被码得整整齐齐地堆在墙边,等堆到一定数量,便会有人来把这些包装好的蜡烛按要求装进竹筐里。
其实本来用木筐可以更省事,但是房家洼没有啊,买还要钱,索性就砍了竹子让那群老头子编了一些竹筐。
再让石二和陈大郎做一些同规格的木棒子,在外围将竹筐钉牢固。
至于木筐子,等以后有了时间再说吧。
现在房家洼实在是没人能做这些了。
几个老秀才都是人精,一下子就看出了这作坊里的门道,对着众人是大夸特夸。
虽然这些干活的都是妇人,管事的还是几个小姑娘,但他们也不敢轻视,因为这一段时间以来,房家洼的传奇可是一直在他们耳边回响呢。
这还要归功于秦红花和陈氏,也就是老秦秀才的儿媳妇。
几个人又去看了下腐乳作坊,刘礼秋特意开了坛腐乳给他们看。
他们几个都是吃过这些腐乳的,也算是了解,看其形和色,闻其味,便知道这一批比他们早先吃的味道还要更好一些。
于是便心满意足地去跟宋夫子谈论价格。
然后一众原本正在包装的妇人们,听到之后呼啦啦地全都跟着去了私塾。
宋夫子平常见客的客厅这会站满了人。
杜贞念和刘礼秋跟几位秀才说了下房家洼的打算,包括打造房家洼品牌,利用几位的天然优势组建房家洼走出去商队,卖货同时不忘宣传,再鼓励沿途村民多参与种植和养殖的事业,商队卖货同时再沿途收购。
乌桕子,柿子,家禽,粮食,包括稻壳,米糠,麸皮,菜果一类,并各类能用来做菜的佐料。
四个秀才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场简单的批发—售卖形式,没想到竟然是一个大循环模式。
他们家的各个小商队,往年也会这么来回腾挪倒卖,但是对于宣传和鼓励养殖种植,倒是第一回听说。
这商队还管别人种什么养什么吗?
这时候宋夫子就跟他们把其中的关窍一一点明。
无论是房家洼,还是过水镇,都是人口有限,田地有限,更别说粮食,家禽一类的了。
就那最明显的牛来说,房家洼是一头都没有,需要用还要去老秦秀才家租借。往年他们没有钱,都是人力来犁田耙地的。
蜡烛要长久做下去,就需要大量的乌桕子,但显而易见的,整个过水镇全部都乌桕子都用来做蜡烛,估计也只能卖一个冬季,甚至不到过年就卖完了。
但蜡烛一旦用起来,那就会一直要用,这乌桕子要从哪里来呢?
更别说腐乳和变蛋了。
腐乳是豆腐做的,做豆腐就需要大豆,这东西光靠过水镇种也是不能天天供应的。
变蛋用到的鸡蛋和鸭蛋亦是如此,今年的变蛋也是隔一个多月两个月才做一次的,原因还是蛋源供应不上。
所以,眼下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自己种和养是来不及的,还是要发动周围农户们的力量,积少成多。
现在各县县令已经在大力鼓励农户们种植养殖,他们正好可以趁着这个东风,来收购这些农户们手中的东西。
农户们见自己种的养的能坐在家里就被买走,省心省力就有更多时间耕种和养殖。
而商队卖完货回程途中再购买这些东西,满车去满车回,省心又省力。
同时,房家洼的作坊,因为这些货物的补充,得以常年不歇的制作,对商队和周边的农户们又是一桩好事。
三方都方便的事,只一个商队便能解决,可谓是事半功好几倍,收效甚多。
宋夫子说完,不止老秀才们,就连房家洼的众人也是心中一惊,再一赞。
以后她们就能赚更多银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