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 > 第146章 一见如故,言语投机聊不完

原本只是去外祖家拜个年,哪想到会三天都没回家,还一点消息也没带回家。

不过二叔刘树早就预料到他会因此内疚,俩人一说完,安慰的话就接上了。

刘礼夏一边感受着自己爷爷奶奶的担忧,又感受一遍二叔的安慰,再一想到孙家两个舅舅的所作所为,就觉得去年宋夫子教给他们的“天壤之别”这个成语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然后,他就更加想家了。越想到舅舅就觉得越恶心。

孙多孙少结伴摸到了自己爹娘所在的地方,刘礼夏把二叔刘树引荐给了大王员外。

员外夫人刚才哭了一场,眼下似乎有点动到胎气,由奶妈服侍着安歇去了。

大王员外想到自己连生七女,好不容易怀上男胎,竟然还遭遇到了如此祸事,真是晦气。

但又害怕自己破口大骂影响到未出世的儿子,只能压下心中怒火,跑去烧了很多的香,又顺势添了不少香油钱。

菩萨庙里的大师们,喜得心里的辫子都快要翘起来了。

刘树一直在殿外等着大王员外,直到一个时辰后他礼佛完毕,才上前去跟他打招呼。

当他说到自己是房家洼的刘树时,大王员外的眼睛是猛然亮了起来。

房家洼,刘家的。

之前那个刘礼夏就是他侄子,所以这个刘树,就是那个据说家里房子盖得最豪华的那个啊。

原先对刘礼夏,他已经非常以礼相待了,没看孙瓶的事他都是全凭刘礼夏做主么。

当时他就在想,等这个事处理好了,他一定要让刘礼夏把他引荐到房家洼去,他也想参观一下传说中日进斗金的作坊呢。

而且,房家洼最主要的还是跟县令大人的关系非常好,据说,年前县令大人携家带口的来到了房家洼村,路上还去过水镇处理了一件邻里纠纷。

而过水镇秦家私塾的小秦秀才更是被他当场钦点为镇上的专司教化官。

他大王员外,也是秀才,十九圩子镇,跟过水镇一样都是当河县辖下的镇。

他也想有类似小秦秀才那样的机遇,更加想跟房家洼的作坊搭上线。

毕竟自己的宝贝儿子即将到来,他大王员外,也该为自己的宝贝儿子多多赚些银钱,多多铺路,将来好让自己的这个散财童子,能有更好的生活。

大王员外将刘树请进屋,俩人相互自我介绍后,便聊得热火朝天。

刘礼夏说过,孙瓶的事能这么顺利地处理好,全赖大王员外人好,不刁难。

虽然大周顺便卖人不合法,可是白纸黑字的契书在那里,他或孙家不论谁反悔来要人,买人的大王员外都有权不理会,毕竟他没有强买。

虽然刘礼夏知道大王员外能这么好说话,可能是另有打算,但眼下当务之急是先救出孙瓶,至于其他的事,只能垫后再说。

事有轻重缓急,救孙瓶赎身是第一要务。

刘树这一年成长了许多,尤其是后半年,又是处理作坊事务,又是跟过水镇商队交流,又是组织村挑货郎队伍。

待人处事上,那是跟去年之前的自己有千万差距,说起来,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遇到大王员外,也不怯场,毕竟自己可是跟县令大人一家,还有宋举人天天“打交道”的。

而大王员外本来就有意想拉近与他和房家洼的关系,所以二人聊起天说起话来,那叫一个投机。

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十九圩子镇,刘树年前只来过一次,是村里结队来收购乌桕子的时候来的。

但那会,大家去的都是镇下的各村子,对镇上的情况是一点也不了解。

今天带孙家两个孙子去镇上赎人,他才是第一次踏进十九圩子镇上,不过又因为有事,也没好好感受镇上的氛围。

不过按照镇上人流喜欢看热闹的程度来看,十九圩子镇的人大概要比过水镇人喜欢外出。

刘小冬有句话说的好:只有人流动起来了,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刘树先前不理解这话的意思,后经女儿解释,才明白人流的含义。

所以他只要有机会出门,都会观察各地方的人流。

就拿当河县举例,以前收入城费的时候,他们这样的村民几乎是一年不进一次城,后来杜县令取消入城费后,附近的村民是有机会就去城里溜达,连带着买卖些东西,或者趁着农闲做些临时工,这一来二去,家里有了收入,产品有了交流,银钱得以流转,村民便能挣个三瓜两枣的。

自此,刘树便更加喜爱观察了,也渐渐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

与大王员外交流,二人说的最多的就是各家的孩子,尤其是大王员外知道刘礼夏早年失去父母,是由祖父母和这个二叔二婶一手带大的,就更加佩服面前的刘树了。

虽说侄儿是半个儿子,可对待侄儿如亲子又能把他教好的,对普通的贫困农户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尤其是房家洼那种种地环境差,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瘠之地,抚养出来一个孩子是多么地艰难。

也因此,大王员外就更加好奇,房家洼村子村,是如何一夜之间全村建房,又眨眼之间,作坊私塾全起来,整个村子大变样的。

刘树自然是按自己的视角来诉说的,但更多的是在夸赞村里的人团结一致,和县令大人的英明神武。

如今,房家洼漤柿子和柿饼,都是当地的大特色,而县令大人留在房家洼私塾上的墨宝,是他对这个村子看中的证据。

传言很多,但传来传去,大家最信的还是县令大人要利用房家洼西边的芦苇荡。

要利用大当河,要打通当河上下游的航道。

航道一通,府城之间的水路就畅通,天南海北的货物就能四通八达。

而房家洼,是打通大当河上游的一处重要枢纽。

毕竟大当河在房家洼西边拐了一个大弯,弯出一片千里芦苇荡。

这片占地极其广大的芦苇荡要是能开荒出来,那不光是房家洼,影响力会辐射以房家洼为原点的周围十几个镇子。

而距离房家洼最近的,又是当和县辖下的十九圩子镇,可想而知,到时候会多么地近水楼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