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冬心一沉,没忍住得问道杜冬云:“贞念姐这是要嫁给端王世子?”
杜冬云看向她,眼睛眯起来,上下打量她一番:“端王世子?他早就妻妾三四个了,我姐才不会看上他呢。”
刘小冬懵住了:“那贞念姐是在跟谁相看?”她是真不知道,她只听过端王一耳朵,至于端王家的情况,她是一点都不了解。
杜冬云说道:“是端王二子,端王妃说了,端王见宋家清流,想和宋家结亲,但宋家没有合适的女子,最后就把主意打到了我姐身上。不过我娘有点不太愿意。”
刘小冬:是我我也不愿意,现在这是关键时刻,万一答应了,结果端王世子又没被皇帝选中,等新皇上位,端王家能不能好过先不说,她宋家跟端王联姻,就首先不会好过。
杜冬云捏碎一个绿豆酥,说道:“不过我爹说,他要是皇帝,就会选端王世子。”
刘小冬心中大惊:这是已经准备答应了!!!
杜冬云:“我爹说,就冲着端王世子是皇帝最亲的侄子这一点,其他的皇家子孙,一开始就没有机会。”
刘小冬:这结局感情一开始就写好了?
杜冬云看了一眼一直没反应的刘小冬,问道:“你怎么了,怎么一直不说话?”
刘小冬反应过来,立马回道:“我这不是听得仔细?害怕错过什么消息吗?你也知道,我一介贫民,听到这种消息的机会可不多。”说完,还缩着脖子嘿嘿一笑。
杜冬云被她这个猥琐的样子逗笑了,原本她还以为阿姐的婚事有些悲伤,看到刘小冬的样子,悲伤立马烟消云散了。
她把捏碎的绿豆酥往盘子里一丢,拍拍手道:“我跟你说,我看过端王二儿子的画像,怎么说呢,光从画像来看,确实还可以,玉树临风的样子,还听说,他从小是被他哥端王世子带大的,所以,文韬武略都很不错,今年已经二十了。”
刘小冬疑惑道:“光看画像,你也能看出人长什么样吗?”
她这一问,就把杜冬云给问住了。杜冬云咬着嘴唇,挠挠额头,非常不确定地说:“应该能吧,听说画师技术一流,神韵全都画出来了。”
刘小冬微不可察地叹息道:“技术再牛,都不如真人来的清楚,这种盲婚哑嫁的形式,可真不好,尤其是女孩子,简直就是在拿命在赌。”
杜冬云点点头,附和道:“你说的很对,我也这么觉得。可是,我娘说,她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尤其是这些皇亲世家的,礼数非常严苛。”
刘小冬在心里吐槽,幸好自己是个农民,不然进了这个礼数严苛的皇亲世家,都不知道怎么活,也就房家洼子,她才能发挥出一些不做实际地想法。
两个十岁的孩子在这里伤春悲秋,外头的几个人已经商量出来了一些成果。
宋留竹有心提点,于是宋守沣杜元杉和刘小夏当即就出去选址,准备建作坊。
三个人中,也就刘小夏今年亲身参与过房家洼的房屋建设和私塾建设,对于石料木材的买卖渠道,泥瓦匠人的联系都有一些经验。
至于作坊内部的结构和模式,倒是宋守沣有一点心得,毕竟宋家这个大家族,作坊不少。
于是,三个臭皮匠,开始了忙碌模式。
宋守沣和杜元杉还在县学读书,趁着这两天休假才来房家洼的,考虑到要回县学读书,就把各种要点和心得以及建议都写了下来,正好留给刘小夏,让他趁着下学的空隙,跟杜贞念她们几个商量着来。
杜贞念要建作坊,宋守沣和杜元杉是肯定要出力的,毕竟他们也想亲自练手不是。
刘小秋和杜贞念准备在作坊建起来之前,先培养出一批做腐乳的人手,这些人就从房家洼里挑选。
第一批的腐乳制作,准备在刘家后院的西厢房完成。
刘小冬三兄妹带着杜贞念和杜冬云到回家的时候,王冬麦正和秦氏聊家常呢。
俩人身边,秦氏刚出生四个月的小女儿正在熟睡。
年前腊月二十八这天,秦氏生下了一个闺女,取名王意。
这几天天暖和了许多,秦氏才开始抱着她出来串门。
王有跟刘小小在厨房跟着各自的奶奶后面候吃的呢。
自从刘小冬决定吃米饭开始,刘家现在是囤了不少的米面油,还有一些糖。
刘小冬想吃又不想做,于是就把她吃过的很多零食捡了几个说出来,让王冬麦做,哪知道王冬麦这方面的天赋不高,最后倒是祖母赵来英做了出来。
现在赵来英正在炒米花糖。
亲家徐氏坐在灶台下帮她烧火,王有和刘小小就在刘小月的带领下乖乖地在边上等着吃。
刘小冬刚进屋,就闻到了米花糖的香味:“哇,好香,肯定是奶奶在炒米花糖。”
说完拉着杜冬云就朝厨房跑去。
杜贞念想喊都喊不住,只得任由她俩去了。
刘小秋带着杜贞念找到她娘王冬麦,把杜贞念姐妹住在她家的打算说了出来。
王冬麦早先见过杜贞年一次,听自家小女儿说过她的身份,高兴地欢迎道:“住,顺便住,我这就去把房间收拾出来,换上新的褥子。”
说完就风风火火地去后院,在第二层将另外两间房子收拾了出来。
后院是个两层楼,楼下三间大屋子,其中西边靠楼梯的那间是刘小秋的房间;楼上有四间,最东边的两间住着刘小冬和刘小月,不过刘小月基本不自己睡,现在是每隔几天就两个姐姐的房间轮着睡。
她从小一直跟刘小秋刘小冬挤在一张床上,现在还是喜欢挨着两个姐姐睡。
自从去年挣到了钱,刘家买过几次棉布,又用芦花做了几床被子。
现在家里人全都分开睡,各有各的屋子和新打的床,自然,就有了新被子。
王冬麦立马去给杜贞念姐妹俩铺床铺,刘小秋跟杜贞念就留在屋里跟秦氏聊天。
刘小冬和杜冬云已经吃上了第一铲出锅的米花糖。