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冬独自感慨了好一番。刘礼夏跟商队人结了钱,便把买来的东西往屋里送。
只是这些鸭子和鹅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处置。
众人问刘家是不是现在就杀,王冬麦看向刘小冬,刘小冬一时也有些懵了。
现在杀吗?
杀了吧,都杀了,不然留着喂还吃粮食。于是全村人停下手中活计,将这群鸭子和鹅全数杀完。
刘家自然要留这群人吃饭。
于是刘树让刘礼夏找赵小狼俩人去镇上买了半扇猪,杀鸭子和鹅的血,当场就煮出来,等待着一会做成菜。
而鸭毛和鹅毛,刘小冬,刘礼秋,杜冬云,带着几个女孩子特地找来布袋子,让大家把绒毛全部拔进这里,留待后用。
然后,把鸭子和鹅处理干净之后,先开膛破肚几只,当场洗出来做菜吃。
这么新鲜的鸭子和鹅,房家洼人可没怎么吃过。
这一天,房家洼人喜气洋洋的。
还吃了两顿红烧鸭和大炖鹅,身心皆愉悦。
没吃完的,刘家准备腌起来一些,其他的,便留给刘小冬做试验。
没错,刘小冬要用买来的那些调料做卤鸭卤鹅盐水鸭盐水鹅烤鸭烤鹅酱鸭酱鹅。
所有一切能尝试的都尝试做一下,到时候再选择性对外售卖。
改善大家的饮食水平,她刘小冬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走在最前列。
刘家这群鸭子和鹅一杀,房家洼众人也开始想学刘家了。
虽然家家户户刚腌了腊肉,做了腊肠,还腌了咸鱼,但腊鸭和腊鹅吃起来应该也非常不错吧。
说干就干,没过两天,村里人就拉着村长石大开会讨论,说要去买鸭子和鹅回来腌。
过水镇的商队第二次出发已经好几天了,虽然上回刘树和王冬麦依旧要求商队带鸭子和鹅回来,但数目上却没有要求很多。
按照上一次的经验,那几十只鸭子和鹅,不够房家洼人分的啊。
要是光靠商队带,来回一趟时间太长,恐怕过年的时候,腊鸭腊鹅还吃不上呢。
于是石大就派王冬粮带着几个人,去县城买鹅去了。
余下的这些人,先帮刘家把杀掉的鸭子和鹅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继续做蜡烛,腌腐乳。
一共不到四十只鸭子和鹅,村里人也亲自干了两天才已彻底清理干净。
鸭绒和鹅绒分开装好后,刘小冬指导刘礼夏带着赵小狼去用之前预留出来的大锅来清洗并蒸晒。
这是个超级繁重的活。
为了消除绒毛里的鸭味和鹅味,清洗的水要高温,还在里面加了一些祛味的中药材。
洗好泡好后分包装在提前准备好的小纱布内,铺在大蒸屉上高温杀菌大半天。
然后再取出来,连纱布包一起晾晒在院子里的火坑上,烘干。
这样的高温蒸杀,炭火烘干,要反复四五次,绒毛才算清洁干净。
这群纱布包,是中秋时候刘小冬亲自找义母宋若梅让宋家的布铺子做出来的。
当时一口气做了三百个,用的都是白色的棉布缝制的,三百个纱布包,一下子花去了三四十两银子。
虽然宋若梅不要刘小冬的钱,但她不能不给,把做纱布的用处和自己的打算跟宋若梅说了一遍后,宋若梅才收下。
不过也只收了成本价,没收人工费也没赚钱。
这羽绒服,按说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但是要作为跟其他成衣一样面对大众售卖的商品,却是实实在在头一遭。
宋若梅听完刘小冬的计划,忍不住咂舌,为了做件羽绒服,这成本也太高了,不说其他,就是养一只鸭子或鹅出来,大半年的时间要吃掉多少粮食啊。
不过刘小冬没说鸭肉和鹅肉的打算,等着做出来之后,再惊艳登场。
蒸绒毛的大锅是之前跟蜡烛作坊一起修建的,当时刘小冬就让刘礼夏特意预留的,这下子终于派上用场了。
不过考虑到目前需要处理的鸭绒鹅绒比较少,这一口大锅还能用得过来,要是以后绒子多了,刘小东打算单独做一个羽绒制品加工作坊。
就在蜡烛作坊西边继续开建。
不过这羽绒作坊,不是光有鸭绒鹅绒就行了的,还需要很多布,和很多绣娘。
宋家在府城的布庄,目前够用,以后可能会供不上。
而绣娘。
房家洼的妇人虽然都会自己做衣服,但要说手艺,那还是有些不够看。
这绣娘要重新招,布源也要提前找。
这就拜托宋若梅了,同时王冬麦还建议找秦红花和陈氏母女。
秦红花做为里正娘子,又经营杂货铺子,自家儿子和女儿都是做小买卖的人家,自然知道哪家绣娘手艺好,就算不是绣娘,哪些妇人的针线手艺好也是知道一些的。
陈氏娘家就是做布匹生意的,这布源,或许可以直接找她。
羽绒如既然定位为大众市场,那用到的布肯定也多是低端布匹。
单纯的麻布冬天穿会有些割人,处理好一点的柔软麻布和棉麻混纺布,应该是首选面料。
考虑到羽绒服不好随时清洗,刘小冬便抓着杜贞念和杜冬云,设计了一款可随时拆卸的羽绒服。
一层内胆,两层外布,清洗时只要将脏了的外布拆下来即可,两个外布也是方便随时换洗,又不弄脏内胆。
毕竟冬天时间长,羽绒服一旦穿上就没法脱了。
杜贞念在女工这方面有些自己的心得,按着刘小冬的说法,她改了好几次图样,最终成品,刘小冬这个后人看了都忍不住称赞。
衣样成功出炉,需要的布源,宋若梅那里已经去信告知走高端市场,上等棉和丝绸是她需要准备的,到时候做出来的羽绒服就会销往府城中的贵户们,甚至还有京中。
而被王冬麦和秦容找来的陈氏母女,就主打中低端市场。
陈氏自从在刘家亲自传授挤羊奶开始,就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干劲。
这小半年来,自己和女儿亲自代售的房家洼点心和腐乳以及变蛋,已经让母女俩盆满钵满。
这回过水镇商队成立,老秦家又有份 ,陈氏就想着找个时间来房家洼一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