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05章 君子教化,知礼知义知法尊

“为后代多考虑考虑!”

这句话像个魔咒,将这群胡搅蛮缠的人的脖子牢牢掐住,掐得他们就要窒息了。

小秦秀才成了县令大人钦点的镇专司教化官,他迷蒙又兴奋地一下子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想他寒窗苦读数十载,最后还是败在了资质之上,不得不饮恨回家,当一个郁郁寡欢的夫子。

这么些年当夫子当的已经将他当年的锐气磨砺尽去,但此时此刻,县令大人竟然点他为镇里的教化官。

虽然是不入流的小吏,可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想也想不来的位置。

小秦秀才压抑住内心即将喷涌地激烈,跟着众人的脚步往回走。

许员外见县令大人说了几句话安排了一个人,就把这群目无法纪的人给震慑住了,简直是简单地不能再简单了。

按他所想,他还要跟几位员外轮番上阵,跟这群人讲一堆大小道理,最后嘴巴都说干了才把这群人说通,然后双方经过漫长的拉锯,啊,不是,经过他们几个员外的调解,达成友好的和解。

皆大欢喜!

怎么县令大人不是按这个步子走的呢?

果然,县令大人就是县令大人,比他们这种没功名的就是会办事!

果然,人家能考中两榜进士又能为官多年,就是与他们这种多年考不中的人不一样!

果然,为官之人只有能为官的智慧和道理,是他这种人不能比拟的!

专司教化官,虽然他以前并没有听过这个官名,但县令大人当众钦点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这过水镇的天,大概是要变啦。

不过,显而易见地是往好的地方变去。

这是许员外非常乐意看到的。

房家洼众人感觉自己终于出了一口恶气,虽然与原本想象的画面不一样。

他们以为双方要吵上好几个回合呢。

巧遇到县令大人的时候,他们以为县令大人会拉这群人打板子呢。

没想到,就一句话摆平了这个事。

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叫摆平,按他们的理解,这叫说开了,以后那群人会长期接受“教化”,有县令大人钦点的教化官,房家洼人再也不怕这过水镇里其他村里的人眼红他们了。

有人说,这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有人说,这叫不费吹灰之力。

但无论他们怎么理解,房家洼的孩子们以后肯定都不会再被人言语攻击,阴阳怪气了。

只是,房家洼还要继续走自己的发展路子,以后与其他村子的差距势必会越来越大,不知道到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

石大这个村民极力推荐的村长,此刻就在忧心这个,他知晓房家洼没有靠山,以后要是作坊做大做强了,那其他村的人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情了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靠山,自己坚持竖起来一道铜钱铁壁山来。

这是上晚课的时候,宋夫子教他们自强时候说过的话。

用在这个时候,似乎再合适不过。

石大把这些心事藏在心里,准备回村之后召集全村人来个第一次村大会。

教化官要如何教化,教化什么内容,何时教化,在哪里教化。这些问题被小秦秀才一一罗列出来。

杜庭难得来一趟过水镇,把这群目不识丁人安排完后,就心情颇好地跟儿子聊起了治民的事情。

许秀才几个人在两侧听着,一路上也不敢插嘴。

毕竟是县令大人在“授课”,他等秀才只有听的份儿。

其实不然,主要是杜庭把“专司教化官”安排下去之后,突然想到百姓虽需教化,但这教化却大有文章。

光是教化尊老爱幼等习俗,似乎有些老生常谈;宣讲律法,很多似乎不受用;而且老百姓都是目不识丁,家中几代贫农,大多还是佃户,教化官除非能每天跟在这群人后面耳提面命,不然,初一说的事,十五大概忘得差不多了。

可眼下为了未雨绸缪,他连威胁的话都说了出来,可未来时日,到底能教化成如何,这又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了。

在来的路上,他无意间生出的这个想法,但在回去的路上,又觉得这个想法实行起来或许有些难度。

只是,眼下百姓的情况他一眼就能看穿,要如何保持教化的长久进行,最主要的是让那个百姓识字,再让百姓赚钱。

可这两件事,自古未有人真正做成过。

杜庭长叹一声,吓得跟在身后的一群人大气也不敢出。

他顿了顿,问向身边的几个老秀才:“诸位,不知对于教化之事有何见解啊?”

这话问得诚恳,语气恭敬,几个老秀才一下子竟然有些不适。

小秦秀才刚才一路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眼下倒有些一丁点的眉目。

几个老秀才面面相觑,一时哑然,最终是老秦秀才先开了口:“会县令大人,不知县令大人有何打算,我等老头子一时间还未有明显的眉目。”

其实哪里是没有眉目,不过是想听听县令怎么说,好跟在他后面顺坡下驴。

几个都是人精了,虽然在为官上不如杜庭,但在对人事上却有自己独特的手段。

但他们不会说也不敢先说。

杜庭目光扫过这群老秀才,心里呵呵一笑,顿时有些无语,然后又看向小秦秀才,心道,看来人老了,反而胆小了,既然如此,那就按刘小冬以前说的,用年轻人,多多地用年轻人,年轻人才是这片大地的未来。

“小秦秀才思考一路,似乎有了些眉目吧。”杜庭准儿问他。

小秦秀才忽然被点名,有些激动,整理好思绪,便回道:“回大人的话,小民无才,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好的法子,但既然大人选了我,我想结合自家夫子的身份,对镇上的民众教授文字。”

“古人言,人不学不知义,这群人不知感恩,眼红他人,心存歹毒,不过是没有读书知礼造成的,我想,若是他们学了知识礼仪,明白事情轻重,礼义廉耻,自然能分辨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尊老,爱幼,尚贤,明礼,知耻,护家,厚德,自强,懂法,守法,用法。然后可以为君子。君子即成,家风即生。”

杜庭听着有些满意得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